十八只狐狸吃葡萄

2022-11-23 04:03:05 字數 3448 閱讀 2258

積極應對學習壓力

有一首歌唱得好:「小小少年很少煩惱,無憂無慮,樂陶陶。終有一天,風波突起,憂慮煩惱都來了…」有逐漸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程中,我們的自我意識提高,漸漸感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給予的種種期望,感受到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帶來的種種壓力,此時,「憂慮煩惱都來了」。

這些壓力不能很好地解決,就會導致各類情緒問題。考試焦慮就是其中一種較普遍的問題。那麼,如何積極應對學習中的壓力,解決考試焦慮問題呢?

有乙個古老的故事開頭:在一位農夫的果園裡,紫紅色的葡萄掛滿了枝頭,令人垂涎欲滴,當然,這種美味也逃不過安營紮寨在附近的狐狸們,它們早就想享受一下了。

第一只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發現葡萄架要遠遠高出它的身高。它站在下面想了想,不願就此放棄,機會難得啊!想了一會兒,它發現了葡萄架旁邊的梯子,回想農夫曾經用過它。

因此,它也學著農夫的樣子爬上去,順利地摘到了葡萄

(這只狐狸採用的就是問題解決方式,它直接面對問題,沒有逃避,最後解決了問題。)

第二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也發現以它的個頭這一輩子是無法吃到葡萄了。因此,它心裡想,這個葡萄肯定是酸的,吃到了也很難受,還不如不吃。於是,它心情愉快地離開了

(這只狐狸運用的是心理學當中經常提到的"酸葡萄效應",也可以稱為文飾作用或合理化解釋,即以能夠滿足個人需要的理由來解釋不能實現自我目標的現象。)

第三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剛剛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深深地被主人公的精神打動。它看到高高的葡萄架並沒有氣餒,它想:我可以向上跳,只要我努力,我就一定能夠得到。

"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支撐著它,可是事與願違,它跳得越來越低,最後累死在了葡萄架下,獻身做了肥料

(這只狐狸的行為,在心理學上我們稱為"固執",即反覆重複某種無效的行為,有時我們也稱它為強迫症。它說明,不是任何事情的最佳方案都是解決問題,要看自己的能力、當時的環境等多種因素。)

第四只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一看到葡萄架比自己高,願望落空了,便破口大罵,撕咬自己能夠得到的藤,正巧被農夫發現,一鐵鍬把它拍死了

(這只狐狸的行為我們稱它為"攻擊",這是一種不可取的應對方式,於人於己都是有害無利的。)

第五只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一看自己的身高在葡萄架下顯得如此的渺小,便傷心地哭起來了。它傷心為什麼自己如此矮小,如果像大象那樣,不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嗎?它傷心為什麼葡萄架如此高,自己辛辛苦苦等了一年,本以為能吃到,沒想到是這種結果

(這只狐狸的表現我們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倒退",即個體在遇到挫折時,從人格發展的較高階段退到人格發展的較低階段。)

第六只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仰望著葡萄架,心想,既然我吃不到葡萄,別的狐狸肯定也吃不到,如果這樣的話,我也沒什麼好遺憾的了,反正大家都一樣

(這只狐狸的行為在心理學中稱之為"投射",即把自己的願望與動機歸於他人,斷言他人有此動機和願望,這些東西往往都是超越自己能力範圍的。)

第七只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站在高高的葡萄架下,心情非常不好,它在想為什麼我吃不到呢,我的命運怎麼這麼悲慘啊,想吃個葡萄的願望都滿足不了,我的運氣怎麼這麼差啊?越想它越鬱悶,最後鬱鬱而終

(這只狐狸的情況是"抑鬱症"的表現,即持久的心境低落狀態為特徵的神經性障礙。)

第八只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嘗試著跳起來去夠葡萄沒有成功,它試圖讓自己不再去想葡萄,可是它抵抗不了,它還試了一些其他的辦法也沒有見效。它聽說有別的狐狸吃到了葡萄,心情更加不好,最後它一頭撞死在葡萄架下

(這只狐狸的下場是由於它心理不平衡造成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類似的"不患無,患不均"的現象。很多人在與別人比較的時候,因為心理不平衡選擇了不適當的應對方式。)

第九只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同樣是夠不到葡萄。它心想,聽別的狐狸說,檸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不到葡萄,何不嚐一嚐檸檬呢,總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吧!因此,它心滿意足地離開去尋找檸檬了

(這只狐狸的行為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替代",即以一種自己可以達到的方式來代替自己不能滿足的願望。)

第十只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看到自己的能力與高高的葡萄架之間的差距,認識到以現在的水平和能力想吃到葡萄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它決定利用時間給自己充下電,報了乙個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採摘葡萄的技術,最後當然是如願以償了

(這只狐狸採用的是問題指向應對策略,它能夠正確分析自己和問題的關係和性質,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是一種比較好的應對方式。)

