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有機物知識總結

2021-12-23 01:15:59 字數 4964 閱讀 9492

一、有機代表物質的物理性質

1. 狀態

固態:飽和高階脂肪酸、脂肪、tnt、萘、苯酚、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澱粉、纖維素、醋(16.6℃以下)

氣態:c4以下的烷烴、烯烴、炔烴、甲醛、一氯甲烷

液態:油狀: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狀: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 氣味

無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帶有臭味))

稍有氣味:乙烯特殊氣味:苯及苯的同系物、萘、石油、苯酚

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

甜味:乙二醇(甘醇)、丙三醇(甘油)、蔗糖、葡萄糖

香味:乙醇、低階酯苦杏仁味:硝基苯

3. 顏色

白色:葡萄糖、多醣淡黃色:tnt、不純的硝基苯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 密度

比水輕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烴、乙醇、低階酯、汽油

比水重的:硝基苯、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氯仿、溴代烴、碘代烴

5. 揮發性:乙醇、乙醛、乙酸

6. 昇華性:萘、蒽

7. 水溶性: 不溶:

高階脂肪酸、酯、硝基苯、溴苯、烷烴、烯烴、炔烴、苯及苯的同系物、萘、蒽、石油、鹵代烴、tnt、氯仿、ccl4能溶:苯酚(0℃時是微溶)微溶:乙炔、苯甲酸易溶:

甲醛、乙酸、乙二醇、苯磺酸與水混溶:乙醇、苯酚(65℃以上)、乙醛、甲酸、丙三醇

二、有機物之間的類別異構關係

1. 分子組成符合cnh2n(n≥3)的類別異構體:烯烴和環烷烴

2. 分子組成符合cnh2n-2(n≥4)的類別異構體:炔烴和二烯烴

3. 分子組成符合cnh2n+2o(n≥3)的類別異構體:飽和一元醇和飽和醚

4. 分子組成符合cnh2no(n≥3)的類別異構體:飽和一元醛和飽和一元酮

5. 分子組成符合cnh2no2(n≥2)的類別異構體:飽和一元羧酸和飽和一元酯

6. 分子組成符合cnh2n-6o(n≥7)的類別異構體: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醚

如n=7,有以下五種: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苯甲醇、苯甲醚

7. 分子組成符合cnh2n+2o2n(n≥2)的類別異構體: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

三、能發生取代反應的物質

1. 烷烴與鹵素單質:鹵素單質蒸汽(如不能為溴水)。條件:光照

2. 苯及苯的同系物與(1)鹵素單質(不能為水溶液):條件:fe作催化劑

(2)硝化:濃硝酸、50℃—60℃水浴 (3)磺化:濃硫酸,70℃—80℃水浴

3. 鹵代烴的水解: naoh的水溶液 4. 醇與氫滷酸的反應:新製氫滷酸

5. 乙醇與濃硫酸在140℃時的脫水反應 7. 酸與醇的酯化反應:濃硫酸、加熱

8. 酯類的水解:無機酸或鹼催化 9. 酚與 1)濃溴水 2)濃硝酸

四、能發生加成反應的物質

1. 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的加成:h2、鹵化氫、水、鹵素單質

2.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 h2、cl2

3. 不飽和烴的衍生物的加成:(包括鹵代烯烴、鹵代炔烴、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鹽等)

4. 含醛基的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的加成: hcn、h2等

5. 酮類、油酸、油酸鹽、油酸某酯、油(不飽和高階脂肪酸甘油酯)等物質的加成:h2

注意:凡是有機物與h2的加成反應條件均為:催化劑(ni)、加熱

五、六種方法得乙醇(醇)

1. 乙醛(醛)還原法:

2. 鹵代烴水解法:

3. 某酸乙(某)酯水解法:

4. 乙醇鈉水解法:

5. 乙烯水化法:

6. 葡萄糖發酵法:

六、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含-cho)

1. 所有的醛(rcho) 2. 甲酸、甲酸鹽、甲酸某酯

3. 葡萄糖、麥芽糖、葡萄糖酯、 (果糖)

能和新制cu(oh)2反應的除以上物質外,還與酸性較強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鹽酸、硫酸等)發生中和反應。

七、分子中引入羥基的有機反應型別

1. 取代(水解)反應:鹵代烴、酯、酚鈉、醇鈉、羧酸鈉

2. 加成反應:烯烴水化、醛+ h2 3. 氧化:醛氧化 4. 還原:醛+ h2

八、能跟鈉反應放出h2的物質

(一) 有機物

1. 醇(也可和k、mg、al反應)) 2. 有機羧酸 3.

