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眾神仙為什麼一定要剿滅牛魔王

2021-08-27 03:54:28 字數 4007 閱讀 3246

唐僧取經團被困火焰山,正當孫大聖感到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下子從天上地下、神仙鬼佛中,冒出了諸多「戰友」,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剿滅」牛魔王。本來,火焰山之火又不是老牛放的,你向人家借芭蕉扇,人家不借也不能強迫,至少要口服心服才行啊。這一回,如來佛祖可不管這麼多了,你不借,好啊,趁這個機會把你滅了。

老牛啊,真是聰明一世,懵懂一時,「一牛」何以擎天啊!

西遊中唯一的「聯合**」圍剿行動

西遊記的輝煌歷史中,記載了兩次「重大戰役」:一次是「大鬧天宮」,主角是孫悟空先生;一次是「大鬧火焰山」,主角是大力牛魔王。

孫大聖大鬧天宮時,玉帝同志邀請了很多「打手」。但實際上,這些「嘉賓」更多的是站在「高處」觀望,如太上老君、觀音菩薩兩位貴賓非常客氣。觀音菩薩看二郎神久戰不下,覺得不好意思,應該出手幫點忙時,就靦腆地對老君同志說,我沒帶什麼寶貝,乾脆我用「淨瓶」扔下去打那個猴子,幫一下忙吧。

這時,老君同志作為一位「男同志」,終於表現了一回「紳士風度」。他說,算了,你那個「淨瓶」是家裡的裝飾品,「陶瓷」的東西易碎,打碎了多可惜,我老人家也沒什麼面子,我手頭倒有乙個「金剛琢(編者按:牛鼻拘)」,打不碎的,我來扔吧。

結果,真的砸中了猴頭,幫助二郎神生擒了孫大聖。

可見,這些高手「原則上」還不想幫玉帝老兒什麼忙。即使最後沒辦法,求助如來尊者出面降妖,玉帝同志也是付出沉重的代價。因為,他被迫同意如來的要求,開了乙個「安天大會」。

誰把天「安」了,當然如來也,我佛也。

所以,大鬧天宮的戰爭,佛家自始至終都是幕後「**手」。

而這次「大鬧火焰山」不同了,幕後的「**手」一下子跑到了「前台」。你說誰擔任「剿牛」行動的「總司令」?我佛如來也。

如來尊者在這次行動中,「布局嚴密」,他早知道老孫是奈何不了牛大哥的。因此,三調芭蕉扇中的每乙個細節,我佛早已安排妥當,只等老牛「發瘋」,立即展開「剿牛」行動。

這次,豬八戒同志非常賣力,可能得到什麼「暗示」,就是你應該知道「做什麼」。火焰山的土地爺非常賣力,指揮陰兵最早投入戰鬥。觀音菩薩派來保護唐僧的「潛伏」人物,六丁六甲等眾神,不須請示報告也主動參戰。

四大佛家「高手」早已「埋伏」在四面八方,切斷老牛逃跑路線。托塔李天王父子奉旨參戰,他們也是聽從「如來」的調遣。

你想想,只不過乙個「牛魔王」而已,這麼興師動眾。如來尊者動員了一切能夠動員的力量,一句話,必須剿滅牛魔王。這一次,無疑是西遊中,「聯合**」一次最大規模的聯合作戰行動。

牛魔王嚴重損害佛門的基本利益

牛魔王是何許人也,值得如來尊者這麼「大打出手」。

實際上,西遊的大事記中,還真沒有報道過老牛什麼嚴重的劣跡。剛開始,只是與老孫等七個「酒肉兄弟」拜把子,然後就在人間消失了。直到老孫大戰紅孩兒時,這個「牛兒子」抓住唐長老,想好好享受一番,這個孝子還惦念著老爸,所以想請老牛來嚐嚐鮮。

可惜並沒有邀請到,留下了乙個「不良記錄」。真正露面的,就是這次「三調芭蕉扇」。

從老牛的個人檔案來說,確實沒有犯下什麼「滔天罪行」,最多就是生活作風問題。如終日吃吃喝喝,與社會「黑惡勢力」稱兄道弟,家庭生活不檢點,拋妻離子「包二奶」。這些問題放在現在,更多的是受到社會**的譴責而已。