第十一只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同樣也面臨著相同的問題。它轉了一下眼睛,把幾個同伴騙了來,然後趁它們不注意,用鐵鍬將它們拍昏,將同伴摞起來,踩著同伴的身體,如願以償地吃到了葡萄

(這只狐狸雖然最後也解決了問題,但它是在損害他人利益的基礎上來解決的,這種應對方式不可取。)

第十二只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這是乙隻漂亮的狐狸小姐。它想我乙個弱女子無論如何也夠不到葡萄了,我何不利用別人的力量呢?因此,它找了乙個男朋友,這只狐狸先生借助梯子給了狐狸小姐最好的禮物

(這在心理學上稱為"補償原則",即利用自己另一方面的優勢或是別人的優勢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種方式在一些情境下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第十三只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對葡萄架的高度非常不滿,這導致了它不能嚐到甜美的葡萄,於是它就怪罪起葡萄藤來。說因為葡萄藤太好高騖遠,爬那麼高,說葡萄的內心其實並沒有表面看上去那麼漂亮。發洩完後,它平靜地離開了

(這只狐狸的行為在心理學上我們可以稱之為"抵消作用",即以從事某種象徵性的活動來抵消、抵制乙個人的真實感情。)

第十四只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發現自己無法吃到自己嚮往已久的葡萄,看到地上落下來已經腐爛的葡萄和其他狐狸吃剩下的葡萄皮,它輕蔑地看著這些,作嘔吐狀,嘴上說:"真讓人噁心,誰能吃這些東西啊

(這只狐狸的行為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反向作用",即行為與動機完全相反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第十五只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既沒有破口大罵,也沒有堅持不懈地往上跳,而是發出了感嘆,美好的事物有時候總是離我們那麼遠,這樣有一段距離,讓自己留有一點幻想又有什麼不好的呢?於是它詩性大發,一本詩集從此誕生了

(這只狐狸的行為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置換作用",即用一種精神宣洩去代替另一種精神宣洩。)

第十六只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發現想吃葡萄的願望不能實現後,不久便產生了胃痛、消化不良的情況。這只狐狸一直不明白一向很注意飲食的它,怎麼會在消化系統出現問題

(這只狐狸發生的情況在心理學中我們可以稱之為"轉化",即個體將心理上的痛苦轉換成軀體上的疾病。)

第十七只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發現了同樣的問題。它嘴一撇,說:"這有什麼了不起的,我們狐狸中已經能人吃過了,誰說只有猴子才能吃到果子,狐狸也一樣行!"

(這只狐狸所表現的言行是一種情緒取向的應對方式,在心理學中我們可以稱之為"傍同作用",即當自我價值低於他人價值時,尋找與自己有關係的人來實現自我價值。)

第十八只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心想,我自己吃不到葡萄,別的狐狸來了也吃不到葡萄,為什麼我們不學習猴子撈月的合作精神呢?前有猴子撈月,現有狐狸摘葡萄,說不定也會傳為千古佳話呢!於是它動員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合作,搭成狐狸梯,這樣大家都吃到了甜甜的葡萄。

(這只狐狸採取的是問題取向的應對方式,它懂得合作的道理,最終的結果是既利於自己,又利於大家。)

狐狸的故事其實都是我們生活的原型,你是否從中發現你的影子,悟出一些道理了呢?

心態這東西說不准,關鍵看你自己如果去擺正他,小小淺顯的道理,通過寓言來告訴大家,就看你自己怎麼去做了。

十八只狐狸觀後感

我最贊成第一只狐狸的吃法,它敢於面對困難,遇到問題善於觀察和思考,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二隻狐狸遇到困難就退縮,不積極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說,還給自己找了乙個理由,這就叫 吃不到葡萄還說葡萄酸 第三隻狐狸雖然敢於面對困難勇往直前,精神倒是可嘉,但是,大腦過於簡單,可謂一芥莽夫。像它這麼乙個有勇...

狐狸吃葡萄的感悟

在乙個果實飄香的秋季,乙隻老狐狸無意間經過乙個被圍牆圍住的葡萄園。它發誓一定要吃到這裡的葡萄,否則決不離開。可當它在四周轉悠了二圈後才發現 這個葡萄園的圍牆太高,它根本跳不上去。又經過一番用心的搜尋,它終於找到了乙個可以進入葡萄園的小洞。可是,這個洞口實在太小,它根本無法順利通過。思索了片刻,它作出...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1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2 崔粗腿和蘇腿粗比腿,不知是崔粗腿比蘇腿粗的腿粗,還是蘇腿粗比崔粗腿的腿粗。3 桃子 李子 梨子 栗子 桔子 柿子 檳子和榛子栽滿院子。村子 寨子。刀子 斧子 鋸子 鑿子 錘子 刨子 尺子 做成桌子 椅子和箱子。名詞 動詞 數詞 量詞 代詞副詞 助詞 連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