酚(苯酚及苯酚的同系物)4. 苯磺酸5. 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6.

葡萄糖(熔融) 7. 氨基酸

(二)無機物

1. 水及水溶液 2. 無機酸(弱氧化性酸) 3. nahso4

九、能與溴水反應而使溴水褪色或變色的物質

(一)有機物

1. 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苯乙炔),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包括鹵代烯、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鹽、油酸某酯、油等)。即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叄鍵的有機物。

2. 石油產品(裂化氣、裂解氣、裂化汽油等)

3. 苯酚及其同系物(因為能和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類沉澱)

4. 含醛基的化合物 (醛基被氧化) 5. 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二)無機物

硫化氫及硫化物

2. s(+4):so2、h2so3及亞硫酸鹽

3. fe2+ 例: 6feso4 + 3br2 = 2fe2(so4)3 + 2febr2

6fecl2 + 3br2 = 4fecl3 + 2febr3 2fei2 + 3br2 = 2febr3 + 2i2

4. zn、mg、fe等單質如 mg + br2 = mgbr2

(此外,其中亦有mg與h+、mg與hbro的反應)

5. i-:氫碘酸及碘化物變色

6. naoh等強鹼:因為br2 +h2o = hbr + hbro 加入naoh後平衡向右移動

7. na2co3等鹽:因為 br2 +h2o = hbr + hbro

2hbr + na2co3 = 2nabr + co2 + h2o hbro + na2co3 = nabro + nahco3

8. agno3

十、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質

上層變無色的(ρ>1):鹵代烴(ccl4、氯仿、溴苯等)、cs2等

下層變無色的(ρ<1):低階酯、液態飽和烴(如己烷等)、苯及苯的同系物、汽油

十一、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

1. ch:c2h2、c6h6和c8h8(苯乙烯或環辛四烯) 2. ch2:烯烴和環烷烴

3. ch2o: 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 cnh2no:飽和一元醛(或飽和一元酮)與二倍於其碳原子數的飽和一元

羧酸或酯. 例: 乙醛(c2h4o)與丁酸及異構體(c4h8o2)

5. 炔烴(或二烯烴)與三倍於其碳原子數的苯及苯的同系物

例: 丙炔(c3h4)與丙苯(c9h12)

十二、有毒的物質

(一) 毒氣

f2、cl2、hf、h2s、so2、co、no、no2等,其中co和no使人中毒的原因相同,均是與血紅蛋白迅速結合而喪失輸送氧的能力.

(二)毒物

液溴、白磷、偏磷酸(hpo3)、水銀、亞硝酸鹽、除baso4外的大多數鋇鹽、氰化物(如kcn)、重金屬鹽(如銅鹽、鉛鹽、汞鹽、銀鹽等)、苯酚、硝基苯、六六六(六氯環己烷)、甲醇、砒霜等

十三、能**的物質

1. *****有:一硫、二硝(kno3)三木炭 2. nh4no3 3. 火棉

4. 紅磷與kclo3 5. tnt(雷汞作引爆劑) 6. ***油 7. 氮化銀

此外,某些混合氣點燃或光照也會**,其中應掌握:h2和o2、「點爆」的 co和o2、「光爆」的h2和cl2、ch4和o2、ch4和cl2、c2h2和o2。

無需點燃或光照,一經混合即會**,所謂「混爆」的是h2和f2。

另外,工廠與實驗室中,麵粉、鎂粉等散布於空氣中,也是危險源。

十四、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物質

(一)、有機物

1. 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等) 2. 苯的同系物

3. 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包括鹵代烯、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鹽、油酸酯等)

