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恢復技術基礎知識

2021-07-30 17:04:33 字數 2645 閱讀 6418

資料恢復:單純從字面上的解釋也就是恢復資料。

一、 什麼是資料?

名詞解釋:進行各種統計、計算、科學研究或技術設計等所依據的數值。

資料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但在這裡我們僅針對計算機領域中部分應用來了解。

在電腦科學中,資料是指所有能輸入到計算機並被電腦程式處理的符號的介質的總稱,是用於輸入電子計算機進行處理,具有一定意義的數字、字母、符號和模擬量等的通稱。

電子計算機加工處理的物件。

早期的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計算,故加工的物件主要是表示數值的數字。現代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廣,能加工處理的物件包括數字、文字、字母、符號、檔案、影象等。

二、從哪恢復?

資料記錄裝置

資料以某種格式記錄在計算機內部或外部儲存介質上。

儲存介質是指儲存資料的載體。比如軟盤、光碟、***、硬碟、快閃儲存器、u盤、cf卡、sd卡、mmc卡、sm卡、記憶棒(memory stick)、xd卡等。目前最流行的儲存介質是基於快閃儲存器(nand flash)的,比如u盤、cf卡、sd卡、sdhc卡、mmc卡、sm卡、記憶棒、xd卡等。

什麼是資料恢復?

當儲存介質出現損傷或由於人員誤操作、作業系統本身故障所造成的資料看不見、無法讀取、丟失。工程師通過特殊的手段讀取在正常狀態下不可見、不可讀、無法讀的資料。

資料恢復是指通過技術手段,將儲存在台式電腦硬碟、筆記本硬碟、伺服器硬碟、儲存磁帶庫、行動硬碟、u盤、數碼儲存卡、***等等裝置上丟失的電子資料進行搶救和恢復的技術。

三、如何恢復?

針對不同故障的不同問題具體分析、判斷。

資料恢復的故障型別

大體上可分為硬故障和軟故障兩類。

硬故障是指儲存介子的物理硬體發生故障、損壞。

如:硬碟物理故障(資料儲存裝置--主要是磁碟)

大量壞道(啟動困難、經常宕機、格式化失敗、讀寫困難);

電路板故障:電路板損壞、晶元燒壞、斷針斷線。(通電後無任何聲音、電路板有明顯的燒痕等);

盤體故障:磁頭損壞、磁頭老化、磁頭燒壞(常有一種「咔嚓咔嚓」的磁頭撞擊聲);電機損壞(電機不轉,通電後無任何聲音);

韌體資訊丟失、韌體損壞等。(cmos不認盤、「磁碟管理」中無法找到該硬碟);

碟片劃傷。

軟故障是相對於硬故障而言的,即儲存介子物理硬體沒有損壞,通過軟體即可解決的故障。包括誤刪除、誤格式化、誤分割槽、誤ghost等。

刪除刪除操作卻簡單的很,當我們需要刪除乙個檔案時,系統只是在檔案分配表內在該檔案前面寫乙個刪除標誌,表示該檔案已被刪除,他所占用的空間已被"釋放", 其他檔案可以使用他占用的空間。所以,當我們刪除檔案又想找回他(資料恢復)時,只需用工具將刪除標誌去掉,資料被恢復回來了。當然,前提是沒有新的檔案寫入,該檔案所占用的空間沒有被新內容覆蓋。

格式化格式化操作和刪除相似,都只操作檔案分配表,不過格式化是將所有檔案都加上刪除標誌,或乾脆將檔案分配表清空,系統將認為硬碟分割槽上不存在任何內容。格式化操作並沒有對資料區做任何操作,目錄空了,內容還在,借助資料恢復知識和相應工具,資料仍然能夠被恢復回來。

注意:格式化並不是100%能恢復,有的情況磁碟打不開,需要格式化才能開啟。如果資料重要,千萬別嘗試格式化後再恢復,因為格式化本身就是對磁碟寫入的過程,只會破壞殘留的資訊。

