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園林藝術之蘇州拙政園

2022-10-08 10:36:02 字數 4842 閱讀 7750

拙政園是蘇州古典園林中比較著名的一所園林,素以「清秀、玲瓏、古樸、典雅」的獨特藝術風格著稱,構成山無止境,水無止意,山容水色,綿延不絕的美麗暮色。園中亭台樓閣比比皆是。點綴花木山池,極具藝術魅力,是不可多得的古典園林。

關鍵詞拙政園,參差自然,藏露互補,映襯對比,虛實相映

蘇州園林甲天下,而作為蘇州園林的代表,拙政園,這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布局的山島、竹塢、松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母」。

一、參差自然,曲徑通幽

品賞蘇州園林,首先就應欣賞其參差自然的美,品賞如其如何著意避免軸線,破壞規則的藝術技巧,或者說,品賞其不整齊、不平衡、不規則、不整齊一律的空間布局。

拙政園中部,是以四面廳遠香堂為布局中心的。這個南北向的主體建築,南面正對著作為園門的腰門,這就開始形成了軸線感了。但是,聰明的造園家在門內特設了一黃石假山,突兀聳立,這樣,到遠香堂就沒有符合中軸線的筆直通道可走。

眼前只有兩條路,一條是爬山向右經過曲折的小路而下,再拐彎直遠香堂;一條是向左由山側平地小路或由左折再右拐的走廊經平曲橋而至遠香堂。更秒的是,架在池上的曲橋,並不居中,也就是不在園門至遠香堂的軸線上,而是在偏在西面,而且既曲又斜,這類布局,就完全打破了軸線感,而贏得參差不齊的之美了。還值得品賞的是它的對稱手法。

試看遠香堂的兩側,它向西有曲廊,北通臨水的倚玉軒;或曲折向西,則為一泓清流,上架「小飛鴻」廊橋,其男則為「小滄浪」水苑;再看遠香堂東側,它不是水而是山。山巔有繡綺亭,山南則由雲牆隔成著名的旱園「枇杷園」。居中遠香堂,不但消除了中軸線,而且完全消除了均衡對稱的格局。

其兩側是如此不同;西面是溪水,東南是假山;西面是軒廊,東面是亭館;西面是水院,東面是旱園;西面建築較為密集,東面空間較為空曠。

二、藏露互補,遮隔景深

藏與露是中國傳統美學的一對範疇。古代的山水畫最講究藏與露的辯證結合。而拙政園作為立體的山水畫,其藝術意境的生成,也離不開藏與露相反相成的巧妙的藝術處理。

(一)對塵俗喧擾的園外來說,應力求以最巧妙的手法做到「善藏」,或者說,盡可能做到藏而不露或少露。

在拙政園,如果把中部原來經過一段小巷而到的腰門仍作為園門,那麼這一入口的空間也頗多審美意味。人們一進門,迎面就是一座錯落而自然的黃石假山擋住視線和去路。這是又一種「遮景」和「抑景」,但它不能阻擋塵囂,而且能藏住園內清淨美景不讓外露。

文學創作有「開門見山」之法,是需要給人看的一下子亮出來,毫不躲閃,讓人一目了然。拙政園的入口則反其道而行,有「入門見山」之法,它把需要給人看的用山石阻擋遮藏起來,不讓人一下子看到,這種曲曲折折的躲閃,遮遮掩掩的含蓄,是一種意味深長的美,它通過「抑景」,讓人漸入佳境,細細咀嚼,慢慢欣賞,感到妙趣無窮。

(二)對園林內部來說,則應做到有藏有露,藏露互補。

蘇州園林裡造成藏露互補的遮隔物有種種,如花木、山石、門窗、屋宇、水流……

1.花木隔

身處拙政園,人們如在東部的西側,向東遠望芙蓉榭附近,或在中部遙觀題名為「柳蔭路曲」的曲廊,都可見一帶綠柳,柔條千縷,其疏密之間,不斷地變化著無數的大空小空,掩映著附近的景物。這種依稀迷離的「楊柳堆眼」,這種輪廓自然、色彩淡豔的依依低垂,可說是帶有某種透明感的重重「簾幕」,它使遮隔部分藏而不露,撲朔而迷離,而未隔的部分則苦露而不藏,但人們卻無法窺其全體。這一景觀使人們竟不知前後左右,有多少地步,於是,頓生「庭院深深深幾許」的美感。

2.山石隔

拙政園的土石假山,只要人們不斷的變換方位,不斷的變換視角,眼前就能展現多層次的優美畫面:或山掩曲徑,或嶺映峈亭,或石藏幽谷,或峰隔重樓,無不是趣味不盡的藝術境界。

3.橋梁隔

在拙政園的中部,就有一座座低矮近水的曲橋分隔水面的。它豐富了水面的層次,使水面不致一平如鏡而顯得單調乏味。這樣,人們就有水景可看了,或由近而遠,或由遠而近,從而產生一種寬闊而平遠的意境。

