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觀花「材料作文

2022-08-25 09:39:04 字數 1534 閱讀 4221

唐代著名詩人孟郊,40歲時才赴京城趕考。但兩次都沒考中,第三次才榜上有名。高興之餘,他提筆寫下了《登科後》一詩,來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詩的後兩句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後來,人們從這首詩的後兩句中概括出了「走馬觀花」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觀察事物不深入細緻。

在生活、學習中,有時確實不能「走馬觀花」,但有時卻可以「走馬觀花」。你的體會呢?

要求:選擇乙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文體不限,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分析: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題,考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立意。課間十分鐘,你把櫥窗的報紙都瀏覽了一遍,這不是「走馬觀花」嗎?

你乙個晚上就把一部長篇**看完了,這不是「走馬觀花」嗎?你去旅遊,跟著導遊,不一會兒就從這個景點跑到那個景點,這不是「走馬觀花」嗎?如果不「走馬觀花」,你有那麼多的時間嗎?

但是當你被某篇文章吸引住了,把它反覆閱讀了幾遍,甚至差不多可以背下來了,如果是「走馬觀花」,能行嗎?於是,你便常常感嘆,要仔細欣賞或觀察一些事物時,就必須下馬觀花。因此,對「走馬觀花」這個材料,考生可從肯定的角度去立意,也可從否定的角度去立意,還可從既肯定又否定的角度去立意。

小議「走馬觀花」

「走馬觀花」,能看到什麼呢?大概只能看清是紅花還是黃花,是大花還是小花;至於是芍藥還是牡丹,可能就難以看清了。如果走馬觀花地看事物,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層,難以看到事物的內在本質,收穫則是膚淺的。

《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對石鐘山的命名,歷來眾說紛紜。

酈道元以為是因它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而得名;而李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餘韻徐歇,從而認為這就是石鐘山得名的原因。這些都是走馬觀花所得到的答案,所以許多人都懷疑它。而蘇軾卻不這樣,他下馬觀花,月夜乘船來到石壁下探求答案,並得出「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深刻認識。

從這個事例中可以看出,走馬觀花與下馬觀花所得到的收穫是大不相同的,前者收穫膚淺,後者收穫深刻。

讀書也是如此,走馬觀花就難登知識的殿堂,難以攀登上科學的高峰。

現在許多同學讀書就是走馬觀花,一篇課文幾分鐘掃一遍,就丟開不理了,還稱之為快速閱讀;一道題,幾十秒鐘把它瀏覽一遍,就說做完了,還得意地稱之為速戰速勝的戰術。只是到頭來,什麼都看了,但什麼都沒記住;什麼題都見識了,但什麼題都做不對。朱熹認為:

讀書要細心體會,切不可粗心。未見道理時,正好像被幾重東西包裹在裡面沒法看到,須今日去一重,又見得一重,明日去一重,又見得一重;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他自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實踐的。

一部書,初讀時,把有體會的地方用紅筆畫出;再讀時,把又有體會的地方用藍筆畫出;以後再用黃色筆畫出,三四番後,又用黑筆畫出,目的是「漸漸向里尋到精深處」。正因為他這樣細讀、精讀、深讀,才成為一位大學者,才有「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深刻體會。

如果他讀書只是一味地走馬觀花,可以想象出,他只會「老於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成為乙個沒有建樹的人。

當然,並非走馬觀花一概要不得,有時走馬觀花是可以的,甚至是必要的。如瀏覽報刊蒐集資料,翻看文學作品消磨時間等。但對乙個中學生來說,應少一點走馬觀花,多一些下馬觀花,這樣才能日有所收穫,日有所進步。

讓聽課不再「走馬觀花」

馬肅霜每學期20節的聽課,這好像是許多學校的硬性規定。但是對此聽課制度進行細化與良性操作的並不太多。破解這種敷衍 被動的 走馬觀花 式聽課,不能總是靠說教 強制等方式去讓教師認真聽課 評課,而應該從改革教師聽課考評制度人手,使聽課真正有效。一 明確教師聽課的意義,掌握聽課藝術聽課,不僅僅是為了完成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