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層施工方案

2021-12-21 02:28:15 字數 4434 閱讀 4835

目錄一、工程概況 1

二、施工組織與部署 1

三、操作方法及施工要點 2

(一)模板工程 2

(二)鋼筋工程 3

(三)砼工程 7

四、質量控制要點 10

五、成品保護 10

附件: 11

2.1梁立杆穩定性驗算 11

2.2 板底立桿穩定性驗算 11

本工程除1號樓為全框剪結構外,其餘樓均為底部框架結構,上部為磚混結構,一層即為轉換層,板厚120mm,梁截面尺寸最大為600×1300,層高4.5m;單層建築面積最大為1700m2,砼強度等級c30,砼最大量約550m3,模板工程量為5500m2,鋼筋工程量120t。轉換層梁主筋一般為φ25,腰筋為φ14。

上下部鋼筋多為1~2排。

施工難點:

1、層高較高,結構自重較大;施工時要求模板、支撐系統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可靠的穩定性,不側移,不垮塌。

2、砼體量較大,結構防裂要求嚴格。

3、鋼筋量較大,排列密集,使得梁柱節點以及上部結構插筋施工較困難。

根據施工重點分析,採取以下主要措施:

1、荷載傳遞

對於區域性較大荷載**換梁處),採用斜向支撐架,將荷載部分轉移到地梁上。

2、主要大樑上、下部鋼筋的連線均採用滾扎直螺紋機械連線,解決鋼筋密集間縫較小和接頭質量問題。

3、採用商品砼,梁板中摻加水泥用量8%的zy微膨脹劑。確保砼的施工質量及防止砼表面開裂。

4、為了確保支架的穩定和豎向結構砼質量,先完成豎向結構梁底以下部分的施工,後施工梁、板。

根據各棟樓的具體情況,組織好充足的作業人員進行作業並注意協調,統一安排。轉換層梁板砼全部採用商品砼;砼澆築前,支撐體系、模板、鋼筋工程必須通過專案部的嚴格檢查;砼澆築時,各部門管理人員必須24小時有人值守。

轉換層板模、梁底模均為竹膠合板;1300、1000高的樑側模為木膠合板橫擺,底部一塊為整張木膠合板,上部由

一、二層樑側模板加工拚裝,樑內豎向設鋼對撐兩道、對拉桿(φ12)兩道;所有對拉桿平面密度不超出過800,鋼對撐平面密度為600。

鋼對撐為端部100×100見方δ=4厚鋼板、中間三根φ14鋼筋焊接而成,鋼對撐加工時,必須保證端頭平直,且長度誤差控制在2mm內。

梁模板支設時,底模背枋密排,間距100;立樑側模板時必須一次性吊正、鎖死;樑側模長向精度要高,因為支撐系統密度太大,二次調校、加固難度相當大。伸縮縫處兩個邊梁間距太小,由乙個班組統一加固。

按規範要求,超過四公尺跨的梁、板必須起拱,起拱高度為跨度的

千分之三;kz及kl側面應預留清掃口,待樑內雜物清掃乾淨後再封口。

轉換梁底立桿間距500,步距1m;板底立桿間距1m,步距1.3m;轉換梁底找平杆與立桿交點處必須鎖雙扣件,立桿豎向搭接亦須鎖雙

扣件。支撐系統計算書見附頁(2.1條 2.2條)。

為避免架體因上部荷載過大而下沉,轉換層施工前,應先完成底層地坪墊層施工(將底層地坪按設計要求夯實並澆築好地坪砼墊層)。搭設前,在底層彈出每根梁邊線,並訂出每根立杆的準確位置;在搭水平立桿前應在立桿上劃出橫桿位置線,相鄰立桿的接頭位置必須錯開,立桿垂直度偏差不得大於2㎝,水平杆平面高差不得大於2㎝。由於單根立桿承受荷載大,為避免對支撐層產生沖切破壞,在所有立桿下墊150×150竹膠合板。

