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監測方案

2021-10-26 12:33:18 字數 3974 閱讀 6158

三亞市解放路(新風街-和平街)地下人防工程兼顧道路改造工程

中國二十冶集團****

三亞市解放路地下人防兼顧道路改造工程專案經理部

2023年8月

目錄一、工程概況 3

二、監(檢)測編制依據 4

(一)、採用的主要規範、標準 4

(二)、專業測量執行標準 5

(三)、鑑定執行標準 5

(四)、監(檢)測執行標準 5

(五)、監(檢)測記錄 5

三、影響本工程監(檢)測的幾種不利因素: 5

四、本工程整體監(檢)測方案 6

(一)監(檢)測內容 6

(二)本工程監(檢)測步驟 6

(三)本工程監(檢)測方法 6

1、豎向沉降位移監測 6

2、基坑支護樁位移監測 7

3、降水井、回灌兼觀測井液面高度監測 7

4、人防本體豎向沉降監測 7

5、周邊建(構)築物裂縫監測 7

6、對周邊建(構)築物構件強度檢測 8

7、結構加固補強 8

(四)監測頻率 8

(五)監測報警 9

五、內頁分析及成果整理 9

六、人員安排 9

七、時間安排 10

八、監測檢查注意事項 10

(一)質量保證技術組織措施 10

1、專案專人負責制: 10

2、持證上崗制度: 10

3、檢查人員分級制度: 10

4、**審核制度: 11

(二)安全技術組織措施 11

1、安全措施 11

2、高空安全保障措施 13

(三)文明施工技術組織措施 14

1、工程名稱:三亞市解放路人防兼顧道路拓寬工程

2、工程地點:三亞市解放路(新風街---和平路)

3、結構形式:無樑樓蓋板結構,建築結構類別為乙類,正常使用年限50年,抗震烈度為6度。

4、總建面積:本工程總建築面積約為67910㎡。主體工事長約1023m,寬33.4m,區域性寬度?m。整體地下兩層

5、人防等級:甲類核6級,常6 級人防工程,2個二等人員掩體部,14個物資庫。

6、口部及風井:總計有29個出地面口,兩側總計有?個出地面風井。

7、地下埋深:地下一層頂板位於,中板位於,地下二層底板位於

8、支護形式:(附圖)

(1)擋土樁採用h300@800工字鋼,鋼長20-22公尺。

(2)截滲牆:採用深層攪拌水泥土,p.c32.5水泥用量300kg/m

9、降水井和回灌及監測井:降水井72個,回灌及監測井14眼。

10、高程點:面座標系,高程為1985國家高程基準

圖1:整體平面圖

。圖2:解放路1軸至26、129軸至146軸剖面圖

圖3:解放路26軸至89軸剖面圖

由於防護區檢查檢測需要挖除城市道路地下土體,檢查檢測過程中的降水、開挖、支護等工序可能改變原有地基的應力狀態、打破地下水運動平衡,造成防護區周邊建構築物的沉降、位移、撓曲、傾斜和裂縫等問題,為了保證防護區周邊建構築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需要在該防護區檢查檢測前後對解放路周邊的建構築物進行相關的變形監檢。

(1)《建築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範》(jgj311-2013)

(2)《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2012)

(1)《建築變形測量規範》(jgj8-2007)

(2)《工程測量規範》(gb50026-2007)

(3)《國家

一、二等水準測量規範》(gb/t12897-2006)

(1)《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

(2)《民用建築可靠性鑑定標準》(gb50292-1999);

(1)《建築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範》gb50497-2009

(2)《建築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2004);

(1)降水、回灌觀測記錄

a基坑降水井監測記錄;(重點監測初始液面高度)

b回灌兼觀測井監測記錄;(重點監測初始液面高度)

(2)工事主體周邊可能受到影響的相鄰建築物沉降觀測記錄。

(3)基坑支護樁(牆)形變監測記錄。

a頂板土方開挖,基坑支護樁(牆)形變監測記錄;

b地下一層土方暗挖,基坑支護樁(牆)形變監測記錄;

c地下二層土方暗挖,基坑支護樁(牆)形變監測記錄;

(4)新建地下工程本體沉降監測記錄。

1)土方開挖深度:土方一次性開挖的深度越深,影響範圍越大。

2)地質分布狀況:根據《地質詳細勘察報告》土體分布狀況,土體承載力越低,穩定性越差,影響的範圍就越大。

3)降水深度:根據專家論證並通過的《施工降水專項方案》,採取分層降水法,層層遞進,在相對時間內儘量減少基坑側翼壓力,增加基坑的穩定性。在施工中,若一次達到性降水深度,影響範圍也就隨之擴大。

4)支護樁(牆)形變數:根據專家論證並通過的《基坑圍護設計方案》、《地下土方暗挖專項方案》,土方開挖能夠保證基坑支護體系的安全。若一次性開挖過深、300h型鋼間距過大、型鋼產生形變過大、截滲水泥土牆開裂漏水流砂,則會對支護樁(牆)外部的原始土擾動較大,同時對周邊地上建築物沉降的影響就越大。

