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空區勘察設計詳細方案

2022-06-24 12:57:02 字數 1756 閱讀 6161

一、勘察目的與任務

1、進行採空區勘察,查明採空區的範圍、埋置深度、充填情況等。

2、查明場區內岩土體物理力學性質。

3、對採空區地基穩定性進行分析評價。

4、針對採空區進行採空區治理施工方案設計。

二、勘察範圍確定

根據場地侷限性條件,確定勘察範圍為:東至規劃邊界,南至規劃邊界,西至路內邊界,北至路內界,勘察面積為39467m2。見鑽孔布置圖。

三、勘察工作方法

(一)鑽探

按照行間距50m,孔間距50m網路布孔,共布孔26個。第四系開孔孔徑為108mm,岩層孔徑為75mm,設計孔深160m,工程量總計4160m。26個勘察孔第四系下108套管防坍塌,對其進行保護預留,待治理時兼做灌漿孔。

套管總計260m。見鑽孔布置圖。

(二)地球物理勘探

對鑽孔擬採用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有電測井、聲波測井、放射性測井、井斜測井。地球物理勘探鑽孔不少於總鑽孔數的三分之一,為9個孔,共計1440m。

電測井:劃分地層,區分岩性,確定裂隙破碎帶的位置和厚度,確定含水層位置和厚度,測定地層電阻率。

聲波測井:區分岩性,確定裂隙破碎帶的位置和厚度,測定地層的孔隙度,研究岩土體的力學性質。

放射性測井:劃分地層,區分岩性,鑑別裂隙破碎帶,確定岩層密度和孔隙度。

井斜測井:測量鑽孔的傾角和方位角。

(三)井內攝像

對全部鑽孔進行井內攝像,共計26孔。觀測全孔破碎帶、裂隙發育情況、採空塌落情況、採空充填情況、採空剩餘孔隙率。

(四)室內試驗

每層取土樣一組,取樣孔不少於總孔數的六分之一,土樣約40組。巖樣每大層一組,採空區頂板取樣一組,巖樣約64組。

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常規試驗。

岩石物理力學性質:顆粒密度、風乾/飽和抗壓強度、風乾/飽和抗剪強度、風乾/飽和彈模+變模。

四、建立三維模型

根據鑽孔資料建立採空區三維空間模型。

五、地基穩定性評價

對採空區進行地基穩定性評價,建築適宜性評價。擬採用附加應力法對地基穩定性進行評價。

附加應力法是以建築物荷載影響深度與採空區冒落裂隙帶發育高度是否重疊來確定建築物層數、判斷採空區地基穩定性的方法。

冒落裂隙帶發育高度與建築物荷載影響深度之間存在三種情況,其中建築物荷載影響深度是由地基產生的附加應力決定,即當地基中附加應力σz=0.1σc(σc為自重應力)時,把此時的深度z作為建築物荷載影響深度。

1、當建築物荷載影響深度與冒落裂隙帶頂介面之間有一定的距離時,這種情況不會影響冒落裂隙帶的穩定性;

2、當建築物荷載影響深度與冒落裂隙帶頂介面正好接觸時,在這種情況下建築物荷載為臨界荷載;

3、當建築物荷載影響深度進入冒落裂隙帶內時,這種情況建築物荷載會影響冒落裂隙帶的穩定性,建築物會受到較大不均勻沉降的影響。

六、採空區治理方案設計

進行採空區專項治理方案設計,擬採用充填注漿法。注漿技術是一項實用性強、應用廣泛的工程技術。它的實質是在地面鑽孔至老採空區,採用液壓、氣壓或電化學方法,將採空區所有空洞和覆巖裂隙用由水泥、粉煤灰、砂子等混合而成的漿液全部充填和加固,使整個採空區恢復為接近原始岩體狀態,徹底消除採動破碎岩體的移動變形空間。

為了避免漿液流至地基控制邊界以外,需要在地基以外的控制邊界處鑽孔至採空區,再灌粗骨料填充,注漿固結,以封堵住採空區兩端。

七、工期計畫

勘察設計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勘察外業工作階段,第二階段為建模和地基穩定性評價階段,第三階段為採空治理施工方案設計階段。各階段的計畫工期為:第一階段為60天,第二階段為25天,第三階段為15天,總工期為100天。

八、費用預算

工程量及**清單

詳細勘察報告

重慶市兩江新區水土汙水處理廠及配套幹管工程 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詳細勘察 中兵勘察設計研究院 二 一二年七月 重慶市兩江新區水土汙水處理廠及配套幹管工程 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詳細勘察 經理 總工程師 審核 專案負責 提交報告單位 中兵勘察設計研究院 提交報告時間 二 一二年七月 自審意見 重慶市兩江新區...

遵小線K16 000 17 250採空區勘察報告

遵小線既有線k16 000 k17 250段採空區勘察工程 施工勘察 工程地質說明書 一 概況 1 工程概況 遵小鐵路自2007年6月開工以來,建設工作進展較為順利,唐山段一期工程 既有線k0 k25 400 已經鋪軌約5km,計畫於2008年上半年建成通車。目前控制施工進度的關鍵因素是 唐山段新增...

虎門長堤路詳細勘察報告

共二冊 上冊 東莞市虎門鎮長堤路市政工程 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詳細勘察 深圳市長勘勘察設計 二 一 年七月 共二冊 上冊 2010.0.02.008 東莞市虎門鎮長堤路市政工程 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詳細勘察 專案負責 孔令新 野外編錄 餘洋 報告編寫 陳必盛 報告審核 蔡小華 報告審定 孔令新 總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