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結構設計總結一點教訓

2021-10-31 10:10:58 字數 5331 閱讀 8256

總結一點教訓

說說自己的一點體會,失敗的例子還真不少,每一款機出來都會總結一點教訓,隨便說一兩點,慢慢再補充:

1、設計的時候拔模斜度,特別是涉及到與外觀和裝配有關的地方斜度一定要設計好,否則出來的效果會和想象的不一樣,比如,干涉,或者間隙會很大,我相信很多人也在這方面吃過虧的;

2、不要忽略了螺釘,很多時候在3d設計中為了省事的在裝配圖中都不畫螺釘,這個要特別小心,往往經常會出現模具開出來,試裝的時候螺釘和有些器件就干涉了,所以,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器件,盡量還是在裝配圖中間全部畫出來,這樣就減小了出差錯的機會;

3、和模具廠家人員溝通也很重要,做模的人都有個習慣,就是做的時候總是會留一些餘量,等你修模的時候慢慢加膠,所以,最好事先給他們講清楚你自己的要求,有把握,應該一次做到位的地方,一定要他給你一次做到位,比如定位的地方。

1,一般來講,塑料供貨商給出的收縮率是在壁厚為2.5-3.0的情況下適宜,越厚收縮率越大,越薄收縮率越小,尤其是長度方向,查詢塑料供貨商讓他們提出建議。

2,檢查模具尺寸和模具強度,可能是a,b板啤塑時變形所至,建議使用高速機啤塑。

3,參照未啤滿樣辦增加料流導引肋骨,能寬則寬,高度隨裝配而定,注意縮水。目的是使塑料充填更容易。

4,0.65的基本壁厚要求是太高,可不以變動其它地方結構來增加這個地方的基本壁厚。

這是我以前設計的乙個終端顯示器的塑殼,後殼與面框的裝配是在後殼的下部兩邊各有乙個st3.9x16的自攻螺釘緊固,上部靠兩個扣子與面框配合!如圖:

結構問題:後殼上的扣子易斷裂,不能通過跌落試驗!

模具是在東莞做的,說實話這種扣子的連線方式也是拷貝別的廠家的,因為有現成的樣子,所以也就沒有過多的考慮,由此圖可以看出,扣子處在進料口的最遠端,圖中所示為熔接縫的大概位置,由此可見,那是熔接條件最差的位置,注塑時塑膠最後才到達那裡,剛開始試模時看得我膽戰心驚,因為那裡最難注滿,後來模具熱了以後,打了好多件才注滿,後來又採取了好多措施,比如增加扣子部位的塑膠厚度,增加細節部分的圓角以改善塑膠的流動性,調整注塑工藝等,才使得產品通過了跌落試驗!

其實,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就是把扣子部分的位置改一下,把扣子做在面框上,而在面寬上扣住扣子的結構做在後殼上,也就是把位置對調一下,因為面框的深度只有40mm,這樣注塑時塑膠的流動距離短,可以很好的熔接。後來那個廠家新推出的一款顯示器結構果然採取了這個辦法!

今天得閒,多問幾個問題,大家不要見怪啊!

上次想說沒說的,關於和模具廠家配合的問題。

在我的腦子裡有這樣的概念,不知對不對:

1為了保險期間以及考慮到改模的方便,在一些配合的地方,凸出的(凹下去的一樣分析)可以先做的小一點,如果試模出來閒松的話,模具上削掉一點就可以了;如果一開始給的尺寸偏大的話,試模出來嫌緊的話,模具上要改就得加料,這是不是很麻煩呢?

模具廠家一般會考慮這樣的問題嗎?如果我一開始和他們說明那些有配合要求的問題,我的設計上不先做尺寸上的放大或縮小,他們會在模具上體現嗎?我在和模具廠家交流的時候還要注意什么問題嗎?

其實最好的方法!我個人覺得第一,應該給模具廠提供裝配圖!

讓他們明白每個部分的設計原則配合要求,這樣他們做到心中有數啦!

模具當然也就會做的好啦!

我個人不是很是很贊同你的一開始做小以後小了再加膠的方法!因為我覺得改模具的次數應做到最少!甚至不改模第一次試模就ok!

改模不但自己很煩而且模具廠的人更煩,為了讓大家有乙個好心情我個人覺得,有些大家都能把握的配合間隙為什么不去把握呢??

還有就是如果只給零件圖的話,把拔模角和間隙全部放進去,不要像有的人畫產品圖不放拔模角,這樣做問題會很多的,所以我覺得你既然要模具廠全部按你的圖紙要求做的話,那么你的圖紙一定要標準,不給他們任何一點自我發揮的餘地!!所以的尺寸全部控制死,有配合要求的和重要的尺寸加以標識和公差!