5)檢測頻率。施工中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範進行監測,若監測時間間隔越長,資料就會不准,影響範圍越大。

1、技術檔案核實:對周邊相關建(構)築物的基礎資料進行核查。

2、建構築物現狀檢查:主要檢查結構是否存在裂縫、明顯破損、傾斜等缺陷。

3、現場監(檢)測:根據需要,可能進行現場檢測與試驗的專案有:

(1)結構構件裂縫分布、寬度檢測;

(2)結構沉降監測,利用沉降差確定結構傾斜;

(3)對於在第二次、第三次檢測中發現新開裂縫較大、不均勻沉降較大的建築物進行材料強度檢測。現場檢測依據現行檢測技術標準執行。

本工程監(檢)測主要分為三步:

1、開始檢查檢測前,對被檢(監)測建構築物進行全面的檢查、檢測,確定結構構件裂縫分布、寬度;設定主要沉降觀測點和標高測量等。

2、檢查檢測過程中,可根據檢查檢測進度及檢查檢測檢測資料及周邊建構築物變化情況進行第二次的檢查檢測,裂縫、沉降的檢查檢測內容同上。

3、 結構竣工後,進行第三次檢查檢測,裂縫、沉降的檢查檢測內容同上。

借助規劃局已經給定的基準點,採用幾何水準或液體靜力水準等方法利用水準儀和水準尺進行觀測。

借助規劃局已經給定的基準點,對於特定方向的水平位移,可採用視準線法、小角度法和投點法等。當測點與基準點無法通視或距離較遠時,可採用gps測量法或三角、三邊、邊角測量與基準線法相結合的綜合測量法。對於地下深層水平位移監測,採用在牆體或土體中預埋測斜管,通過測斜儀觀測各深度處水平位移。

借助規劃局已經給定的基準點,利用刻度探繩和捲尺來進行檢測。

(1)監測點布置

頂部水平位移監測點布置水平間距不宜大於20m,頂部豎向位移監測點與水平位移監測點共用。深層水平位移監測點水平間距不宜大於50m,可根據實際監測情況加密。

(2)基坑內地下水位監測點布置應根據降水方式確定。深井降水時監測點布置在基坑**和兩相鄰降水井的中間部位;採用輕型井點和噴射井點降水時監測點布置在基坑**和周邊處,檢測點數量現場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3)支護結構位移監測點應布置在受力、變形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具體監測點布置應根據支護形式、支護布置確定,測點的布置應滿足《建築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範》(gb50497-2009)的相關要求。

現場根據周邊建(構)築物距基坑支護樁的距離不同和建築物基礎形式不同,選取監測的方法也不同。原則上:距離越近、淺基礎,密點監測;距離越遠、樁基礎,疏點監測。

(1)記錄裂縫末端位置方法。首先確定裂縫位置,用放大鏡找準待觀測裂縫末端準確位置後, 再用色筆作好端部標識並記日期, 然後定期、定人檢查裂縫長度的發展變化。這種方法宜用於裂縫長度較短且操作不便處結構構件縫擴充套件的觀測。

(2)貼石膏餅方法。調製稠度適中的石膏粉漿體, 塗抹在待觀測裂縫處約 3~ 5mm 厚的圓形或矩形石膏餅, 定期檢查石膏餅是否開裂, 來確定裂縫的發展情況。這方法宜用於裂縫寬度較小且操作不便處結構構件裂縫擴充套件的觀測。

基坑變形監測方案

目錄一 編制依據 1 二 工程概況 2 三 監測目的 5 四 基坑監測專案 5 五 基坑監測點布置及埋設 7 5.1一般規定 7 5.2坡頂及支護水平 豎向位移監測 8 5.3周邊建築及道路沉降 8 5.4地下水位監測 9 5.5周邊地面沉降監測 10 5.6周邊地表裂縫監測 11 六 作業方法 1...

基坑變形監測方案

一 工程概況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行政辦公樓位於該校南院內,該工程為框架剪力牆結構,地下1.5層,地上6.5層,地下室埋深5.8m,建築物高度21.6m,建築面積9200.37 基坑邊坡採用土釘牆支護,基礎為倒置式架板結構,地基為柱下樁基。二 支護結構監測的目的和監測專案 1 目的 由於周圍緊鄰建築物,...

邊坡變形監測方案

2012年 1月 1日 目錄 一 工程概況 2 二 監測內容 2 三 監測實施流程 2 四 報 法 4 五 監測點布置及監測方法 5 六 監測技術要求 6 七 人員及儀器設 6 一 工程概況 本專案穿行於重丘地區的群山峻嶺之中,填深挖較多,深挖路塹和填路堤邊坡普遍存在,深挖路塹邊坡共29處 大於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