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複試 談導師選人的「潛規則」

2021-03-24 13:08:00 字數 1601 閱讀 5228

與此相反,很多同學對複試專業課到是很重視。參考書也早買到了,也已經看過幾遍。但是一提起外語口語和聽力就犯怵,沒有想要克服這一難題的心思和動力。

問題的根源想必大家都清楚。但是,因為畏難情緒而不願動手。這就是典型的鴕鳥心態。

越是害怕某個問題,越是不敢動手,結果越是糟糕。可以想象一下,結果無非是老師用英語問問題,你乙個都沒聽懂。或者勉強聽懂,但不知道如何回答。

不正視自己的問題,不尋求解決辦法,一味逃避,最終毀掉的是自己的前程。

方法不對,只看不練

有的同學對考試的內容和形式等都比較了解,複習備考也很用功,但是方法有問題。具體是什麼呢?主要表現是準備複試時還是用之前備考初試的方法,拿著書埋頭苦讀。

這種方法對初試有用,也必須這麼做,但是對備考複試作用不大。

這是因為複試的考試內容和形式與初試大不相同。初試考的是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其實考的就是應試能力。然而,複試重點考查的是考生的科研素養和溝通交流能力,考試形式是面對面交流和實踐操作。

但是,這些東西沒法通過看書做題來獲得。考查內容和形式變了,備考方式當然得變。以老方法應對新問題肯定會出錯。

那怎樣獲得呢?只能通過練習。科研素養著重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思路是否嚴密清晰、是否具有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等。

同學們可以重點圍繞自己的本專業熱點、導師的研究熱點等進行深入思考分析,總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有自己的想法,這是一種很重要的科研素質。

有好的想法,還要有條理的清晰的表達出來。這就要求有最基本的溝通交流能力也。有的同學獨自面對一圈老師,一緊張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好不容易憋出幾句,也是表達不清晰讓人不知所云。怎樣條理清晰的侃侃而談?只有乙個辦法:

練習,瘋狂的練習。

至於科研素養中的實踐操作能力,更需要動手練習。例如,計算機類專業一般都會要求上機操作,按照要求編寫一段程式解決某個問題。理工科類專業還要求考生做乙個實驗,以此考查考生實驗思路是否清晰,動手操作是否規範。

這些能力的提高只能通過動手強化練習。

重度拖延症

也許是因為放寒假,同時也是因為快過年了,很多同學總是不能靜下心來全身心投入複試的備考當中。雖然,大家也知道複試的重要性,也知道如何去準備,但是就是不願意做。或者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能持續進行。

與初試複習時的狀態相比完全是大相徑庭。

主要表現就是重度拖延,根本原因還是與心態和環境等有關。心態方面,還沒有從內心裡真正認識到複試的重要性。對於複試拿第

一、中等成績、最後幾名和沒過線等結果沒有切身的感受。推薦大家看看過來人寫的《2015考研複試決定你有錢沒錢》這篇文章。

拖延的另乙個重要原因是所處環境。放假過年,好不容易休息一下,大家都在愉快的玩耍,我為什麼還要坐冷板凳繼續學習。初試複習,大家都是坐在考研自習室,整個環境促使你不得不埋頭苦學。

現在整天待在家裡吃好喝好,太過輕鬆安逸,很容易讓人失去鬥志。明明知道這樣做不好,但是還是管不住自己。

如何應對拖延症?首先,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心態,要真正認清複試了解自己和競爭對手的現狀。其次,必須改變現在的生活狀態。

請放下手機和電腦,最好嚴格限制使用時間。計畫好時間和學習任務,讓自己逐漸回歸到初試備考時的習慣和狀態。

複試一天天逼近,如果現在還不改變這幾種作死的行為狀態,那真的會一作就死。如此,也就不必勉強。若想真心看到最後的結果,想實現最初的夢想,那就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開始做出實質性的改變。

考研複試,2023年考研複試中的導師攻略

2011年考研複試中的導師攻略 與導師建立良好關係有三部曲 獲取資訊 取得聯絡 鞏固聯絡,每一環節都有其內在規則和操作技術。但規則和技術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學生如何合理地包裝自己,在聯絡導師和鞏固聯絡的過程中如何將自己恰如其分地展示出來 這種展示更多地表現為思想和精神形象 以順利獲得導師的肯定...

2023年考研複試 如何跟導師相處

一 研究方向關注導師研究動態 很多專業在研究生階段對於研究方向分的非常明確,考查的內容也大相徑庭,對於研究方向上的準備,考生最好的參考就是導師的研究方向。導師的研究方向反映了這階段他關注的焦點,面試的時候他的興趣點,也很可能與他的研究方向有關。對策 對此,考生平時要多看相關專業領域的一些權威期刊,對...

2019考研複試英語導師更注重什麼

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的發展及多元文化的融合,在學術領域中,中西文化的交流 思想的碰撞 優秀人類智慧型的傳遞與共享亦日趨顯著,又鑑於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的特殊地位,因此各類高校,尤其是名校的導師們更加關心準研究生們的英語水平。所謂英語水平是乙個巨集觀的概念,而絕非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狹隘理解,即聽力和口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