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經典禪語

2021-04-29 16:55:29 字數 5216 閱讀 7376

善導大師雲: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六祖惠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斌宗法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

普賢菩薩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華嚴經》「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華嚴經》「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型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十善業道經》「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

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

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

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

《無量壽經》「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犯律儀;善護意業, 清淨無染」。

《梵網經序》「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涅盤經》「人身難得,如優曇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五苦章句經》「人身難得,六情難具,口辯難中,才聰難致,壽命難獲,明人難遭,直言難有,大心難發,經法難聞,如來難值。」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如來興世,難值難見。

諸佛經道,難得難聞。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此土初祖菩提達磨大師

梁武帝問達磨大師:「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磨雲:「廓然無聖。」

帝曰:「對朕者誰?」

磨雲:「不識。」

帝不契。

達磨遂渡江至魏。

二祖慧可大師

慧可大師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初祖菩提達磨大師曰:「將心來,與汝安。」

可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與汝安心竟。」

三祖僧璨大師

師《信心銘》曰:「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四祖道信大師

祖曰:「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

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

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

更無別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嗔,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五祖弘忍大師

慧能大師三鼓入室,

五祖弘忍大師遂徴其初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慧能言下大徹,遂啟祖言:「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效能生萬法。」

祖知悟本性,謂慧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六祖慧能大師

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段內容節選自慧律大師編著之《佛心慧語》一書部份,想閱讀全部者,可參看慧律法師《佛心慧語》一書

◆乙個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擁有財富的人,不如擁有智慧型的人。

◆常常原諒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蒼的原諒。

◆常常責備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卻又每天想去干涉別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會難過,因為是——人嘛!

◆犯錯是平凡的,原諒才能超凡。

◆任憑你有多大的快樂,無常總是來到。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傷人之語,如水覆地,難以挽回。

◆大家都知道,生氣是一種無知,又無濟於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金錢化妝你的外表,佛法啟悟你的內在。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詳』,才是下手之處。

