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生態旅遊農業園建設專案規劃書

2022-07-12 22:33:04 字數 4097 閱讀 1052

引言生態旅遊農業是一種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的具有旅遊、生態旅遊、示範、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態文化旅遊產業。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消費需求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加上**積極巨集觀引導,及時推出了「**周」節假日,為城鄉居民生態旅遊消費提供時間保障,許多任務商企業紛紛響應,加大投資力度,抓緊開發生態旅遊資源,增加城鄉居民選擇的旅遊天地。據統計,我國東部沿海省份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生態旅遊農業,已見成效。

如浙江金華石門農場的花木公園,富陽縣的農業公園,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觀園,廈門華夏神農大觀園,上海浦東孫橋現代化開發區等。廣東省已發展80多個觀光果園,每年接待遊客400多萬,收入達10多億,有力地帶動了周邊農民致富。

一、生態旅遊農業的概念

生態旅遊農業是以農業生產為依託,使農業與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現代旅遊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產業。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僅指用來滿足旅遊者觀光需求的農業;廣義的生態旅遊涵蓋較為廣泛,主要包括「觀光農業旅遊」、「生態旅遊旅遊」、「鄉村旅遊」、「農村生態旅遊」等不同概念,具體講是指在充分利用現有農村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村人文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以旅遊內涵為主題的規劃、設計與施工,把農業建設、科學管理、農藝展示、農業產品加工與旅遊者的廣泛參與融為一體,是旅遊者充分體驗現代農業與生態旅遊農業相結合的新型旅遊產業。

發展生態旅遊農業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第一,要有具備開發農業生態旅遊的資源基礎。生態旅遊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旅遊觀光農業,必須建立在具有可供旅遊觀光開發的農業資源基礎上,從而把農業資源轉化成旅遊觀光資源,擴大農業資源的功能。第二,要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

對傳統農業進行加工和包裝,把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藝術加工和旅客參與農事活動融為一體,成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經營形態,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第三,要以生態旅遊為導向。農業生態旅遊是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拓廣了生態旅遊觀光功能,巧妙利用城鄉各種差異來規劃、設計、組合而引起旅遊者消費慾望。

使旅遊者親身感受和參與現代農業技術與生態旅遊農業等大自然情趣,把現代農業及自然資源景觀與旅遊資源融為一體,最終達到生產、生活、生態的有機結合,既發展了農業,又保護了環境。第四,生態旅遊農業旅遊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伴隨著近年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趨勢,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新興課題,而旅遊業以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在此種情況下,經營者迎合當今社會人們追求「個性化」、「生態化」,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需求心理,把兩個領域有機結合起來而成為乙個新的專案,是農業和旅遊業的進一步延伸,也是農業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二、生態旅遊農業的特徵

與傳統農業和旅遊業相比較而言,生態旅遊農業具有如下特徵:

1、功能齊全、雙重效益。生態旅遊農業為旅遊者提供了一定的鄉村空間,旅遊者在景區內觀光、生態旅遊、參與娛樂、品嚐美食。甚至親自勞作,既增長知識,親近自然,又陶冶情操。

園區內還可舉辦節日慶典活動,加強遊客之間感情交流,傳播資訊,增進友誼,縮小差距。企業和農民則通過銷售產品,提供食宿服務和勞務以增加收入。

2、保護環境、持續發展。觀光農業的建設嚴格按照生態旅遊農業和有機農業的要求進行生產,只允許在殘留有害物質規定標準範圍內適量的使用化肥、農藥,其產品為無公害的、安全、營養的綠色保健食品,大量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生態環境優美,生物多樣性在這裡得以充分體現,植被覆蓋率也大大高於一般農區。這種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利用相結合,適當注重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的做法,遵循了農業發展的規律,符合農民的利益,使農業走向一條健康的持續發展道路。

3、回歸自然、身心享受。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導致城市汙染的加劇,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使人們的精神日趨緊張,人們渴望親近自然,回歸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鬆和享受。生態旅遊農業滿足了城鄉居民的這一要求,它用生態學、美學和經濟學理論來指導農業生產,通過合理規劃布局,自然調節和人工調節相協調,使農業生態系統進入良性迴圈,具有生產、加工、銷售、療養、旅遊娛樂等綜合功能。

農業與旅遊業的結合不是簡單的轉換,而是把農業中(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漁業等)具有旅遊資源部分的功能進行整合發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滿足人們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個性化需求。

4、科技特色、高效農業。生態旅遊農業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農業的具體體現,尤其在一些大型觀光農業科技園區,大片土地通過平整與規劃,用先進農業技術進行開發,由掌握先進技術的人來管理,造成具有相當規模、各具特色的農業整體,成為具有較高的先進農業技術支援和科學管理手段的新型農業。這種農業不論在優質品種、栽培管理技術還是在農業生產工藝、景觀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籌,是一般大田農業區無法比擬的,遊客在這樣的環境中遊覽,不僅賞心悅目,還能學到科技知識,產生深刻印象。

三、生態旅遊農業發展的布局原則

1、因地制宜。農業生產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合季節性,發展生態旅遊農業必須根據各地區的農業資源、農業生產條件合季節特點,充分考慮其區位條件合交通條件,因地、因時制宜,突出區域特色。

