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性學習感言

2021-04-19 10:36:15 字數 4482 閱讀 3598

保持先進性,黨員法官應

做學習的典範和理性的思考者

作為一名新黨員,今天參加這次支部組織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學習階段心得體會交流活動,是我首次以正式黨員的身分參加的支部活動。討論我的轉正問題時,我正在軍營受訓,沒有到會。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大家對我的接受和認可,使我能夠加入中國當代社會最為先進的組織,與大家共同奮鬥。

我是最後乙個發言,聽了以上27名同志的心得體會,我第乙個感覺是:老黨員就是不一樣。古語說:

「文以載道,言為心聲」。他們的發言,有的思想深刻,有的見微知著,有的分析透徹,有的以史為鑑,有的結合實際,相當精彩。我感覺受益匪淺,感謝老黨員們給我上了27堂黨課。

透過大家的發言,看到了大家的思想,更加深了我這樣的乙個認識:與時俱進、不斷發展、自我完善的共產黨仍然站在時代的前列,入黨是我無悔的選擇。另一方面,也使我看到了自己在理論素養方面的差距和薄弱。

曾在迷茫中求索,在生活中歷練,在工作中體會自我的價值。通過近期6331工程的農民生活和當兵鍛鍊,不斷地轉換身份角色,接觸不同層面的人,感受不同特質的思想,經歷迥然不同的生活,領略不同領域的文化,我的思想觸動較大。自己感覺時間雖短,收穫頗豐。

使我拓展了視野,有時間思考一些以前根本沒有(或來不及)思考的問題,在對黨的認識、對社會現狀和社會現象、民生問題、國際競爭和安全局勢以及自身定位等問題的認識上比之以往有了一定的提高,對廓清自己在理論思維方面的一些迷霧很有幫助。

當代中國正處於一場劇烈而深刻的社會轉型過程:文化嬗變,各種思潮蜂起,價值取向多元,利益格局消長變化,絕大多數社會成員普遍感覺矛盾、困惑和憂患。這場變革的劇烈程度,堪可與上個世紀的「五四」運動相模擬。

只不過那時更多地繫於民族的興亡,而時下則更多地體現於階層和個體利益的消長。身處這樣的歷史階段,乙個渺小的個人,應該怎樣立身?如何行事?

如何才能提公升自己並觀照未來?而法官這一職業群體又該具有什麼樣的信念?

對此我有三點認識:

一、乙個社會不能沒有自己的主流思想。

思想無疆界,不應該設限,思想**的害處人所共知;思想是平等的,沒有貴賤之分。是的,從思想的自由性和人的平等性出發,我承認。雖然現在不再過多地提意識形態掛帥,但正如乙個人要有主心骨,一艘航船要有羅盤一樣,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也應該有一條主線,乙個方向,否則就會導致自以為是、各行其是、政出多門、處處掣肘。

團結何從談起?凝聚力何從體現?因此無論是個人、單位、部門、系統直至國家,都要有乙個帶有方向性的指導思想。

這個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這一點無需爭辯,並不是我霸道,因為歷史和現實已經證明並且還在不斷證明。是的,黨也曾走過彎路,有過曲折,而且現在還有很多問題。

根據馬克思主義原理,事物沒有絕對的,事物都有兩面性,乙個人不可能永不犯錯,事事正確,這違反了事物發展的規律。乙個政黨也如此。古人說: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我認為,對黨的認識也應該這樣。

而不應該是端著自家的飯碗,還要罵娘;看見別人的飯碗好象更漂亮,就想摔掉自家的去要別人的。先不談這種行為是否理智,別人是否會那麼慷慨,自己的胃能否消受得了西餐,我覺得至少是沒良心的表現。要緊的是要關心怎樣去提高自己的種菜技術,豐富自己的菜餚。

比喻雖糙,但性質大抵如此。即便是保持先進性,也是相對的。

美國社會的主流思想若何,我不太了解。是自由、民主、平等也好,是以社會精英或是中產階級的思想為代表也好,金錢至上也好,或者說其民主內容、司法制度都是虛偽的也好,既沒有親身體驗過,也沒有深厚的學力和學養,不能妄言。但據我所知,務實、進取和發展肯定是其中應有之意。

