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2022-06-08 08:39:04 字數 2833 閱讀 6664

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全面提公升學生科學素養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在小學課程設定中與其他主要學科一樣,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

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乙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科學素養一般包括: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運用基本的科學知識和技能認識自己和周圍世界的能力,具備進行科學**所必需的科學思維和方法,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生活態度等。

學生的科學素養主要是後天培養的修養,普遍認為:科學素養是指個體對日常生活、社會事物以及個人決策中所需要的科學概念和科學方法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穩定的心理品質。科學素質一般包括:

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運用基本的科學知識和技能認識自己和周圍世界的能力,具備進行科學**所必需的科學思維和方法,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生活態度等。具有科學素養的人,會對科學產生興趣並渴望**,能發揮質疑、驗證的科學精神,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去解答與實踐有關的問題,或者能描述、解釋和**自然事物與自然現象的產生及發展規律。

小學科學課教育的目的一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讓科學精神與人的精神相結合,讓科技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讓科學內容與科學過程相結合。二是小學科學的定位是科學啟蒙,主要是根據小學生的經驗,在他們熟悉的周圍生活中選取有關的內容,讓他們看,玩,做,想,從中學到知識,培養興趣,為科學學習打好基礎。

科學素養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小學科學課程承擔了培養小學生科學素質的責任。通過小學科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能夠使小學生保持與生俱來的好奇心,發展學習科學的潛力,為他們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礎。

長期以來,我把課內課外結合作為全面提高小學生科學素養的突破口,不僅將實踐活動深入到學生的科學課堂中,而且將科學活動滲透到各學科的教學中去,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諧調發展。

教師是教材的開發者,教材只是提供了一種思路,甚至不一定就是最完美的思路,所以教師要以挑戰者的身份面對教材,用科學**的理念、用創新性的教學觀去研究它。大膽地對它進行拆分整合,教師完全利用自身的教學實際,依據本課所要落實的目標。再創造出適合自己學生的、重組的、完美的教材。

作為一名教師,提倡引導學生利用廣泛存在於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路和各種**中的多種資源進行科學學習,加強科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滲透與整合。立足於本學科的教學內容,著眼於學生的整體發展,引導學生從課本中尋找與生活實踐有聯絡的內容和課堂中尚不能完全解決的問題,通過課題設計、動手實驗、查詢資料、社會調查等親身實踐,開展科學小課題研究,力求讓學生通過小課題研究,收穫不只是科學知識和科研方法,還能體驗到科學精神,學會合作助和堅持不懈,鍛鍊吃苦耐勞的品質。

由於各地氣候不同,因此造成了動植物生長情況的不同,如果都按教材進度來授課,很可能會錯過對動植物的最佳觀察期。因此,我們可根據當地的情況適當調整授課時間,達到最佳觀察效果。例如:

《蚯蚓》一課,蚯蚓喜歡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我們所處的地區在

七、八月蚯蚓活動最頻繁,於是我把《蚯蚓》這一課在教學順序上做了適當調整。我們要因時、因物、因人而異地利用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活動都要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養成觀察身邊自然現象的習慣,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在小課題研究中要求指導教師要從幕前走到幕後,到位而不越位。

」在交流**的過程中,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使他們始終處在寬鬆、和諧、民主的環境中,例如,在「溶解」學習研究中,學生先對課前收集的食鹽、糖進行比較整理、交流匯報,學會對一些自然現象進行觀察和實驗,並且能夠對觀察和實驗的過程、結果進行陳述。這種主動學習的「過程」本身,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技能,澄清和反思自我的能力和對事實的尊重,並保護了學生的好奇心。讓每位學生親身經歷了探索實踐的過程,品嚐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悅,使他們意識到,自己也有創新的可能,從而燃起求知和創造的烈焰。

「教師要把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使每一節課成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引導學生自主**自然科學的奧秘,首先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發生在身邊的現象,動腦筋思考,能從「這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與什麼有關係」等角度對周圍的事物提出問題。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再現現象,營造提出問題的氛圍,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提問。「科學學習要以**為核心」,科學**又以問題解決為重點,問題是科學學習的關鍵。

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說:「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於解決了問題的大半」。因而讓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是本步的關鍵。

在創設的問題情境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觀察、思考、想象,鼓勵多樣性問題的提出。「你最樂於**的問題是什麼?」引導學生動腦思考,讓學生學會從生活經驗中提出簡單的科學問題。

例如「一杯水的觀察」、「空氣和我們的生活」等問題非常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我們靠什麼運動」、「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血液中的奧秘」激發了學生探索自己身體結構的興趣,「月相的成因」、「太陽系」又把學生們們帶入了浩瀚的宇宙,「世界面臨的環境問題」、「愛護珍稀動物和植物」這類問題充分體現了學生對身邊環境的關注……學會對一些自然現象的成因進行假設,運用科學知識對自然現象進行說明和解釋。這樣使學生意識到問題,開始產生懷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在這種心理的驅動下,學生聚焦問題,積極思維,產生內在的驅動力,推動他們去尋求方法解決問題,直到有新的發現和創新,這既是思維的結果,又是思維的動力。注意多樣問題的梳理。

由於學生生活經歷、認知水平的不同,所提出的問題也會不一樣,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對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分類,在此基礎上提取出有研究價值的、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學會對得到的科學結論進行驗證。

注重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緊密結合。科學教學應當是開放的,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

通過課外活動,學生不僅可以豐富經驗、開闊視野、活化知識,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開展各種活動,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培養創新意識和提高實踐能力。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和校內外的實際情況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例如,開展科學技術小組活動和參觀博物館、科學技術館、動植物園、農業生產基地、工廠等。

課外活動總結

課外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豐富多采的課外活動,有助於提高學生組織能力,通過相互合作,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是對第一課堂學習的延伸 補充 發展,具有廣泛的 深刻的 生動的教育效能,可以豐富學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學生學到多種新鮮知識,有助於培養興趣和愛好,發展學生的智慧型。利用...

課外活動總結

2008 2009學年第二學期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課外活動越來越顯得重要,它不僅使對學科有興趣和有才能的學生得到生動活潑,自由的發展,更能培養和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還能通過課外活動推進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素質。課外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豐富多采的課外活動,有助於提高學生組織能力,通過...

課外活動總結

第一學期的工作已經接束,縱觀一學期來的班級課外活動,有得也有失,為了搞好下學期的班級課外活動工作,真正起到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目的。現將本學期的班級課外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 指導思想 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是對第一課堂學習的延伸 補充 發展,具有廣泛的 深刻的 生動的教育效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