◆自尊太強,優越感太重的人,將不堪一擊,少許逆境,足以使他徹夜難眠。

篤信品第四

信慚戒意財是法雅士譽

斯道明智說如是**世

愚不修天行亦不譽布施

信施助善者從是到彼安

信者真人長唸法所住安

近者意得上智壽壽中賢

信能得道法致滅度

從聞得智所到有明

信能度淵攝為船師

精進除苦慧到彼岸

士有信行為聖所譽

樂無為者一切縛解

信之與戒慧意能行

健夫度恚從是脫淵

信使戒誠亦受智慧型

在在能行處處見養

比方世利慧信為明

是財上寶家產非常

欲見諸真樂聽**

能捨慳垢此之為信

信能度河其福難奪

能禁止盜野沙門樂

無信不習好剝正言

如拙取水掘泉揚泥

賢夫習智樂仰清流

如善取水思令不擾

信不染他唯賢與人

可好則學非好則遠

信為我輿莫知斯載

如大象調自調最勝

信財戒財慚愧亦財

聞財施財慧為七財

從信守戒常淨觀法

慧而利行奉敬不忘

生有此財不問男女

終以不貧賢者識真

戒慎品第五

人而常清奉律至終

淨修善行如是戒成

慧人護戒福致三寶

名聞得利後上天樂

常見法處護戒為明

得成真見輩中吉祥

持戒者安令身無惱

夜臥恬淡寤則常歡

修戒布施作福為福

從是適彼常到安處

何終為善何善安止

何為人寶何盜不取

戒終老安戒善安止

慧為人寶福盜不取

比丘立戒守攝諸根

食知自節悟意令應

以戒降心守意正定

內學正觀無忘正智

明哲守戒內思正智

行道如應自清除苦

蠲除諸垢盡慢勿生

終身求法勿暫離聖

戒定慧解是當善惟

都已離垢無禍除有

著解則度餘不復生

越諸魔界如日清明

狂惑自恣已常外避

戒定慧行求滿勿離

持戒清淨心不自恣

正智已解不睹邪部

是往吉處為無上道

亦舍非道離諸魔界

惟念品第六

出息入息念具滿諦思惟

從初竟通利安如佛所說

是則照世間如雲解月現

起止學思惟坐臥不廢忘

比丘立是念前利後則勝

始得終必勝逝不睹生死

若見身所住六更以為最

比丘常一心便自知泥洹

已有是諸念自身常建行

若其不如是終不得意行

是隨本行者如是度愛勞

若能悟意念知解一心樂

應時等行法是度老死惱

比丘悟意行當令應是念

諸念生死棄為能作苦際

常當聽微妙自覺悟其意

能覺者為賢終始無所會

以覺意能應日夜務學行

當解甘露要令諸漏得盡

夫人得善利乃來自歸佛

是故當晝夜常念佛法眾

己知自覺意是為佛**

常當晝夜念佛與法及僧

念身念非常念戒布施德

空不願無相晝夜當念是

慈仁品第七

為仁不殺常能攝身

是處不死所適無患

不殺為仁慎言守心

是處不死所適無患

彼亂已整守以慈仁

見怒能忍是為梵行

至誠安徐口無粗言

不嗔彼所是謂梵行

垂拱無為不害眾生

無所嬈惱是應梵行

常以慈哀淨如佛教

知足知止是度生死

少欲好學不惑於利

仁而不犯世上所稱

仁壽無犯不興變快

人為諍擾慧以嘿安

普憂賢友哀加眾生

常行慈心所適者安

仁儒不邪安止無憂

上天衛之智者樂慈

晝夜念慈心無克伐

不害眾生是行無仇

不慈則殺違戒言妄

過不與他不觀眾生

酒致失志為放逸行

後墮惡道無誠不真

履仁行慈博愛濟眾

有十一譽福常隨身

臥安覺安不見惡夢

天護人愛不毒不兵

水火不喪在所得利

死公升梵天是為十一

若念慈心無量不廢

生死漸薄得利度世

仁無亂志慈最可行

愍傷眾生此福無量

假令盡壽命勤事天下人

象馬以祠天不如行一慈

言語品第八

惡言罵詈憍陵蔑人

興起是行疾怨滋生

遜言順辭尊敬於人

棄結忍惡疾怨自滅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

所以斬身由其惡言

諍為少利如掩失財

從彼致諍令意向惡

譽惡惡所譽是二俱為惡

好以口儈鬥是後皆無安

無道墮惡道自增地獄苦

遠愚修忍意念諦則無犯

從善得解脫為惡不得解

善解者為賢是為脫惡惱

解自抱損意不躁言得中

義說如法說是言柔軟甘

是以言語者必使己無患

亦不克眾人是為能善言

言使投意可亦令得歡喜

不使至惡意出言眾悉可

至誠甘露說如法而無過

諦如義如法是為近道立

說如佛言者是吉得滅度

為能作浩際是謂言中上

雙要品第九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

中心念惡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車轢于轍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即言即行

福樂自追如影隨形

隨亂意行拘愚入冥

自大無法何解善言

隨正意行開解清明

不為妒嫉敏達善言

慍於怨者未嘗無怨

不慍自除是道可宗

不好責彼務自省身

如有知此永滅無患

行見身淨不攝諸根

飲食不節慢墮怯弱

為邪所製如風靡草

觀身不淨能攝諸根

食知節度常樂精進

不為邪動如風大山

不吐毒態欲心馳騁

未能自調不應法衣

能吐毒態戒意安靜

降心已調此應法衣

以真為偽以偽為真

是為邪計不得真利

知真為真見偽知偽

是為正計必得真利

蓋屋不密天雨則漏

佛家經典禪語

1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2 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3 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4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5 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6 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

佛家經典禪語 一

1 人生不是夢。若是夢,就怕夢醒了,人老了。人的不幸有千萬種,而幸福的人只有一種 心境禪定,愛心無染的人。2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心頭掛,便是人間好時節。平常心即是道。3 該怎樣,就表現怎樣的心,既不矯揉造作,又不虛偽處世,完全是一種真實自我的流露,在這種真我裡心自然解脫自在了。...

Eommtt開悟人生的佛家經典禪語

談因緣只要緣深,不怕緣來得屬 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有願放在心裡,沒有身體力行,正如耕田而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每天要感謝父母與眾生,一生所作不要辜負父母與眾生。死是生的開頭,生是死的起點。生生死死 死死生生,本來就在乙個迴圈中。要把握做好事的因緣,一旦因緣消逝,想做就來不及了!談家庭家庭不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