低階格式化

就是將空白的磁碟劃分出柱面和磁軌,再將磁軌劃分為若干個扇區,每個扇區又劃分出標識部分id、間隔區gap和資料區data等。可見,低階格式化是高階格式化之前的一件工作,它不僅能在dos環境來完成,也能在xp甚至vista系統下完成。而且低階格式化只能針對一塊硬碟而不能支援單獨的某乙個分割槽。

每塊硬碟在出廠時,已由硬碟生產商進行低階格式化,因此通常使用者無需再進行低階格式化操作。

分割槽硬碟存放資料的基本單位為扇區,我們可以理解為一本書的一頁。當我們裝機或買來乙個行動硬碟,第一步便是為了方便管理--分割槽。無論用何種分割槽工具,都會在硬碟的第乙個扇區標註上硬碟的分割槽數量、每個分割槽的大小,起始位置等資訊,術語稱為主引導記錄(mbr),也有人稱為分割槽資訊表。

當主引導記錄因為各種原因(硬碟壞道、病毒、誤操作等)被破壞後,一些或全部分割槽自然就會丟失不見了,根據資料資訊特徵,我們可以重新推算計算分割槽大小及位置,手工標註到分割槽資訊表,「丟失」的分割槽回來了。

覆蓋資料恢復工程師常說:「只要資料沒有被覆蓋,資料就有可能恢復回來」。

因為磁碟的儲存特性,當我們不需要硬碟上的資料時,資料並沒有被拿走。刪除時系統只是在檔案上寫乙個刪除標誌,格式化和低階格式化也是在磁碟上重新覆蓋寫一遍以數字0為內容的資料,這就是覆蓋。

乙個檔案被標記上刪除標誌後,他所占用的空間在有新檔案寫入時,將有可能被新檔案占用覆蓋寫上新內容。這時刪除的檔名雖然還在,但他指向資料區的空間內容已經被覆蓋改變,恢復出來的將是錯誤異常內容。同樣檔案分配表內有刪除標記的檔案資訊所占用的空間也有可能被新檔名檔案資訊占用覆蓋,檔名也將不存在了。

當將乙個分割槽格式化後,有拷貝上新內容,新資料只是覆蓋掉分割槽前部分空間,去掉新內容占用的空間,該分割槽剩餘空間資料區上無序內容仍然有可能被重新組織,將資料恢復出來。

同理,轉殖、一鍵恢復、系統還原等造成的資料丟失,只要新資料占用空間小於破壞前空間容量,資料恢復工程師就有可能恢復你要的分割槽和資料。

寫作意義

這只是讓大家基本了解資料儲存和資料恢復的基本原理,目的是讓大家不再感覺到資料恢復的神秘,懂得一點資料恢復的知識和資料恢復原理,可以最大限度的拯救遭遇意外的資料,避免更大的損失。真正的原理和資料恢復工作要稍微複雜一些。

注意:當資料出現問題時請勿自行操作以免造成資料覆蓋無法恢復,切記!!!

資料庫基礎知識

第7章 visual foxpro資料庫應用基礎 課題名稱 7.1 補充知識1 概述 資料庫基礎知識課時 2 一 問題的提出 1.為什麼要學習本課程?資料庫基礎知識是學習visual foxpro資料庫應用的基石。2.學習本課程需要解決的問題 資料庫組織資料的方法 資料模型。讓學生初步了解資料庫的一...

資料庫基礎知識

2007年9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筆試試卷access考試試題 一 選擇題 1 35每小題2分,共70分 11.用二維表來表示實體及實體之間聯絡的資料模型是 a.實體 聯絡模型 b.層次模型 c.網狀模型 d.關係模型 答案 d 13.假設乙個書店用 書號,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庫存數量....

資料庫基礎知識

1.基本概念 資料 資訊 資料處理 資料庫 db 資料庫管理系統 dbms 資料庫系統 dbs 2.access資料庫的7種物件及其作用 3.概念模型 1 概念模型中的幾個相關概念 實體之間聯絡型別的種類並能對例項進行分析 e r圖 4.資料模型的種類及特點 5.關係資料模型 掌握以下基本概念 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