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藥師方劑重點

2022-11-16 17:06:02 字數 5592 閱讀 1367

基礎知識-方劑學

第一單元:總論常用治法

1清代,程鍾靈,《醫學心悟》中提出:

汗:宣發肺氣,開洩腠理,調和營衛,出汗

吐:痰飲、宿食、毒物在咽喉、胸膈、胃脘

溫:溫中祛寒,溫經散寒,回陽救逆。

補:滋養,補益。

消:消食導滯,行氣活血,化痰利水,驅蟲,軟堅散結-消散有形實邪清: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和:和解少陽,透達膜原,調和肝胃,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調和腸胃下:寒下,溫下,潤下,逐水,攻補兼施

2方劑組成原則:

臣:主要兼症;輔助君藥針對主病或主症。

佐:佐助:輔助君藥、臣藥;次要兼症;某一症狀。

佐制:消除、減弱君臣藥毒性,制約其峻烈之性反佐:病重邪甚,防止反佐,與君藥性味相反。

使:引經-到達病所後特定部位;調和藥

3常用劑型特點:

湯劑:吸收快,藥效迅速,加減靈活,照顧個體和病症特殊性散劑:吸收較快,製作簡便,節約藥材,便於使用攜帶。

丸劑:吸收緩慢,藥力持久,體積小,服用攜帶貯存方便。

蜜丸:滋補、矯味。崩解緩慢,作用和緩持久-慢性或虛弱性疾病膏劑:1、煎膏劑:膏滋,久病體虛。濃度高,口味甜,滋潤補益。

2、軟膏劑:藥膏,直接作用患部,緩慢吸收,藥效持久。

3、硬膏劑:膏藥,古稱薄貼。用法簡單,攜帶儲存方便。

丹劑:用量小,療效確切。外用。

酒劑:驅寒,活血,通絡。祛風通絡和補益方劑。

栓劑:坐藥,塞藥。殺蟲止癢,滑潤,收斂-直腸,**注射劑:劑量準確,作用迅速,給藥方便,直接進入人體組織。

第二單元解表劑

範圍:適用於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證。

注意:1、解表劑多用辛散輕揚之品,不宜久煎。

2、表邪未解又見里證,應先表後裡,或表裡双解3、解表取汗,以遍身持續微汗為宜。

4、用藥後宜避風寒,或增加衣被,即助汗出,又防復感。

一、辛溫解表:

(麻黃湯: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風寒表實證)桂枝湯:解肌發表,調和營衛-外感風寒表虛證九味羌活湯:

發汗祛濕,兼清裡熱-外感風寒濕邪,兼有裡熱證小青龍湯:解表散寒,溫肺化飲-外寒內飲

麻黃湯惡寒發熱,無汗而喘,脈浮緊

麻黃發散表邪,配桂枝溫經散寒,透營達衛,發汗開表逐邪,散風寒除身痛。

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君)

桂枝——助麻黃發汗散邪溫經止痛(臣)(麻桂相須)杏仁——降利肺氣,

合麻黃一宣一降以增平喘之力(佐)(麻杏相使)甘草——調和藥性,緩麻、桂峻烈之性。(佐使)桂枝湯: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肌發汗

桂芍合用意義:

(1)針對衛強營弱,體現營衛同治,邪正兼顧;

(2)相輔相成,桂枝得芍藥,使汗而有源,芍藥得桂枝,則滋而能化

(3)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補。

本證之汗是由於風寒外襲,衛陽不固,營陰失守,津液外洩所致。

外邪不去,營衛不和,則汗出不能止。

桂枝輕微解肌發汗使邪從表出,白芍斂陰固營,使營陰不繼續外洩九味羌活湯

羌活:治風寒濕邪在表之要藥。

防風/蒼朮:協助羌活散寒除濕止痛,為臣藥。

細辛/白芷/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合用散寒祛風宣痺,止頭身疼痛生地/黃芩:清洩裡熱,合用防止諸藥辛溫燥烈之性,佐藥。

甘草:調和諸藥而為使藥。

本方的配伍特點:公升散藥與清熱藥結合使用;

簡捷記憶:羌風白草細,芩川有蒼生。

小青龍湯:

君---麻黃、桂枝(相須):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乾薑、細辛:溫肺化飲,協助解表;

佐製藥---五味子:斂肺止咳+芍藥:斂營養血,共同防止溫燥傷津溫化寒飲的固定配伍:乾薑、細辛、五味子。

全方配伍特點:表裡同治,散收並用,以辛溫發表、溫化水飲為主解表蠲飲小青龍,麻桂姜辛夏草從,芍藥五味斂氣陰,表寒內飲最有功二、辛涼解表:

銀翹散:辛涼透表,清熱解毒-溫病初起

(桑菊飲:疏風清熱,宣肺止咳-風溫初起)

麻杏石甘湯:辛涼解表,清熱平喘-表邪未解,肺熱咳喘柴葛解肌湯:解肌清熱-感冒風寒,鬱而化熱

方名比較

銀翹散桑菊飲

組成翹、蘆、薄、桔、草

銀花、竹葉、牛蒡子

荊芥、淡豆豉

桑葉、杏仁、菊花

功用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止咳利咽

解表、清熱力強

(辛涼平劑)

