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專隧道沉降觀測方案

2022-06-02 18:03:05 字數 4402 閱讀 2267

目錄第一章總則 2

第二章執行標準和規範 2

第三章組織管理 2

3.1組織機構與人員配置 2

3.2人員要求 2

第四章基本工作內容和分工 3

4.1沉降觀測的基本工作內容 3

4.2 分工與職責 3

第五章測量工作要求 3

5. 1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 3

5.2變形監測網技術要求 3

5.3沉降變形測量點的布置要求 4

5.4 基準點和工作基點的檢測 5

5.5 測量工作基本要求 5

5.6測量工作具體要求 6

第六章沉降變形觀測技術要求 7

6.1觀測斷面和觀測點的設定原則 7

第七章資料管理 9

7.1資料整理、資料分析 9

附表: 10

附表一隧道沉降觀測記錄表 10

附表二武夷山隧道沉降觀測布點里程表11

第一章總則

1.1 為規範******隧道沉降觀測工作,明確技術部門的職責,保證工程規定的變形控制要求,分析、推算出最終沉降量和工後沉降,合理確定無砟軌道開始鋪設時間,確保武夷山隧道無砟軌道結構鋪設質量,制定本辦法。

1.2 沉降變形觀測資料必須採用先進、成熟、科學的檢測手段取得,且必須真實可靠,能全面反映線下工程實際變形特徵。

1.3 沉降變形觀測是確定無砟軌道鋪設關鍵時間節點的主要依據之一,必須加強「零週期」(即初始值)的過程控制。

1.4 武夷山隧道沉降觀測工作要認真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行業的標準、規範。

第二章執行標準和規範

2.1《客運專線鐵路無碴軌道鋪設條件評估技術指南》(鐵建設[2006]158號);

2.2 《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暫行規定》(鐵建設[2006]189號);

2.3《國家

一、二等水準測量規範》(gb12897-91);

2.4《建築沉降變形測量規程》(jgj/t8-2007)

2.5《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設計指南》(鐵建設函[2005]754號)

2.6. 相應的變形觀測規範及其它規範。

第三章組織管理

3.1組織機構與人員配置

經理部成立線下工程沉降觀測領導小組由專案總工負責,統一管理,下轄各工區總工具體實施。

3.1.1、經理部降觀測領導小組:

組長:副組長:

組員:各級職責:

組長:全面負責沉降觀測工作;

副組長:輔助組長負責沉降觀測工作,並負責實施安排

組員:負責各工區現場沉降工作的安排和指導,根據現場技術人員採集資料進行整理、分析。

3.1.2、沉降觀測小組:

第一沉降觀測小組:

組長:組員:

第二沉降觀測小組:

組長:組員:

第三沉降觀測小組:

組長:組員:

工區沉降小組各級職責:

組長:負責現場沉降觀測的安排、指導及督導工作,根據現場技術人員採集資料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組員:負責現場沉降工作點位的布設、保護,資料的採集與整理。

3.2人員要求

鐵路測繪經驗豐富,能熟練掌握測量儀器的使用,工作細心、有責任心,同時需要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密切配合,相關人員必須嚴格按有關規範、設計檔案做好沉降變形觀測,以確保觀測資料結果的真實、可靠並對資料真實性負責。

第四章基本工作內容和分工

4.1沉降觀測的基本工作內容

4.1.1 測點布設

4.1.2. 按時觀測

4..1.3 資料整理

4.1.4. 資料分析

4.2 分工與職責

4.2.1技術負責人是本單位沉降觀測工作的責任人,各級技術部門是本單位的沉降工作主責部門。

1. **公司經理部工程部是本隧道沉降觀測工作的主責部門,負責全管段的沉降觀測管理工作。負責收集和審核各工區的沉降觀測資料,管理、督促各工區的沉降觀測工作。

2. 各工區技術室負責管段內沉降觀測樁的埋設、測量,以及資料整理與分析,並定期對所使用的高程控制點進行複核測量。須按時將觀測成果上報公司經理部工程部。

第五章測量工作要求

5. 1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

本隧道沉降變形測量按三等規定執行。

表5.1.1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

5.2變形監測網技術要求

本隧道獨立建網,垂直位移監測網用分級布網等精度觀測逐級控制的方法布設。

表5.2.2街位移監測網技術要求

注:f—附合線路或環線長度,km

r—檢測已測測段長度,km

5.3沉降變形測量點的布置要求

5.3.1沉降變形測量點分為基準點、工作點和觀測站點三類,其布設按下列要求:

1 基準點。要求建立在沉降變形區以外的穩定地區,基準點使用基岩點、深埋水準點、cpi、cpii和二等水準點,增設時按國家二等水準測量的相關要求執行。

2 工作基點。要求埋設在穩定區域,在觀測期間穩定不變,測定沉降變形點時作為高程的傳遞點。工作基點除使用普通水準點外,按照國家二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進一步加密水準基點或設定工作基點至滿足垂直位移監測需要。

加密後的水準基點(含工作基點)間距200m左右時,可基本保證線下工程街位移監測需要。

3 沉降變形點。直接埋設在要測定的沉降變形體上。點位應設立在能反映沉降變形體的特徵部位,不但要求設定牢固,便於觀測,還要求形式美觀,結構合理,且不破壞沉降變形體的外觀和使用。

