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能源管理手冊

2022-07-18 12:54:03 字數 4277 閱讀 9088

有限責任公司

企管部、節能管理辦公室

主編人高階工程師

email:*******

tel:********

二○○八年三月

第一部分企業能源管理

◆企業的能源管理工作:

建立體系(組織體系、計量體系、統計體系)、完善制度、宣傳培訓、巡查監測、指標考核、系統評價、能耗分析、獎懲整改、合理使用、經濟執行

◆節能的最終目的:

合理使用、經濟執行、節能減排、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能源管理機構:

公司能源管理領導小組組成成員

組長:鄧乃伏

成員:白平

一、胡新慧、劉先鋒、嶽玉峰、張勤軒、張艷剛、田文生

能源管理小組組成成員

組長:劉先鋒

成員:王巍巍、肖英軍、張國珍、郭文靜、張曉慧、趙璐

節能管理中心組成成員

主任:劉先鋒

成員:王巍巍、肖英軍、張國珍、郭文靜、張曉慧、趙璐、劉珊珊、田文生

1、主要環節

主要生產系統

輔助生產系統

轉換系統

外轉供2、能源流向

購入儲存傳輸加工轉換終端消費余能**

3、重點環節:

電力系統、熱力系統、供水系統、重點耗能裝置、物料**、餘熱余能等

4、企業能源管理內容

企業能源管理方針和目標

企業能源管理機構與職責 (節能管理體系)

企業能源管理制度

企業能源計量管理狀況

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置

企業能源統計管理狀況

企業能源定額考核指標分析

5、不同用能單元採用不同的考核辦法

主要生產系統定額考核、物料考核

輔助生產系統指標考核、日常檢查

轉換系統效率考核、執行引數評價

其它綜合針對考核

6、企業總體用能狀況:

經濟指標狀況:能源成本戰生產成本的比例及公升降情況、自耗率等

能耗指標狀況: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萬元產值電耗等

企業能源利用狀況分析

7、企業能源利用分析內容:

企業能源消費狀況

企業能源消費結構、流向

企業綜合能耗的核定

產品能耗指標的計算分析

產品產量的核定

主要能耗指標的計算與分析

產值、工業增加值能耗及能源成本指標計算分析

工業總產值及工業增加值的核定

單位工業總產值及工業增加值能耗的計算分析

產品能源成本的計算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重點用能裝置效率計算分析

主要用能裝置執行效率的計算分析

淘汰裝置情況

8、企業能源使用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產值能耗指標與能源成本指標變化情況

節能效果與考核指標完成情況

影響能源消耗變化因素的分析

節能技術改進專案的經濟效益評價

重點工序能耗指標與單位產品能耗指標完成情況

第二部分計量管理

◆ 當前能源計量工作存在問題

對能源計量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忽視能源計量管理。

能源計量器具配備不全,主要是次級用能單位和主要用能裝置的計量器具配備不全。

計量管理的基礎薄弱,機構撤併,人員削減,制度和臺帳不全,管理水平下降。

能源分級分項考核制度未建立或執行不嚴。

能源報表制度不嚴密,能源資料「數出多門」,並有主觀影響因素

◆ 能源計量管理的內容

建立能源計量管理制度。

配備有資質的能源計量管理人員。

能源計量器具管理。

管理包括: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檢定/校準、登入臺帳、週期確認、能源計量器具檔案管理等。

能源計量器具檔案管理,內容包括:

a)計量器具使用說明書;

b)計量器具出廠合格證;

c)計量器具最近兩個連續週期的檢定(測試、校準)證書;

d)計量器具維修記錄;

e)計量器具其他相關資訊。

能源計量資料管理。

◆ 能源計量管理的內容

建立能源計量管理制度。

建立能源計量管理體系。

配備有資質的能源計量管理人員。

加強能源計量器具管理。

包括: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檢定/校準、登入臺帳、週期確認、能源計量器具檔案管理等。

能源計量資料管理。

◆ 能源計量器具配置方法:

按照gb17167-2006等標準要求對企業的能源計量器具配置。

或按照總廠、分廠 、車間 、工序 、重點耗能裝置(機台)

能源計量管理體系

主要工作

① 組織準備。(領導重視是關鍵。成立領導小組和編寫組。學習標準。收集有關資料和檔案。畫出組織機構圖等)

② 檔案編寫。(能源計量管理手冊大綱)

③ 人員培訓。

④ 實施運轉。

⑤ 達標驗收。

應建立檔案化的能源計量管理體系,這是保證用能單位能源計量管理科學規範的重要條件。

建立體系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隨意性和人為性。

能源計量管理體系的「保持」是指專門的組織機構、完整規範的管理制度、相對穩定的能源計量管理人員以及資源條件。

能源計量的種類及範圍

標準所稱能源,指煤炭、**、天然氣、焦炭、煤氣、熱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氣、生物質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過加工、轉換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種資源。