宣肺止咳力大

(辛涼輕劑)

主治風熱表證,症見發熱口渴,咳嗽,脈浮數

溫病初起,表熱重證

症見發熱咽痛,無汗惡寒,舌

紅脈浮數

風溫初起,表熱輕證

但咳,餘症不顯。

銀翹散:

臣:薄荷、牛蒡子,辛涼透散,疏風清熱,解毒利咽。

臣:荊芥穗、豆豉,辛溫透散,助君藥開皮毛;屬「去性取用」

全方配伍特點:

1、辛涼之中配辛溫之品,有利透邪,不悖辛涼之旨;

2、疏散風邪配清熱解毒,外散風熱,內清熱毒,以疏為主桑菊飲中桔杏翹,蘆根甘草薄荷饒,清疏肺胃輕宣劑,風溫咳嗽服之消三、扶正解表:

敗毒散:益氣解表,散寒祛濕-氣虛外感風寒濕表證(參蘇飲:益氣解表,理氣化痰-氣虛外感風寒,內有痰飲)麻黃細辛附子湯:

助陽解表-素體陽虛,外感風寒證敗毒散:「逆流挽舟」之法。

羌活/獨活:辛溫發散,通治一身上下之風寒濕邪(君)川芎/柴胡:行氣祛風,解肌退熱,助君驅散外邪(臣)桔梗/枳殼/前胡/茯苓:宣肺,降氣,祛痰,滲濕(佐)甘草:益氣和中

生薑、薄荷:引經佐助,以助解表(佐使)

人參:佐藥,1、扶助正氣以祛邪外出

2、散中有補,不致耗傷真元

第三單元瀉下劑

適用範圍:適用於熱結,冷積,燥屎,積水等所致的裡實證。

注意事項:a,表證已解,里實已成者方可使用。

b,老年體虛,新產血虧,病後津傷,以及孕婦,素有出血疾患者慎用。

c,中病即止,甚勿過劑。

d,禁忌生冷,油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一、寒下:

大承氣湯:峻下熱結-陽明腑實證;

熱結旁流證;

裡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

大黃牡丹湯:瀉熱破瘀,散結消腫-腸癰初起,濕熱瘀滯證二、溫下:

溫脾湯:攻下冷積,溫補脾陽-陽虛寒積證(冷積便秘)大承氣湯要點:

①本方立意:「釜底抽薪,急下存陰」。

②使用指徵:積、痛、熱(痞、滿、燥、實)

③煎法:先煮枳、樸,後下大黃,芒硝溶服。

方名組成功用主治證

大承氣湯大黃、芒硝

枳實、厚朴

峻下熱結陽明腑實證(重)

小承氣湯大黃、枳實

厚朴輕下熱結

(氣滯明顯)

陽明腑實證(中)

調胃承氣湯大黃、芒硝

甘草緩下熱結

(餘熱明顯)

陽明腑實證(輕)

大黃牡丹湯

右足側腹壁緊張,故善屈右足。

大黃、丹皮:通腑瀉熱,涼血散瘀(君)

芒硝:助大黃軟堅散結(臣)

桃仁:助丹皮破血行瘀(臣)

冬瓜子:清腸除濕,消癰排膿(佐)

溫脾湯君藥:大黃+附子

冷積便秘:便秘腹痛,臍下絞結,繞臍不止。

瀉下:大黃,芒硝,甘草(調胃承氣湯)

溫通:附子,乾薑,甘草(四逆湯),溫補脾陽,祛除寒邪補益:人參,當歸,益氣養血

三、潤下:

麻子仁丸:潤腸瀉熱,行氣通便-脾約證

濟川煎:溫腎益精,潤腸通便-腎虛便秘(腎陽虛弱,精津不足)四、逐水:

十棗湯:攻逐水飲-懸飲;水腫

五、攻補兼施:

黃龍湯:攻下通便,益氣養血-陽明腑實,氣血不足證增液承氣湯:滋陰增液,洩熱通便-熱結陰虧證麻子仁丸:

脾約:胃中燥熱,脾受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小便頻數,大便乾結。

組成:麻子仁、芍藥、杏仁+大黃、枳實、厚朴-小承氣湯濟川煎:

君藥:肉蓯蓉。

枳殼+公升麻:「欲降先公升」,公升清陽,降濁陰。

十棗湯先煮十枚肥大棗,用湯納藥末:緩解藥毒,益氣護胃。

甘遂:善行經隧水濕;

大戟:善洩臟腑水濕;

芫花:善消胸脅伏飲痰癖。

懸飲:水停胸脅,心胸氣機受阻,上則咳唾,咳唾胸脅引痛;

停於心下,則痞硬;受阻呼吸不利,短氣;

胃失和降,乾嘔。

十棗湯用法要點:

1、三藥為散,大棗煎湯送服;

2、從小量開始,且於清晨空腹服用;

3、服藥得快利後,宜食糜粥以保養脾胃。

4、瀉後精神好可再投,反之不可。或可與健脾補益劑交替用5、年老體弱慎用,孕婦忌服。

6、本方作用峻猛,只可暫用,不可久服。

黃龍湯組成:

