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描述考試

2022-06-26 21:48:09 字數 4779 閱讀 2960

一、名詞解釋

1地質儲量:指不同勘探階段後計算得到的具有不同程度地質保證,在儲集地質體中處於原始狀態的各種級別的油氣儲量的通稱。

2**儲量:指在**詳查及其它方法提供的圈閉內,經過預探井獲得油(氣)流、油氣層或油氣顯示後,根據區域地質條件分析和模擬,對有利地區估算的儲量以及其它情況下所估算的在性質(等級)上與之相當的儲量。

3控制儲量 :指經預探井發現工業油(氣)流,並鑽了少數評價井後,在查明了圈閉形態,初步掌握產油層位、岩性、物性、油(氣)藏型別、油層壓力,大體控制了含油面積和儲層厚度的變化趨勢等條件下計算的地質儲量。

4探明儲量:指經過詳探,含油範圍、質量和數量已為評價鑽探證實,並為地質與綜合研究評價所確定的工業油氣量。

5可採儲量:指在目前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開採出來的石油、天然氣的數量。

6油藏描述:研究與油層、水層系統有關的岩石、孔隙和流體在三維空間中的特徵及分布狀態的一種綜合思維方法和技術體系。

7岩性地層單元:以岩性分介面為邊界、由相同或相近的岩性構成的地層單元。

8 年代地層單元:以等時地質介面為邊界,其內部由成因上相聯絡的地層組成的地層單元

9 岩性單元的穿時性:岩性地層單元分布主要受沉積環境的控制,往往跨越不同的時間地層單位。

10單砂層: 岩性、物性基本一致,上下為非滲透層分隔開,厚度一般在5-20m。

11砂層組:由多個相互鄰近的單砂層組合而成,各油層的特徵基本一致,上下有較厚的泥岩分隔開。

12油層組:由多個特徵相近的砂層組組合而成,上下有較厚的非滲透層作為頂底隔層,

且分布在同一「相」段內。

13含油層系:由多個層油層組組合而成,具有共同的沉積成因,以厚層非滲透層為頂底層。

14關鍵井:位於油藏關鍵部位,具有良好地質控制條件的井。

15岩性:岩石骨架的礦物成分、含量、雜基、膠結成分與含量度量:岩石型別、粒度中值、泥質含量

16物性:岩石的孔、滲特性,包括孔隙型別、分布狀態、孔隙結構、滲流特性度量:孔隙度、滲透率、孔喉半徑、相對滲透率

17含油性:油氣在儲層中的物理分布與飽和狀態、油氣性質等度量:含油飽和度、含水飽和度、束縛水飽和度、壓力

18儲層非均質性:儲層分布及內部各種屬性在三維空間上的不均一變化。

19層間非均質:砂層之間的差異性,包括層系的旋迴性、砂層間滲透率的非均質程度、隔層分布等。

20分層係數:一定層段內砂層的層數。以平均單井鑽遇砂層數表示。

21平面非均質性:砂體的平面差異性,包括砂體的幾何形態、規模、連續性、連通性、平面孔隙度和滲透率的非均質程度及方向性

22層內非均質性:單砂層內垂向上儲層性質的變化。

23微觀非均質性:微觀規模孔隙、顆粒、填隙物等性質的差異。

24儲層敏感性:油氣儲層與外來流體發生各種物理或化學作用而使儲層孔隙結構和滲透性發生變化的性質

25儲層水敏性:當與地層不配伍的外來流體進入地層後,引起粘土礦物的水化、膨脹、分散、遷移,從而導致滲透率下降的現象。

26儲層速敏性:儲層因外來流體流動速度的變化引起地層內部微粒遷移,堵塞喉道,造成滲透率變化的現象。

27儲層酸敏性:酸化液進入地層後,與地層中的酸敏礦物發生反應,產生沉澱或釋放微粒,使地層滲透率下降的現象。

28儲層地質模型:反映儲層地質特徵三維變化與分布的數位化模型。

29儲層相(結構)模型:儲集砂體的大小、幾何形態及其三維空間的分布

30儲層流動單元模型:影響流體流動的地質引數在內部相似的、垂向上和橫向上連續的儲集單元。

31儲層概念模型:針對某一種沉積型別或成因型別的儲層,把它具代表性的特徵抽象出來,加以典型化和概念化,建立乙個對這類儲層在研究區內具有普遍代表意義的儲層地質模型,即所謂的概念模型。

