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師 大學畢業安於現狀就是等死

2022-06-08 18:27:02 字數 1601 閱讀 9941

【案例】

譚盾是乙個喜歡拉琴的年輕人,可是他剛到美國時,卻必須到街頭拉小提琴賣藝來賺錢。事實上,在街頭賣藝跟擺地攤沒什麼兩樣,都必須爭個好地盤才會有人潮,才會賺錢;而地段差的地方,當然生意就較差了!

非常幸運,譚盾和一位認識的黑人琴手一起,搶到了乙個最能賺錢的好地盤,即一家商業銀行的門口。

過了一段時間,譚盾賺到了不少賣藝的錢後,就和那位黑人琴手道別,因為他想進入大學進修,在**學府裡拜師學藝,也想和琴藝高超的同學相互進行切磋。於是,譚盾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提高**素養和琴藝中……

十年後的一天,譚盾路過那家商業銀行,發現昔日的老友---那位黑人琴手,仍在那「最賺錢的地盤」拉琴。當那個黑人琴手看見譚盾出現的時候,很高興地說道:「兄弟啊,你現在在**拉琴啊?

」譚盾回答了乙個很有名的**廳的名字,但那個黑人琴手反問道:「那家**廳的門前也是個好地盤,也很賺錢嗎?」「還好啦,生意還不錯啦!

」譚盾沒有明說,只是淡淡的說著。他**知道,十年後的譚盾,已經是一位國際知名的**家,他經常應邀在著名的**廳中登台獻藝,而不是在門口拉琴賣藝。

大學畢業的幾年,很多人把心思花在了不正確的地方,比如要怎麼玩,**去吃,從來沒有想過如何去創造未來的事業。有些人對現狀心滿意足,一心一意想要繼續維持下去。然而,「要維持現狀」這種觀念是採取「守」的態度,終究只是一種消極的態度,沒有積極向前的動力,成長便會停頓。

不要滿足於現在的自己,要求更好,時時努力超越自己,才能創造乙個更美好的人生。

失敗的人有失敗的心態,成功的人有成功的心態,心態影響思想,思想影響行為,這是一連串的因果效應。求發達,自然也要有強烈的發達心態,要發達就要想發達,連想發達的心態都沒有是不可能成功的

。  「只要能安穩地過一輩子就行了。」「只要生活過得去就好,不必過於苛求。

」如果你有了這種念頭,只能過一種安穩單調的生活。大學畢業後到25歲,都是乙個學習的階段,不要去抱怨社會的不公平,何況社會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如果你不是叼著密鑰匙出生,我奉勸你在25歲之前都不要幻想著自己能賺多少錢,要把如何學會賺錢的本領學會才是最重要的。

我有個大學同學,畢業後去了上海,找了個好工作,又娶了位好太太,生活得很好。有一次我到上海出差順便去看他,他帶我到錦江飯店去用餐。他雖不缺錢,但也沒到可以隨便去錦江飯店的程度。

所以,我對他

說:「都是老同學了,隨便找個地方吃點算了。」他看出了我的意思,便說道:

「我不是打腫臉充胖子,到這地方來對你對我都有好處。」我不解地問「為什麼?」他說:

「只有到這地方來,你才知道自己包裡的錢少,你才知道什麼是有錢人來的地方,才會刺激自己努力改變現狀。總去小吃店,你就永遠也不會有這種想法,我相信只要努力,總有一天我會成為這裡的常客。」聽了他的話我深有感觸,他的話不一定對,但他那種一定要發達的生活態度卻是值得學習的。

一些人之所以一輩子碌碌無為,直到走到人生的盡頭也沒有享受到真正成功的快樂和幸福的滋味,就是因為他們安於現狀,不敢冒險,從來沒有更上一層樓的信心。茫茫世界風雲變幻,漠漠人生沉浮不定,而未來的風景卻隱在迷霧中,向那裡進發,有坎坷的山路,也有陰晦的沼澤,深一腳淺一腳,雖然有危險,但這卻是在有限的人生道路上通往成功與幸福的捷徑。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剛走上社會,一方面要通過學習和實踐不斷增長智慧型,另一方面還要繼續保持身上的「不安分因子」。

謹慎小心雖是一種優秀的品質,但裹足不前,安於現狀,只能讓你在當今瞬息萬變的社會中被淘汰出局。

向陽生涯職業規劃師 大學生職業規劃書製作方法

據向陽生涯前期諮詢顧問粗略統計,最近三個月的個人職業諮詢客戶中,每10人就有4人一開口就索要個人職業規劃書。而他們大多是在校大學生,本科生居多,其次有大專生和碩士研究生,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或參加學校舉辦的職業規劃大賽,或是為了完成作業爭取學分。這些要參加職業規劃大賽的大學生中,其實並不了解到底什麼是職...

大學畢業未來五年職業規劃

姓名 葉客誠 專業 化學與環境學院 應用化學 層次 本科 方向 能源化工企業技術研發骨幹 總體目標 完成碩士課程的學習,進入著名化工企業,成為高等技術骨幹,並為將來的創業積累資本和經驗。1 社會環境和職業分析 首先本人就讀的是嘉應學院的理科應用化學專業,由於嘉應學院本身不是一所著名的大學所以我們沒有...

大學畢業後五年職業規劃

九 生涯目標組合 達到公司主管或經理 年收入5萬 10萬之間 十 生涯目標實現的標準 我的成功標準是個人和團隊,職業發展,家庭生活共同發展.只要自己盡心盡力,能力也得到發揮,組建團隊並帶領團隊一起進步每各階段都有了切實的自我提高即使到最後沒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我也不會覺得自己失敗,畢竟在過程中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