日前做過乙個帶鋁殼的產品,從金屬廠家了解到下面的一些設計資訊:

1,板厚太小低於0.5難做,因為板金拉伸彎曲的地方容易損壞;

2,鋁自然比鋼的好做,這個不用說;

3,彎曲半徑不能太小,最好還是諮詢對應生產廠家,理論上最小可以達到板厚,不過實際上盡量大些;

4,logo突起一般做0.4-0.6,對應如果要diamand cut需要多些;

離板邊或圓弧的距離不能低於1.5;

5,噴砂的細度對成本影響很大,因為要求越細,相應成品率低;

6,陽極化處理可以做很多種顏色,但是金屬本色的成本小;

7,設計中如果只有三邊摺邊,做噴砂肯定會變形,需要做整形處理;

結構裝配上也要考慮這個變形;

只整理了這些,應該說設計和工藝緊密聯絡,應該多學習製造工藝才能有好設計,好的設計應該是好看,好做,好裝,低成本

面所說未必完全正確,只是比較針對我這個產品來的,我的這個產品板厚0.5,噴砂,陽極化處理,拉絲處理。

很多原則性的東西書本上未必正確,我也學習過塑料,金屬相關東西,但實際應用還是跟特定的工藝相關。

在此我有一些關於結構設計方面的感想.

1.我覺得做結構設計是乙個很綜合的技術活,它涉及了外觀,機構,材料,機械,模具,電子,五金等相關門類和知識.特別是模具方面,我建議所有想更好地從事結構涉及的人們需要到模具廠去待一段時間,這樣對設計絕對有無窮的益處.

2.因為我們做結構設計必須與各種模具打交道,如果你都對模具的製作加工,結構,材料等都不了解的話,你就很難將結構設計好,即使勉強設計了一些東東,等模具出來也是改來改去的,問題一大堆.更談不上去與模具廠的師傅們去做什么深切的溝通了.

因為你不了解,所以你首先就處於被動,即使模具廠做了一些手腳,你也不能看出什么.比如有一處結構用滑塊結構就肯定比用斜頂結構好,而且對現有結構有利,但是你因為不懂,只能聽任模具廠說不能用滑塊結構.

3.就說斜頂結構的話,如果我們自己會算到它的動程,那么我們在設計之初,就應考慮到在可能用到斜頂結構的地方留下足夠的空間,不至於等到模具做下去後才來改結構,改得痛苦萬分.

注塑件設計要點

1、利用注塑工藝生產產品時,由於塑料在模腔中的不均勻冷卻和不均勻收縮以及產品結構設計的不合理,容易引起產品的各種缺陷:縮印、熔接痕、氣孔、變形、拉毛、頂傷、飛邊。

2、為得到高質量的注塑產品,我們必須在設計產品時充分考慮其結構工藝性,下面結合注塑產品的主要結構特點分析避免注塑缺陷的方法。

2.1開模方向和分型線每個注塑產品在開始設計時首先要確定其開模方向和分型線,以保證盡可能減少抽芯機構和消除分型線對外觀的影響。

2.1.1開模方向確定後,產品的加強筋、卡扣、凸起等結構盡可能設計成與開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減少拼縫線,延長模具壽命。

2.1.2例如:保險槓的開模方向一般為車身座標χ方向,如果開模方向設計成與χ軸不一致,則必須在產品圖中註明其夾角。

2.1.3開模方向確定後,可選擇適當的分型線,以改善外觀及效能。

2.2脫模斜度

2.2.1適當的脫模斜度可避免產品拉毛。光滑表面的脫模斜度應大於0.5度,細皮紋表面大於1度,粗皮紋表面大於1.5度。

2.2.2適當的脫模斜度可避免產品頂傷。

2.2.3深腔結構產品設計時外表面斜度要求小於內表面斜度,以保證注塑時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勻的產品壁厚,並保證產品開口部位的材料密度強度。

2.3產品壁厚

2.3.1各種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範圍,一般0.5~4mm,當壁厚超過4mm時,將引起冷卻時間過長,產生縮印等問題,應考慮改變產品結構。

2.3.2壁厚不均會引起表面縮印。

2.3.3壁厚不均會引起氣孔和熔接痕。

2.4加強筋

2.4.1加強筋的合理應用,可增加產品剛性,減少變形。

2.4.2加強筋的厚度必須小於產品壁厚的1/3,否則引起表面縮印。

2.4.3加強筋的單面斜度應大於1.5°,以避免頂傷。

2.5圓角

2.5.1圓角太小可能引起產品應力集中,導致產品開裂。

2.5.2圓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應力集中,導致型腔開裂。

2.5.3設定合理的圓角,還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藝,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銑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電加工。

2.5.4不同的圓角可能會引起分型線的移動,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圓角或清角。