大黃,芒硝,枳實,厚朴

人參,當歸

生薑,甘草,大棗

桔梗增液承氣湯組成:

玄參、麥冬、細生地

大黃、芒硝

第四單元:和解劑

一、和解少陽:

小柴胡湯:和解少陽--傷寒少陽證;熱入血室;瘧疾、黃疸大柴胡湯:和解少陽,內瀉熱結--少陽陽明合病蒿芩清膽湯:清膽利濕,和胃化痰--少陽濕熱證二、調和肝脾:

逍遙散:疏肝解鬱,養血健脾--肝鬱血虛脾弱證四逆散:透邪解鬱,疏肝理氣--陽鬱厥逆證;肝脾氣鬱證痛瀉要方:補脾柔肝,祛濕止瀉--脾虛肝旺之痛瀉三、調和腸胃:

半夏瀉心湯:寒熱平調,消痞散結--寒熱錯雜之痞證小柴胡湯

病機:邪在少陽(往來寒熱),

導致經氣不舒(胸脅苦滿)+膽熱犯胃(嘔噁)治法:和解少陽(散+清)

柴胡:疏散半表半里之邪(君)

黃芩:清瀉半表半里之熱,清少陽相火(臣)

半夏、生薑:和胃降逆止嘔;(佐助)

人參、大棗:①扶正祛邪②實里以防邪入

甘草:兼調藥性(使)

一散一清,清透並用,和解少陽基本結構

大柴胡湯:

組成: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加大黃、枳實、白芍小柴胡湯+小承氣湯加減,和解為主與瀉下並用。

特點:少陽陽明合病,病位仍在少陽,「嘔不止、鬱鬱微煩」比「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加重,

病邪已入陽明化熱成實。

逍遙散:肝鬱+血虛+脾虛

君:柴胡:疏肝解鬱

臣:當歸、白芍,養血揉肝。

佐:白朮、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氣祛濕,實土以禦木侮,並使營血生化有源。

佐:薄荷:助柴胡疏肝鬱,透達肝經鬱熱

全方配伍特點:

肝脾同調,以疏肝為主;氣血兼顧,以理氣為先,使木鬱達之,脾弱得復,血虛得養。

四逆散柴胡+白芍:此為**肝氣鬱滯的姊妹藥。

「肝體陰而用陽」,陰為血,陽為氣。

柴胡:氣分藥,助肝疏其氣機;

白芍:斂陰養血柔肝,使肝體陰之性正常,並使柴胡公升散而無耗傷陰血之弊。

柴胡:入肝膽經,生髮陽氣,疏肝解鬱,透邪外出(君)白芍:斂陰養血柔肝(臣)

枳實:理氣解鬱,邪熱破結,與柴胡為伍,公升清降濁。

甘草:補中,調和諸藥。

半夏瀉心湯

**:小柴胡湯證誤用下劑,損傷中陽,外邪趁機而入,寒熱互結心下痞。

病機:胃氣不和-寒熱互結,氣不公升降。

全方配伍特點:

寒熱並用,辛開苦降。(乾薑、半夏辛溫開結散寒)(黃芩、黃連苦寒降洩除熱)

補洩兼施,虛實兼顧。(人參、甘草、大棗甘溫益氣補虛)第五單元:清熱劑

一、清氣分熱:

白虎湯:清熱生津--陽明氣分熱盛證

竹葉石膏湯:清熱生津,益氣和胃--傷寒、溫病、暑病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證

二、清營涼血:

清營湯:清營解毒,透熱養陰--熱入營分證

中藥 常用方劑

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胸痛較前減輕,無呼吸困難,噁心嘔吐,飲食不振,舌質暗,苔白,脈沉細,以益氣活血通痺,方以血府逐瘀湯 柴胡10g 枳殼12g 赤芍10g 甘草4g 桃仁10g 川牛膝10g 紅花10g 桔梗10g 當歸15g 生地15g 川穹8g 患者仍有言語不暢,無肢體抽搐,無噁心嘔吐,飲食及睡...

主管中藥師考試經驗總結

結合課本 筆記,先把每個章節的重點 難點知識毫無遺漏地用螢光筆 或彩筆在書中劃出來,然後在16開大紙上用樹形圖的方式 也就是大括號 小括號 或畫 的方式把這些重要知識一層一層地寫下來,反覆加以理解,並把重要的習題的解題思路在旁邊簡要備註出來。第二遍在理解的基礎上開始記憶。隨身攜帶自己寫下的筆記,反覆...

主管中藥師考試輔導 眼用溶液劑

眼用溶液劑係指由藥材提取物 藥材製成的直接用於眼部發揮 作用的眼用液體製劑。2.眼用溶液劑的質量要求 滴眼劑應無菌 澄明 ph值應適宜,一般為6.8 滲透壓 黏度均應適宜 另外混懸型滴眼液微粒大小應均勻,且粒徑 50 m。3.眼用溶液劑的附加劑 常用的有 滲透壓 ph值 黏度調節劑,增溶劑 抑菌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