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綠色補充細則

2022-06-30 14:03:03 字數 4202 閱讀 8758

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2023年9月

2.1 場地建設不破壞當地文物、自然水系、濕地、基本農田、森林和其他保護區。

【技術要點】

1 規劃及建設過程中應盡可能維持原有場地的地形地貌,減少對原有場地的環境改變,避免因場地建設對原有生態環境景觀產生破壞;

2 當因建設開發確需改造場地內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環境狀況時,在工程結束後應進行生態復原。

2.2 建築場地選址無洪災、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脅,符合國家和海南的相關安全性規定。建築場地安全範圍內無電磁輻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質等危險源。

【技術要點】

1 建築的選址必須符合國家相關的安全規定,應避開各種危害和危險源;

2 建築場地安全範圍內無電磁輻射和火、爆、有毒物質等危險源;

3 進行土壤氡濃度檢測,確認場地內無含氡土壤的威脅,選址周圍土壤氡濃度符合國家《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制規範》gb 50325 的規定。

2.3 場地內無排放超標的汙染源。

【技術要點】

1 確定場地範圍內存在的汙染源,主要包括:易產生雜訊的運動場地,易產生煙、氣、塵、聲的餐飲、鍋爐房和垃圾轉運站等;

2 場區內部產生的水、氣、聲、固廢等汙染,應經過淨化處理,滿足排放標準要求後排放;

3 設計檔案應根據環評報告中推薦隔離汙染源的方法,採用合理的方法或措施;

4 有雜訊、振動、電磁輻射、空氣汙染的房間應遠離有安靜要求、人員長期工作的房間或場所,當相鄰位置時,應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2.4 建築總平面設計有利於夏季及過渡季節自然通風。

【技術要點】

1 建築總平面布局必須滿足城市規劃的要求,宜採用行列式、自由式或採用「前低後高」和有規律地「高低錯落」,促進建築自然通風;

2 當建築布局不利於夏季和過渡季節自然通風時,可利用樹木的合理布置誘導氣流,加強建築的自然通風;

3 當建築呈一字平直排開且體形較長時(超過30m),應在適當位置設定過街樓以加強自然通風效果;

4 利用穿堂風進行自然通風的建築,其迎風面與夏季最多風向夾角不應小於45°。

2.5 建築物周圍人行區風速低於5m/s,不影響室外活動的舒適性和建築通風。

【技術要點】

1 採用計算機模擬技術定量分析風壓和熱壓作用下不同區域的自然通風效果。合理確定邊界條件,基於典型的風向、風速進行建築風環境模擬,並且達到下列要求:

1) 在建築物周圍人行區1.5m處風速小於5m/s;

2) 夏季保證75%以上的板式建築前後保持1.5pa左右的壓差,避免區域性出現漩渦或死角;

2 進行風環境模擬時,若能取得當地夏季和過渡季各季節風速風向聯合概率密度時,可選用此資料作為場地風環境典型氣象條件。若無法取得風速風向聯合概率密度資料時,可選取當地夏季和過渡季中月平均風速最大月的風向風速作為場地風環境典型氣象條件。考慮到海南颱風主要集中於7-10月份,夏季可選取7月份進行模擬,過渡季可選擇10月份進行模擬,以確定最不利工況。

2.6 建築設計和構造設計有促進自然通風的措施。

【技術要點】

1 在建築設計和構造設計中鼓勵採取誘導氣流、促進自然通風的主動措施,如導風牆、拔風井、騎樓等,以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2 當常規自然通風系統不能提供足夠風量時,可採用捕風裝置加強自然通風;

3 當採用常規自然通風難以排除建築內的餘熱、餘溼或汙染物時,可採用屋頂無動力風帽裝置,無動力風帽的介面直徑宜與其連線的風管管徑相同;

4 當建築物利用風壓有侷限或熱壓不足時,可採用太陽能誘導等通風方式;

5 在技術經濟合理的條件下,鼓勵運用計算機模擬技術優化設計。

2.7 採用混合通風措施改善室內通風效果。

【技術要點】

1 當自然通風達不到效果時,可以輔助機械通風,通過採用混合通風措施,最大限度的節約空調能耗。混合通風中的自然通風量不宜低於聯合執行風量的30%;

2 混合通風系統設計引數及執行控制方案應經技術經濟及節能綜合分析後確定。混合通風系統應具備工況轉換功能,並符合下列規定:

1) 應優先使用自然通風;

2) 當控制引數不能滿足要求時,啟用機械通風;

3) 對設定空調系統的房間,當混合通風系統不能滿足要求時,關閉混合通風系統,啟動空調系統;

3 對於高度大於15m的大空間採用混合通風系統時,需考慮溫度分層等問題。

2.8 場地環境雜訊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的規定。

【技術要點】

1 設計階段,應對場地周邊雜訊現狀進行檢測;

2 當不能滿足時,可設定道路聲屏障、低雜訊路面、綠化降噪等隔離和降噪措施,減少環境雜訊的干擾;

3 對於可能產生雜訊干擾的固定的裝置雜訊源採取隔聲和消聲措施,降低其不利影響。

2.9 建築平面布局和空間功能安排合理,減少相鄰空間的雜訊干擾以及外界雜訊對室內的影響。

【技術要點】

1 總平面規劃中應注意雜訊源及雜訊敏感建築物的合理布局,注意不把雜訊敏感性高的建築安排在臨近交通幹道的位置,同時確保不會受到固定雜訊源的干擾;

