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嶺煤礦軟岩巷道支護技術的研究與實踐

2022-06-29 19:15:04 字數 3746 閱讀 5152

摘要:高地壓、軟弱破碎圍岩的巷道支護,一直是制約煤礦安全生產的一大難題。儘管不斷提公升支護材料等級,提高支護強度,但仍不能有效控制巷道收縮變形。

結合礦井實際,通過優化錨網噴支護引數,及時採取圍岩加固和多種監測監控措施等,控制了巷道的變形破壞。

關鍵詞:軟岩巷道;支護;破壞機理;改進方案

蘆嶺煤礦主採8 ,9 ,10 煤層,其中8 ,9 煤層聯合布置,採區上山布置在距9 煤40~60 m 的底板岩層中,區段巷道布置在距9 煤20~40 m 的底板岩層中。8 ,9 煤層採煤工作面採用跨上山開採,因此,採區上山、區段巖巷等布置在煤層底板的準備巷道,要經受多次跨採的強烈影響。由於巷道的圍岩主要為泥岩、砂質泥岩,岩性鬆軟破碎,地壓大,跨採造成了底板巷道的劇烈破壞,每次跨採後必須進行修護才能繼續使用。

巷道的頻繁維修,多次挑頂、刷幫、挖底,使得圍岩更加破碎,維護難度極為困難,嚴重制約接替安排,威脅礦井安全生產,迫切需要解決軟岩支護工藝。

2006 年10 月,蘆嶺煤礦開始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積極開展軟岩巷道支護技術的科技攻關,根據蘆嶺煤礦實際施工條件,合理改進巷道支護工藝,初步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1  軟岩支護技術的研究與實踐

1. 1  優化錨網噴支護引數

巷道支護應根據圍岩條件、地壓、服務年限、斷面等不同條件,合理選擇錨桿支護引數。2007 年3 月上旬, 蘆嶺礦ⅱ84 回風上山過ⅱ1044回採垮落斷裂帶,圍岩極為破碎且節理發育,並發育有煤線及軟弱夾層,地壓大。巷道掘出後鬆動圈半徑較大,巷道變形持續時間長;巷道頂板下沉及兩幫內移量大,受採動影響破壞嚴重。

已施工穩定段兩幫變形約在500~600 mm ,底鼓500 mm左右,中間噴層開裂嚴重,拱形頂板基本成為平頂。根據經驗,巷道變形破壞是圍岩破裂、變形由淺部向深部發展造成的。在有關專家的指導下,採取了以下措施強化承載結構,及時控制巷道淺部圍岩破壞。

1) 提高支護錨桿強度,增加錨桿長度,確保錨桿打到穩定岩層,並能夠有效支護;2) 通過提高金屬網的強度,來提高支護體的護表能力,有效阻止巷道圍岩淺部破壞;3) 加強光爆成型,減少爆破對圍岩的破壞。在ⅱ84 回風上山, 支護錨桿由φ 20 mm ×2 000 mm高強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提公升到採用ⅳ級錨桿專用螺紋鋼加工m24 - φ 22 mm ×2 800 mm高強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 並配合200 mm ×200 mm 高強拱形錨桿托盤支護。金屬網採用φ 6 mm 冷拔電弧焊鋼筋網, 網孔規格為100 mm ×100 mm ,重疊100 mm ,並採用10# 鍍鋅鐵絲聯接。

錨桿間、排距為800 mm ×800 mm;錨桿螺母轉矩由150 n·m 提高到300 n·m ,每根錨桿採用3 卷z2535 樹脂藥捲(幫錨桿採用2 卷z2950 樹脂藥捲)進行錨固,初錨力大於等於100 kn。滯後掘進工作面不到15 m ,採用3 排高預應力錨索系統對拱頂關鍵部位加強支護,錨索規格φ 17. 8 mm ×6 300 mm ,中頂、兩肩各1 排,排距1 500 mm ,間距1 600 mm ,預緊力大於等於120 kn。

