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俗話說凡事預則立

2021-07-26 06:10:21 字數 3758 閱讀 4472

核心提示: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本文主要結合自身經驗,談談考研戰略的問題。決策考研,戰略先行考研與高考不同,高中時大多數考生沒有選擇學校或專業方向的經驗,對於各個學校和學科的資訊也所知甚少,屬於典型的資訊不對稱現象,類似封建社會時期的婚嫁迎娶。

有些同學則認為其所學專業實踐性較強,希望盡早投身社會,積累社

經濟管理學裡在談到決策時,常常會使用兩個詞:「戰略」和「戰術」。「戰略」,簡要地說就是「do the right things」,即選擇準確的切入點入手;「戰術」,相應地可認為是「do the things right」,即知道該如何具體去做。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本文主要結合自身經驗,談談考研戰略的問題。

決策考研,戰略先行

考研與高考不同,高中時大多數考生沒有選擇學校或專業方向的經驗,對於各個學校和學科的資訊也所知甚少,屬於典型的「資訊不對稱」現象,類似封建社會時期的「婚嫁迎娶」;因此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考研是我們的第一次自主選擇。選擇的機會是給我們了,但是如何看待它,並利用好機遇則是我們要慎重考慮的。正如自主戀愛,在給你自由享受的同時,也會給你帶來各種風險和壓力。

因此我們也要有放棄其他選擇可能的魄力與承擔未知風險的勇氣。

審視自我,找到堅持的理由

「to be or not to be」,這是莎士比亞書中憂鬱的哈姆雷特王子在抉擇前反覆的追問。而對於許多大學生來說,大三的下學期是開始內省的時期。除去可能保研或者立志出國的同學,大多數人如當時的我一樣,面臨兩條路:

上或者下。「上」是考研、繼續讀書,「下」則是開始步入社會,參加工作。這兩條路本無優劣高下之分,但有句話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在面臨選擇時,我們第一要問的,即是「考還是不考?」

在市場營銷學中,企業在做戰略決策的時候經常會用到乙個模型:「swot」,即strength(優勢)、weakness(缺點),opportunity(機遇)、threat(威脅)。前兩者是對自身狀況的準確判斷,後兩者則是對外界情況的清晰認識。

具體到考研決策方面,我們首先要對自己的狀態作乙個判斷,問自己三個問題:我必須要考研嗎?我為什麼要考研?

我適合考研嗎?這個自我追問的過程有時是痛苦的,但是如果我們想提高自己人生選擇的質量,和對未來預期的話,這種追問又是必須的。

在選擇考研和就業方面,大家想法不一:有些同學希望考乙個自己愛好的專業;有些同學希望考進乙個自己心儀的學校;有些同學則認為其所學專業實踐性較強,希望盡早投身社會,積累社會經驗;當然,也有一些同學喜歡學術研究,希望能夠通過讀研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完善思維體系,更好地理解把握問題……考研或者就業的理由有很多種,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能說服自己選擇並能夠堅定自己選擇的理由。

準確分析自身情況應該對自身的性格和能力有清晰的認識。有同學說:「我家裡人希望我考研」,或者「我不喜歡就業,覺得自己好像做不了什麼東西,而且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

這些都缺乏內在的選擇動力,當然,這並不是說在這種外在壓力下考研必然會失敗,但是在沒有內在動力的情況下,考研的過程是消極被動甚至可能是痛苦的,考研的成功帶不來自身的喜悅,考研的失敗則會讓自己更加痛苦。

對自身能力也應該有清晰的認識。如有人不喜歡或者害怕考試,有人會有強烈的考研決心,在考試時會適度興奮;有人能夠長時間內從事枯燥的工作學習,有人則無法集中精力讀書。這些都有可能對考試有影響。

想要了解這些,可以諮詢周圍的同學、父母或者老師,在綜合各方意見的情況下,給自己以中立的評價或者優缺點的對照。以我為例:在讀大學期間,我的學習成績是班級18名(全班共38人),屬於中間階層。

但是客觀來說,我有文科思維,平時涉獵廣泛;雖對所學專業廣告學有一定興趣,但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本校的廣告學科實力雖有,但影響力較弱,即使就業也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自己一直以來都為高考的結果遺憾,也希望能夠有所改變;而且,我對經濟學甚感興趣,所以也想換個專業換個思維角度……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我堅定了考研的信念。在選擇研究方向方面,考慮到自身數學水平的限制,因此需要在新聞學與經濟學之間找到很好的平衡點,由此傳媒經濟學作為經濟學與新聞學的交叉學科映入視野。

而發現很多人的失敗在於沒有認清自己的興趣,因此學習動力不足;沒有對自我進行客觀評價,以至於對自己期望過高,在複習的過程中,自然會產生現實的挫折感,影響複習的效率。因此,對自我客觀分析後作出的考研決定能使我們積極投身備考複習,即使在遇到短暫的心理動搖和挫折,也能迅速調整,奮力向自己的目標邁進。