2、盡可能與旅遊業相結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遊景區和景點,擴大和增加觀光農業專案,通過相互帶動作用,發展農業與旅遊業合一的新型產業。

3、充分考慮客源市場。發展生態旅遊農業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區和經濟發達的地區,這裡的人們對觀光農業的要求強烈,經濟條件可能,交通比較便利,發展生態旅遊農業的條件比較優越。

4、必須搞好基礎設施建設。首先搞好交通、水電、飲食、住宿等基礎設施,設計專門的旅店、餐廳、農宿以及娛樂場所和度假村,開發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及旅遊產品,以供遊客觀光、遊覽、品嚐、購物、參與農作、休閒、度假等多項活動。

5、與農村建設規劃相結合。要搞好農村居民點和道路規劃,合理開發和整治土地,改善農村環境,在保留歷史民俗農舍的同時,興建體現觀光特色的農村新民舍,以供遊客觀光旅遊。

專案背景

當前,靜寧縣國際旅遊島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已經成為靜寧縣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靜寧縣國際旅遊島的建設將進一步推動靜寧縣旅遊產業高階化和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同時也需要有更多的型別豐富多彩的旅遊產品的支援和配合。在建設國際旅遊島的背景下,大力發展熱帶旅遊生態旅遊農業,加速實現旅遊業與農業的結合,不僅能夠打造靜寧縣生態旅遊的新品牌、構築國際旅遊島旅遊發展的新亮點,而且能夠成為傳統農業轉型公升級的新動力、解決農民就業的新途徑、開闢農民增收的新渠道。

二、靜寧縣發展生態旅遊農業意義重大:

生態旅遊農業近年在國內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以其特有的魅力成為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具有農業生產與農業旅遊的雙重功能與最大化的綜合效益,是國內國際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科技發展與生活水平提高的標誌,農業從傳統農業-石油農業-機械化農業-觀光生態的旅遊農業,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農業生產力水平發展的一定水平的乙個里程碑,特別是生態旅遊農業是科技、資金、勞動力等資源密集的產業,更是乙個地區農業發展水平的標誌。

生態旅遊農業是把農業和旅遊業結合在一起,利用田園景觀、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和農村自然環境吸引遊客前來觀賞、品嚐、習作、生態旅遊、體驗、健身、科考、購物、度假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也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構成之一。它通過系統規劃,將農業和旅遊業「嫁接」,形成一種既有人文生態景觀,又可提高農業和旅遊業的附加值的現代產業模式。這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式在一些發達國家首開先河,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在世界範圍引起廣泛高度關注,已向全球倡導和推廣。

靜寧縣生態旅遊農業還剛剛起步,因此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十分廣闊,只要合理規劃、選定適當時機、適度開發,必將成為靜寧縣農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發展生態旅遊農業能為靜寧縣農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概念新的理念與新的發展空間具有重大的意義。

1、提高農業比較利益

農業是天然的弱質產業,我國農業風險大而比較利益低。生態旅遊農業可以把農業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轉化為合理的經濟收入,通過擴大農業的經營範圍,打破產業界限,使第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從而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這將成為靜寧縣省農村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2、開拓新的旅遊空間和領域

生態旅遊農業作為一種新興的旅遊產業以其獨特的魅力彌補了傳統旅遊的不足,越來越受到旅遊者的青睞。它能滿足都市人們日益高漲的旅遊需求,釋放假期城市人口壓力,為遊客提供新的活動空間,增添新鮮、豐富、生動的內容,有利於旅遊資源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3、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與傳統農業相比,生態旅遊農業更強化旅遊生態功能,所以其結構和內容受市場的導向作用較為明顯,致使生態旅遊農業具有生產多樣性、經營靈活性等待點,必然會衝破傳統農業的束縛,使農業生產格局出現轉變和優化,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4、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

當前,過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嚴重制約著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生態旅遊農業能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生態旅遊農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它需要一整套的服務設施,導遊、服務、交通等行業都能夠安置大量農村勞動力,解決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出路問題。

觀光農業生態園旅遊規劃方案

一 生態園功能分割槽規劃 依據資源屬性 景觀特徵性及其現存環境,在考慮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態園的完整性的基礎上,結合未來發展和客觀需要,規劃中應採取適當的設計實現園內的功能分割槽,以某生態園為例,設計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設定生態農業示範區 觀光農業旅遊區和科普教育功能區。1 生態農業示範區 生態農業...

新興旅遊地產之農業休閒生態園規劃

三 生態示範作用不強 有些生態園開發只以觀光農業為幌子,單純追求營利,沒有採用生態農業的模式來設計和生產,生產的無公害產品也是以高投入換來高產出,沒有完全遵循有機農業的生產模式。這種缺乏文化內涵的生態園經濟,其投資價值和發展潛力將大大降低。所以,也就很難起到相應的生態農業示範作用,同時也不具備通過有...

生態農業觀光園建設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

觀光農業具有農業和旅遊業的雙重產業屬性。我國燦爛的農耕文明和豐富的農業資源為觀光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基礎條件,另外隨著城市居民回歸自然的意願漸強,形成了巨大的客源市場和旅遊需求,這些都有力的推動了我國農業觀光的發展,也促進了農業觀光園這種綜合園區模式的發展。生態農業觀光旅遊是旅遊業發展的乙個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