32儲層靜態模型:針對某一具體油田(或開發區)的乙個(或)一套儲層,將其儲層特徵在三維空間上的變化和分布如實地加以描述而建立的地質模型,稱為儲層靜態模型。

33儲層**模型:**模型是比靜態模型精度更高的儲層地質模型。它要求對控制點間(井間)及以外地區的儲層引數能作一定精度的內插和外推**。

34岩石物理相:具有一定岩石物理性質的儲層成因單元,是沉積作用、成岩作用和後期構造改造作用的綜合效應。

35儲層構型:儲層及其內部構成單元的幾何形態、大小、方向及其相互關係。

36流動單元:儲層內部被滲流屏障介面及滲流差異介面所分隔的具有相似滲流特徵的儲集單元。

37確定性建模: 對井間未知區給出確定性的**結果

38隨機建模:以已知的資訊為基礎,以隨機函式為理論,應用隨機模擬方法,產生可選的、等可能的儲層模型。

39滲透層:即儲層,具有可供流體儲存和滲流空間的岩層。

40有效層:具有工業油氣流的岩層。

41隔層:對流體滲流起隔擋作用的非滲透層或極低滲透層。

42現代油藏描述 :以層序地層學、構造地質學、沉積學、儲層地質學、石油地質學為理論基礎,應用地質、**、測井、油藏工程等多學科資訊及技術,以資料庫為支柱,以計算機為手段,由複合型研究人員對油藏進行三維定量化及視覺化的描述與**。

二問答1、勘探階段油藏描述目的

根據勘探程序,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第一口發現井所取得的各項資料為基礎,充分利用**資訊,對油氣藏型別、儲集體規模、油氣層分布等進行概要性的描述,提交控制儲量和提出評價井井位意見,以優化勘探部署,達到以盡可能少的探井控制更多油氣儲量的目的。

第二階段:以油氣藏評價井所取得的各種資料為基礎,充分發揮**和多井綜合評價的優勢,對油氣藏結構和引數的三維分布進行基本的描述,建立油藏概念模型,提交探明儲量,並為開發可行性研究及先導開發試驗區的選擇提供必要的地質依據。

2 勘探階段油藏描述的內容:

1.層序地層劃分與對比。應用錄井、測井和**資料,進行地層層序劃分對比,建立層序地層格架。

2.圈閉精細描述。井-震結合,精細描述圈閉圈閉形態、面積、閉合高度;斷層產狀、長度、斷距、封閉性等,圈閉對油氣的控制作用

3.沉積體描述(1)單井相研究(2)**相分析(3)沉積相綜合研究(4)沉積相對儲蓋層發育和分布的控制

4.儲集體描述。(1)儲層儲集特徵 (2)測井儲層解釋(3)儲層成岩儲集相及岩石物理相 (4)**儲層橫向**(5)儲層綜合評價

5.蓋層描述。蓋層封閉機理、微觀封閉能力、巨集觀封閉能力、蓋層綜合評價、儲蓋組合關係

6.油氣藏特徵描述。(1)油氣藏型別(2)油氣層解釋及油氣水系統劃分(3)含油氣邊界

(4)油、氣、水性質及其分布(5)油氣層壓力和溫度特徵(6)油、氣井產能

7.油藏地質模型與油藏綜合評價。(1)油藏地質模型(2)油氣儲量計算(3)油氣藏綜合評價(4)經濟評價及開發可行性研究(5)先導開發實驗區的選擇

3開發早期階段油藏描述任務

開發早期階段油藏描述包括開發設計、方案實施兩個階段的油藏研究,即在第一批開發井網完鑽之後所進行的油藏描述,目的在於通過對所獲取的大量的測井、三維**、測試、岩心分析等資料整理分析,為開發層系的劃分、選擇最佳注採井方案奠定基礎。主要任務是對小層進行精細劃分與對比,研究小層沉積岩石微相、岩石物理相、儲層、流體非均質性及其滲流地質特徵,建立不同規模油藏地質模型,計算可採儲量,提交油田管理調整方案。

4開發早期油藏描述內容為:

(1)油層精細劃分與對比。

(2)研究小層岩石相與沉積微相,描述砂體幾何形態、連續性、連通性,建立小層沉積模型。

(3)關鍵井研究及多井評價:針對陸相油藏多層、多斷塊、多油水系統,儲層及流體高度非均質的特點,分層、分塊、分相帶建立測井綜合解釋模型。並在對油田測井資料標準化、井間對比基礎上,進行多井數字處理及油水層綜合評價,準確確定各種油藏屬性引數。

(4)油藏滲流地質特徵研究。主要研究油藏滲流屏障特徵、滲流差異特徵、儲層敏感性特徵及孔隙滲流地質特徵(孔隙骨架特徵、孔隙網路幾何特徵、孔隙內粘土礦物特徵及孔壁特徵)。

(5)流體性質及非均質特徵描述。

(6)建立油藏分級靜態模型。

(7)已開發探明儲量計算及油藏質量綜合評價。

(8)油田開發效果分析及提出改善開發效果措施

5關鍵井及其特徵

關鍵井:位於油藏關鍵部位,具有良好地質控制條件的井。

作用:是地質、**、測井和試採等多種研究手段的結合點,各類資訊相互標定與控制;

建立全油田統一的刻度標準和油田轉換關係,實現對全區的控制與指導;

建立儲層引數解釋模型

關鍵井特徵:

地質要求:位於重要的構造部位,揭示地層齊全,對沉積相反應敏感。

技術要求:井眼好,泥漿好,垂直井,資料可靠;測試儀器先進。

資料要求:有系統的取心和錄井資料,生產測試資料齊全,測井資料全。

基本任務:

測井資料標準化:岩心—測井、測井—測井,深度匹配、數值匹配

分析四性關係:查清岩性、物性、含油性及電性的基本特徵、內在關係、影響因素;

建立測井解釋模型、解釋方法及引數,建立測井與物性間的油田轉換關係;

求準儲層物性引數,為油藏評價提供依據

6建模目的

1). 能更客觀地描述油藏(儲層)。地下油藏是在三維空間分布的。

從三維空間上定量地表徵油藏的非均質性,可克服用二維圖件描述三維油藏的侷限性。有利於油田勘探開發工作者進行合理的油藏評價及開發管理

2). 可更精確地計算油氣儲量。應用三維油藏模型中的三維網格計算儲量,

可大大提高儲量計算精度。

3). 有利於三維油藏數值模擬。三維油藏數值模擬要求輸入乙個定量表徵油藏各項特徵引數的三維儲層地質模型。

油藏數值模擬成敗的關鍵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三維儲層地質模型的準確性。粗化的(upscaling)三維儲層地質模型可直接作為油藏數值模擬的輸入。

7開發中後期油藏描述概述

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務是以剩餘油分布為核心,充分利用各種靜態和動態資料,深入細緻地研究油藏範圍內井間儲層和油藏引數的三維分布,以及水驅過程中儲層引數和流體性質及其分布的動態變化,建立反映油藏現狀的、精細的、定量的油藏地質模型,並通過水驅油規律、剩餘油形成機制及其分布規律的深入研究,建立剩餘油分布模型,為下一步的調整挖潛及三次採油提供準確的地質依據。

精細油藏描述

測井相 依據岩心組合與測井曲線之間的對應關係,建立各類微相的測井響應模式,利用測井曲線進行全區單井沉積微相劃分。沉積微相 ss msono rmal style text indent 27pt line height 22.5pt 確定出沉積微相型別,並描述不同沉積微相的特點,包括岩性 沉積構造 ...

油藏描述基礎

實驗指導 編寫人 樊太亮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能源學院 二零零五年九月 2學時 介紹現今油藏描述主要流行的工作站應用軟體。演示landmark 測井綜合解釋軟體常用功能。使學生對工作站作業系統 硬體系統有所熟悉,對油藏描述seisworks r e petroworks等主要模組的使用步驟和方法有初...

油藏描述實驗2019

了解並掌握油藏描述的基本方法與技術,學會應用石油地質學各分支學科的基本理論與方法,開展油藏描述工作。油藏描述依據石油地質學各學科知識 沉積學 岩石學 石油地質學 測井地質學 油藏工程等 應用鑽井 錄井 測井 岩心及流體分析化驗 油井產量等多項地質資料,開展油藏定性及定量描述 表徵和 油藏描述的目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