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偶爾發現身邊的老師對工作流露出恐懼感

2021-09-16 05:11:05 字數 4904 閱讀 1951

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分析及應對決策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峰尾圭峰小學陳小琴

時下偶爾發現身邊的老師對工作流露出恐懼感。一位曾經「輝煌」過的中年教師告訴我:她感覺壓力特別大,工作好累好累,好想好想睡覺,所有與工作有關的事都不想做,不想學習、不想研究,學校安排的事能拖就拖,什麼榮譽都不要,如果不是為了謀生計早就辭職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職業倦怠現象呢?經過觀察思考我覺得這種現象不是由某乙個事件造成的,而是由日常工作中的挫折、焦慮、沮喪日積月累造成的。因此,教師職業倦怠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職業倦怠」是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費魯頓伯格於2023年首次提出的乙個概念,是職業壓力的一種。教師職業倦怠是教師超出自身心理承受力,難以順利應對工作壓力過大的一種極端的心理反應,通常表現為:精神疲憊,體力透支,缺乏工作興趣、工作熱情和創造力;無成就感,覺得工作付出太多,但成績不大,對事業追求失去信心;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產生了放棄教師職業的想法;在情緒上通常表現為緊張,焦慮,萎靡不振,效能降低,甚至對學校和學生產生一種厭惡感等。

就教育而言,職業倦怠是成為導致教師厭教、教育水平不高甚至人才資源流失的重要原因,最終將引發教育質量下降。因此,教師職業倦怠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本文擬對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與對策進行探索,以便對教師職業發展有所幫助。

一、 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分析

1、職業因素

教師職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服務行業,其自身的一些特點決定了教師在工作中的必然持續的高壓力狀況之中,從而極易導致教師產生倦怠心理。

首先,工作負擔過重,工作時間過長。教師職業和其他職業不同的一點就是工作時間的連續性和空間的廣延性。其他職業在8小時工作時間之外,一般都不再從事和工作有關的事情。

但教師除了在上班時間要進行緊張忙碌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外,還有大量的工作只有在下班以後才有時間去做,如查閱參考資料、培優補差、家訪、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科研等等。而且,為了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老化的加速以及持續不斷的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師還必須利用「業餘時間」不斷地學習學科領域的最新進展和教育教學理論的新發展。「兩眼一睜,忙到熄燈」是許多中小學教師生活的真實寫照。

小學教師面對的是10歲左右的懵懂的孩子,勞動強度要更大些。長時間超負荷運轉,使不少教師在心理上和情緒上處於極度疲勞和衰竭的狀態。而這種疲勞和衰竭狀態正是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典型症狀。

其次,教師角色衝突和角色模糊。當個體面對種種衝突情境而又被期望做出角色行為時,角色衝突就會出現。這時,如果個體不能妥善調和這種不和諧,壓力就會隨之產生。

而角色模糊則是指個體由於對其職業的權力、義務、責任等缺乏清晰的、一致的認識而感到對工作無法勝任。這種角色定位模糊也是易導致壓力的產生。在工作中,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又是家長的**人;既是班級的管理者,又是學生的知心朋友等等,他們扮演著多重角色,而且隨著學校功能的日益複雜化和多樣化,教師所要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重化,而這些角色行為有時是相互矛盾的。

因此,教師在工作中常常要面對角色衝突和角色模糊的情境,這使得他們不可避免地感到心力交瘁。

2、工作環境因素

⑴一線教師由於長期埋頭於以重複為特徵的日常教育生活,往往安於現狀,對時時發生在自己身上、周圍的教育教學問題習以為常。⑵教師與社會接觸面小,絕大多數侷限於學校和家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過著學校家庭兩點一線富不了、餓不死的生活。⑶現在的學生是獨生子女多、留守兒童多,學生普遍的越來越難管、不聽話。

現在教育學生是一句不能罵、一下不能打,須小心謹慎,生怕學生離家出走、自殺等事情發生, 一旦出事,新聞**指責的便是教師、學校。⑷教師自己工作的學校環境差,工作條件艱苦,工作量大,福利待遇差,收入少,而昔日的同學或以前的同事因不同的原因在條件較好的學校工作,他們工作環境優越,工作量相對的小些,但他們的福利待遇反而好得多,收入多,造成教師心理落差大,心理不平衡,工作情緒差。⑸社會以簡單的各種「率」作為評價教師工作的標準,競爭的手段和方法不科學,獎勵與處罰機制不健全,無意義的考評、評比太多等等,都增加了教師工作的負荷量,教師心力交瘁,導致倦怠心理的產生。