2 通過對建築朝向、位置及開口的合理布置,降低所受外部環境雜訊影響。當建築布局對於改善室內雜訊效果不明顯時,需要在建築外窗和圍護結構等方面採取額外的隔聲措施;

3 在裝置系統設計、安裝時考慮其引起的雜訊與振動控制手段和措施,在設計初始階段將雜訊敏感房間遠離雜訊源;

4 與有安靜要求的房間(如旅館客房、醫院病房、學校教室等)相鄰的裝置機房,應選用低雜訊裝置。裝置、管道應採用有效的減振、隔振、消聲措施。比如增添彈簧、隔振墊等基礎隔振裝置,管道採用軟連線並設定消聲器,合理確定水管管徑、管道內水流速符合規範要求,電梯井道與相鄰房間設定隔離牆或在井道內做吸聲構造。

2.10 賓館和辦公建築室內背景雜訊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範》gb 50118中室內允許雜訊標準中的二級要求;商場類建築室內背景雜訊水平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商場(店)、書店衛生標準》gb 9670的相關要求。

【技術要點】

《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範》gbj 118中對賓館和辦公類建築室內允許雜訊級提出了標準要求,《商場(店)、書店衛生標準》gb 9670中規定的商場類建築室內背景雜訊不超過60db(a),而**音響的櫃檯背景雜訊不能超過85 db(a)。具體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 2.11-1 賓館和辦公建築室內雜訊標準值

表 2.11-2 商場(店))、書店室內雜訊標準值

2.11 不對周邊建築物帶來光汙染,不影響周圍居住建築的日照要求。

【技術要點】

1 建築立面設計應避免使用大面積的玻璃幕牆、盡量避免弧面、凸面設計。如設計玻璃幕牆,應滿足《玻璃幕牆光學效能》gb/t 18091-2000的規定,嚴格保證幕牆玻璃反射比滿足4.1~4.

2的要求,以保證不對周邊建築物帶來光汙染;

2 在滿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室外夜景照明應舒適、溫和,避免眩光;

3 景觀照明應避免採用大功率投光燈,宜採用折角燈具,合理設計,避免場地內景觀照明光線直射到場地外,商業建築避免使用大量霓虹燈;

4 公共建築的建設不應對周圍居住建築的日照產生不利影響。

2.12 採用合理措施改善室內或地下空間的自然採光效果。

【技術要點】

1 宜採用中庭、天井、屋頂天窗等設計加強室內自然採光;

2 宜在外窗設定反光板、散光板,將室外光線反射到進深較大的室內空間。無天然採光的室內大空間,尤其是兒童活動區域、公共活動空間,可使用導光管、光導纖維等技術,將陽光從屋頂或側牆引入,以改善室內照明舒適度和節約人工照明能耗;

3 頂層的房間宜採用導光筒等技術,改善室內自然採光效果;

4 地下室宜設計下沉式庭院,或使用窗井、採光天窗進行自然採光,但要處理好排水、防水等問題。使用鏡面反射式導光筒時,地下室的覆土厚度不宜大於3m。也可將地下室設計為半地下室,直接對外開門窗洞口,從而改善自然採光和自然通風,提高地下空間的品質,減少照明和通風能耗。

2.13 辦公、賓館類建築75%以上的主要功能房間採光係數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築採光設計標準》gb/t 50033的要求。

【技術要點】

1 合理進行建築平面及外窗設計,75%及以上主要功能空間室內採光係數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建築採光設計標準》gb/t 50033的要求;

2 對不滿足採光係數要求的功能空間,通過導光筒、反光板、導光玻璃等技術手段,確保75%以上的空間滿足要求;

3 商業建築、賓館建築、辦公樓大堂宜採用頂部採光窗,採光窗面積不應大於屋頂總面積的20%,同時還要注意避免陽光直曬;

4 建築室內各房間表面裝修材料的反射比宜符合頂棚面70%~80%,牆面50%~60%,地面20%~40%的要求;

5 當窗地面積比不滿足要求時,需通過採光模擬分析,對建築自然採光效果進行定量評價與優化調整平面布置。

2.14 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

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全文

將它作為100 我們再將這 基準建築 按本標準規定設定,計算其全年的暖通空調和照明能耗,應該相當於50 這就是節能50 的內涵。基準建築 圍護結構的構成 傳熱系數 遮陽係數,按照以往20世紀80年代傳統做法,即外牆k值取1.28w m2 k 哈爾濱 1.70w m2 k 北京 2.00w m2 k ...

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讀解

這個資料呢?傳熱系數k0 1 r0 r0 傳熱阻 r0 ri r re 單位 m2 k w ri 與re 分別是材料內外表面的換熱阻。他們是固定資料,可由表差得 0.11m2 k w 0.04m2 k w r是各層材料的熱阻之和。某單層材料的熱阻r 為該材料的厚度,單位是m,為該材料的導熱係數,單位...

北京《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附表

附錄c 圍護結構的熱工效能表 表c.1甲類建築熱工效能判定表 表c.2乙類建築熱工效能判定表 表c.5丙類建築熱工效能判定表 表 c.6 設計建築圍護結構做法表 設計建築屋頂和外牆保溫做法表 設計建築外窗 包括透明幕牆 及透明屋頂做法表注 1 窗型指窗框材質,如塑鋼窗 玻璃鋼窗 斷橋鋁合金窗 鋁塑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