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最牛語錄

2021-04-26 16:06:19 字數 3208 閱讀 1639

《諸葛亮弔孝》

嗚呼公瑾,不幸夭亡!驚聞噩耗,痛斷肝腸!聞君仙逝,江河凝滯,聞君仙逝,星月無光!

君如有靈,聽我哭訴,君如有靈,享我蒸嘗...... 吊君幼學,以交伯符;開創霸業,威震三江.吊君少壯,遠鎮巴丘;統領千軍,討逆無憂.

吊君風度,佳配小喬;伉儷賢美,佳話流芳.吊君氣概,諫阻納質;始不垂翅,終能奮冀!吊君鄱陽,蔣幹來說;揮灑自如,雅量高志.

吊君弘才,籌略安邦.赤壁火攻,力挫敵強!想君當年,雄姿英發;哭君早逝,淚如血漿....

悲哉公瑾,惜哉公瑾! 忠義之心,名垂百世,英靈之氣,萬代流芳.哀君思君,悲慟欲絕,昊天昏暗,大地蒙霜!

三軍失帥,愴然淚湧,明主哀泣,痛失棟樑!亮也不才,丐計求謀.助吳拒曹.

輔漢安劉,犄角之援,首尾相儔.若存若亡,何慮何憂? 嗚呼公瑾,生死永別,冥冥無際,世事茫茫.

魂如有靈,以鑑我心.從此天下知音何方?!

《諸葛亮罵死王朗》

昔日桓帝靈帝之時,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傕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

以致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使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啊!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

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東海之賓,初舉孝廉入世,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住口!

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於西川繼承大統!

我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你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怎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顏面去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

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隆中對》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舌戰群儒》

張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臥隆中,自比管、樂。此語果有之乎?

」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

「近聞劉豫州三顧先生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捲荊襄。今一旦以屬曹操,未審是何主見?」孔明自思張昭乃孫權手下第乙個謀士,若不先難倒他,如何說得孫權,遂答曰:

「吾觀取漢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之。劉琮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

今我主屯兵江夏,別有良圖,非等閒可知也。」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違也。

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樂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齊七十餘城:此二人者,真濟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

今既從事劉豫州,當為生靈興利除害,剿滅亂賊。且劉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縱橫寰宇,割據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雖三尺童蒙,亦謂彪虎生翼,將見漢室復興,曹氏即滅矣。

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而待:以為拂高天之雲翳,仰日月之光輝,拯民於水火之中,措天下於衽席之上,在此時也。何先生自歸豫州,曹兵一出,棄甲拋戈,望風而竄;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乃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

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後,反不如其初也。管仲、樂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見怪!

」孔明聽罷,啞然而笑曰:「鵬飛萬里,其志豈群鳥能識哉?譬如人染沉痾,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待其腑髒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

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氣脈和緩,便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吾主劉豫州,向日軍敗於汝南,寄跡劉表,兵不滿千,將止關、張、趙雲而已:

此正如病勢尫羸已極之時也,新野山僻小縣,人民稀少,糧食鮮薄,豫州不過暫藉以容身,豈真將坐守於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軍不經練,糧不繼日,然而博望燒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輩心驚膽裂:竊謂管仲、樂毅之用兵,未必過此。

至於劉琮降操,豫州實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亂奪同宗之基業,此真大仁大義也。當陽之敗,豫州見有數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日行十里,不思進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亦大仁大義也。寡不敵眾,勝負乃其常事。

昔高皇數敗於項羽,而垓下一戰成功,此非韓信之良謀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嘗累勝。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

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

」這一篇言語,說得張昭並無一言回答。

座上忽一人抗聲問曰:「今曹公兵屯百萬,將列千員,龍驤虎視,平吞江夏,公以為何如?」孔明視之,乃虞翻也。

孔明曰:「曹操收袁紹蟻聚之兵,劫劉表烏合之眾,雖數百萬不足懼也。」虞翻冷笑曰:

「軍敗於當陽,計窮於夏口,區區求教於人,而猶言『不懼』,此真大言欺人也!」孔明曰:「劉豫州以數千仁義之師,安能敵百萬殘暴之眾?

退守夏口,所以待時也。今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猶欲使其主屈膝降賊,不顧天下恥笑。——由此論之,劉豫州真不懼操賊者矣!

」虞翻不能對。

座間又一人問曰:「孔明欲效儀、秦之舌,遊說東吳耶?」孔明視之,乃步騭也。

孔明曰:「步子山以蘇秦張儀為辯士,不知蘇秦、張儀亦豪傑也: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國之謀,非比畏強凌弱,懼刀避劍之人也。

君等聞曹操虛發詐偽之詞,便畏懼請降,敢笑蘇秦、張儀乎?」步騭默然無語。

忽一人問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視其人,乃薛綜也。

孔明答曰:「曹操乃漢賊也,又何必問?」綜曰:

「公言差矣。漢傳世至今,天數將終。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歸心。

劉豫州不識天時,強欲與爭,正如以卵擊石,安得不敗乎?」孔明厲聲曰:「薛敬文安得出此無父無君之言乎!

夫人生天地間,以忠孝為立身之本。公既為漢臣,則見有不臣之人,當誓共戮之:臣之道也。

今曹操祖宗叨食漢祿,不思報效,反懷**之心,天下之所共憤;公乃以天數歸之,真無父無君之人也!不足與語!請勿復言!

」薛綜滿面羞慚,不能對答。

走進諸葛亮

無論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在民間,諸葛亮向來是位大紅大紫的風雲人物。鞠躬盡粹 死而後以 這句歷史名言,不知影響了多少代人,成為多少仁人志士的座右銘!在諸葛亮身上,除了忠 孝 義,最大特點是謀。諸葛亮的智謀,超群出眾,上知天文 下曉地理,而且還精通陰陽之道,能感知天地萬物,運籌帷幄。諸葛亮的一生,為劉氏父...

諸葛亮傳略

諸葛亮傳略 的翻譯 選自晉 陳壽 進表 注釋 八尺 漢時1尺約合今7寸.擾亂 動亂。魏武帝 曹丕稱帝後追贈父親曹操為魏武帝.劉琮 劉表之子.舉州委質 意為把整個荊州送給曹操而自己投降曹操.吳會 吳國.江南 指長江以南廣大地區.譯文 諸葛亮年輕時有超群的才能,英雄霸王的氣概.身長八尺,面容相貌十分偉岸...

Z諸葛亮名言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民諺 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三國 諸葛亮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喜不應喜無事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諸葛亮 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大事起於難,小事起於易 三國 諸葛亮 非寧靜無以成學。諸葛亮 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躁則不能理性。諸葛亮 三個臭皮匠,合個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