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觀生態規劃的例項 例項

2022-05-15 15:45:49 字數 4745 閱讀 2039

例項一滄州市景觀生態格局規劃

一現狀景觀生態格局分析

1 生態格局概況

通過對1995、2000、2005三個年份tm影像的解譯,得到各年份土地利用型別分布。1995-2023年,滄州市城鎮規模總體擴張較小,比較顯著的是在東部臨海地區工礦用地的增加較多,以及在現港城地區出現建設用地;而林地面積有所減少,且區域零散分布;鹽鹼地得到一定程度的利用和改善,主要是用做一般農田,以及部分用於城鎮建設;部分灘塗濕地資源開始出現退化現象。

總體而言,滄州市屬於生態良好地區,但由於重度鹽鹼化等各方面原因,東西部覆被條件存在明顯差異,其景觀格局有一定的改善空間,主要是中部耕地和草地型別過於集中,降低了生態系統的整體穩定性和安全度,屬於脆弱生態系統;東部地區雖有南大港、管養場、楊埕等眾多濕地資源,而景觀格局未成體系。因此,需構建適合滄州市本底條件的生態安全格局。

滄州景觀生態格局呈現明顯的人工化較重、分布較為廣泛的態勢。在今後的生態格局構建中,開發過程應注重提高質量而非數量;生態建設同樣應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有序地擴大數量。

圖 9 滄州市2023年土地利用型別分布圖

圖 10 滄州市2023年土地利用型別分布圖

圖 11 滄州市2023年土地利用型別分布圖(土地利用現狀將於2023年12月底解譯完成)

2景觀生態指數計算

根據滄州市土地利用型別分布圖和遙感影象圖,作了景觀格局指數測算,針對本市實際情況選取以下指數進行測算和分析:

(一) 景觀異質性指數

可採用型別圖資料,通過斑塊的組成和配置來研究。具體選用的指標有:

多樣性指數:是指景觀元素或生態系統在結構、功能以及隨時間變化方面的多樣性,它反映了綠地景觀型別的豐富度和複雜度。

shannon多樣性指數sdi=-∑[piln(pi)],每一斑塊型別所佔景觀總面積的比例乘以其對數,然後求和,取負值;

均勻度指數:該指數反映景觀中各斑塊在面積上分布的不均勻程度,表明景觀各組成成分分配得越均勻。

sei= sdi/ sdimax =-∑[piln(pi)]/ln(n),當sei趨近於1 時,景觀斑塊分布的均勻度也趨於最大。

(二) 景觀單元特徵指數

直接反映景觀中某一景觀型別斑塊大小的指標是斑塊面積。斑塊面積包括斑塊總面積、斑塊平均面積、最大斑塊面積、最小斑塊面積、斑塊面積極差、斑塊面積中值、斑塊面積標準差和變異係數、斑塊面積偏態係數、最大斑塊指數等。

斑塊總面積:是景觀中某類景觀斑塊面積的總和。反映該類景觀型別斑塊大小的整體水平;

斑塊平均面積:mps,反映該類景觀型別斑塊大小的平均水平;

斑塊分離度:表示各類景觀斑塊個體分布的分離程度;

斑塊密度:指各類景觀在單位面積上的斑塊數;

型別斑塊密度:反映某一類景觀斑塊的分布情況,值越高,該類景觀的破碎化程度越大。

斑塊面積標準差:pssd=sqrt;

斑塊面積變異係數:pscv=pssd/mps(100)。

(三) 生態空間格局分形指數

平均斑塊分維數:分維數是利用分形論對單個斑塊形狀複雜程度的量度,平均斑塊分維數是取所有斑塊分維數的算術平均值。

mpfd=/n;

面積加權平均斑塊分維數:單個斑塊的分維數以面積為基準的加權平均值。

awmpfd=∑∑。

這裡主要採用型別圖資料,按斑塊的型別和面積來研究,得到的結果如表 51所示。(該**在土地利用型別解譯完成後,計算得到)

二景觀生態格局演變與分析

通過以上指數計算的結果,進一步進行(1)多樣性指數分析;(2)均勻度分析;(3)斑塊分離度指數分析。

生態安全格局構建

針對滄州市生態現狀,結合景觀生態格局指數分析和生態功能區劃,著眼長遠發展,構建如下生態格局體系:

