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考點知識全解

2022-08-19 17:03:04 字數 4479 閱讀 1831

1.力 ⑴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①成對出現,力不能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②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產生加速度)和引起形變;③力是向量,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是力的三要素。

⑵力的分類:①按力的性質分。②按力的效果分。

⑶力的圖示:①由作用點開始畫,②沿力的方向畫直線。③選定標度,並按大小結合標度分段。④在末端畫箭頭並標出力的符號。

2.重力: ⑴產生:①由於地球吸引而產生(但不等於萬有引力)。②方向豎直向下。③作用點在重心。

⑵大小:①g=mg,在地球上不同地點g不同。②重力的大小可用彈簧秤粗略測出,也可以由實驗(單擺或機械能守恆)較精確測出。

⑶重心:①質量分布均勻的有規則形狀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②質量分布不均勻或不規則形狀物體的重心,除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外,還與質量的分布有關。

③重心可用懸掛法測定。④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

3.彈力:⑴產生:①物體直接接觸且產生彈性形變時產生。②壓力或支援力的方向垂直於支援面而指向被壓或被支援的物體;③繩的拉力方向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有接觸的物體間不一定有彈力,彈力是否存在可用假設法判斷,即假設彈力存在,通過分析物體的合力和運動狀態判斷。

⑵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f=kx,x-是彈簧的伸長量或縮短量。

4.摩擦力: ⑴靜摩擦力:①物接觸、相互擠壓(即存在彈力)、有相對運動趨勢且相對靜止時產生。

②方向與接觸面相切,且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③除最大靜摩擦力外,靜摩擦力沒有一定的計算式,只能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按力的平衡或f=ma方法求。判斷它的方向可採用「假設法」,即如無靜摩擦力時物體發生怎樣的相對運動。

⑵滑動摩擦力:①物接觸、相互擠壓且在粗糙面上有相對運動時產生。②方向與接觸面相切且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不一定與物的運動方向相反)②大小f=μfn。(fn不一定等於重力)。

滑動摩擦力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但不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

摩擦力既可能起動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5.力的合成與分解

⑴合成與分解:①合力與分力的效果相同,可以根據需要互相替代。①力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平行四邊形法則對任何向量的合成都適用,力的合成與分解也可用正交分解法。

③兩固定力只能合成乙個合力,乙個力可分解成無數對分力,但力的分解要據實際情況決定。

⑵合力與分力關係:①兩分力與合力f1 +f2≥f≥f1-f2 ,但合力不一定大於某一分力。②對於三個分力與合力的關係,它們同向時為最大合力,但最小合力則要考慮其中兩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的關係,例如:

3n、4n、5n三個力,其最大合力f=3+4+5=12n,但最小合力不是等於三者之差,而是等於0。

6.在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⑴物體所處狀態:①此時物體所受合力=0。②物處於靜止或勻速運動狀態,即平衡狀態。

⑵兩平衡力與作用反作用力:①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其效果可互相抵消,它們不一定是同一性質的力;②作用與反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不同的物體上,其效果不能互相抵消(其效果要結合各個物體的其他受力情況分析),但必是同一性質的力。

7.物體的受力分析 ⑴確定研究物件:①隔離法:研究物件只選乙個物體。

②整體法:研究物件是幾個物體組成的系統。③應用整體法一般要求這幾個物體的運動加速度相同,包括系統中各物體均處於平衡狀態(當加速度不同時,也可應用)。

⑵作力的示意圖(力圖):

①選擇物件。②按順序畫:一般按重力、彈力、摩擦力的順序畫受力圖,應用整體法時系統中各物體間相互作用力(內力)不要畫。

③注意摩擦力:是否存在,方向如何。④注意效果力:

它是由其他的「性質力」如彈力、重力等提供的,不要把這些「效果力」再重複作為乙個單獨的力參與受力分析。⑤作圖準確。

1.基本概念: ⑴時刻與時間:時刻對應的是位置、瞬時速度、動量、動能等狀態量,時間對應的是位移、路程、衝量、功等過程量。

⑵位移與路程:位移是起點至終點的直線距離,是向量。路程是起點至終點的實際長度,是標量。

2.勻速度直線運動 ⑴速度:①對應的位移,只要位移大小或方向改變,速度即改變。②勻速直線運動中的速度是乙個恒量,即大小和方向都不變。

⑵速率:①對應的路程。在曲線運動中,路程是曲線的長度。

⑶平均速度:①是總位移與總時間的比值, ②在速度不同的幾個運動中,它不是速度的平均值(總位移/總時間)。

⑷勻速直線運**象:①s-t圖象,是過原點的一條直線,直線的斜率=速度。②v-t圖象,是平行於t軸的一條直線,圖線所包圍的面積=物體的位移。

3.勻變速直線運動:⑴加速度:①用來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是向量。②在其他運動中,它不一定指速度變化的大小,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為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

⑵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vt=v0+at s=v0t+at2/2

在勻加速直線運動中,a為正,a與v同向,勻減速直線運動中,a為負,a與v反向。

⑶v-t圖象:①是一條傾斜的直線,圖線的斜率=a。②圖線與x軸包圍的面積表示物體的位移。

⑷自由落體和豎直上拋運動:①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例,加速度都是g。②豎直上拋可分為上、下兩個運動求解,也可直接應用勻減速直線運動公式計算,當速度為負值時,表示物體處於下降階段,當位移為負值時,表示物體在拋出點下方.

