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井鹽巧奪天工的輸滷技術

2022-10-15 03:36:03 字數 870 閱讀 2789

隨著鑽井技術的演進,輸滷技術亦相應發展起來。四川早期的井鹽生產中,大多是就井設灶,滷水的輸送一般只有很短的距離,常靠人力挑運,輸滷的技術也較為簡單和原始。隨著生產的發展,井位的增多, 鹽灶與滷井分離,滷水的輸送量和輸送距離不斷增大。

因此,管道輸滷技術也應運而生,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竹筧輸滷工藝。這種工藝我們最早可從東漢井鹽生產畫像磚上找到線索。在東漢井鹽生產畫像磚上,給我們刻畫了一幅完整的輸滷場景。

從畫像磚上可以看到,在採滷的樓架上,有長方形的儲滷器,從儲滷器有管線引出,管線按自上而下的方向向地面延伸,一直到煮鹽的灶上,鏈結於煎鹽鍋旁的又乙個儲滷器。顯然滷水是從這一儲滷器轉注人鹽鍋,再以柴薪作燃料煎燒成鹽的。可以肯定,畫像磚上從採滷樓架到鹽灶的管線,是作為輸滷用的。

當然,這種管線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以及製作的工藝如何,現在還不能確切地斷定,然而,我們卻從這裡清楚地看到輸滷技術的萌芽,看到後來被稱作筧的輸滷管道的前身和雛型。發現較早的巫溪大寧鹽泉曾有「漢永平七年,嘗引此泉於巫山」的記述,這一「引」字即說明是一種引流或輸送。《太平寰宇記》中「以竹引入泉」的記錄就更加清楚確切地說明:

大寧鹽泉的滷水,是以竹為管道引輸的。而這種輸送滷水的竹管稱作筧,則是源自於北宋淳化年間,大寧知監雷說以「橫板三十竅,承以修竹,謂之筧筒。」 的記載,當時引輸鹽滷的竹管就被稱作筧了,可見輸滷竹筧由來已久,其歷史已近千年。

至明清時期竹筧輸滷技術漸臻完善和合理,並在富榮、鍵樂等鹽場獲得了高度的發展,達到了非常精湛和科學的程度。竹筧輸滷是利用壓差和連通器原理,在沒有任何加壓裝置的條件下,運用竹製管道將滷水送達目的地。這種竹筧連通之後,連綿起伏,翻山越嶺,經過提高揚程等技術處理,可將滷水輸往遠達十數裡之外的煎鹽灶房。

其景象甚為恢巨集壯觀。蜿蜒山間的輸滷竹筧同鑿井的碓架、汲滷的天車(木製井架)和開採天然氣的盆一樣共同被視為中國古代井鹽生產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