限制以城鎮為主要職能的生態重建區的大幅擴張;明確劃定生態保育區,在生態保育區與生態重建區間生成以農業、旅遊業等低開發強度區域過渡帶的生=-態緩衝區,對保育區和重建區進行隔離;沿子牙河、南排河以及主要交通幹線,構建生態廊道,廊道的布局以生態隔離和對耕地景觀破碎為主。

圖 12 滄州市生態系統格局規劃圖

針對滄州市東西部生態條件差異,從基質-斑塊-廊道格局出發,構建滄州市生態格局體系。

生態基質的建設:對於滄州東部臨海地區這種以鹽鹼地和鹽田為主要景觀生態型別,以鹽鹼地和裸土地為基底的區域,首先應對其進行鹽鹼地改良、生態群落改造建設(見6.2節林相配置與土地改良部分):

通過循序漸進的土壤改良措施和林相配置措施,使整體生態條件得到改善。

生態斑塊的建設:以濕地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區、生態環境控制區為核心進行生態斑塊建設,同時在布局上改變原有生態格局中綠地過於貼近周邊,有意識降低分離度指數,提高景觀分布的複雜性。總體格局為:

在四大濕地為主的大型綠地斑塊外,增加海興南部生態農業觀光區;同時在腹地黃驊,在一些因地質構造等因素而不適合用於城市建設的空間,加大生態建設的投入。

生態廊道的建設:以「三橫四縱」的廊道建設,勾勒滄州市整體生態格局。橫向廊道主要以貫穿市域東西的子牙河、南排河沿岸建設兩條東西主生態廊道,輔以連線大浪澱和楊埕濕地的人工廊道,使主要生態資源相互聯絡。

縱向建設連通大浪澱與獻縣泛區、南大港濕地與楊埕濕地的兩條主廊道;同時加強海岸帶和運河岸線保護。

另外應加強防護林帶和其他一般交通廊道、河流廊道以及注重整體南北綠地貫通廊道的建設。

例項二:杭州市城鄉景觀保護和建設

第1條景觀格局

l 區域景觀格局

以青山、碧水、平原等為基質,鑲嵌城鎮、村莊、湖庫等景觀斑塊,以道路、江河為廊道,形成以「湖(千島湖)城(杭州)相望、兩山(北面天目山、白際山與昱嶺山和南面千里崗與龍門山)對峙、三江(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蜿蜒、河湖密布、農林相依」為特徵的區域景觀生態格局。

l 城市景觀格局

以山、水、田為基質,鑲嵌「一主三副六大組團」城市斑塊,構築「兩環兩軸六帶」綠色廊道,糅文化史蹟於城市之內,融城市於山水田園之間,形成田路交錯、依江帶湖、城景交融的多樣和諧的城市景觀格局。

第2條自然景觀保護

l 加強自然景觀保護

保護自然保護區景觀以森林資源自然保護區為核心,加強天目山、清涼峰等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17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的自然景觀保護,維持自然生態景觀要素多樣性。禁止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開展任何形式的開發活動,在實驗區、外圍緩衝區適度開展科研和旅遊活動,防止旅遊考察等人為活動破壞。

加強平原河網景觀保護與建設加強東北部平原和河谷平原的合理、適度開發利用,完善農田復合林網建設,豐富農業基質動植物型別,營造農田園林相互交錯的平原景觀,提高平原基質的景觀多樣性。禁止填佔河道和池塘,保護水體的水文功能、生態功能和使用功能。推行生態護岸,營造水鄉景觀。

l 加強景觀廊道保護與建設

加強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的「三江」自然景觀廊道保護,開展流域生態保護、水土保持和環境綜合整治,建設兩岸生態防護林帶,保護河漫灘生境,建設生態防洪堤岸,保持江岸景觀的和諧一致。

l 加強重要生態景觀保護

加強濕地景觀保護建設錢塘江灘塗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錢塘江江心洲,保護灘塗生物群落生境。加強以千島湖、西湖、青山湖、東北部平原河網、滯(洩)洪區、其它中小型湖蕩(水庫)等淡水濕地資源保護,劃定西溪、東塘等城市低窪濕地保護區。嚴格遏制盲目圍墾、圩垸等侵占濕地現象,分類分級監督管理,實施「退墾還灘」、「退耕還湖」,恢復濕地功能。

