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藝術鑑賞

2021-04-12 00:17:58 字數 4917 閱讀 5507

1、紙、墨、筆、硯的介紹

1-1、關於書畫用紙

紙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過去傳說是由東漢和帝時蔡倫創造發明,近年出土的西漢時期古紙,例如:2023年新疆的漢代烯燧遺址中就發現了一片西漢宣帝年間的麻紙,此證明在蔡倫之前就已經有紙存在了。

紙是書畫的一種重要材料,需要說明的是中國的書畫用紙是專指宣紙而言,因紙能「紙墨相發」,更好的表現書畫藝術的特點。唐宋時代的繪畫多畫在絹上,元代的大畫家王蒙嘗試在宣紙上繪製山水,起到了「乾裂秋風,潤含春雨」的藝術效果,自此以後,以紙作畫便流行起來。宣紙的主要原料是檀樹皮,傳說蔡倫的**孔丹發現了檀樹皮纖維白而細長,又耐腐,就用這種樹皮做出了宣紙。

安徽宣城、涇縣一帶盛產檀皮,並且泉水清潔,四季長流,具有得天獨厚的造紙條件,因而能造出上等的宣紙。用它作畫墨色層次清晰,滋潤有韻,歷來被視為佳品。

宣紙的種類:生宣和熟宣兩種。

熟宣是用礬水加工製過的,墨不易滲透,可作工整細緻的描繪,可以反覆渲染上色,適宜畫青綠重彩的工筆山水、工筆人物和工筆花鳥等,表現出金碧輝映的藝術效果。

生宣是沒有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強,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以之行潑墨法、積墨法,能收到水韻墨章、渾厚華潤的藝術效果,一般用於寫意畫。

生宣又分厚薄兩種,薄者稱單宣;厚者稱夾宣和三層宣。

直使用鑑別宣紙好壞的最有效的辦法:一叫「定筆」,就是畫上去筆觸之間留有筆痕,滲透力適中;二是「發墨」,就是筆行紙上不串,不會把濃淡關係串沒了。

若無試筆條件,則要借助光線透過宣紙,若平整光滑,用舌頭舔一下有澀感味者屬下品;若紙面上如朵朵白雲狀,舔一下能粘舌頭的宣紙則屬上品。

1-2關於墨

墨的歷史和毛筆的歷史差不多同時產生。2023年,湖南長沙戰國墓出土了滿滿一筐黑色泥塊,隨著這些黑色泥塊的出土還有用墨寫就的竹簡,經研究認為,這些黑色的泥塊很可能就是戰國時用作書寫的墨塊。2023年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一塊秦代的墨,呈圓柱形,質地粗硬,同時出土的還有石硯一方硏石一塊,可見那時的墨要用硏石粉碎研磨才能使用。

大約到了漢代才有煙煤加膠粘合而成的人造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一研磨。

墨的質地優劣直接影響到書寫西效果,質地優良的墨膠輕煙細,烏黑而泛紫光,作畫時不沾不滯,隨心所欲,幽香宜人,歷代書畫家對墨的選用都十分考究,一般來說,最有名的墨叫「徽墨」,它出自唐代安徽州府,由五代南唐墨官、歷史上頗有聲譽的製墨專家李廷珪(gui)開創,被古代書畫家譽為「落紙為墨,萬載存真」。

墨分松菸、油煙兩種

(1)、松菸墨以松枝燒煙配製,烏黑而無亮光,膠輕質松,滲化力強,用它做書畫,得醇厚樸雅之趣,我國古代多用此墨。

(2)、油煙墨是以桐油、菜油或豬油燒煙製成,質地堅實細膩,黑而光亮,特別以泛紫光者為上品,以此墨作書,得富麗堂皇之色,明清以後書家多用此墨。

除了製墨的原料不同外,還有製作中的加工、配料等工藝的區別,因此,墨的質量和特點也就有優劣之分。拿主要的原料煙來說,就有頂煙、壁煙和底煙之分。

加膠有輕重之別,所用藥品、香料也有不同,這些都是構成質量優劣的因素。

一般來說,墨以膠少為上,膠重則窒筆,好墨上硯無聲,磨過的端麵平光如鏡,無孔點。良墨調製時多配有香料,用氣哈一下,墨香幽雅,無異味,即是好墨;如墨錠粗糙,色帶青光,不具香味的則是次墨。

磨墨的學問在於將墨錠豎平,由內向外,重按輕磨,宜緩不宜猛,古人云:「執筆如壯士,研磨如病夫」,這樣磨出的墨才勻細起色。古代有「惜墨如金」的說法,說明古人對墨十分重視,在文人學者中,愛墨、

