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部直切口在腎輸尿管手術中的應用

2022-11-11 19:30:03 字數 2089 閱讀 9466

臨床報道

■谷慶寅(哈爾濱市第四醫院150000)

【摘要】目的:總結腰背部直切口經腰上三角入路行腎輸尿管手術的優缺點。方法:

採用腰背部直切口,經腰上三角入路行腎活檢術、輸尿管成形術、輸尿管中上段切開取石術共58例。結果:58例手術均獲得成功。

未發生併發症。與腰部斜切口入路比較,平均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有縮短。結論:

經腰背部直切口手術入路在腎輸尿管手術中具有創傷小、恢復快、併發症少等優點,但有一定適用範圍。【關鍵詞】腰背部直切口;手術;腎;輸尿管【中圖分類號】r59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085(2008)-06-0081-01

guqingyin

【abstract】purpose:

【keywords】themiddlebackstraightensacut;operation;kidney;ureter腰背部斜口是根據腰上三角這個薄弱區而設計的一種創傷小的腎輸尿管手術入路。我院自1999-09~2003-04採用此手術入路**腎輸尿管疾病58例,現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58例,年齡25~68a,平均45a。男25例,女33例。左側40例,右側18例。腎活檢5例,腔靜脈後

薄弱區。腰背部直切口就是根據腰上三角這個薄弱區而設

計的一種手術入路。結合本組58例手術體會,該入路有以下優點:①由於腎臟位於腹膜後,骶棘肌、腰大肌之前,從腰背部腰上三角區作為手術入路,能使腎中下極、腎盂,輸尿管上段得到滿意顯露,因而適用於這些部位的大部分手術。

②從腰背部、腰上三角區這個薄弱區作為手術入路,可避開肋下神經和髂腹下神經,基本不需要切斷肌肉,因而術中失血少、創傷小,無切口疝和神經痛等併發症,術後病人傷口疼痛較輕、發熱時間短、住院時間短。③腰背部腰上三角區入路層次少、解剖結構簡單,術中切開、止血、結紮、縫合時間少,因此比經典入路節約時間,也不容易損傷胸膜、腹膜、腹內臟器及鄰近組織,手術方法容易掌握。同時由於區域性分離較少,術後瘢痕粘連較輕,對那些因結石**等原因需再次手術的患者有利。

④由於手術和麻醉時間短,手術創傷小,因而降低了手術風險,提高了腎後性急慢性腎衰等危重病人手術安全性和搶救成功率。然而由於本術式受12肋和髂嵴的限制,顯露範圍較小,僅能顯露腎中下極至輸尿管中上段,而對於全腎及周圍組織則難以顯露滿意,尤其對於嚴重肥胖的患者。因此主要適用於腎組織活檢術、輸尿管中上段成形術、輸尿管中上段切開取石術和簡單的腎盂切開取石術以及小兒簡單的腎切除術和腎盂切開取石術[2]。

而不適用於**性腎切除術、較複雜的腎手術、腎臟大血管重建術,也不適用於嚴重

[3]肥胖的患者和再次腎輸尿管手術患者。

[1]輸尿管切斷再成形2例,輸尿管中上段結石51例。

1.2手術方法:連續硬膜外麻醉下,患者取健側臥位,腰部墊高,在腰部自12肋下緣2cm沿骶棘肌外緣略斜向前外下方作長約6~8cm切口,切開**和深筋膜;切開或牽開背闊肌,分開腹外斜肌,進入腰上三角區,將骶棘肌、腰方肌向後內側牽開,腹內斜肌向前下方牽開,牽開其深面的神經(肋下神經、髂

[1]腹下神經等),根據手術需要可切斷部分腰肋韌帶;向前推開腹膜及腹內臟器,切開腎周筋膜即可清楚顯露腎中下極、腎盂、輸尿管中上段,然後進行手術。

2結果本組58例腎輸尿管手術全部順利完成。手術切口長6~8cm;術**血量均少於20ml;手術時間腎活檢20~25min,輸尿

管中上段切開取石術及腔靜脈後輸尿管成形術30~50min。術後當天或1~3d患者可下床活動,生活部分自理,拆線時間7~9d。無1例出現胸膜損傷、切口疝、切口裂開、出血和神經痛等併發症,與傳統腰部斜切口入路相比,手術時間平均縮短40min,下床活動、生活自理時間平均提前2d,住院時間平均縮短3d。

3討論腎輸尿管上段手術的經典入路為經11肋間或12肋下的腰部斜切口。該入路不可避免地要切斷和縫合三層腹肌,因此手術創傷較大、費時較長、失血也偏多。解剖學研究發現,向下後鋸肌、腹內斜肌和骶棘肌組成的腰上三角是腹壁後外側的乙個

參考文獻:

[1]徐恩多主編.區域性解剖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

社,1993:163.

[2]薛皓亮,劉國華,徐卯公升,等.腰背部斜切口在小兒腎盂積水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泌尿外科雜誌,2001,22(3):

141.[3]唐來坤,劉訓龍.經腰上或腰下三角徑路腰部斜切口在泌尿外科的臨床應用[j].

中華泌尿外科雜誌,1988,9(2):115.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