1. 2  及時採取圍岩治理措施

「支架—圍岩」相互作用原理表明,圍岩本身不再單獨是支護體的載荷,而是具有自穩能力的承載體,能在一定程度上承擔地壓。因此,合理的「支架—圍岩」關係,可以充分利用圍岩的這種天然的自承力和承載能力,減輕支護體的負擔。但在圍岩鬆軟、破碎條件下,圍岩本身的自穩能力較差,必須通過圍岩治理來提高圍岩自身強度,有效地改變岩體物理力學性質,增強巷道支護效能,提高支護效果。

目前主要採用以下3 種方法:

1) 補強支護。在巷道原支護的基礎上,採用長錨桿+ 錨索+「m」型鋼帶+ 網+ 噴進行補強支護。長錨桿規格為φ 22 mm ×2 500 mm 高強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原支護錨桿為φ 20 mm ×2 000 mm 高強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 ,配合與「m」型鋼帶相匹配的錨桿托盤支護, 錨桿間、排距為800 mm ×800 mm ,與原支護錨桿成「五花」布置,提高補強支護與原支護的耦合效果,打補強錨桿時預留錨索位置不打錨桿;錨索採用φ 15.

24 mm ×6 000 mm 七股低鬆弛鋼絞線錨索, 錨索間、排距為1 600 mm ×1 600 mm ,與補強錨桿位置重合,替代補強錨桿;鋼帶孔間距800 mm ,補強錨桿、錨索打在鋼帶孔上,鋼帶間重疊1 個孔布置。鋪設φ 6 mm 冷拔電弧焊鋼筋網,並噴漿封閉。

2) 套u29 型鋼棚。在原支護基礎上套u29 型鋼棚加強護表能力,u29 型鋼棚上高阻限位卡纜固定,確保支架高阻承載能力,防止低阻滑移。並在兩幫棚腿上打錨索+ 鋼梁,加強兩幫支護強度。

錨索採用φ 15. 24 mm ×5 000 mm 七股低鬆弛鋼絞線錨索,鋼梁採用u29 型鋼或11 # 工字鋼加工。蘆嶺礦u29 型鋼棚多是直牆拱形斷面,從力學角度分析,頂部為拱形結構,承載抗壓性能好,能有效地抵抗頂板壓力;兩幫直牆可視為梁結構,承載抗壓性能較差,難以有效抵抗兩幫的側壓。

因此,u29 型鋼棚經常受兩幫側壓影響而發生內移、推磨打旋,造成支架失

穩。通過錨索+ 鋼梁加強兩幫支護強度,能有效地抵抗兩幫側壓,提高支架承載效能。

3) 注漿。通過壁後注漿,改善破碎圍岩岩性,提高其完整性,提高圍岩的自主承載效能。u29 型鋼棚壁後注漿,有效地解決了支架空頂、空幫問題。

注漿幫浦提供一定的幫浦壓,使支架形成乙個初始支撐力,改善支架的受力狀況,使支架整體均衡承載,並與圍岩形成統一的承載體系。

1. 3  監測監控

巷道圍岩的活動有其隱蔽性,特別是錨網噴支護,其破壞往往具有突發性,因此必須採取多種方法進行監測監控。蘆嶺礦主要採取布置測點,監測巷道頂板下沉量、底鼓量、兩幫內移量的變化,一般間隔50 m 布置1 個測點,在圍岩破碎或地質構造帶根據情況加密測點。一般1 周檢測1 次,當巷道剛施工結束並處在應力釋放不穩定階段、受採動影響等特殊時期,需加強監測。

為掌握巷道圍岩離層情況和支護體的支護效果,在測點布置離層儀和液壓枕。設專人進行測點的維護、檢測,並收集資料進行分析,及時掌握巷道圍岩變化規律,檢驗巷道支護效果,以便及時發現隱患,並為同類巷道支護提供準確的參考資料。

