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冊總結

2022-09-17 06:48:02 字數 5234 閱讀 9930

第一章 《機械運動》

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公尺(m),其它常用單位有:千公尺(km)、分公尺(dm)、厘公尺(cm)、公釐(mm)、微公尺(μm)、奈米(nm)。

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

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正確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有刻度線的一側緊靠被測物體且與被測邊保持平行;

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刻度線。

記錄資料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並記下單位。

4、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其它常用單位有小時(h)、分(min)。1h=60min 1min=60s。

5、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誤差不能消除,只能盡量減小。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高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可減小誤差。誤差錯誤。

二、運動的描述

1、乙個物體相對於另乙個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在判斷物體是否運動時,事先選作標準、假定為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同乙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怎樣判斷乙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

一看選擇哪個物體作為參照物;二看被判斷物體與參照物之間是否發生位置變化。

三、運動的快慢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相同路程比時間;相同時間比路程。

2、速度: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數值上等於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公式為v=s/t。

主單位m/s,常用單位km/h;1m/s=3.6km/h、1km/h=5/18km/h。

2、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變速運動的快慢用平均速度來表示;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

四、測量平均速度

1、停表的使用:表中小圓圈的數字單位為min,大圓圈的數字單位為s。

2、測量原理:平均速度計算公式v=s/t

第二章《聲現象》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4、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

回聲測距:2s=vt或s=vt/2

2、聲音的三個特徵

1、樂音是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2、音調: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用硬紙片在梳子齒上快划和慢划時可以發現:

劃的快音調高,用同樣大的力撥動粗細不同的橡皮筋時可以發現:橡皮筋振動快發聲音調高。綜合兩個實驗現象你得到的共同結論是:

音調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係,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符號f。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高。

頻率單位次/秒又記作hz 。正常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範圍20hz20000hz;f<20hz叫次聲波,f>20000hz叫超聲波。

3、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和距發聲體距離的遠近有關。

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增大響度的主要方法是:

減小聲音的發散。

4、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三、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1、當代社會的四大汙染:雜訊汙染、水汙染、大氣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

2、從物理學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雜訊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3、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聽覺下限0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雜訊不超過90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雜訊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雜訊不超過50db。

4、減弱雜訊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消聲器)、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隔音牆)、在人耳處減弱(耳罩)。

四、聲的利用

可以利用聲來傳播資訊和傳遞能量。

第3章《物態變化》

一、溫度

1、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單位:

1 國際單位制中採用熱力學溫度。

2 常用單位是攝氏度(℃) 。規定:把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度,沸水的溫度定為100度,它們之間100等分,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

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

3 換算關係t=t + 273k

2、 溫度的測量——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計)

① 溫度計構造:下有玻璃泡,裡盛水銀、煤油、酒精等液體;內有粗細均勻的細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勻地刻有刻度。

② 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

3、溫度計的使用

觀:量程、分度值。

放: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停: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後才能讀數,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停留在被測液體中。

讀: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4、體溫計(量程:35℃42℃;分度值:0.1℃)可以離開人體讀數,使用前要把水銀甩下去。

二、熔化和凝固: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

1、 熔化吸熱;凝固放熱。

2、 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兩物態變化過程。

3、 固體可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1) 晶體:熔化時有固定溫度(熔點)的物質。非晶體:熔化時沒有固定溫度的物質。

(2) 晶體和非晶體的根本區別是:晶體有熔點(熔化時溫度不變繼續吸熱),非晶體沒有熔點(熔化時溫度公升高,繼續吸熱)。 (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4、 晶體熔化的條件

a.溫度達到熔點;b.繼續吸熱。

5、 晶體凝固的條件:a.溫度達到凝固點;b.繼續放熱。

6、 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7、 晶體的熔化、凝固曲線

(1)ab 段物體為固體,吸熱溫度公升高。

(2)b 點為固態,物體溫度達到熔點(50℃),開始熔化。

(3)bc 物體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

(4)c點為液態,溫度仍為 50℃,物體剛好熔化完畢。

(5)cd 為液態,物體吸熱、溫度公升高。

(6)de 為液態,物體放熱、溫度降低。

(7)e 點為液態,物體溫度達到凝固點( 50℃),開始凝固。

(8)ef 段為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

(9)f點為固態,凝固完畢,溫度為50℃。

(10)fg 段為固態,物體放熱溫度降低。

三、汽化和液化

1、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為可逆的過程,汽化吸熱、液化放熱。

3、汽化的兩種方式:沸騰和蒸發

(1)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注:蒸發的快慢與a.與液體溫度有關:

溫度越高蒸發越快(在太陽下曬衣服幹得快);b.與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有關,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涼衣服時要把衣服開啟涼,為了地下有積水快乾,要把積水掃開);c.與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有關,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涼衣服要涼在通風處,夏天開風扇降溫);

(2)沸騰:在一定溫度下(沸點),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注:a.沸點:

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b.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c.液體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沸點越高(高壓鍋煮飯);d.

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且繼續吸熱。

(3)沸騰和蒸發的區別和聯絡

a.它們都是汽化現象,都吸收熱量;b.沸騰只在溫度達到沸點時才進行,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c.沸騰在液體內、外部同時發生,蒸發只在液體表面進行;d.沸騰比蒸發劇烈。

(4)蒸發可致冷:夏天在房間灑水降溫;人出汗降溫;發燒時在**上塗酒精降溫;

4、液化的方法:(1)降低溫度;(2)壓縮體積(液化氣、打火機)

四、昇華和凝華

1、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昇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昇華吸熱,凝華放熱。

2、昇華現象:樟腦球變小;冰凍的衣服變乾;人工降雨中乾冰的物態變化。

3、凝華現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戶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內表面)。

五、雲、霜、露、霧、雨、雪、雹、「白氣」的形成

1、溫度高於0℃時,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為露;附在塵埃上形成霧。

2、溫度低於0℃時,水蒸汽凝華成霜。

3、人工降雨過程:向雲層噴灑乾冰a.乾冰迅速昇華吸熱;b.雲層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冰晶;c.小冰晶下落遇暖氣流形成雨滴。

第四章《光現象》

一、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定義:能發光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分類:自然光源,如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它不是光源。

2、規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光線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0×108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0×108m/s。

5、應用:影子的形成、日月食、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所成的像的形狀與小孔形狀無關)。

二、光的反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即: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於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垂直入射時三線合一。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類

⑴ 鏡面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仍然平行

條件:反射面平滑。

應用:迎著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為發生了鏡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向著不同的方向 ,每條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應用: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於光射到物體上發生漫反射的緣故。

4、面鏡

⑴平面鏡

成像特點:等大,等距,垂直,虛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初二物理上冊複習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 一 聲音的產生 二 聲音的傳播 三 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裡,人 四 怎樣聽見聲音 五 聲音的特性包括 音調 響度 音色 1六 超聲波和次聲波 1 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乙個範圍 20hz 20000hz,高於20000hz叫超聲波 低於20...

人教版 初二物理上冊複習

八年級物理上冊複習資料 第一章聲現象 1 聲音的發生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並不是所有振動發出的聲音都能被人耳聽到。2 聲間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1 聲音要靠一切氣體,液體 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聲現象知識歸納 1 聲音的發生 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2 聲音的傳播 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3 聲速 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 340公尺 秒。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空氣體快。4 利用回聲可測距離 s 1 2vt 5 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