4.亭廊隔

拙政園的「小飛虹」橋廊,橫跨小溪,增添了橋廊南北的景觀層次。特別是它那略帶弧曲形的屋面,簷下精緻的掛落,屈指可數的幾根廊柱,均架於水上,構成空靈而優美的遮隔物,將其後面景色遮得若顯若藏,若明若暗,極大地豐富了這一帶的景觀和層次。如在「小滄浪」憑欄北望,透過「小飛虹」,可以遙見荷風四面亭,而畫面以建山樓為遠方的主要背景,其後還有景物隱約。

三、映襯對比,多樣統一

(一)景區與景區之間的映襯對比,多樣統一。

拙政園中部山池區,水面佔二分之一左右,總體布局以山池為中心,其四周遠近高低,環繞以不同的臨水構築。遠香堂平台面臨於水,「香洲」舫伸入於水,「小滄浪」水閣構架於水,幾處低矮的平曲橋散布於水,池北還可見具有平野特徵的土石相間的假山兩座。所有這些,共同體現了江南水鄉特色,構成了拙政園的主旋律。

中部主景區的建築遠香堂,為單簷歇山頂面闊三面的四面廳。它與眾不同,不但位居**,為四面景物所環拱,而且體量比周圍建築大得多。結構裝飾也特別精美,它和水池一起,奠定了整體景區的體勢和主調。

人們如在堂北平臺環顧水池及附近景色,中部園林精華盡收眼底。遠香堂西南多水,由「小飛虹」橋廊劃分出乙個園中之園——小滄浪水院,其中「小滄浪」「志清意遠」登建築物均跨水而架,臨水而建,構築別緻。在此廊間或窗外,所見皆水,這一水環境確實能令人心明眼淨,志清意遠,從而頓忘塵囂之紛擾。

遠香堂東南為山,山南為「枇杷園」,這是乙個著名的園中之園。不過,它不是「小滄浪」那種閑靜樸素的水苑,而是精緻豐饒的旱園。園以曲線優美的雲牆界分,進月門,嘉實亭與玲瓏館分別列於前,北有佇立著繡綺亭的黃山假石與外景相隔。

園內枇杷叢植,與攢三聚五的湖石交錯而生,夏日,一樹樹金黃的嘉果與綠葉相映襯,更使這裡錦繡滿眼,美不勝收。這兩個園中之園,主體、風格是如此的不同,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從而使雙方的個性對比得更為突出。然而,它們對於水池和遠香堂這一主景區,主體建築來說,又處於左右的賓襯地位。

它們以不同的特色襯著作為全園主體的景區和景觀,顯得賓主分明而不是喧賓奪主。

(二)景物與景物之間的映襯對比,多樣統一。。

拙政園一度名為「復園」,關於拙政園中建築的數量,明代大畫家文徵明曾在《拙政園記》中做過統計:凡為堂一,樓一,為亭六,軒、欄、池、臺、塢之屬二十有三,總三十有一。就今天看來,建築的數量就更多,形式及其組合也更為豐富了。

而且,即使是同一類建築物,也有種種不同,如現今拙政園的亭竟有二十座之多。至於其形式、結構、處境之不同,宜做典型解剖,分層歸納,以窺蘇州園林建築多樣性之一斑。現分述如下:

拙政園的亭,以屋基平面和立柱多寡而論,圓形而立五柱的如笠亭;正方形而立四柱的如松風亭、嘉實亭等;正方形而立十二柱的如梧竹幽居亭;長方形而立四柱的如放眼亭;長方形而立八柱的如繡綺亭;六角形而立六柱的如宜兩亭;八角形而立八柱的如天泉亭;平面呈「凸」字形而立八柱的如涵青亭;平面呈扇形而立六柱的如:「與誰同坐軒」亭……

以屋頂形式而論,拙政園諸亭一般依其屋基平面分別建園攢尖、四角攢尖、六角攢尖、八角攢尖,其寶頂式樣也有所不同。此外還有捲棚歇山,如繡綺亭、雪香雲蔚亭,而「與誰同坐軒」亭則帶有捲棚廡殿式格局。拙政園的亭,基本上都是單簷,單天泉亭獨用重簷,這有打破了單一。

此外,屋角反翹式樣有水戧發戧和嫩戧發戧兩種。前者如繡綺亭、綺虹亭,其風格樸實端莊於玲瓏飛翹;後者如松風亭,反翹作了誇張性的強調,具有秀逸、輕揚、活潑、飛舉的美學風格。

再就結構型別個空間體量而言,拙政園諸亭大多為四面臨空的獨立亭,單也有倚牆而建的半亭,如涵青亭就連線著牆廊,倚虹亭和別有洞天亭也都是半亭,牆上各開一門,其形一方一圓,遙遙相對,各有個性,成為聯絡東中西三部的必經之路,這也是別具匠心。拙政園那麼多亭子,其體量也大小各殊。笠亭是微型的,在山上林間不甚顯眼,而天泉亭則是大型的,八角重簷,內外雙層,在平地極為突出。

