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猜想到重驗證小數的性質》教學案例與反思

2022-02-24 16:53:15 字數 1227 閱讀 7834

案例:(出示情景圖)

師: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資訊?他們誰買的東西貴一些?

生(猜測道):兩件文具的單價是相等的。

師:照你們的想法,0.3和0.30之間可以用等號連線起來。(0.3=0.30)這只不過是我們的猜想,你能想辦法驗證它們嗎?

學生獨立思考後,匯報交流。

生1:因為0.3元=3角,0.30元=30分=3角,所以0.3元=0.30元。

生2:結合方框圖,0.3是3個0.1,0.30是30個0.01,它們所佔的面積是相等的,所以0.3元=0.30元。

生3:0.3是3個0.

1,0.30是30個0.01,每10個0.

01就是1個0.1,30個0.01就是3個0.

1,所以0.3元=0.30元。

生4:利用數字順序表驗證:把0.3元、0.30元寫在數字順序表中,從數字順序表中看出,它們的位數雖然不同,但「3」所處的位置相同,所以0.3元=0.30元

師:剛才,我們從不同的角度驗證出0.3元=0.30元。那從0.3元=0.30元中,你還能想到些什麼?

接著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來比較0.100公尺、0.10公尺、0.1公尺的大小,得出0.100公尺=0.10公尺=0.1公尺。

師:仔細觀察上面的兩組資料,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先從左往右看,再從右往左看,觀察小數的末尾有什麼變化,小數的大小有沒有變化,最後要求學生把這兩方面的發現概括成一句話。)

…… 反思:

一、大膽猜想,讓學生在驗證中體悟。

牛頓說:「沒有大膽的猜想,就不會有偉大的發現。」猜想是乙個多向思維的心理過程,是培養創新萌芽的好辦法。

合理的猜想,大膽驗證是學生直覺思維的體現。本課在教學中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越過表象,識別表象後蘊藏的規律,有效的將學生的直覺經驗上公升為科學的理論。學生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獲取新知的方式和途徑,以及如何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在猜想與驗證中,學生又體驗到創新、成功所帶來的快樂。

二、觀察比較,讓學生在體悟中發展。

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規律和聯絡。」本課在比較兩組小數的大小後,讓學生通過橫向觀察、縱向比較,圍繞「變與不變」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討論。

學生們不僅很快歸納出小數的性質,而且使他們明確了這一知識的形成過程。採取在直觀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遵循了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較好的實現了由具體到抽象的轉化。學生在**過程中不但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