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黨性教育心得體會

2021-09-08 11:41:05 字數 2464 閱讀 2580

為學習貫徹落實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按照組織統一安排,我們到臨沂接受黨性教育培訓,參觀了孟良崮戰役紀念館、中國紅嫂革命紀念館等教育基地,聆聽了革命烈士陳若克和女兒英勇就義的感人事蹟。兩天時間,放下工作,沒有壓力,邊看邊聽,邊聽邊想,了解了很多,思考了很多,收穫了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五個方面:

第一,通過教育,對「頭腦裡要有黨性,心目中要有百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前也聽說沂蒙山,也看過電影《紅嫂》,也知道孟良崮戰役。在自己以往的印象中,就是「三個一」:

乙個革命老區,一場艱苦戰爭,一部英雄史事,沒有什麼特別理解和感受。到了基地,一排排烈士墓碑,像一列列待陣出征的戰士,在等待衝鋒的號角。一幅幅真實**,像一張張鮮活真實的面孔,在訴說歷史的滄桑和悲壯。

一件件珍貴實物,像乙個個醒目的警鐘,時時在我們身邊敲響,心裡感到強烈震撼,思想得到極大昇華,精神受到全面洗禮,進而深切感受到我們今天幸福、安寧、和諧的生活來之不易。作為乙個年輕共產黨員,一名優秀公務員,一定要倍加珍惜工作、珍惜崗位,熱愛生活、奉獻社會,努力實踐群眾工作理念,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工作中去。

第二,通過教育,「對位卑未敢忘國憂,丹青難寫是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兩天的教育學習,我重新認識了一種精神對乙個團隊、乙個民族、乙個國家的重要性。在艱苦卓絕的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人以及英勇的中國人民,在沂蒙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的感召下,豪氣當頭,萬眾一心,迸發出勢不可擋的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進而鑄就中華民族敢於亮劍、視死如歸、永不言敗的英雄氣節和民族靈魂,從艱難失敗,從困難挫折,從危難險阻,一步步走向發展、走向壯大、走向成熟,又從成熟走向成功,從成功走向勝利。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既是對歷史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傳承,更是老一輩向新一代人傳遞的精神火把,是指引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旗幟,也是激勵我們做好工作、服務人民、實現自身價值的寶貴動力。

第三,通過教育,對「軍民團結一家親,試看天下誰能敵」有了更加明確的感識。通過參觀,再一次印證了那句話:團結就是力量。

孟良崮戰役,面對敵眾我寡的鬥爭形勢,沂蒙人民「一口飯,做軍糧;一塊布,做軍鞋;乙個兒子送戰場」,同心協力,同仇敵愾,為戰爭的必然勝利提供了堅實的保障,而國民黨74師主帥張靈甫背離民心,妄自尊大,最終孤家寡人,孤軍無援,走向了必然的滅亡。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鮮明的對比,很好地說明:

人心齊,泰山移。做事情、幹工作,個人努力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型。革命先烈鄧中夏說得好:

五人團結乙隻虎,十人團結一條龍,百人團結像泰山。無論戰爭年代、和平和發展時期,我們的事業都是正義的、偉大的、美好的,而我們的團結也是一如既往地堅強的,任何強大的敵人,任何前進的困難,都會向我們投降。追昔撫今,設身處地,我們更應該深切理解團結的重要性,真切領會團結的重大意義。

表現在實際工作中,就是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楷模,把團結作為人格品德來修煉,作為團隊精神來追求。努力涵養容人容事、不計恩怨的雅量,光明磊落、坦誠相見的氣度,謙虛謹慎、聞過則喜的胸襟,善於團結同志,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說,不利於團結的事不做。大事講黨性、講原則、講全域性,小事講風格、講諒解、講友誼,求大同、存小異。

工作上拾遺補缺、相互監督提醒;生活上彼此關照、相互幫助支援。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努力營造舒暢和諧、相融共事的工作環境。

第四,通過教育,對「愛黨愛國,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有了更加真切的體會。作為東夷文明和鳳凰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如今的沂蒙成為名副其實「兩戰聖地、紅色沂蒙」,革命老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在這裡參觀,處處感受到現代氣息,而沂蒙山、紅嫂、六姐妹這些凝聚紅色文化內涵、見證革命建設實踐的形象標識,今天已成為紅色文化產業的知名品牌,也成為我們進行黨性教育、品德錘煉、素質修養的生動教材。

通過學習,我體會到,作為公務員,乙個黨員,要繼承發揚傳統,弘揚無私奉獻精神。奉獻之難在於無私,要做到無私,就要樹立淡泊名利、清正廉潔的價值觀。有了這種價值觀,才能增強黨的信念,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利益,勤勤懇懇為黨工作,為黨的事業增光添彩;有了這種價值觀,才能以黨的利益為重、以集體利益為重、以大局利益為重,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有了這種價值,才能立足崗位,勇挑重擔,爭先創優,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第五,通過教育,對「人民創造歷史,奮鬥開創未來」有了更加深切的思考。這次實地學習,很大的收穫是重新認識了人民群眾對於歷史前進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進一步鞏固了馬克思歷史唯物史觀。革命戰爭時期,沂蒙山區420萬人口,120萬人支前,20萬人參軍,10萬英烈血灑疆場,老區「鄉鄉有紅嫂,村村有烈士,戶戶有戰士」。

這組數字,雄辯地證明了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前行的根本力量。人民最可親、最可愛、最可敬。沂蒙之行再一次告訴我們:

緊緊依靠人民、始終為了人民,是創造歷史的成功經驗,更是開創未來的重要保證。只有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紮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群眾路線,群眾觀點,尊重群眾,熱愛群眾,時刻關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意願和根本利益,才是真正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進而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使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黨的事業永遠興旺發達,從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使中華民族始終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提供堅強的基本保證!

謝謝大家!

純潔性教育心得體會

根據市 縣委 關於開展保持黨的純潔性學習教育活動的實施方案 要求,我鄉黨委研究決定,在全鄉開展保持黨的純潔性學習教育活動。旨在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著力提高黨員幹部的綜合素質,更好地促進工作開展。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深刻識到,要做好為人民服務工作必須堅持工作不忘學習,學習必須與工作密切結合,才能...

講黨性心得體會

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 講黨性 重品行 做表率,不僅有利於發展我們黨的事業,有利於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而且有利於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個人的成長和進步。講黨性 就是要牢記黨的根本宗旨。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擔當起帶領中國人民創造幸福生活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黨性的精髓...

團員先進性教育心得體會

一名名副其實的共青,應該始終能夠做到腳踏實地 扎扎實實 一步乙個腳印地按照團的章程嚴格要求自己,而決不能在團員條件上打折扣 放寬要求 降低標準 自欺欺人,在此,我還想說的是我們每一位生 團員 應該一的苛刻標準來規範自己的言與行。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大學生,也更應該是理論聯絡實際的大學生,我們只有把自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