藏墨的「墨客」大有人在。宋代史學家司馬光就喜歡收藏好墨,被稱為「墨痴」。歷史上的製墨藝人把製墨也作為一種藝術加工。

在高階墨錠上,往往繪製精緻的圖案,鐫刻名人書畫,在設計、造型雕刻、描金等方面都十分考究,使墨不僅是書畫藝術的不可缺少的珍品,而且成為文人案頭的欣賞之物。

中國畫作畫必須用油煙墨,因其質地細,墨色可以分出濃淡眾多層次。切不可用松菸墨,因其顆粒粗,墨色相對灰,分不出層次。

1-3、筆

中國書畫之所以成為偉大的藝術,很重要的方面是因為它所應用的工具是「實天地之偉器」的毛筆。毛筆是用獸毛、禽毛加工後製成的圓錐體的筆頭,加上竹或木製的筆桿製成的,作書和畫時根據作者的掌握,產生粗細、剛柔、濃淡、燥潤的變化,創作出各種有生命力的藝術形象。

由於製作毛筆取用的原料不同,又把毛筆分為硬毫、軟毫、兼毫筆。

「硬毫」是用狼毫、紫毫(即老兔頸上一小撮最有彈性的毛)等製成的,性硬,彈性較大。也有用鼠須、豬鬃製成的。作畫時蓄墨較少,易導致點畫乾瘦枯澀,使筆畫挺勁而劍拔弩張。

筆鋒難於調整,易提難按,所以不宜行筆太快。

「軟毫」使用羊毫、雞毫等製成,性柔軟,越是柔軟而彈性又好的筆越是上品。軟毫易於上墨,筆鋒易按難提,易圓難方,所以行筆不宜太緩。

「兼毫」是軟毫和硬毫兼製而成,其效能居於軟硬之間,剛柔相濟。有羊毫狼毫兼製的,也有羊毫紫毫兼製的,故有「五紫五羊」、「七紫三羊」、「九紫一羊」等名。

尖銳的部分叫鬥鋒,也就是筆頭尖端的一段透明發亮的部分。手執筆管的位置叫筆位,筆管的二分之一處叫筆腰,一般說從筆腰到筆頭的這一部分是執筆的部分。再高了就成了提管用筆,是比較特殊的用筆方法。

筆頭的二分之一處叫筆腹,筆腹以外的筆尖部位叫筆鋒,筆腹後部叫筆根,從筆根到筆尖的中心的筆毫叫筆柱,是最挺健的一部分。

按筆鋒長短來分有:短鋒、長鋒。短鋒所書點畫易渾厚粗壯,然提按的幅度小,少靈動之氣。長鋒筆所書點畫,線條富有彈性,提按幅度大,節奏感強。

按製作的技藝論,又分為「湘筆」、「湖筆」 兩大流派。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製作工藝不同的扎毫方法上。

湘筆的生產工地在湖南的長沙,由此得名,其所製筆的為不分層的混扎,以兼毫筆著稱。屬於此流派的有湖南、江西、四川、山東以及西南各省。

湖筆發源於浙江省吳興縣的善璉鎮,吳興縣舊稱湖州,因而得名,在製作工藝上分層勻扎,以羊毫、狼毫、紫毫各品純毫馳名,特別以純淨羊毫最負盛名。湖筆就地取材,所用羊毫為嘉興山羊毛,得天獨厚,屬於此流派的有浙江、福建、江蘇、上海、河南、北京等地。湖筆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湖筆)與徽墨、宣紙、端硯舊稱「文房四寶」。

檢驗筆鋒最簡便的方法是:將新筆鋒用溫水潤半厘公尺,再用拇指和食指夾平,在光亮處看筆頭尖端的一段鋒穎,若即亮又齊就屬於上品。

1-4 、 硯

硯,通常稱作硯台、硯池、硯田或墨海。

在唐以前,硯的材料為陶瓦、或石、或鐵,以陶瓦最為通用。人們在磚、瓦上研墨,中間凹形,故又稱硯瓦,以後又用陶土製硯或用石製硯。唐以後,硯的取材越來越講究,製作也更加精緻,其中端硯、歙硯、洮(tao)硯、澄泥硯被譽為四大名硯。

端硯,產於廣東省高要縣的端溪。由一種上好的水成巖製成,端硯由於石質細膩滑潤,磨出的墨汁細勻無渣,發墨不滯而不損筆毫,產生「油潤生輝」的藝術效果,自古為書畫家所珍愛。

歙硯,產於安徽省歙縣。因硯石蘊藏於歙縣和江婺(wu)源的龍尾山一帶,在古代均屬歙州管轄,故名歙硯。其色如碧雲,聲若金石,溫潤如玉,墨膏浮豔,經久不泛,是石硯中的上品。

洮硯,因產於洮(tao)河,其河源於古洮州(今甘肅藏族自治州臨潭縣)而得名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它的特點是石質碧綠,瑩潔如玉,紋似雲彩,貯墨不變質,十多天不乾涸,然石在臨洮大河深水之底,故洮硯非常難得。

澄泥硯,產於山西絳(jiang)州 。製作方法是先將縫好的絹放在滔滔的汾水中,一年之後將絹囊取出,此時囊中充滿細泥沙,用這種細泥沙製成的硯叫澄泥硯。其特點是堅硬耐用,發墨細潤,貯墨貯水均能耐久,為歷代書畫家所重視。