而且,個人的發展願望必定是在一定的框架內有所規制、有所引導、相互促進。因而它的制度設計肯定有其理性的成分。世界原本多元,文明各顯光彩,相容是一種胸懷。

對於人類的文明成果,我們都可以借鑑吸收,為我所用。這件事我們全社會都正在做,重要的是順勢而動,又要保持自我,不致迷失。有人可能要說我所持論調是清末洋務運動「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那一套,但我不承認,因為那時中國還沒馬克思主義,而現在有了,而且還在不斷發展、完善。

主義不是教條,不是乙個固化的名詞,我們不應尋章摘句地去理解,而關鍵在於怎樣理解好並運用它去指導實踐,也就是怎樣去堅持。思想問題弄明白了,才能指導我們的行動。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也應秉持理性。

二、交流和秩序的重要性。

我到農村當農民和當兵鍛鍊期間,有很多感受和體會,可以專文**。在這裡概而言之,最大的體會就是交流和秩序的重要。沒有交流,就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就無法達成共識,它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農民沒文化、沒理性?錯!他們生產的是最大最樸素的理性,能夠保障我們生存的最直接的物質。

所以要加強交流,防止割裂,要共同進步。而秩序,是理性的選擇,是乙個社會健康發展的保障。法治社會、和諧社會強調的都是一種秩序。

軍隊的秩序性是最為突出的,在這裡對它的紀律嚴明、步調一致、令行禁止、團隊精神、拼搏精神、政治教育的經常化等等優點和可效仿性以及集中、刻板、缺乏創造等弊端及辯證關係也不展開,以免在此引起過多的爭論。我想說的是,軍營鍛鍊對我啟發最大的有一點,那就是它的思想和行為具有高度的指向性和確定性。也即是人民軍隊因應當代新軍事變革而提出的兩大主題:

打得贏,不變質。我最看重的就是每個人都為了乙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的態度和由此表現出來的勇往直前的精神,而且他們行為的驅動力普遍是出於一種自覺、一種需求。追求真理也應該有這樣的精神。

事實上,交流與秩序,也是有著緊密聯絡的,只有通過交流,達成理性的共識,人人心悅誠服、共同遵守的秩序才能穩固、和諧。思想統一了,行動才能一致。有一句公益廣告說得好:

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興旺。我想,「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意義正在於此。

三、當代精英法官不能滿足於做乙個「幹吏」和「辦案

機器「,而要努力做一名思想者、學習者。

(一)如何看待法律

法律及司法制度的產生,有「公意說」、「權利讓渡說」以及「工具主義」等等。意識形態領域的產物自有其現實依存,它最根本、最現實的意義就在於,它體現了共同意志,實現和維護了共同秩序。這也是它存在的價值所在。

對它的價值評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等問題的討論在此打住,先轉入另外的問題。

(二)如何看待法官

所謂幹吏,即是辦事幹練的官吏。而法官與一般所指的「官吏」又有所不同,按照社會普遍的說法,法官是「國家法律的執行者,不僅代表著國家的形象,同時也是社會矛盾和糾紛的終局裁判者,是保護人民利益的最後一道屏障,被公眾視為社會正義的守護神,社會正義的化身」。

對此我的觀點稍有不同,或許我是從個體的作用這一角度來認識的。法官職業確有其特殊性,對法律的尊崇,對司法職業的神聖化,可以強化公眾對法律重要性的認知,也可提高司法者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但是另一方面,我認為把法官神聖化的企圖有違理性:

首先這種企圖本身就違背了人的平等性。須知法律不是作為一種口號式的信仰而存在,司法者以法律為圭臬,可稱為法律的衛道士,但二者的關係又非耶穌與教士之可比。觀察歐洲的歷史,我們就可知道文藝復興就發端於人們對教士進而對**教義產生的懷疑,提出了「人本主義」思想,倡導自由、民主平等,高揚起探求真理,崇尚科學的大旗。