支撐架體縱橫方向均設立剪刀支撐間距1500-3000mm,每一步架樅橫設立雙向水平杆(包括掃地杆),水平方向設立二至三道水平剪刀撐(包括掃地桿處)。

因為轉換層自重較大,必須對該部位荷載向下部結構進行有效傳遞。要求架體沿荷載較大部位(主要是轉換大樑)設定斜向支撐支承於基礎地梁上,將該處荷載向基礎地梁傳遞。

支撐系統搭設完畢,必須經驗收合格後才能進行梁底模的施工;砼澆築期間,由富有經驗的專案部管理人員和作業班組管理人員共同帶領十名木工值守支撐系統,隨時觀察模板及其支撐系統的變形情況,出現異常情況,馬上採取加固措施。

1、基本要求

(1)認真閱圖,明確設計意圖,清楚理解各梁,各節點之間相互關係,並應清楚理解主次梁相互間的鋼筋穿插,特別是梁、柱節點、鋼筋加密部位及附加鋼筋的規格、直徑、數量。

(2)仔細讀懂規範、規則,除應對gb50204-2002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規程及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築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jgj3-2002熟悉外,尚應嚴格執行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96、平法03g101-1相應規程。

(3)精確計算鋼筋下料長度、根數,明確標註出鋼筋的彎曲角度、形狀及鋼筋焊接部位、長度。

(4)梁下部受力主筋應在跨中ln/3外接頭,且不宜在梁端的箍筋加密區內設定,如確無法避開時,其接頭數量不應大於50%。

梁上部貫通鋼筋應在跨中1n/3內接頭,如需在其它部位接頭時,亦應嚴格按規範執行,且不應大於50%。

(5)梁上、下受力主筋端部的錨固長度必須符合規範要求,尤其是框支柱、框支梁必須仔細讀懂03g101-1圖集中的相應要求。

2、鋼筋加工

(1)鋼筋原材料控制

所有入場鋼筋必須使用國家大廠產品,要求質保書齊全,且實物、鋼號、爐號、吊牌相符。鋼筋進場後按規範進行見證抽檢,經複檢合格後才可用於工程結構。

(2)鋼筋受力主筋均有「雙控」要求,即鋼筋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小於1.25,屈服強度實測值與鋼筋的強度標準值不應大於1.3。

(3)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汙、顆粒狀或片狀老鏽,且不得有泥砂及砼鍋巴、油漆等。

(4)鋼筋加工必須嚴格按配料表製作,製作人員不得任意減短鋼筋長度及彎鉤長度。機械連線接頭及焊接接頭位置亦不得任意調整,必要時應斷去多餘長度,以滿足接頭位置設在規範允許的接頭部位。鋼筋加工中,應以滿足設計為優先,不應過多考慮鋼筋是否浪費。

(5)轉換層內所有箍筋的平直長度均為10d,彎鉤角度為1350。

(6)鋼筋箍筋尺寸應以內空為準,如梁縱向受力主筋為φ32,保護層亦應取32mm,其餘為25mm,且尚應滿足箍筋外邊距砼邊緣不小於15mm。

(7)鋼筋加工後應按梁編號分別堆碼,梁筋應各梁分別**,避免亂拉亂用。

(8)焊工必須有焊工操作證,經形式檢驗符合要求後,方可正式上崗焊接。

(9)鋼筋不准任意代換,如必須代換,須經設計人同意後,方可進行代換。

(10)機械連線接頭製作成型,應加套筒保護螺旋絲口,無論吊運或鋼筋安裝時,均不得碰傷、損傷。

3、鋼筋綁紮

(1)認真讀圖、學習相應規範,待充分理解圖意後方可進行排料、綁紮。

(2)鋼筋綁紮前,必須進行技術交底後方可施工。

(3)鋼筋綁紮時,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鋼筋綁紮的允許偏差必須按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要求執行。

(4)鋼筋接頭應按規範要求相互錯開,並設定在允許範圍內,不得任意接頭,應焊接的接頭必須焊接且應滿足焊接規範。

(5)鋼筋網格及箍筋角部必須滿扎,不得漏扎及丟花綁紮,且應綁紮牢固,扎絲應交錯綁紮,不應紮成「一順風」,扎絲耳朵須壓入梁、柱內,不得外露。

(6)轉換層梁綁紮:堅持樣板先行,先試綁紮一根完成後,經自檢、互檢、交接檢完成,報請監理、甲方檢查,再報請質監、設計單位檢查符合設計及規範要求後,才能全面鋪開綁紮。

4、主要轉換大樑及板鋼筋

由於鋼筋密集,荷載巨大,受力較複雜,主要轉換大樑受力主筋接頭均採用機械連線。

轉換層內梁高度不一致,原則為先安裝深梁底筋.