建築物的存在,離不開周圍的環境。拙政園諸亭所處的環境也各有特色,這更增加了它們的多樣性。如松風亭斜架於山上,毗鄰與小滄浪水院,環境幽靜;塔影亭夾於兩溪之間,以橋溝通,為偏僻的死角點景、引景;荷風四面亭處於寬闊水面的島上,有曲橋山徑聯結著各方景點,成為中部的交通樞紐;嘉實亭處於園中之園——枇杷園內,與嘉樹醜石為伴,成為此地主景;「與誰同坐軒」以扇面半圓的凸面向水,既可供多角度的觀賞,又可在其中多面觀景;雪香雲蔚亭建於土石之巔,梅林之中,平台上可觀遼闊的池水及遠香堂一帶美麗景色;梧竹幽居亭處於梧、竹、楓、楊等植物之間,兩面臨水,其地可謂水木清華而風物優美……

四、虛實相生,時空交感

拙政園小中見大,少中見多,離不開虛實相生的美學。虛,這可說是蘇州園林的生命所在。

(一)門窗框景之虛

拙政園是虛實並用,門窗之虛頗為傑出。遠香堂位於山環水抱、風物圍拱之中,廳堂四周全部裝置秀麗玲瓏的玻璃長窗。這種四面全虛的四面廳,可變觀周圍景色:

東面可見雲牆繚曲,古木蒼鬱;南面可見黃石疊山,小橋流水;西面可見梧柏華軒,曲廊縈紆;背面透過寬闊的平台和水面,可遙望對岸山土起伏,亭台曾差,花樹扶疏,波動影搖。在廳內四望,景色可謂面面不同,窗窗不一,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梧竹幽居亭四個月洞門兩兩相對,環環相套。給人以園轉的動勢感,人們身在其中,虛靈圓轉,如入幻境。諸洞門外,或高梧清蔭,或修竹含香,或楓楊蒼古,或綠柳如煙,或亭館儼然,或漏窗映翳,或曲橋浮光。

在亭內環視門外,圓框內的景中之象,景外之象,生生不已,變化莫測,各種畫面惹眼迷目,令人難以應接。

(二)內外借景之虛

遊人如在梧竹幽居聽西望,可見北寺塔依然高聳,把園林空間的邊界推到了數里之遙。這一園外的塔景之虛,還給橫向展開、具有平遠特徵的池山風光增添了縱向的景觀,取得了虛實相生、縱橫相破的審美效果。

(三)映象空間之虛

蘇州園林面積較小,劃分為景區之後就更小了。為了擴大空間感,園中往往在適當的地方設一大鏡,稱為「鏡景」或「鏡借」。它不但把鏡前的空間翻了一番,在鏡面上使人感到其中有景,其中有象;富於立體的深度感,而且把實在的景觀反了一反,使熟悉的景物陌生化,令人頓生新奇別緻之感。

人們身在一派空明之中,就如入琉璃世界,水晶天地,可能進行視覺與想象相伴的「鏡游」。

拙政園的「香洲」,一進艙門,迎面是明鏡相迎,照映出對岸倚玉軒一帶的水景。鏡面上有「煙波划船」匾額,令人感到似實似虛,似真似幻,似靜似動,似近似遠。

(四)水中倒影之虛

拙政園有海棠春塢,是春日品賞海棠風韻的好去處;有荷風四面亭,是夏日品賞水面風來、荷香四溢的極佳景點;有待霜亭,是秋日品味「洞庭需待林滿霜」詩意的山亭;有雪香雲蔚亭,是冬日賞梅,捕捉暗香浮動的理想之地。這樣,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也無窮也。在綺繡亭,有「曉丹晚翠」匾額,也點出了朝暮景色之美的殊異。

中國古代園林導學案

第二節中國古代園林的組成要素 學習目標 1 識記中國古代園林組成要素有哪些?2 閱讀教材,分析園林各組成要素的歷史發展沿革 3 結合教材,說說古代園林的理水方法和園林動植物物選擇的標準?4 閱讀教材,整理古代園林的建築形式 作用和分布。5 通過學習提公升對園林的欣賞水平,培養熱愛環境 熱愛自然的情操...

中國古代藝術 預習學案

二 國畫藝術 1 分類 1 以題材的不同,可分為三大畫科。2 在表現技法上,有與區別。2 中國畫的發展歷程 1 遠古時期 中國的繪畫藝術,可以追溯到 2 夏商周時期 繪畫以人物肖像為主,畫在牆壁上 絲帛上。3 秦漢時期 盛行 4 魏晉南北朝時期藝術形式漸成熟。5 兩宋時期 宮廷畫院進入最為活躍的階段...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 風水與科技巧合

網路 新增時間 2008 10 9 綜觀古今中外的園林設計,從本質而言,的其實都是 天人 自然與人 關係 大自然在將豐富的資源 美好的環境恩賜給人類的同時,也帶來了洪水 雷電 颶風 乾旱 等災害。在古代中國,限於當時的科學認識水平,古人把建築環境氣候的太陽輻射 氣溫 濕度 氣流 日照等諸要素以直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