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警句整理

2021-04-26 06:39:40 字數 6052 閱讀 3469

孔子《論語》

1、【原文】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論語|學而篇第一》

【譯文】做人首先要從根本上做起,有了根本,就能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就是做人的根本吧!」

2、【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論語|學而篇第一》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人,很少有仁愛之心。」

3.【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篇第一》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4.【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篇第二》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能象器皿一樣,只有一種用途。」

5.【原文】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論語|八佾篇第三》

【譯文】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6.【原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烏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論語|里仁篇第四》

【譯文】 孔子說:「富和貴,人人嚮往,不以正當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貧和賤,人人厭惡,不以正當方法擺脫的,不要逃避。君子扔掉了仁愛之心,怎麼算君子?

君子時刻不會違反仁道,緊急時如此,顛沛時如此。」

7.【原文】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篇第四》

【譯文】 孔子說:「君子心懷仁德,小人心懷家鄉;君子心懷法制,小人心懷實利。」

8.【原文】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里仁篇第四》

【譯文】 孔子說:「不要擔心沒有地位,要注意做人的立場;不要怕沒人了解自己,要想法使自己容易得到理解。」

9.【原文】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論語|雍也篇第六》

【譯文】君子可以去救人,卻不可陷進去;可以受欺騙,卻不可以盲目行動。

10.【原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篇第六》

【譯文】所謂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時先幫別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時先幫別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實行仁的方法。

11.【原文】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論語|述而篇第七》

【譯文】 孔子說:「有一種人,不了解情況就冒然行事,我不會這樣。多聽,向先進人物學習;多看,把細節牢記在心。就是掌握知識的最好方法。」

12.【原文】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篇第七》

【譯文】 孔子說:「君子總是胸懷寬廣,小人總是憂愁悲傷。」

13.【原文】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篇第九》

【譯文】 孔子說:「三軍可以剝奪主帥,匹夫不可剝奪志向。」

14.【原文】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篇第九》

【譯文】 孔子說:「天冷時,才知道松柏最後凋謝。」

15.【原文】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篇第九》

【譯文】 孔子說:「明智的人不會迷惑,仁愛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害怕。」

16.【原文】 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篇第十二》

【譯文】 孔子說:「君子幫助人取得成績,不促使人陷入失敗。小人相反。」

17.【原文】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智,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措諸枉,能使枉者直。」《論語|顏淵篇第十二》

【譯文】 樊遲問仁,孔子說:「對人慈愛。」問智,孔子說:「對人了解。」樊遲不理解。孔子說:「以正壓邪,能使邪者正。」

18.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篇第十三》

19.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篇第十三》

20.【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篇第十三》

【譯文】 孔子說:「君子和睦相處而不同流合汙,小人同流合汙而不能和睦相處。」

21.【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篇第十三》

【譯文】 孔子說:「君子坦蕩而不驕狂,小人驕狂而不坦蕩。」

22.【原文】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論語|憲問篇第十四》

【譯文】 孔子說:「君子心懷仁義,小人心懷財利。」

23.【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篇第十四》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沒有能力。」

24.【原文】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

【譯文】 子貢問怎樣實現仁,孔子說:「工人要做好工,必先磨好工具。生活在那裡,就要追隨那裡的品德高尚的領導,結交那裡的仁義之士。」

25.【原文】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

【譯文】 孔子說:「人沒有長遠的考慮,必定有眼前的憂愁。」

26.【原文】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

【譯文】 孔子說:「聽從花言巧語就會喪失自己的美德,小事不忍耐就會攪亂大事情。」

27.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28.【原文】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譯文】 孔子說:「陪君子說話要注意三種毛病:沒到說的時候就說,叫做急躁;到該說的時候不說,叫做隱瞞;不顧對方的表情就說,叫做睜眼瞎。」

29.【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譯文】 孔子說:「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戒:年輕時,血氣還不成熟,要戒女色;年壯時,血氣正旺盛,要戒爭鬥;年老時,血氣已衰落,要戒貪婪。」

30.【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譯文】 孔子說:「君子有三件事要敬畏:敬畏自然規律、敬畏大人物、敬畏聖人的話。小人不懂自然規律因而也就不敬畏自然,不尊重大人物,戲侮聖人的言論。」

31.【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譯文】 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學習後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難才學習的,是三等人;遇到困難也不學習的,這就是下等人了。」

32.【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譯文】 孔子說:「君子有九種事情要考慮:看要考慮是否看清楚了、聽要考慮是否聽清楚了、臉色要考慮是否溫和、表情要考慮是否謙恭、言談時要考慮是否忠誠、工作時要考慮是否敬業、疑問時要考慮請教、憤怒時要考慮後患、見到好處時要考慮道義。

」《莊子》

1.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莊子·齊物論》

【譯】最有智慧型的人,總會表現出豁達大度之態;小有才氣的人,總愛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合乎大道的言論,其勢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讓人聽了心悅誠服。那些耍小聰明的言論,瑣瑣碎碎,廢話連篇。