轉換層框架主梁明確為:短方向梁主筋在下。

待梁底模安裝、校正到位後,即可插入梁底筋安置,其操作程式是:φ25鋼筋墊楞→下排主筋(分出4肢箍或6肢箍間隔)→φ25鋼筋墊楞→下二排主筋→腰筋。

注意:放置鋼筋時,必須注意各排鋼筋兩端頭保護層或錨入支座長度,否則梁下筋安置完畢後無法移動。

安置上部鋼筋前,應將各框柱柱箍套入,此時應特別注意各梁腰筋必須提公升到位,並將上口第乙個箍綁紮牢固,其高度為梁上口減去上部保護層再扣除上部負彎矩筋應佔位置。

各梁跨中每@2000將梁兩側鋼管架立杆公升高至梁上口100mm,架設橫筒,形成臨時支架,橫筒高度為上部鋼筋(或上部二排筋)下口。

根據縱橫相交梁上部筋縱下橫上的方向,及相應各梁上部筋排數,順次安置上部主筋,注意必須縱橫梁逐層放置,先二排,後一排,再設支座處負彎矩筋。

梁上部貫通筋安置時,機械連線接頭必須用水管鉗逐個旋緊,該項工作需派責任心強的同志認真負責的完成,並必須有專職工長逐個檢查,再經專職質檢人員檢查後,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操作。

按圖設及規範要求,分墨劃線,套入箍筋,順序綁紮,注意箍筋必須綁紮到角,主筋排距必須準確,梁、梁交叉處加密箍筋必須按圖設要求設定,綁紮至梁節點處時,應將吊筋置入,最後綁紮腰筋,並特別注意拉鉤必須按圖設設定,不得漏扎少扎。拉鉤兩端必須滿足135度角的要求。

鋼筋保護層厚度為25mm,用φ25短鋼筋替代一般做法的砼墊塊,間距一公尺,長度為梁寬減60mm;上下排鋼筋之間的淨距控制為25mm,採用φ25鋼筋參照保護層短鋼筋頭設定方式;為避免梁側面因水化熱過大產生收縮裂縫,在轉換梁箍筋外側水平向加設φr9@100抗裂鋼筋。

各梁綁紮完成就位,並組織班組、施工、質檢作一次全面檢查後,報監理、甲方檢查,再報質監、設計單位對梁部分作最後的檢查。

板筋下網綁紮,完畢後將板筋墊塊安設就位。

板筋上網綁紮,完成後用φ10馬凳鐵@1000㎜安置定位,並立即鋪出跳板通道(馬凳鐵和通道見下圖),注意成品保護,嚴禁在板筋上亂踩、亂踏,違者嚴究。

轉換層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況 本工程地下兩層,裙樓四層,地下室二層高3.85m,地下一層層高4.75m,裙樓一層為4.8m,二層 三層層高為4.5m,轉換層設在四層,轉換層梁板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牆柱c45,梁板c40,轉換層層高為5.17公尺,除地下二層外,層高均大於1.5m,屬於高支模。轉換梁截面寬度尺寸 25...

轉換層施工方案

一 工程簡介 本工程轉換層設在第一層,即 0.45m標高處,轉換層以上尚有11 1層,由於上部荷載大,因此,轉換層梁的截面相對比較大,且規格以較多 見附表 在設計支撐腳手架時,根據不同規格的截面尺寸分類進行設計和計算,支撐腳手架的材料採用組合鋼管架,鋼管規格為 48 3,經初步計算,排距為800,行...

轉換層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況 本工程轉換層為梁式轉換層 轉換層設定在二層結構,板麵標高12.80m 11.10m 12.00m 12.10m,梁截面從200 400mm到1100 1400mm多種規格,板厚180mm。二 施工部署 鋼筋工程採用機械加工,人工綁紮 砼採用商品幫浦送砼,機械振搗 模板工程採用散拼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