加強特殊地貌單元保護重視特殊地貌單元保護,特別是平原孤丘,如臨平山、蕭山(西北、北干山)等,依託孤丘山麓森林,建設向城市縱深延伸的綠地系統。

完善風景名勝區景觀保護與建設以「三江二湖一山一河」為重點,保護豐富的自然山水、森林公園、地質遺跡資源,維護自然景觀原始風貌。加強景區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努力保持山青水秀、清雅幽靜的自然生態。

第3條城市景觀建設

杭州城市融合在由錢塘江、運河、西湖和山陵、平川構成的優美自然景觀之中,城市建設要突出城市與自然風光的依存關係,處理好歷史古都和現代化大都市的關係。根據區域功能和歷史文化保護要求,分類控制基本建築高度。以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為目標,加強城市輪廓線控制,維護西湖「三面雲山」與城市天際線的和諧組合。

保護和弘揚自然山水與歷史人文和諧一致的城市風貌。

城市建築要與園林綠地景觀結合,與水景觀結合,緊湊布局,節約用地,控制建築密度。提倡多樣性的建築藝術風格,保持民族的、江南特色的建築風格,維護建築環境的整體協調。

科學規劃城市綠地系統,高標準建設城市「一部三沿」、九大入城口和廣場、公共建築群、小區、河濱等區域。建設豐富多樣的街頭文化或綠地小品。

第4條鄉村景觀建設

合理規劃,保護民居,因勢利導,把村落有機地融入大自然之中。在城市化發展擴張的過程中,有計畫有重點地保留部分城郊鄉村,避免將農村過度城市化,結合蔬菜、花卉、苗木、園藝等都市農業基地開發建設,營造城鄉過渡景觀緩衝帶,發揮城郊景觀的生態服務功能,並將農業植物引入城市園林、街頭廣場、公園等綠化建設中,將自然生趣注入城鎮景觀。

第5條城鄉特色景觀保護

l 西湖風景區生態空間的保護

控制並壓縮風景區內的建築總量,保護西湖的生態空間和景觀空間不受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擠壓。建設生態廊道和視線通道,使西湖的生態空間向城區擴充套件、輻射、滲透,與錢塘江連通。實施「退建還綠」、「退市還景」,逐步改變「湖城對峙」的局面;在西湖風景區外圍劃定緩衝區,賓館等旅遊服務設施向緩衝區轉移,形成外圍服務區,緩衝區內禁止房地產開發。

l 古鎮老街的保護

古鎮老街的保護既要保護延續歷史風貌和人文景觀,也要保持與自然山水和諧一致。加強各縣(市、區)古鎮老街的保護,延續地方特色的歷史文脈和民居建築風貌。保護歷史地段及歷史積累的特有格局、肌理和空間秩序,做到成片保護。

第6條城鄉綠色廊道建設

l 建設城市江河綠色廊道

建設完善錢塘江兩岸各寬100公尺、運河兩岸各寬30~50公尺生態景觀帶、城市河道兩側各寬10~30公尺的濱水綠帶建設,連線「四園(四個近郊森林公園)、多區(水源保護區、濕地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各級公園廣場,構建城市自然綠色廊道體系。

75城市景觀生態規劃

1 景觀 1 是指在幾十千公尺至幾百千公尺範圍內,由不同型別生態系統所組成的,具有重複性格局的一致性地理單元。可理解為為多種生態系統組合而成的比生態系統更高一級的生態學研究單元。也可以定義為將地圈 生物圈和智慧型圈的人類建築和製造物綜合在一起 供人類生存的總體空間可見實體,認為景觀代表生態系統之上的...

城市綠地景觀生態規劃

摘要 以往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只限於綠地率 綠化覆蓋率 人均公園綠地等指標,而這些指標不能反映出整個城市的綠地系統的空間布局及結構和功能之間的關係。本文通過對上海市松江區綠地景觀生態現狀廣泛細緻的調查 分析,將針對這一現狀提出綠地景觀生態規劃,即以景觀生態學理論為基礎,綠地系統規劃為手段,以定量分析為...

綜合城市景觀生態規劃理念分析

作者 朱嫻 建築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4年第15期 摘要 近些年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進行城市的規劃與設計工作。在城市的規劃和設計完成之後,就開始根據設計圖慢慢的進行城市的功能布局 城市的用地範圍以及城市建築的設計等工作,隨後施工方就能照著計畫進行施工和建設。在城市規劃過程中,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