【解】立身處世,亦不妨從中借鑑。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在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養生主》

【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便會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還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識,便會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解】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之中是不明智的,反應了莊子棄智絕聖的思想。

3.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

【譯】如果水積的不深不厚,那麼它就沒有力量負載大船。

【解】從大舟與水的關係看,我們至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求大學問,幹大事業,必須打下堅實、深厚的基礎。

4、相與於無相與,相為於無相為。——《莊子。大宗師》

【譯】相互結交在不結交之中,相互有為於無為之中。

【解】交友要達到相交出於無心,相助出於無為。這才是"莫逆之交"。

五、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莊子·逍遙遊》

5、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莊子·養生主》

【譯】以無厚入有隙,所以運作起來還是寬綽而有餘地的。

【解】說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無厚入有間」,這是莊子養生論的核心。同時說明了要認識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成語"目無全牛"、"游刃有餘"這兩條成語,都出自這裡。

6、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莊子·人間世》

【譯】用火來救火,用水來救水,這樣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會增加(衛君的)過錯。

【解】假借孔子教導顏回的話,來闡明一種處世之道。成語「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八、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莊子·齊物論》

7、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間世》

【譯】你不知道那個螳螂嗎?舞起它那兩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圖擋住滾滾前進的車輪。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勝任的,卻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的本領很強大。

【解】成語"螳臂當車"的典故由此而來,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8、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莊子·人間世》

【譯解】生長在山上的樹木,因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為能照明而被燃燒,桂樹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處,而不知道無用的用處。

【解】有用有為必有害,無用無為才是福。闡發了常常被人忽視的"無用之用",蘊含樸素的辯證法。

9、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莊子·大宗師》

【譯】天久旱無雨,河水乾涸了。許多魚被困在河中灘地上,它們親密地互相依靠著,嘴巴一張一合地吐著唾沫,來潤濕它們的身體(藉以延緩生命,等待大雨降臨),倒不如在江湖裡彼此相忘。

【解】這裡暗喻世人應忘掉生死,而游於大道之鄉。 成語"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於此。

10、不以物挫志。——《莊子·天地》

【譯】因外物而擾亂自己的心志(這樣,德性就沒有了)。

【解】不可玩物喪志。

11、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莊子·駢拇》

【譯】: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錯方向,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

【解】說明純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義則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傷性亂世的。

12、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天地》

【譯】:孝順的兒子不去巴結父母,賢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這就是作賢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

【解】嘆世俗阿諛成風,嘆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喚真正的孝子、賢臣。十

五、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餘;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莊子·天道》

13、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莊子·天運》

【譯】:天鵝並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卻是潔白的;烏鴉並不天天暴曬,而羽毛卻是烏黑的。

【解】萬物出自本性,不能強行改變。

14、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田子方》

【譯解】: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如死灰,精神毀滅,而人的身體的死亡還是次要的。【解】人是要有點精神的。

15、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 ——《莊子·知北遊》

【譯】:人們都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當作神奇,把自己厭惡的東西當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變化為神奇,神奇也可以變化為臭腐。所以說:整個天下不過是一種氣罷了

【解】對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轉化。成語"化腐朽為神奇"源出於此。

1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莊子·知北遊》

【譯】:天地有偉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語,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規律而不議論,萬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說。

【解】辦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

17、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莊子·外物》

【譯】:竹籠是用來捕魚的,有人捕到了魚卻忘了竹籠;兔網是用來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卻忘了兔網;語言是用來表達思想的,有人領會了思想卻忘了語言。

【解】以魚、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強調得魚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說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魚忘筌"這一成語便由此而來。

18、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惜時名言警句李含武整理

惜時名言警句 李含武整理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時間一分,貴如千金 最亮的東西是陽光,最寶貴的東西是時光 在一切與天俱來的天然贈品中,時間最為寶貴 德國 必須記住我們學習的時間有限的。時間有限,不只由於人生短促,更由於人事紛繁 斯賓塞 時間勝守寶石 巴基斯坦 時間能獲得 買不到時間 蒙古 ...

廉政警句名言

一 修身自律警句 1 嚴是愛,松是害 2 正直坦蕩,表裡如一。3 身有正氣,不言自威。4 貪欲無度,牢獄自築。5 取不義財,當心 6 清正在德,廉潔在志。7 廉不言貧,勤不言苦。8 賢能興家,廉可避禍。9 有公德乃大,無私品自高。10 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11 水不流則腐,官不廉則敗。12 做人...

名言警句摘抄

命運對我們並無所謂利害 它只供給我們利害的材料和種子,任那比它強的靈魂隨著改變和應用,因為靈魂才是自己的幸與不幸的唯一主宰。蒙田 不看書,不敢看書,甚至恥於看書,這種城市性格側面地突顯了很多人都詬病過的另一種傾向 反智,而且是很字面意義上的反智,我們反對任何有智慧型的人和事。腦子只要稍微轉得複雜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