4. 含醛基的有機物(醛、甲酸、甲酸鹽、甲酸某酯等)

5. 還原性糖(葡萄糖、麥芽糖)

6. 酚類

7. 石油產品(裂解氣、裂化氣、裂化汽油等) 8. 煤產品(煤焦油)

9. 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二)、無機物

1. 氫滷酸及鹵化物(氫溴酸、氫碘酸、濃鹽酸、溴化物、碘化物)

2. 亞鐵鹽及氫氧化亞鐵 3. s(-2)的化合物:硫化氫、氫硫酸及硫化物

4. s(-4)的化合物:so2、h2so3及亞硫酸鹽 5. 雙氧水(h2o2)

十五、既能發生氧化反應,又能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

(一)、有機物

1. 含醛基的化合物:所有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 葡萄糖.

2. 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

3. 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包括鹵代烯、鹵代炔烴、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鹽、烯酸酯、油酸、油酸鹽、油酸酯、油.

(二)、無機物

1. 含中間價態元素的物質:① s(+4):so2、h2so3及亞硫酸鹽

② fe2+ 亞鐵鹽 ③ n:(+4)no no2

2. n2、s、cl2等非金屬單質. 3. hcl、h2o2等

十六、檢驗澱粉水解的程度

1.「未水解」加新制cu(oh)2煮沸,若無紅色沉澱,則可證明。

2.「完全水解」加碘水,不顯藍色。

3.「部分水解」取溶液再加新制cu(oh)2煮沸,有紅色沉澱,另取溶液加碘水,顯藍色。

十七、能使蛋白質發生凝結而變性的物質

1. 加熱 2. 紫外線 3. 酸、鹼 4. 重金屬鹽(如cu2+、pb2+、hg2+、ag+ 等)

5. 部分有機物(如苯酚、乙醇、甲醛等)。

十八、關於纖維素和酯類的總結

(一)、以下物質屬於「纖維素」

1. 粘膠纖維 2.紙 3.人造絲 4.人造棉 5.玻璃紙 6.無灰濾紙 7. 脫脂棉

(二)、以下物質屬於「酯」

1. 硝酸纖維 2. ***油 3. 膠棉 4. 珂珞酊 5. 無煙火藥 6. 火棉

易錯:tnt、酚醛樹脂、賽璐珞既不是「纖維素」,也不是「酯」。

高中化學有機物總結

一 物理性質 甲烷 無色無味難溶 乙烯 無色稍有氣味難溶 乙炔 無色無味微溶 電石生成 含h2s ph3 特殊難聞的臭味 苯 無色有特殊氣味液體難溶有毒 乙醇 無色有特殊香味混溶易揮發 乙酸 無色刺激性氣味易溶能揮發 二 實驗室制法 甲烷 ch3coona naoh cao,加熱 ch4 na2co...

高中化學有機物知識點總結

1 各類有機物的通式 及主要化學性質 烷烴cnh2n 2 僅含c c鍵與鹵素等發生取代反應 熱分解 不與高錳酸鉀 溴水 強酸強鹼反應 烯烴cnh2n 含c c鍵與鹵素等發生加成反應 與高錳酸鉀發生氧化反應 聚合反應 加聚反應 炔烴cnh2n 2 含c c鍵與鹵素等發生加成反應 與高錳酸鉀發生氧化反應...

高中化學必修2中有機物知識點的總結

1 各類有機物的通式 及主要化學性質 烷烴 h2n 2 僅含c c鍵與鹵素等發生取代反應 熱分解 不與高錳酸鉀 溴水 強酸強鹼反應 烯烴 h2n 含c c鍵與鹵素等發生加成反應 與高錳酸鉀發生氧化反應 聚合反應 加聚反應 炔烴 h2n 2 含c c鍵與鹵素等發生加成反應 與高錳酸鉀發生氧化反應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