評估考研機遇和風險

對外界因素進行有效的評估則包括:分析自己可能遇到的機遇與必須面對的風險。以考研規模來說,2023年全國考研人數和2023年人數相當,都在127萬左右,但競爭強度明顯不同。

因為國家教育部在2023年實施加大各重點院校保送指標的政策,保送生占去更多的統考錄取名額,因此,事實上2023年考研總體錄取比例會有所下降。但各個院校具體政策與錄取計畫不同,也會有所差別。在評估外界因素時,主要考慮以下三方面:

(1) 考研總體趨勢。

自2023年以來,考研報名人數快速增長,錄取人數雖然增幅相對較慢,但也呈現**趨勢。北京、江蘇、湖北等高校為考研重點報考物件區,教育部直屬重點高校競爭激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北京幾所著名高校競爭尤為慘烈。風險經濟學認為:

高風險預示著高收益的可能性,因此在你希望獲得較高收益的同時,也要有勇氣接受風險的出現。對於一些希望獲得碩士學歷,但對學校和地方要求不高的考生,為規避風險,可考慮避開競爭焦點或集中區域,選擇西部地區,如西安交通大學或者西北工業大學,這些學校的部分學科水平絲毫不低於中東部地區高校;或選擇普通院校的強勢專業。此時,對於各高校實力與學科實力的比較分析便顯得尤為重要。

(2) 報考方向。

具體說來,考研的方向主要分以下四類:本校本專業、本校外專業、外校本專業、外校外專業。難度在常態下依次上公升,但也會因人而異。

我認識的一些朋友,因為是考本校本專業的,複習時就有自我放鬆的傾向,以致最後未達到分數線,即使有本校的有利資源,也無法使用。相反,有位同學在大學期間就立志改學經濟學,除了選修經濟學雙學位外,自學大學數學,最後如願考上中山大學嶺南經濟學院。

一般來說,考本校本專業只需要集中精力備考初試,面試則相對容易,這些都是 「潛規則」,但是若優勢使用不當,則可能變成劣勢。在投考外校本專業時,雖然大體知識結構相同,但各校專業風格與研究側重點會有所不同,這些都是備考者要謹慎研究關注的。投考本校他專業,難度比外校本專業略高,但有很好的接近性優勢,能夠與老師溝通,便於獲得資訊資源。

最難的即是外校外專業,但對於難度的**心理加大了考生的準備力度與全面性,因此,若備考得當,同樣會「絕處逢生」,化險為夷的。不管是何種情況,都要明確兩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堅持是成功的開始。

」(3) 獲得有效的資訊資源。

在資訊時代,個人努力很重要,但同樣不能忽略對於資訊的獲知。有時候,「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差別就在於是否知道相關資訊。我的一位本專業師兄曾對我說有人到現在還在向他詢問前些年的考研專業參考書問題,事實上,參考書早已更新。

網路發達的今天,我們必須盡可能了解有用資訊:如自己所考專業的競爭程度,以及所考專業的學科實力與師資力量、導師偏好與專長等。這些都有助於備考方向的明確。

以人大新聞學院為例,在2023年擴招40名奧運方向研究生,這樣若報考新聞學、傳播學或傳媒經濟學方向未被錄取,仍會有機會被改錄到奧運專業,因此相比往年就降低了競爭強度。此外,傳媒經濟學的錄取比例為5%多一點,而新聞和傳播則為10%,據可靠訊息稱,2023年傳媒經濟專業招考人數會有所增加,因為師資力量的增強,會比原來增加一倍。若備考時沒有這些內部綜合訊息,則很可能會增加決策的風險。

求穩會損失收益的最大化,求險則需要提高自身的資訊搜尋和整合能力。這樣,才能提高自身決策的理性與可行性。因此在選擇考研方向時,要考慮到是否能夠獲得有效的資訊,以及各方意見,最終通過自身的分析,做出效益最優化的決定。

考研的過程是對耐力與實力的綜合考驗,但之前的選擇是對你的個人理性與決策力的審查,雖然短期內不會看出戰略的高下之分,但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因此,只有對戰略進行謹慎審視,才能達到理想的收益。

俗話說蘋果

俗話說 一天吃乙個蘋果,醫生遠離你。蘋果似中藥,具有多種祛病養生功效,還是美容養顏佳品。另外,蘋果所含的營養既全面又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適合各類人群食用。然而,您知道嗎?蘋果顏色不同,祛病養生功效大不同。紅蘋果更有益心臟,提高記憶力,保持泌尿系統的健康。中醫認為,紅蘋果降低血脂 軟化血管的祛病作用更強...

好多關於俗話說的

俗話說1 俗話說 好馬不吃回頭草 可俗話又說 浪子回頭金不換 2 俗話說 兔子不吃窩邊草 可俗話又說 近水樓台先得月 3 俗話說 宰相肚裡能撐船 可俗話又說 有仇不報非君子 4 俗話說 男子漢大丈夫,寧死不屈 可俗話又說 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 5 俗話說 打狗還得看主人 可俗話又說 殺雞給猴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