我認為,如來尊者這麼重視牛魔王,主要基於幾個理由。

牛魔王的所作所為,嚴重影響了西遊取經事業。整個西遊記中的故事,其實就是乙個「如來布局」(詳見拙作《如來布局與商業運營》)。如來的目的,就是用「佛法」統治三界,當然,人界是「普法」的重中之重。

如來精心策劃的「取經事業」,不可能因為火焰山的阻隔而中斷。因此,凡是阻礙取經事業的,不管是誰,一切必須盪除。

不魔不聖的牛魔王,成為佛家「普法」新的重大隱患。牛魔王的成長史與孫大聖很相似,起初都是屬於不入真流的妖仙。這些妖仙自恃本領高強,不服天上管轄,不服地下輪迴,不皈佛門教誨。

不魔不道的時候,像孫猴子一樣躲在「花果山帝國」逍遙自在,一朝「不高興」就可以反上天宮。這些人物危害巨大,因為他們的本領,已足夠與任何一方分庭抗禮。例如這次牛魔王一頭「牛」,就鬧得天上地下,人心倉皇。

乙個孫猴子已夠受了,在加上乙個「牛魔王」,一定會破壞佛家的既定策略。所以,必須先除之而後快,杜絕後患。

剿滅牛魔王行動,是佛家文化滲透的一次實戰機會。如來尊者為了弘揚佛教文化,動了很多腦筋,想了很多辦法。最初,他對天下四大部洲做了科學劃分,選擇「普法」條件比較好的南瞻部洲,並且整個行動策略非常高明,非常完美,促使唐皇陛下派出取經團,亦步亦趨前往靈山取經,這是多麼高水平的運作啊。

而牛魔王處於西牛賀州,靈山腳下,竟然在佛門的眼底下修煉「道家」功夫,這不是明擺著跟如來唱對臺戲嗎?雖然老牛每天沉醉在歌舞昇平、醉生夢死中,但是,按照他的智慧型,肯定知道會有一場「刀光劍影」的。難怪,最後認輸時,他口裡不情願地說出了一句話:

情願歸順佛家也。

乖乖,一切的迷霧揭開,如來開戰,原來就是一次「有預謀」的實戰演習而已。

收服「心魔」成就佛家的全面勝利

我總在揣摩乙個事,就是關於牛魔王之「魔」和孫大聖之「聖」的問題。

按照佛家所說,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這裡,要弄清楚什麼是「魔」的問題,對收服牛魔王一事,可能有些幫助。

我們所說的「魔」,是來自梵語的舶來品,全稱為「魔羅」,或者「惡魔」,指能奪命、障礙、擾亂、破壞等,具體的意思是,能夠傷害人的性命,阻礙並擾亂人們修道的惡鬼,就是「魔」。所以,我們也稱為「魔鬼」。最初翻譯過來時用作「磨」字,直到南朝梁武帝時,它的意義更加集中,就是能夠使人煩惱的慾望,所以改為「魔」字。

由「石」變「鬼」,體現了時代和認識的進步。

關於魔的具體表現形式,主要有「內魔」和「外魔」之分。也就是說,我們的內心不符合正道,就是有內魔;由於內魔的作用,影響了外界,就是修出了外魔,到處為非作歹,成為客觀存在,成為危害主體。

由於人的慾望太多,所以煩惱也多。消除「魔障」,就成為佛家普度眾生的要旨。消除魔障,關鍵在於修心,正所謂魔非魔,道非道,善惡在人心;欲非欲,情非情,因緣由天定。

心生魔生,心滅魔滅。一念之善,就是天堂;一念之惡,就是地獄。

因此,一位姓「牛」的「魔王」,就是佛界重點修煉並清洗的物件。孫大聖當初未入真流、沒有走上正道時,也是「意馬心猿」。因此,如來尊者大發「慈悲」,專門為他修建了乙個名叫「五行山」的「別墅」,讓他在裡面「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不過,老孫的名字有個「悟」字,但就一直沒有開悟,整整等了五百年才「想通了」。雖然如此,想通也不晚,孫大聖之「聖」也逐步名實相副,才德般配,成為「聖猴」。

