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心肺復甦操作流程 新增

2021-07-24 08:37:34 字數 1250 閱讀 4250

院內單人心肺復甦操作流程

判斷意識(看瞳孔、壓眶、觀察有無反應)→無反應→判斷呼吸(<10秒鐘)→判斷呼吸已停止或呼吸異常(嘆息樣、喘息)→通知陪護或他人呼叫醫生到場

看時間→立即置木板於患者身下→解開患者上衣、鬆開腰帶→去枕→迅速確定按壓部位→兩手掌根部重疊放於其上、手指稍向上翹起、肘關節伸直、利用體重和肩臂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壓30次(放鬆間隙手掌根部不能離開胸壁)→另一人準備除顫儀,根據時機除顫(口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取下義齒→開啟氣道→復甦囊連線輸氧連線管,氧流量調節至10-12l/min(新生兒為5-10 l/min)→一手托起下頦,並使用ec法固定面罩,使面罩與患者面部緊密銜接→另一手連線、擠壓氣囊送氣→同時觀察胸廓抬起及復原情況→使用氣囊送氣2次後→同法進行胸外心臟按壓30次→再次開啟氣道→同法使用氣囊送氣2次→如此反覆5次直至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判斷復甦效果→見瞳孔由大縮小,自主呼吸恢復,頸動脈搏動出現,面色、口唇及**顏色轉紅、紫紺減退,復甦有效→頭部放平、枕頭復位→為患者穿好衣褲→取下按壓板→整理床單位及用物→根據病情需要為患者給予合適的氧流量吸入

注意:1、按壓深度:**胸骨下陷至少5cm, 嬰兒和兒童的按壓幅度至少為胸部前後徑的三分之一(嬰兒大約為 4 cm,兒童大約為 5 cm、新生兒為1-2cm)。

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嬰幼兒100-120次/分,新生兒140次/分。新生兒心率<60次/分即開始胸外心臟按壓。

按壓方法:小兒用單手按壓,新生兒用2個指頭按壓。

2、採取仰頭舉頦法(醫務人員對於頸椎創傷患者使用推舉下頜法)開放氣道。按壓時肩、肘、腕在同一直線上,並與患者身體長軸垂直,按壓時手掌掌根不可離開胸壁。

3、**使用1-2l的簡易呼吸器,如氣道開放,無漏氣,1l簡易呼吸器擠壓1/2-2/3,2l簡易呼吸器擠壓1/3。

4、復甦囊送氣頻率:**8-10次/分,新生兒40-60次/分。按壓與放送氣囊的持續時間比為1:2。

5、如人工氣道已經建立,則氣囊送氣時可不暫停按壓。

6、胸外心臟按壓過程中,判斷心肺復甦時間應少於10s。建立血管通路、用藥和高階氣道設施安置等措施應在不干擾胸外按壓或延擱除顫的前提下開展。不提倡心前區叩擊。

為避免疲勞,每2min更換按壓人員。按壓與通氣比值**和兒童為30:2,新生兒為3:

1。7、患者心跳、呼吸恢復後,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輕輕呼喚患者姓名,告訴患者已渡過危險期,不要緊張,保持情緒穩定,將要進行進一步檢查與**;指導患者在病情尚未穩定前,需要絕對臥床休息,不可急躁,防止過度興奮,導致病情加重;如有家屬在場應向家屬講清楚患者的病情,雖然現在已恢復心跳、呼吸,但還要進行進一步檢查與**,請家屬配合。

徒手心肺復甦流程

高階生命支援流程圖 修訂時間 2003年10月21日 同步電復律流程圖 修訂時間 2003年10月21日 心動過速的處理流程圖 評估病人 血流動力學是否穩定 有無嚴重的症狀或體徵 此症狀 體徵是否是心動過速引起 血流動力學是否穩定 穩定不確定 評估屬於哪型心動過速不穩定 確認引起症狀和體徵的快速心律...

CPR單人徒手心肺復甦操作流程

遇到嚴重胸廓畸形 廣泛性肋骨骨折 血氣胸 心包填塞 心臟外傷等,應禁忌胸外心臟按壓 按壓部位要準確,太低可能傷及腹部臟器或引起胃內容物返流,過高可傷及大血管,偏離胸骨則可能引起肋骨骨折 搶救者應根據個人身高及患者位置,採用腳踏凳或跪式等不同體位,以確保按壓力垂直作用於患者胸骨 為小兒行胸外心臟按壓,...

徒手心肺復甦考核方案

2012年龍馬潭區紅十字醫院 為了加強醫院急診能力建設 加強醫院 三基 培訓與考核,結合醫院實際情況與工作安排,決定近期對臨床醫護人員進行徒手心肺復甦 單人 操作考核,要求作到人人過關,現將考核方案公布如下 一 考核物件 內科 外科 骨科 婦產科 手術室 門診部醫生,對其中年齡在45歲以上的取其自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