上好的硯瑩潔細膩,紋美色佳,加上精湛的雕刻工藝,可以作為珍貴的藝術品來收藏。

綜觀卷軸畫形成後中國畫體之演變,乃人物牛馬盛之於前,山水花鳥盛之於後。從表現的內容和繪畫的題材上大體可歸納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三種。從這些畫種和發展來看,按宋元以來的傳統說法,一般都主張山水畫是中國畫的中心,畫學的上選,畫理的依據。

中國畫的傳統思想,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為基礎,以「詩畫交流」的境界為極致。因為中國傳統上對自然的態度向主「天人合一」,這種理論均出自支配中國人思想二千年之久的儒、道兩家,如:孟子雲:

「萬物皆備於我」,「上下與天地同流」(《盡心上》)又雲:「吾與日月參光,吾與天地為常。」莊子雲: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寫自然抒心境的潛在流露。

2、分類及技法

中國畫按照表現題材和內容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

按照表現形式和風格分為:工筆畫、寫意畫(小寫意、大寫意)。

工筆畫先於意筆畫的發展,它重視物件的生長結構,描寫工整細緻,色彩艷麗鮮明,在中國繪畫史上曾出現過許多優秀的工筆畫家和優秀的作品,是我國繪畫藝術中一項珍貴的遺產。

工筆畫包括:工筆人物、工筆山水、工筆花鳥。

寫意畫中國畫傳統的畫法之一,相比「工筆畫」而言,用豪放、簡練、灑落的筆墨描繪物象的形神,抒發作者的感情。在表現物件上是運用概括、誇張的手法,豐富的聯想,用筆雖簡但意境繁邃,具有一定的表現力。它要有高度概括的能力,要有以少勝多的含蓄意境,落筆要準確,運筆要熟練,要能得心應手,意到筆隨。

白描國畫中完全用線條來表現物象的稱為「白描」 。白描有單勾和復勾兩種。

用線一次畫成的叫單勾。單勾有用一色墨勾成的,也有根據不同物件用濃淡兩種墨勾成的,例如花用淡墨勾,葉用濃墨勾。復勾是先用淡墨完全勾好,然後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復勾一部分或全部。

復勾的線不能依原路線刻板地重疊勾一道。復勾的目的是加重質感和濃淡的變化,使物象顯得更有神采。白描是用線條、用墨線濃淡、粗細、虛實、輕重、剛柔、曲直的表現技法。

宋代李公麟,發揮了古代傳統繪畫線描作用,創造了白描技法。元代錢選、明代陳洪綬白描畫都很成功。

作者:傅抱石

此畫在布局上,將山峰的頂峰伸出紙外,打破了傳統的格局,形成遮天蓋地的磅礴氣勢,雲煙迷霧,壯麗沉雄;他在滿紙上下充塞山巒樹木,形成「大塊文章」的結構。從繪畫技法上看,採用沒骨手法,完全以赭墨色的對比度體現出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的「深遠」;獨具特色的抱石皴,又為山的渾茫蒼莽、磅礴雄壯的氣勢寫真;山體中間的兩道有意無意的留白,更是加強了這一效果。

徐渭的《石榴圖》折枝上幾片淡墨沒骨法撇、點的葉子,一顆碩大的石榴綻開的果實中有粒粒肥籽,石榴純以水墨畫出,墨的濃淡乾濕及用筆的虛實恰到好處。主枝用濃墨乾筆,小枝以淡墨畫出再以濃墨破之,出鋒用筆爽利,寫出的小刺長短不一,疏密相間。整幅作品以墨代彩,形在似與不似之間,氣韻生動,讓人百讀不厭,耐人尋味。

2、中國畫從技法和風格上分哪幾種?

1、中國畫從題材上分哪幾種?

3、傳統山水畫的審美標準和主要藝術特點是講求「意境」,談談你對它的理解。

4、簡述中國畫的鑑定方法

中國書畫種類劃分

燕趙 記者肖鴻 不論你是想學習中國書畫,還是想經營書畫,了解中國書畫的種類都是必不可少的。日前,記者在省會精英畫廊採訪時,李海先生向記者介紹了中國書畫劃分種類。條幅 呈一長條形的字畫為條幅,對聯是由兩張條幅配成的,而橫者與匾額相類。無論書法或國畫,可以設計為乙個或四個條幅,甚至多個條幅。常見的有春夏...

中國書畫也能巴洛克

字畫裝裱並非千篇一律,大同小異,多種不同元素不同風格的混搭裝飾已成為人們逐步接受的新鮮事物。中西方文化相互滲透,歐式風格的裝裱與中國傳統繪畫已不再是完全衝突的個體,改革創新將他們融合和相互借鑑必然會成為乙個極強的 衝擊波 一提到文藝復興,人們腦海所浮現的必定是天主教大教堂的華麗,巴洛克風格古城堡的莊...

「我愛您中國」書畫比賽活動方案

上江小學 我愛您中國 書畫比賽活動計畫 一 活動意義 今年是我國成立60周年大慶,這是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為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建立校園文化氛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健康向上愛國主義精神和審美情操,為此,特舉辦本次書畫比賽。二 活動物件 全體學生 三 活動時間 2009年9月30日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