⑹有些學校領導在管理學校過程中,獨斷專行,家長式的工作作風,教師被排除決策之外,有些學校教師之間的人際關係不和諧,教師之間明爭暗鬥,處處防範,教師感到緊張、壓抑、煩躁、鬱悶,這種體驗遷移到工作中就會導致教師壓力大,容易誘發教師職業倦怠。

3、自身因素

職業倦怠源自於職業、社會等方面,作為教師本人,更應清醒認識到倦怠首先是源於自己,教師的自身因素成為產生職業倦怠的重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⑴功利化思想嚴重,過激對待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等涉及自身利益的問題,消極對待工作。⑵不少教師爭強好勝,總想事事走在他人前頭,一旦目標沒實現,就情緒低落。⑶部分教師家庭壓力大,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事務多,工作任務重,無時間參加體育鍛煉,弄得身心俱疲,久而久之,教師就產生厭倦的心理。

⑷對自身要求不切實際。許多教師認為教師必須在學生、家長甚至社會人心中保持乙個「完美」的形象,認為這是教師職業的必然要求,因而這些教師往往對自己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有的甚至要求自己成為乙個「完美主義」者。這樣,使得他們常常在無意識中壓抑和否定自己的正常要求以滿足職業需要。

然而,美好的願望常常與客觀現實產生衝突,一旦出現差錯,這些教師內心的自我譴責往往強烈而持久。事實表明,對自身要求越高,其自身的壓力也就越大,持久的壓力勢必導致倦怠的產生。

4、社會因素

首先,社會期望過高。教師不但承擔著傳遞人類千百年來所積累的人類文明成果的重任,而且承擔著為國家的建設培養合格的各級各類人才的重任,因此,其所承受的社會期望也就較高。在競爭日趨激烈、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今天,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進一步得到強化,家長對教師的期望也就相應地不斷提公升。

教師在為社會的信任和重托感到自豪的同時,但正如社會心理學家威爾遜所說:「所有對他人高度負責的角色,都要經受相當多的內在衝突與不安全感。」任何一名有責任心的教師都會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尤其是當學校和教師沒有能夠實現社會的期望,人們不約而同地把指責的目光投向教師,認為教師無能或失職時,教師的壓力更是倍增。這時他們所體驗到的不僅是工作的勞累,更有不被理解、有付出而無回報的辛酸,教師的成就感因此而降低或缺失。如果這種狀況長期不得緩解,倦怠心理自然產生。

其次,工資待遇低,社會地位不高。從客觀上說,教師對社會進步的巨大作用決定了教師就當擁有較高的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然而,在我國,長期以來教育事業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加上體腦倒掛的長期存在,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都偏低,與社會賦予教師職業的崇高使命並不相稱。

近些年來,國家雖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不斷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但從總體上來看,與勞動性質和強度相當的其他行業相比較,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依然偏低,同時中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也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提高。理想和現實的巨大反差大大挫傷了教師的工作熱情,產生職業倦怠自然是早晚的事。

二、 應對教師職業倦怠的決策

教師一旦產生職業倦怠,工作缺乏主動進取的熱情,而教師不追求發展,學生的發展、學校的發展都會成為空談。如何防止和克服教師職業倦怠呢?我以為可採取以下對策:

1、 立足現實,改善教師自身的工作方式

我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國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依舊是窮國辦大教育,班額過大,教師缺編,經費投入不足等諸多問題,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較好的解決。當我們面對這樣一種無力改變的工作環境時,採取一種什麼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是十分重要的。積極的工作態度激勵我們不斷成功,良性的迴圈又將使我們最終贏得工作;抱怨眼前的工作環境,則令我們意志消沉,惡性迴圈又會讓我們喪失起碼的工作信心與希望。

調整自己的心態,當沒有更好的環境給我們機遇的時候,先乾好眼前的事情,畢竟機遇是不會青睞那些毫無準備的人的。當我們真正學會生活,學會以正確的心態去面對工作,我們一定會發現我們的生活是這樣精彩。法國雕塑大師羅丹說過:

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當我們走近學生,聆聽他們心靈的聲音,我們一定會為他們那豐富的內心世界所震動。也只有走進學生的生活,師生間才會真正建立起一種平等和諧的人際關係,教師工作的創造性才擁有了不竭的源泉。

2、 提高教師的自豪感,培養教師的成就感

首先,引導教師以開闊的心境認識教師職業的意義。乙個人是否幸福,不僅要看物質,更要看精神。從事教師職業,與人打交道、與人溝通,經常感受人的智慧型、情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師就可以提公升自己的人生品位。

所以,教師應當以開闊的心境、愉快的心情看待自己的職業。其次,有追求才有勁頭,無論是班級管理還是教學工作,教師都要有乙個大追求和小目標,通過乙個個小目標的實現,完成自己的大追求。而每一次的成功,都會帶給你快樂、喜悅和成就感。

教師正是在一次次成功的愉悅中,不斷培養和加深對職業的情感。試想,一位熱愛自己職業的教師,他還會感到職業倦怠嗎?

3、 實行教師流動制

「樹移易死,人挪易活」,實事求是地說,現在許多中小學教師專業不對口,學非所用的多。在乙個區或縣級範圍內,教師採取合理流動,動態管理,可有效地解決教師「學非所用」的問題。試想:

學木匠活的人能把裁縫的事做好嗎?尤其是當前的新課程改革,教材、教法的改變,讓那些非專業的教師簡直是無所適從,這些教師精神上、心理上的壓力可想而之。

4、 挑戰生活,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教師被認為是精神上最富有的人,可現實並不是這樣。伴隨著教師工資水平的提高,物質生活逐漸得到改善,精神生活滯後的問題日益突出。由於教師的職業特點,參加社會文化活動和出入社會文化場所的機會都很少,而校內開展的教工文化活動就更少了。

同時,在這個「物欲橫流,精神缺失」的社會裡,教師群體中也很少有人願意獨守「窗前讀書」這片淨土。書籍是人的精神食糧,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脈。離開了精神的支撐和文化的涵養,教師的完美形象就會黯然失色,教師的生活也會變得庸俗。

讀書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境界。無論工作緊張與閒暇,都能夠坐下來,讀點詩詞,看點名著。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調節情緒,緩解工作上的緊張與疲勞。

教師是乙個民族事業的希望,將他們置身於如此不堪重負的心境中,職業倦怠會教育出更多失敗產品。所以教育工作應重視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幫助他們緩解壓力,降低倦怠情緒,給予他們乙個寬鬆自由的精神空間。同時,作為教師自身需要不斷超越自己,做到多方面的轉變。

只有這樣才能從職業倦怠中走出,重新煥發精神面貌。相信教師能享受到這份閃光事業的快樂!

最後,讓我們以魏書生先生的教育格言自勉吧!

「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

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

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自己抵抗力太弱;

埋怨學生太難教育,常常是我們的方法太少。」

發現身邊的美

蒙陰縣第四中學2011級7班張馨月 列夫 托爾斯泰說過 乙個人,他不是因美麗而可愛,而是因可愛而美麗。自從與她相識以來,我便感覺她就是美的化身 善良的美 我與她是同學,我倆形影不離。週末時一起出去玩,路口旁乙個老爺爺在行討。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的,滿是灰塵,補丁隨處可見,皺紋爬滿了一臉,而且像好幾天沒...

發現身邊的美麗

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平常的小事,也有許許多多感人肺腑的大事,但我就是因為這一件小事潸然淚下。今年秋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中山公園賞菊花,來到中山公園頓時一陣香氣撲鼻而來,但滿地都是被人踩踏過的菊花,我見到這一幕傷心不已,心裡滿懷感慨的想 這一地的菊花真是可惜,這是多少的勤勞的花匠付出多少的時間才能種出...

發現身邊的美麗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美麗,我們應該盡自己微薄的力量,將這些美麗挖掘出來。記得在乙個雨天,我獨自走在乙個羊腸小路上,雨點不住的打著,使原本就不好走的小路變得更加的難走,我急急忙忙的走著,路上的行人很少,我也沒太在意,突然,砰 的一聲我將一位老大爺撞倒在路邊上,我趕忙將這位老大爺扶了起來,我對他說 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