而今天,法律的價值和功能已成為社會的共識,因為它最大限度地體現了群體的意志,維護著群體的共同利益。然而將任何個人或組織予以神化的傾向都值得我們疑慮。另外,帶上這樣的高冠,也容易使人自持和驕矜。

其次我認為這種過度神化的定義有推卸責任之嫌。面對世象紛繁,知識浩如煙海,法官的認知能力有限,要承擔所有公平正義的終局性裁判以及「即使我們只有百分之一的錯案,但對當事人而言卻是百分之百」這樣的評判,使他的壓力可想而知,矛盾匯集於此,目光聚焦在此,問題似乎也肇端於斯,成為不能承受之重。我認為,要讓他承載過多的社會理想和維護絕對的公平正義有主觀主義和推卸責任之嫌。

因為法律是我們大家制定的,而維護它,不應該是某乙個或某幾個人之責。誠然,法官由於社會分工的不同,他對法律程式的操作更具規範性,他對法律思想的詮釋也應更為精到。這就要求他們勤奮學習法律及相關知識,掌握和提高作為法官應具備的淵博知識、嫻熟技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作為個體,司法者也在實用、功利、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之間尋求平衡。他也需要激勵和約束。「不告不理」的被動、「等腰三角」式的中立以及生殺予奪的大權,只是人們能夠看到的表象和感性認識。

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了法律,才能理性地看待法官。恩格斯說:乙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法律是一門社會科學,也是應用科學,自有其規律;而法官的活動和工作成果,可以說是思想領域的一種產品,這種產品不同於標準化大生產下的普通產品有可以物理量化、可以直觀測量的質量標準。然而是否就沒有標準,最根本的標準是什麼?就是「法律」。

因為它夠客觀,夠廣泛,夠權威;來之於民,公示於眾;人人可以對照,可以運用,可以監督。而法官只不過是維護公平正義的乙個環節。去做一件事,叫「工作」,而做好一件事,就叫「藝術」。

法官最大的責任,就是把「天下之公器」變為「人民之自然」,就是運用其法律知識的積澱和司法實踐的經驗,提高適用法律的水平,更加「充分發揮法律的教育功能,把庭審作為法制教育的課堂,把法律文書作為法制宣傳的載體」,做到「辯法析理,勝敗皆服」,以」求客觀規律之真」。要實現公平與效率的工作主題,達到藝術的境界,需要我們付出艱辛的努力。時代要求法官不但要努力成為一名專家,還要專精一門,觸類旁通,成為「雜家」。

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須有厚實的文化底蘊,廣泛的知識積累。淵博的知識既可以提高乙個人的內涵和修養,又是勝任法官工作的重要基礎。一名法官如果僅有滿腔熱情,而沒有過硬的業務本領,就難以保證案件的質量,就會出現差錯甚至造成不良後果。

這時再談忠於職守便沒有了實際意義。這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思考和實踐。

先進性心得體會先進性教育

毛曾說過 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 同樣的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不難,難的是要一輩子都保持先進性。所以,要想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就必須時時刻刻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加強對黨員的制約,用內外兩種力量來保證。具體來講,我認為保持黨員先進性必須做好以下四個方面 1 加強黨員的思想道德...

黨支部先進性標準

先進性標準主要分為四個方面即思想作風先進性,組織紀律先進性,業務學習先進性,服務效果先進性。一 思想作風先進性 是指整個支部成員對黨的認識態度和平時積極的精神狀態,成員的態度主要是指思想匯報上交的狀況 參與會議的頻率 精神狀態主要是指成員平日一貫的積極狀態,不抱怨 不消極 成員的理論學習的具體要求即...

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學習心得

五 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很大的位置,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乙個有良好師德的教師應站在學生和家長的立場及處境思考問題,把學生和家長的意願與發展需要擺在第一位。良好的師德在學生和家長心中都是受到十分的欽佩和尊敬的。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下接受教育,我們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師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