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面蝕刻轆痕跟進匯報

2022-01-01 02:59:44 字數 1413 閱讀 8733

劉春生 onpress

1、 前言

隨著著我廠對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蝕刻轆痕成為改善的重點物件。

為此,本部門做了本次跟進。

二、問題現狀

轆痕**

3、 問題形成機理

1、蝕刻藥水配方和蝕刻機理

在演示形成機理前,需要先介紹下蝕刻藥水的成份和反應機理

1.1、 蝕刻藥水的基本配方

a、國外主要三種配方如下:

b、國內主要三種配方如下:

1.2、 蝕刻反應機理

cucl2+4nh3→cu(nh3)4cl2

cu(nh3)4cl2+cu→2 cu(nh3)2cl蝕刻銅反應

2 cu(nh3)2cl +2nh4cl+2nh3+1/2o2→cu(nh3)4cl2+h2o ----藥水再生反應

1.3、 生產中看到藥水反應的表現

反應中,生產的cu1+(cucl)不溶解於水中,需要跟氧氣反應生產cu2+才容易溶解於水中,但是cu1+能溶解於氨水、鹽酸。

1.4、實驗室模擬

a、蝕刻藥水汙染轆仔

通過藥水對比,發現蝕刻藥水氨水揮發後,會出現沉澱。該沉澱量大會黏附蝕刻轆仔上,進而黏附金面上。

b、補加氨水實驗理論

加氨水後的效果圖:

中可以看到,滴加氨水後,渾濁的蝕刻藥水又恢復清澈。

2、生產中轆痕產生的機理

2.1、生產中轆仔表面

從工作缸內拆下的轆仔入蝕刻缸前的轆仔

入蝕刻缸前的壓轆蝕刻缸內轆仔

通過生產線轆仔,明顯看到有很多cucl/cucl2的結晶。

2.2、板麵形成轆仔痕模擬

由於蝕刻藥水在反應時會生成大量的cucl,cucl黏附轆仔上,轆仔會反粘在板麵上。

轆仔表面轆仔滾過的金面

通過模擬,看到蝕刻轆仔會將cucl黏附金面上。

四、改善方案

通過機理分析,可以看到,蝕刻必然會產生藥水結晶黏附板麵,但是氨水(鹽酸)可以溶解部分結晶。根據該原理,針對生產線進行改善該問題。

1、 生產線存在突出問題

1.1、裝置存在問題

1.2、藥水控制不完善

09年制定的指引規定,鹽酸缸換缸量為1200+/-200尺,實際生產中每天產量為17000尺左右,增加生產部操作難度。

2、改進對策

2.1、增加裝置

在氨水洗缸,流程部安裝新的氨水補加器---已經完成

2.2、蝕刻缸後增加壓水轆。

2.3、酸洗缸控制更改

a、開缸量更改,按上限開缸

b、生產中增加補加藥水

五、總結和建議

通過以上跟進和行動,目前生產出來的板已經能達到qa的要求,不需清洗板麵即可行下工序,而且經過多次與qa一起試板,不會對後工序造成影響。

對該問題,需要將轆仔由平粗麵轆仔改為圓椎型光面小轆仔,減少與板麵接觸面,將更加好的改善轆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