老牛由於還在魔道之中,一頭沒有「悟道」的野牛,一旦心理魔成,染上了「瘋牛症」,那麼這個宇宙可能就要亂套了,再來一次新的「大鬧天宮」,或者「大鬧靈山」。這次,可能不是「皇帝輪流做」,而是「佛祖輪流做」了。

佛說,一笑成魔,一笑成佛。心魔的特點,就是會形成「我執」,我執就是造成煩惱的根本。人一旦有了煩惱,就會推動我們造很多業,由煩惱造的業,結果乙個是妨害他人的利益,包括性命;乙個是阻礙他人行善走正道,使他人的智慧型得不到增長。

因此,降伏「心魔」多麼重要,降伏牛魔王多麼重要啊。

世界上沒有一塊真正自由的天地

牛魔王肯定會想,我生活得好好的,我招惹誰了。扇子是我家的,憑什麼要借給那個「欺妻害兒」的孫猴子?我生活得好好的,為什麼破壞我的世外桃源生活?

我的「二奶」有什麼罪,為什麼一定要打死她?

老牛確實想不懂,想不透。其實,這裡可以用乙個社會學的理論來解釋。它叫「社會學想象力」,就是我們個人生活,始終是與這個社會生活聯絡在一起的。

我們生活在自己的生活歷程中,這個生活歷程又存在於特定的歷史序列中。我們的內在生命和外在生涯是辨證統一的,它使我們能夠看清更加廣闊的歷史舞台,能夠看到看似雜亂無章的日常經歷中,時時刻刻是與整個社會聯絡在一起的。這樣,我們才不會錯誤地認識自己的地位,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社會生活中,甚至影響歷史的程序。

牛魔王差一點影響了歷史的程序。因為,一旦如來尊者也沒辦法解決他,取經事業只能放棄!但是,這是可能的嗎?這是不可能的。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明白了,這個世界,是乙個沒有真正自由的世界。

你可以幹什麼,你不能幹什麼,整個社會都有一定的制度和規範,都有一套約定俗成的辦法。只要遵照這些制度和辦法,展開個人的博弈,才可能取得成功。否則,如來尊者佛光普照,也會讓你像牛魔王一樣,迷途知返。

在這片沒有真正自由的天地,只有向孫大聖學習,才能在人海博弈中取得成功。因為,你個體要參與社會生活,必須在博弈中知道那些利益必須犧牲,那些利益可以保留並做大。孫大聖犧牲了花果山逍遙自在的小天地,換來了美輪美奐的大世界,這不就是智者麼?

聖賢麼?

這就是牛魔王之「魔」與孫大聖之「聖」的根本區別。

西遊記地名

洲名東勝神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 國 州名傲來國傲來國 南海灌洲唐 山 川 城名花果山坎源山 靈台方寸山普陀落伽山 洞 寺 庵 觀水簾洞水髒洞斜月三星洞 相關的人 妖 怪 仙 佛孫悟空 混世魔王 牛魔王 須菩提祖師 觀世音菩薩 二郎神灌江口 南贍部洲 梅山長安流沙河 福陵山雙叉嶺蛇盤山黑風山浮屠山 化生...

西遊記後傳

自從悟空師徒四人取經回來以後,他們天天在天上無所事事,最近一天了來一次地上的中國飛船,悟空便對師傅商量如何再去地上玩玩,終於有一天唐僧和如來商議後,同意他們下來一百天。好不一會兒,師徒四人到了地上,他們嚇了一跳,呀!才幾百天地上就變了個樣,豬八戒對孫悟空說 猴哥,我們去花果山看看,如何?孫悟空高興地...

再讀《西遊記》有感

書是知識的海洋,讀書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影響人的一生。讀書能改變乙個人的品德,提公升乙個人的思想,鑄造乙個人的靈魂。通過讀書,讓我們學會了本領,掌握了技能,得以在這個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資本,通過讀書,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西遊記 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