4監測網應設定不少於3個穩固可靠的基準點。基準點應選設在沉降變形影響範圍以外便於長期儲存的穩定位置。

5.4 基準點和工作基點的檢測

工作基點應選在比較穩定的位置,但由於自然條件變化、人為破壞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個別點位會發生變化。為了驗證監測網基準點和工作基點的穩定性,應對基進行定期檢測。本隧道沉定期複測按每6個月進行一次,盡可能結合精測網複測進行。

5.5 測量工作基本要求

5.5.1 水準基點使用時應作穩定性檢驗,並以穩定或相對穩定的點作為沉降變形的參考點,並應有一定數量穩固可靠的點以校核。

5.5.2 每次觀測前,對所使用儀器和裝置應進行檢驗校正,並保留檢驗記錄。

5.5.3 每次沉降變形觀測時應符合:

1 嚴格按水準測量規範的要求施測。首次(即零週期)觀測應進行往返觀測,並取觀測結果的中數,經嚴密平差處理後的高程值,作為變形測量初始值。

2 參與觀測的人員必須經過培訓才能上崗,並固定觀測人員。

3 為了將觀測中的系統誤差減到最小,達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觀測應使用一台儀器和裝置,前後視觀測最好用同一水準尺,必須按照固定的觀測路線和觀測方法進行,觀測路線必須形成附合或閉合路線,使用固定的工作基點對應沉降變形觀測點進行觀測。實行「五固定」即「固定水準基點、工作基點、固定人、固定測量儀器、固定監測環境條件、固定測量路線和方法」以提高觀測資料的準確性。

4 成像清晰,穩定時再計數。

5 隨時觀測,隨時檢核計算,觀測時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斷。

5.5.4 特殊情況下處理方法:

5. 5.5 沉降觀測均採用精密電子水準儀,不得採用光學水準儀。

5.5.6 測段觀測完成後,必須及時整理觀測資料。

5.5.7 當發現沉降監測資料出現異常時必須首先自查,應重測並分析工作基點的穩定性,必要時聯測基準點進行檢測,並提交自查分析報告。

5.6測量工作具體要求

5.6.1水準網的觀測按照國寶二等水準施測,對線下工程變形點的觀測必須採用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嚴禁採用支水準路線或中視法,水準路線經過的工作基點或基準點數量不得少於兩個。

5.6.2 應使用ds50級以上的電子水準儀,儀器及配套水準尺均應在有效檢定期內。

水準儀與水準尺在使用前及使用過程中,經常規檢校合格,水準儀視准軸與水準管軸的夾角均不超過15」。儀器各種設定正確,不滿足要求的應根據儀器的提示進行重測。

5.6.3 外業測量一條路線的往返測使用同一型別儀器和轉點尺墊,沿同一路線進行。觀測成果的重測和取捨按《國家

一、二等水準測量規範》(gb/t12897-2006)二等水準有關要求執行。觀測時,視線長度≤50m,前後視距差≤1.5m,前後視距累積差≤6.

0mm,視線高度≥0.5m,測站限差:兩次讀數差≤0.

4mm,兩次所測調差≤0.6mm,檢測間歇點高差之差≤1.0mm,觀測讀數和記錄的數字取位:

使用數字水準儀讀至0.01mm。

5.6.4 觀測時,一般按後-前-前-後的順序進行。

5.6.5 每測一段必須為偶數測站結束

5.6.6自動安平水準儀的圓水準器,嚴格置平。

在連續各測站上安置水準儀時,使其中兩腳螺旋與水準路線方向平行,第三腳螺旋輪換置於路線方向的左側與右側。除路線拐彎處外,每一測站上儀器與前後視標尺的三個位置,一般為接近一條直線。

5.6.7觀測過程中為保證水準尺的穩定性,先用2.

5kg以上的尺墊,水準觀測路線必須路面硬實,觀測過程中尺墊踩實以避免尺墊下沉。同時觀測過程中避免儀器安置在容易震動的地方,如果臨時有震動,確認震動源造成的震動消失後,再激發測量鍵。水準尺均借助尺撐整扶直,使標尺上的氣泡居中,確保水準尺垂直。

隧道二襯圍岩沉降觀測方案

青嶴隧道二襯圍 巖沉降觀 測方案中鐵二十四局溫福鐵路指揮部 二oo八年三月 1 觀測點布置與觀測頻次 1 1青嶴隧道洞內iii級圍岩dk150 480處,v級圍岩dk150 565處兩側邊牆處設一對沉降觀測點。觀測點的埋設按以下圖9進行。圖9 隧道變形觀測點設定示意圖 1 2沉降水準的測量精度為 1...

沉降觀測方案

雲陽城中城廣場專案工程 重慶一建建設集團 chongqing first construction broup co.ltd 一 工程概況 雲陽城中城廣場一期工程位於雲陽縣新縣城濱江大道333號,由1 1 專業主題賣場 1 2 次主力店 1 3 餐飲休閒和下沉式 廣場組成,建築總高度25.6m,建築...

沉降觀測方案

一 工程概況 重慶魯能 星城二期工程 標段15 17 樓位於重慶市江北區五童路西側,該工程由重慶魯能開發 集團 投資開發,重慶市高新岩土工程勘察設計院勘察,中國機械工業第三設計研究院設計,正太集團 承建,重慶興隆建設工程監理 監理。該工程為三棟26層高層住宅樓,總建築面積50210.01 m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