能源計量範圍:

a)輸入用能單位、次級用能單位和用能裝置的能源及載能工質;

b)輸出用能單位、次級用能單位和用能裝置的能源及載能工質;

c)用能單位、次級用能單位和用能裝置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載能工質;

d)用能單位、次級用能單位和用能裝置自產的能源及載能工質;

e)用能單位、次級用能單位和用能裝置可**利用的余能資源。

①能源計量的範圍:包括從外部輸入的能源、作為產品輸出的能源、內部使用的能源、自產能源、**利用的余能。

②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載能工質。尤其是載能工質不能遺漏。

③能源計量管理的範圍還包括自產能源和**利用的余能,也不能忽略。

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原則

1、 應滿足能源分類計量的要求。

2、 應滿足用能單位實現能源分級分項考核的要求。

3 、重點用能單位應配備必要的可攜式能源檢測儀表,以滿足自檢自查的要求。

①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率是指用能單位實際配備的能源計量器具臺(件)數與用能單位能源計量率為百分之百時需要配置的能源計量器具臺(件)數之比,用百分數表示。

②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率是針對某種能源(約定能源)的要求,不是彙總後的要求。

③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計算的核心工作是確定應配備能源計量器具的網點,也就是理論需要量。

④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不同於能源計量率。

①從事能源生產的用能單位(如採煤、採油企業等),消耗本單位自產的能源也應進行計量(見前文能源計量的範圍)。

②從事能源生產的用能單位所配備的能源計量器具要滿足評價其單位產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自耗率是反映其能源生產成本的重要引數。

用能量(產能量或輸運能量)大於或等於表1中一種或多種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次級用能單位為主要次級用能單位。

主要次級用能單位應按表3的要求加裝能源計量器具。

表1 主要次級用能單位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

單台裝置能源消耗量大於或等於表2中一種或多種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為主要用能裝置。

主要用能裝置應按表3要求加裝能源計量器具。

表2 主要用能裝置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

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應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要求單位:%

第三部分統計管理

統計要求:

能源統計狀況

能耗統計系統應從能量流動過程的購入貯存、加工轉換、輸送分配和最終使用四個環節進行。可以將每乙個環節分為若干用能單元。審核評價統計的內容、方法、採用的單位和符號及報表形式是否符合標準要求並滿足自身能源管理的要求。

企業統計原始記錄和報表應包括以下統計內容:

生產中消耗的各種能源統計是否對主要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採暖(空調)、照明、運輸和其他等六個用能單元所使用各種能源和耗能工質的數量,並對企業綜合能耗、單位產值綜合能耗、產品單位產量綜合能耗進行統計和計算。

能源供入量統計

能源收支平衡表、能源消費量表和與之相應的原始統計資料。

能源加工轉換統計

能源加工轉換報表,加工轉換統計的內容包括以下方面:

內部生產的各種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質的數量;生產各種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質所消耗的各種能源數量;所生產的二次能源低位發熱量;耗能工質的工作引數;加工轉換裝置輸入輸出能源相關引數和效率等。

能源輸送分配統計

能源輸送分配分兩大類:

一類是液態、氣態能源的管道輸送;

另一類是電能輸配。

企業能源管理手冊

目錄一 企業能源管理制度 1 二 能源管理組織機構及主要職責 2 三 原料煤 燃料煤的管理 6 四 電力管理 7 五 水的管理 8 六 蒸汽的管理 9 七 油品的管理 10 八 獎懲法則 11 九 附則 11 十 計量人員崗位責任制 12 十一 計量監督制度 13 十二 計量器具管理制度 14 十三...

企業能源管理手冊

有限責任公司 企管部 節能管理辦公室 主編人高階工程師 email tel 二 八年三月 第一部分企業能源管理 企業的能源管理工作 建立體系 組織體系 計量體系 統計體系 完善制度 宣傳培訓 巡查監測 指標考核 系統評價 能耗分析 獎懲整改 合理使用 經濟執行 節能的最終目的 合理使用 經濟執行 節...

企業能源管理手冊

廣西中糧生物質能源 節能管理辦公室 二 一二年三月 第一部分企業能源管理 企業的能源管理工作 建立體系 組織體系 計量體系 統計體系 完善制度 宣傳培訓 巡查監測 指標考核 系統評價 能耗分析 獎懲整改 合理使用 經濟執行 節能的最終目的 合理使用 經濟執行 節能減排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能源管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