⑸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些特點:

①δs=at2:相鄰兩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是個恒量。

②位移之比:v0=0時,從起點算起,1t、2t、3t……nt時間內的位移之比s1 ︰s2 ︰s3 ︰…︰sn =1︰4︰9︰…︰n2 。

v0=0時,從起點算起,第1t秒、第2t秒、第3t秒……第nt秒時間內的位移之比△s1 ︰△s2 ︰△s3 ︰…︰△sn =1︰3︰5︰…︰(2n-1);

③從v0=0算起,通過連續相等位移的時間之比t1︰t2︰t3︰……tn=1︰……

④速度關係:時間中點的速度=該段的平均速度。位移中點速度vb與該位移起點速度va和終點速度vc關係:。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位移中點的速度都比時間中點速度大。

4.注意點: ⑴勻減速直線運動:有下面三種情況:

①物體可以返回且加速度不變時,如豎直上拋運動,公式vt =v0-at 和s=v0 t-at2 /2適用於整個過程。如果已知返回過程某時刻的速度,可以負值代入速度公式計算,如果已知返回過程某位置處於拋出點的另一側,其位移可以負值代入位移公式。②物體不能返回的運動,如汽車剎車後t秒的位移和速度,以上兩公式只適用vt=0前的過程,此類問題一般要先判斷汽車剎車後可運動的時間。

③物體可以返回但加速度不同,如豎直上拋時存在空氣阻力,則要分上公升和下落兩段單獨計算。物體可以返回運動時,在返回點的速度=零,但加速度不一定為零。

⑵公式只適用於勻變速直線運動,在某些題目中使用,可以使計算簡化,對於加速度不變的往復運動,如豎直上拋運動,如果物體處於下落過程,此時的速度與初速度方向相反,公式中的vt要取負值。

⑶相追相遇的問題:要注意用作圖的方法分析各物體的運動情況,並在圖上逐個註明物理量。在追趕運動中,追上的條件不但與兩物體的位移有關,還與兩物體的速度有關,一般情況時,要把兩物體的速度大小相等作為臨界條件。

⑷豎直分離問題:疊在一起的兩物體一起向上運動時,要使上面的物體與下面的物體分離,例如用手豎直向上拋物,要使物離開手,先有乙個向上加速過程,然後要有乙個向上減速過程,只有當向下的加速度大小增大到g以後時,物體才開始脫離手,因此g是分離的臨界加速度(此後手的向下加速度要大於g)。

⑸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其速度仍然不斷增大(只是每秒速度增加量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小至零時,此時物體的速度最大。

1.牛頓第一定律: ⑴伽利略的理想實驗:是針對「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錯誤認識,經過通過物體沿光滑斜面下滑,觀察它滾上另乙個斜面(平面)運動情況的抽象思維,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實驗。

當物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物的速度保持不變,物體運動並不需要力來維持。物在水平面上運動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是受到阻力的緣故。

⑵慣性:①物體保持原來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②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所有物體的固有性質。

③它與物體是否運動、運動快慢、受力情況無關。④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在同樣力作用下,質量大的物體運動狀態難改變。用慣性解釋現象時,著重強調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特性(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2.牛頓第二定律: ⑴特點:a=f/m是乙個瞬時作用規律,即a是f作用所產生,與f始終同向,同時變化,同時存在或消失。

⑵應用:①進行受力分析是應用f=ma解題的關鍵步驟。②按加速度方向列式。③與運動學結合計算時一般以加速度為中間量。④注意物體運動中加速度是否變化。

3.牛頓第三定律:⑴特點:①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性質相同。

②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產生的效果不一定相同,也不能互相抵消。③借助f=-f和t=t的公式,可以通過改變研究物件分析問題,但此種情況下答題時要注意引入牛頓第三定律答題。

4.力學單位制:國際單位制:力學中-長度(公尺)、質量(千克)、時間(秒),熱學中-熱力學溫度(開)、物質的量(摩爾),電學中-電流強度(安培),是國際基本單位。

由這些基本單位推導出的單位,如牛等,是匯出單位。基本單位和匯出單位一起組成單位制。

5.應用牛頓運動定律的解題要求

⑴根據已知條件進行研究物件的受力分析或運動狀態分析,畫出簡圖。

⑵力的分解和合成:物體受多力作用時,注意是否要把力按效果進行分解,分解時應選擇什麼方向的座標軸。

⑸當物體的加速度為已知時,即相當於知道物體的合力,如果要求某乙個力,此時在作力的分析圖時,要把合力作為乙個已知量。

高中物理考點

2009江蘇高考114個考點知識濃縮本 必修1知識點 1.質點參考係和座標系 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不考慮物體的大小和形狀。這時,我們突出 物體具有質量 這一要素,把它簡化為乙個有質量的點,稱為質點。要描述乙個物體的運動,首先要選定某個其他物體做參考,觀察物體相對於這個 其他物體 的位置是否隨時間變化,...

高中物理重難點知識突破

一 力一 難點形成原因 1 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受力分析時,這種相互作用只能憑著各力的產生條件和方向要求,再加上抽象的思維想象去畫,不想實物那麼明顯,這對於剛公升入高中的學生來說,多習慣於直觀形象,缺乏抽象的邏輯思惟,所以形成了難點。2 有些力的方向比較好判斷,如 重力 電場力 磁場力等,但有些力...

高中物理重難點知識突破

主要包括 高中物理的力 功與能 電學實驗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部分,有詳細的例題解析和總結 一 力一 難點形成原因 1 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受力分析時,這種相互作用只能憑著各力的產生條件和方向要求,再加上抽象的思維想象去畫,不想實物那麼明顯,這對於剛公升入高中的學生來說,多習慣於直觀形象,缺乏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