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

2022-10-21 01:06:20 字數 2755 閱讀 8378

尊敬的各位老師、家長、同學們:

大家好!

請先允許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的媽媽,我叫***,是一名舞蹈老師,今天是家長開放日,我十分榮幸地能站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我對「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的經驗。其實,也談不上經驗,在座的各位老師和家長肯定做的都特別好也特別有經驗,下面我就與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就一直非常重視家庭、看重親情。重家庭教育、守家中祖訓、正家中風氣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華兒女的道德傳承。與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特別強調「重德修身」,涵蓋愛國、孝老、慈幼、勤儉、自律、仁愛、進取等豐富的內容。

家風和家教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獨特精神標向,為中華民族綿延不息、發展強大供給了深厚的滋養。

我們作為孩子的標桿和導向,我們的行為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發育、性格發展、行為舉止等,所以,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良好家風、家教意義重大。

一、重視家風,始終如一

中國歷來有重視家教、家訓的傳統。中國有句古話,常常以對聯的形式出現於居家的門廳中,「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在家庭生活中,我們父母的行為,應當避免或者說不能在孩子眼前出現的行為,我有以下幾點建議意見:

1、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動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讓的吵架動粗,或者家長與他人吵架動粗,會讓孩子精神高度不安,讓孩子產生不安全感、緊張心理和恐懼感。

家長們需要謹記盡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動粗,夫妻二人有問題、或者兩個家庭有問題,可以找乙個避諱孩子的地方單獨解決,不需要讓孩子直面衝突和暴力。這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很大傷害。並且,如果孩子經常見到父母的吵架行為、不和、甚至動手,孩子會對親密關係、家庭,喪失希望與信心,他未來的家庭和婚姻,都很難幸福。

父母時常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好的父母行為或態度,孩子很容易就學會並內化為他自身的社會習慣。

2、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

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對生活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長信心。很多父母沒有調節情緒和釋放壓力的能力,經常會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抱怨工作,或者抱怨社會,甚至抱怨另一半。父母或者經常表露抱怨、煩躁、頹廢的情緒,這樣的父母的行為,會使孩子過早接觸到社會或生活方面的壓力,會讓孩子產生不安全感,厭世感。

當孩子抱著對生活懷疑或頹廢的態度時,他就很容易陷入消極負面或者極端的狀態,身心過早受到不該承受的壓力。因而,特別需要提醒家長朋友們:無論我們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那都是我們自己的事情,與孩子無關,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帶給孩子。

3、不要在孩子面前責罵或批評他人

有些父母經常毫不避諱地在孩子面前責罵、批評甚至辱罵他人,這些父母以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們面前責罵或批評他人對孩子沒有什麼影響。

事實上,這種身為父母的行為不僅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處世方式,更是一種有害於幼兒健康成長的不良教育方式。這樣的父母行為會讓孩子對於家長日常正規教育產生懷疑,也會讓孩子因此也學會這種不良的處世方式。

現在很多小孩,小小年紀就滿嘴髒話,或者出口惡毒。這樣的孩子,不會受到任何人的喜歡,而這樣孩子的背後,是乙個充滿責罵、批評的家庭。語言暴力會扭曲孩子的心靈,讓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極大的影響。

4、不要在孩子面前詆毀另一半

對於傳統的中國家庭來講,這一點相信幾乎所有人都不陌生。很多父母都會當著孩子的面指責或者詆毀另一半,說對方的不是、對方的缺點。甚至有的父母,還會強行拉著孩子站隊,比如:

「我和你爸說的話,你聽誰的?」「你覺得你媽這事做的對嗎?」「我說的對嗎?

你爸就是個垃圾」,「你說,你媽是不是個爛女人」等等。

心理專家認為:父母在孩子的面前詆毀另一半,或拉著孩子站隊,這樣的父母行為,會讓孩子的心理產生扭曲和**感,讓對孩子未來的性格、感情、婚姻,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父母的事就是父母的事,那是兩個大人的事,與孩子無關。兩個人之間的問題,就需要兩個人來解決,在這種問題上拉上孩子,就是在傷害孩子。逼著孩子在兩個至親面前做選擇、站隊、甚至取捨,都是大人之間無能解決問題的表現。

十八大以來,***曾這樣談「家風」:「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

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二、胸懷感恩,以孝為先

相信大家都一定看過一則公益廣告,一位孝順的媳婦在忙碌了一天後,還為婆婆打好洗腳水,為婆婆洗腳,當年幼的孩子看見媽媽正在為奶奶洗腳時,自己也打好了洗腳水,踉踉蹌蹌地端到媽媽的面前說:媽媽我也為你洗腳。這一場景確實很令人感動,也讓人深省,我們對我們的父母是怎麼做?

我們給孩子起到了什麼作用?

作為父母,我們都盼望自己孩子長大**,能夠立足社會,胸懷感恩,孝順父母。但是我們也要給孩子樹立乙個好的榜樣,關心自己的父母,盡可能的為他們多做些事,同時也要做好下一代最好的老師。我們站在中間,起著舉足輕重,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古有孔融讓梨、黃香溫席、臥冰求鯉,這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感恩的美談。「孝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基本的價值觀,「百善孝為先」。新時期的「孝德」教育是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將中華民族傳統「孝德」作為培育青少年愛家、愛國情感、提高道德素質的重要載體,從引導青少年知孝理、講「孝德」、踐孝行的基本道德教育入手,著力培養青少年對父母、對他人、對自然、對社會、對祖國的知恩、感恩、報恩之心,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優秀、幸福。那麼,有多少傷害孩子,且無益於孩子心靈成長的父母行為,需要在孩子面前杜絕。設定好與孩子之間的言談行為界限,讓孩子在剛剛步入校園的新時期,接觸到優質的學習環境,逐步地讓孩子知道感恩父母,孝順為責;感恩老師,進步為責;感恩學校,文明為責;感恩社會,奉獻為責,感恩挫折和失敗,讓人生走向成功。

比給孩子買多少貴重的玩具、給孩子報多少特長課都重要。

謝謝大家!

弘揚中華美德 爭做文明小學生

讓文明美德滋潤我們的心田 尊敬的各位老師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楊湖中心小學六 2 班的一名學生,我的名字叫汪文婷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 讓文明美德滋潤我們的心田 文明美德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文明 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寒冷的冬天,對他人一句親切的問候就能夠溫暖他人,這是語言的文明 拾...

踐行文明禮儀,弘揚中華美德

笑傲乾坤 中華名族自古以來都是乙個講究品德教育 個人修養的名族,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微笑都能融匯成美德讚頌曲上,乙個個動人心弦的音符。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向來就有 文明古國 之稱。乙個素質高 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禮儀文明。文明禮儀處處可見,這些利益就常常...

傳承中華美德,談家風樹新風新聞稿

春節期間,央視 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麼 系列報道,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家庭的生活方式 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乙個家庭的風氣 風格和風尚。為了使支部內部成員能夠更加細緻的了解家風,1231205團支部特此舉行 傳承中華美德,談家風樹新風 的團組織生活活動。活動上,每個同學都爭先恐後 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