2.6孔

2.6.1孔的形狀應盡量簡單,一般取圓形。

2.6.2孔的軸向和開模方向一致,可以避免抽芯。

2.6.3當孔的長徑比大於2時,應設定脫模斜度。此時孔的直徑應按小徑尺寸(最大實體尺寸)計算。

2.6.4盲孔的長徑比一般不超過4。

2.6.5孔與產品邊緣的距離一般大於孔徑尺寸。

2.7注塑模的抽芯機構及避免

2.7.1當塑件按開模方向不能順利脫模時,應設計抽芯機構。抽芯機構能成型複雜產品結構,但易引起產品拼縫線,縮印等缺陷,並增加模具成本縮短模具壽命。

2.7.2.設計注塑產品時,如無特殊要求,盡量避免抽芯結構。如孔軸向和筋的方向改為開模方向,利用型腔型芯碰穿等方法。

2.8一體鉸鏈

2.8.1利用pp料的韌性,可將鉸鏈設計成和產品一體。

2.8.2作為鉸鏈的薄膜尺寸應小於0.5mm,且保持均勻,

2.8.3注塑一體鉸鏈時,澆口只能設計在鉸鏈的某一側。

2.9嵌件

2.9.1在注塑產品中鑲入嵌件可增加區域性強度、硬度、尺寸精度和設定小螺紋孔(軸),滿足各種特殊需求。同時會增加產品成本。

2.9.2嵌件一般為銅,也可以是其它金屬或塑料件。

2.9.3嵌件在嵌入塑料中的部分應設計止轉和防拔出結構。如:滾花、孔、折彎、壓扁、軸肩等。

2.9.4嵌件周圍塑料應適當加厚,以防止塑件應力開裂。

2.9.5設計嵌件時,應充分考慮其在模具中的定位方式(孔、銷、磁性)

2.10標識

產品標識一般設定在產品內表面較平坦處,並採用凸起形式,選擇法向與開模方向尺可能一致的面處設定標識,可以避免拉傷。

2.11注塑件精度

由於注塑時收縮率的不均勻性和不確定性,注塑件精度明顯低於金屬件,應按標準選擇適當的公差要求(osj1372-1978)

2.12注塑件的變形

提高注塑產品結構的剛性,減少變形。盡量避免平板結構,合理設定翻邊,凹凸結構。設定合理的加強筋。

2.13氣輔注塑

2.13.1採用氣輔注塑,可提高產品剛性,減少變形。

2.13.2採用氣輔注塑,可以避免縮印。

2.13.3採用氣輔注塑,可以節省原材料,縮短冷卻時間。

2.14焊接(熱板焊、超聲波焊、振動焊)

2.14.1採用焊接,可提高聯接強度。

2.14.2採用焊接,可簡化產品設計。

3.合理考慮工藝和產品效能之間的矛盾

3.1設計注塑產品時必須綜合考慮產品外觀、效能和工藝之間的矛盾。有時犧牲部分工藝性,可得到很好的外觀或效能。

3.2結構設計實在無法避免注塑缺陷時,盡可能讓缺陷發生在產品的隱蔽部位。注塑件設計要點

1、開模方向和分型線

2、脫模斜度

3、零件壁厚

4、加強筋

5、圓角和孔

6、抽芯機構及避免

7、塑件的變形

8、一體鉸鏈

9、嵌件

10、氣輔注塑

11、綜合考慮工藝性和零件效能

2004-05-13

十年結構設計經驗的總結

1.關於箱 筏基礎底板挑板的陽角問題 1 陽角面積在整個基礎底面積中所佔比例極小,乾脆砍了。可砍成直角或斜角。2 如果底板鋼筋雙向雙排,且在懸挑部分不變,陽角不必加輻射筋,誰見過獨立基礎加輻射筋的?當然加了也無壞處。3 如果甲方及老闆不是太可惡的話,可將懸挑板的單向板的分布鋼筋改為直徑12的,別小看...

前輩十年結構設計經驗

1.關於箱 筏基礎底板挑板的陽角問題 1 陽角面積在整個基礎底面積中所佔比例極小,乾脆砍了。可砍成直角或斜角。2 如果底板鋼筋雙向雙排,且在懸挑部分不變,陽角不必加輻射筋,誰見過獨立基礎加輻射筋的?當然加了也無壞處。3 如果甲方及老闆不是太可惡的話,可將懸挑板的單向板的分布鋼筋改為直徑12的,別小看...

20點結構設計經驗總結

5.縱筋搭接長度為若干倍鋼筋直徑d,一般情況下,d取鋼筋直徑的較小值,這是有個前提,即大直徑鋼筋強度並未充分利用。否則應取鋼筋直徑的較大值。如框架結構頂層的柱子縱筋有時比下層大,d應取較大的鋼筋直徑,甚至縱筋應向下延伸一層。其實,兩根鋼筋放一起,用鐵絲捆一下,能起多大用,還消弱了鋼筋與混凝土的握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