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貝拉唑鈉腸溶片作用機理

2021-04-19 20:31:47 字數 868 閱讀 4890

本品在胃壁細胞中酸性條件下轉化成為活性形式(亞磺醯基形式),通過修飾質子幫浦(h+,k+-atp酶)的巰基,抑制h+,k+-atp酶的活性並抑制胃酸分泌。h+,k+-atp酶的活性的恢復主要是由於藥物從作用部位消除,谷光甘肽可能也參與了酶活性的恢復。

人體藥理學

(1)抑制胃酸分泌

健康成年男子每日口服1次雷貝拉唑鈉片10mg及20mg,與服藥第一天相比較,胃泌素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量明顯減少。每日口服1次10mg,服藥第1天和第7天與服藥前相比較,平均胃酸分泌量分別減少73%和80%;每日口服1次20mg,平均胃酸分泌量分別減少88-89%和99%。

(2)提高胃內ph值

健康成年男子每日口服1次雷貝拉唑鈉片10mg及20mg,胃內ph值顯著公升高。在給藥劑量為10mg時,服藥第4天24小時內,ph值大於4和3的比例分別是73%和80%在給藥劑量為20mg時分別是78%和83%。

動物藥理學

(1)對h+, k+-atp酶的體外抑制作用

雷貝拉唑鈉抑制從豬胃粘膜製備的h+,k+ -atp酶。

(2)對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

雷貝拉唑鈉在體外可抑制二丁基環磷腺苷引起的家兔胃腺胃酸分泌。在留置胃瘻管的犬中,雷貝拉唑鈉抑制組胺、五肽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在大鼠中抑制基礎胃酸和由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

(3)抗潰瘍作用

對於大鼠的各種實驗性潰瘍以及實驗性胃粘膜病變(由寒冷刺激應激性反應、水浸泡應激性反應、幽門結紮、半胱胺或乙醇-鹽酸誘發),雷貝拉唑鈉顯示出明顯的**作用。

(4)輔助用於**幽門螺旋桿菌

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沙鼠動物模型中,通過胃液活菌計數,雷貝拉唑鈉可增強阿莫西林及克拉黴素的協同作用。在雷貝拉唑鈉、阿莫西林及克拉黴素三聯用藥過程中,雷貝拉唑鈉引起胃內ph值公升高,從而使阿莫西林及克拉黴素的抗菌活性增強。

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比較

作者 陸賢香 中外醫學研究 2012年第31期 摘要 目的 比較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 消化性潰瘍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48例消化性潰瘍患者,將其隨機分成雷貝拉唑組與奧美拉唑組,各24例,雷貝拉唑組給予雷貝拉唑10 mg,1次 d 奧美拉唑組給予奧美拉唑20 mg,1次 d。結果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