1. 4  進行動態維護

巷道的維護應該是乙個動態的過程,並不是施工結束後就放置不管,等到損壞嚴重到無法使用時再組織隊伍進行修護,修護後圍岩的承載效能將會大幅度地降低,給後期維護增加難度;應該在巷道施工時,以及施工結束後使用時,持續不斷地進行監測、維護,及時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對症處理,使巷道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

2  效果分析

通過採用u 型鋼壁後充填支護技術、幫錨索鋼梁加強,以及採用力學效能較好的雙槽夾板限位卡纜堅固後,巷道支架承載相對比較均衡,且支護阻力較高,該技術的成功應用使巷道支架的完好率大大提高,基本消除了支架的平頂型和尖頂型破壞。通過對鬆散破碎的圍岩進行注漿,提高了圍岩岩體本身的承載能力。同時採取補強支護,提公升支護等級,大大提高了支護承載能力。

以前在ⅱ82 軌道上山採取單一架棚支護,強度低、效果差,修護週期僅1 a左

右;改用先架鋼棚,然後打幫錨索+ 鋼梁加強,再壁後注漿充填、加固圍岩,支護強度大幅提公升,能有效地抵抗採動影響的強烈破壞,支護效果較好。ⅱ84 回風上山初期採用φ 20 mm ×2 000 mm錨桿支護,並滯後50~70 m 補打錨索+ 鋼帶加強,施工3 ~ 5 個月後, 巷道出現炸皮放線破壞; 改用φ 22 mm ×2 800 mm錨桿支護,並緊跟掘進工作面打錨索配合400 mm ×400 mm高強大托盤支護,加大一次錨固深度和強度,及時控制巷道表層圍岩的破壞,有效地抵抗了巷道收縮變形破壞,在施工10 個月後,巷道頂板下沉量、兩幫內移量不到50 mm。

3  結語

1) 注漿加固破碎圍岩,使其重新膠結,改善圍岩的完整性和穩定性,提高圍岩的自主承載效能,是破碎圍岩支護的關鍵。

2) 改變單一支護方式,採取聯合支護方式,能有效提高軟岩支護效果。

3) 加大支護深度,確保錨固到穩定岩層中,能及時控制表層圍岩破壞並向深部發展。

4) 動態維護,提前加固,防止嚴重破壞,避免大修,降低圍岩損壞程度。以上軟岩支護技術正向全礦推廣應用,已初步取得了較好的支護效果。

深井高應力軟岩巷道的支護實踐

摘要 為了更好的開發利用煤炭資源,礦井的開挖深度在不斷增加,深部找礦和採礦也已經逐漸成為了採礦行業的主要方向之一,而隨著礦井深度的不斷加深,由於礦壓的不斷增強,很多的岩體在深部轉化成了具有很強的高應力的軟岩,軟岩的出現使得巷道支護的難度在不斷增加,很多的巷道由於存在質量問題或是安全隱患,需要進行重新...

關於麥垛山煤礦軟岩含水巷道支護的探索與應用

作者 趙振飛 科技風 2016年第17期 摘要 本文以麥垛山煤礦輔助水平井底車場及車場聯絡巷支護方式的使用為例,著重分析軟岩含水層巷道的特點及採取的支護方式,為以後解決同類問題提供參考和依據。關鍵詞 軟岩 含水層 支護 軟岩含水是是困擾我國乃至世界上煤礦生產建設的主要難題之一,具有施工技術難 速度慢...

關於礦井沿空巷道支護技術的應用研究

摘要 了提高煤炭 率,在綜放開採中沿空掘巷技術應用逐漸增多,而如何確定合理的沿空巷道位置,有效控制其圍岩應力,並選擇合理的支護方法與支護引數,已成為保障沿空巷道圍岩穩定性的關鍵所在,也是目前巷道圍岩控制及支護技術研究的熱點。本文深井沿空巷道的支護原則 巷道圍岩主要控制方法及巷道錨桿支護技術等做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