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申請技術交底書 示例

2022-04-21 23:52:10 字數 3337 閱讀 1521

2.2 本發明提供的完整技術方案(發明方案)

1、本部分為專利申請最重要的部分,需要詳細提供;

2、描述發明內容時,不同型別的發明有不同的描述方式。舉例如下:

產品發明:應當具體說明其零部件的結構及相互位置關係和連線關係。

方法發明:應當說明為完成發明任務所必須實現的工藝方法、工藝流程和條件(如時間、壓力、溫度、濃度)。

電路發明:應當說明各功能電路之間的電連線關係或訊號傳送關係及各功能電路的具體構成。

組合物或者混合物發明:應當說明其成分及含量。當用百分含量表示時,各成分含量之和應等於100%。

(任意一項下限與其餘各項上限之和≥100,任意一項上限與其餘各項下限之和≤100)。在描述其成分及含量時,盡可能提供其取值或者選擇範圍,並說明確定該範圍的依據或者原因。

3、詳細闡明本發明帶來有益效果的關鍵技術點和欲保護點,並注意關鍵技術點與有益效果的一一對應關係。

4、附圖請以以線條圖方式提供。

2.3 本發明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

1、結合技術方案來描述,做到有理有據;描述發明效果,能夠量化的盡量量化,不能量化的,可以用對結構特點的分析和理論說明的方法加以描述,不要籠統的描述,也不要使用廣告性宣傳語言。

2、可以對應2.1部分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來描述;

3、可以簡單。

1、如果有,請盡量寫明,內容的提供可以擴大專利的保護範圍,防止他人繞過本技術去實現同樣的發明目的,

2、「替代方案」可以是部分結構、器件、方法步驟的替代,也可以是完整技術方案的替代。

參考文獻(如專利/**/標準)

若有,請說明。

如有不詳處請參考附件范文,或與我們聯絡

試電筆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指示電壓存在的試電裝置,尤其是能識別安全和危險電壓的試電筆。

[所屬技術領域:應指出本發明技術方案所屬或直接應用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試電筆構造是由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氖管、金屬彈簧和手觸電極串聯而成。將測試觸頭與被測物接觸,人手接觸手觸電極,當被測物相對大地具有較高電壓時,氖管啟輝,表示被測物帶電。但是,很多電器的金屬外殼不帶有對人體有危險的觸電電壓,僅表示分布電容和/或正常的電阻感應產生電勢,使氖管啟輝。

一般試電筆不能區分有危險的觸電電壓和無危險的感應電勢,給檢測漏電造成困難,容易造成錯誤判斷。

[背景技術:是指對發明的理解、檢索、審查有用的技術,可以引證反映這些背景技術的檔案。背景技術是對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的說明,它是作出實用技術新型技術方案的基礎。

此外,還要客觀地指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點,引證文獻、資料的,應寫明其出處。]

發明內容

[發明內容:應包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為了克服現有的試電筆不能區分有危險的觸電電壓和無危險的感應電勢的不足, 本發明提供一種試電筆,該試電筆不僅能測出被測物是否帶電,而且能方便地區分是危險的觸電電壓還是無危險的感應電勢。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指要解決的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應當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簡明、準確的語言寫明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也可以進一步說明其技術效果,但是不得採用廣告式宣傳用語。]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絕緣外殼中,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氖管和手觸電極電連線,設定一分流電阻支路,使測試觸頭與乙個分流電阻一端電連線,分流電阻另一端與乙個人體可接觸的識別電極電連線。當人手同時接觸識別電極和手觸電極時,使分流電阻併聯在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氖管、手觸電極電路測試時,人手只和手觸電極接觸,氖管啟輝,表示被測物帶電。

當人手同時接觸手觸電極和識別電極時,若被測物帶有無危險高電勢時,由於電勢源內阻很大,從而大大降低了被測物的帶電電位,則氖管不啟輝,若被測物帶有危險觸電電壓,因其內阻小,接入分流電阻幾乎不降低被測物帶電電位,則氖管保持啟輝,達到能夠區別安危電壓的目的。

[技術方案:是申請人對其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措施的集合。技術措施通常是由技術特徵來體現的。

技術方案應當清楚、完整地說明發明的形狀、構造特徵,說明技術方案是如何解決技術問題的,必要時應說明技術方案所依據的科學原理。撰寫技術方案時,機械產品應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體結構關係;涉及電路的產品,應描述電路的連線關係;機電結合的產品還應寫明電路與機械部分的結合關係;涉及分布引數的申請時,應寫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關係;涉及積體電路時,應清楚公開積體電路的型號、功能等。本例「試電筆」的構造特徵包括機械構造及電路的連線關係,因此既要寫明主要機械零部件及其整體結構的關係,又要寫明電路的連線關係。

技術方案不能僅描述原理、動作及各零部件的名稱、功能或用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測試被測物是否帶電的同時,方便地區分安危電壓,分流支路中僅採用電阻元件,結構簡單。

[有益效果:是發明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及積極效果,它是由技術特徵直接帶來的、或者是由技術特徵產生的必然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電路原理圖。

圖2是試電筆第乙個實施例的縱剖面構造圖。

圖3是圖2的i--i剖檢視。

圖4是試電筆第二個實施例的縱剖面構造圖。

圖中1.測試觸頭 ,2.絕緣外殼,3.

彈簧 ,4.同心電阻,5.限流電阻,6.

分流電阻 ,7.識別電極 ,8.氖管,9.

彈簧,10.後蓋,11.手觸電極,12.

絕緣隔離層,13.彈簧。

[附圖說明:應寫明各附圖的圖名和圖號,對各幅附圖作簡略說明,必要時可將附圖中標號所示零部件名稱列出。]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測試觸頭(1)、限流電阻(5)、氖管(8)與手觸電極(11)串聯,測試觸頭(1)與分流電阻(6)一端相連,分流電阻(6)另一端與識別電極(7)相連。通常限流電阻阻值為幾兆歐,為保證人身安全,分流電阻阻值不小於限流電阻阻值,最好取限流電阻阻值1-2倍。

在圖2所示實施例中,測試觸頭(1)在絕緣外殼(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與彈簧(3)接觸,彈簧(3)另一端與同心電阻(4)相接觸,同心電阻(4)是縱剖面為e形,其中間圓柱部分限流電阻(5)高於作為分流電阻(6)的圓管部分,使氖管(8)的一端與限流電阻(5)接觸時不碰到分流電阻(6),彈簧(9)一端與氖管(8)相接觸,另一端與後蓋(10)上的手觸電極(11)相接觸,彈簧壓力保證各元件間可靠電連線。如圖3所示的環狀彈性金屬片狀識別電極(7)其邊緣向中心伸出的接觸爪卡住圓管狀分流電阻(6)外表面,其外邊緣伸出並附於絕緣外殼外表面。

在圖4所示的另乙個實施例中,測試探頭(1)在絕緣外殼(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同時與平行設定的限流電阻(5)和分流電阻(6)的一端相接觸,限流電阻另一端通過氖管(8)、彈簧(9)與手觸電極(11)電接觸,分流電阻通過彈簧(13)與識別電極電接觸,兩電極之間設定一絕緣隔離層(12)。

附圖中的標號應寫在相應的零部件名稱之後,使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實現,必要時說明其動作過程或者操作步驟。如果有多個實施例,每個實施例都必須與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及其有益效果相一致。]

專利申請用技術交底書

其他要求 致申請人 1 上述 中的發明人 申請人,即為我方向國家專利局提交申請檔案時,請求書中的發明人和申請人,上述發明人和申請人涉及實體權利,請認真填寫 2 申請檔案定稿前需經申請人指定的智財權負責人審閱 並提供遞交指令,請在上表中填寫智財權負責人姓名和 如審核人不是智財權負責人,請註明審核人及 ...

化學專利申請技術交底書

發明名稱 寫明擬申請發明的名稱。所屬技術領域 寫明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所屬的技術領域,所屬或者直接應用的具體技術領域。背景技術 寫明對發明的理解 檢索 審查有用的背景技術,並且引證反映這些背景技術的檔案。反映背景技術的檔案,包括專利檔案和非專利檔案 如期刊 雜誌 書籍等 專利檔案,應註明專利檔案的國別...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技術交底書

廣州市保商利商標 準備申請專利客戶請完成這份檔案 附 申請專利前必須所要完成的專利申請檔案樣本 請求書除外 一 權利要求書 二 說明書 三 說明書附圖 四 說明書摘要 五 說明書摘要附圖 權利要求書 撰寫示例 1 一種試電筆,在絕緣外殼中,測試觸頭 限流電阻 氖管和手觸電極順序電連線,其特徵是 它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