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村環境保護狀況的調查報告

2021-03-23 23:09:54 字數 4269 閱讀 7588

2023年揚州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專題調研

優秀調查報告申報表

注:此表作為調查報告的首頁,與報告一同上報。

關於農村環境保護狀況分析的調查報告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赴泰興市虹橋鎮關注留守兒童實踐服務團

一、問卷資料分析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日益嚴重,農民利益受到了嚴重損害,這有悖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根本目標。作為世界上著名的農業國,我國農村地域佔國土面積的比例是較高的,農村地域遼闊廣大,搞好農村的環境保護工作,對於幅員遼闊廣大的農村乃至受其牽連或影響的城市的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佔總人口70%以上的廣大農民的身體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沒有乙個可供持續利用的農業自然資源,沒有乙個良好的農村生態環境,就不會有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就不會有持續發展的農村經濟,也就沒有廣大農民真正的小康生活。

發展農村經濟,保護農村環境,這是我國農村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我國的國情和農村的環境形勢決定的。過去的一些教訓告誡我們,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如果不注意環境的保護,不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經濟的發展只是暫時的,若干年以後將會減緩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制約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

此次「關愛留守兒童,我們與你同行」活動走進泰興市虹橋鎮,重點聯絡走訪了480位當地父老鄉親,諮詢了3位教師。以下為走訪彙總情況。

江蘇省泰興虹橋工業園區,始建於二00一年九月,二00五年被正式批准為省級工業園區。園區轄蔣華、七圩兩鎮,總面積111.6平方公里,近期規劃面積40平方公里,已建成8平方公里,區內主導產業為船舶製造、生物醫藥、機械鑄造、輕工電子等。

園區近海瀕江,地處泰興市西南角,與無錫、常州、鎮江隔江相望,水陸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經過多年建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專案投資服務優質高效。

園區秉承「追求卓越、實現跨越」的虹橋精神,依託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高起點規劃了四個區中園,即醫藥產業園、船舶工業園、沿江物流加工園、高新技術產業園,通過幾大板塊的聯動開發,逐步將虹橋工業園區建設成為重大專案的首選區、優勢產業的集聚區、科技創新的先導區、泰興經濟的增長極。區內現有工業企業346多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40家,協議利用外資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5億美元。

江蘇省泰興虹橋工業園區現有人口8萬人,202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7.72億元;全區工業總產值75億元;完成自營出口1.52億美元;工商稅收1.

5億元;完成財政收入2.1億元。

此次我們在七圩社群的街頭隨機找過往的居民進行調查,深入了解這些居民的家庭及生活狀況,並且通過問卷和採訪的形式採集了483份有效調研問卷、從大體上了解了該地區的「環境保護問題」。

二、問卷資訊分析

1、經濟**情況和對環境的認知狀況

根據本次在虹橋鎮的調查顯示:被調查者有40%是在村辦特色產業獲得經濟**另有在普通務農、在縣城打工和在其他地方打工所佔總人數的比例依次為33%、7%、20%。經濟狀況(如圖四)。

(圖四)

由該圖我們可以看出:超過半數的受訪者是在本地的特色產業或者在家務農,因此,對當地的環境狀況和所存在的問題有深刻的體會對本次調查有很大的發言權,對能夠獲得較為準確和直觀的資料很有說服力。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張**就會對當地的環境有乙個巨集觀的認識。

從表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a、大部分人對環境狀況是比較滿意的對環境的評價是輕度汙染,環境問題不是太嚴重。我們所在的七圩社群是泰興的乙個工業園,對於乙個工業園區的評價是輕度汙染,證明虹橋鎮對於環境保護是比較重視的並且受到的比較大的成果。環境問題如果認真治理還是可以獲得比較大的成果的。

b、認為中度汙染以上的人達34%,這還是乙個比較的的數字,因此環境治理問題還是任重而道遠,需要更大的力度給老百姓乙個適宜的生存環境。

2、對環境問題的關心度

環境汙染(environment pollution)是指人類直接或間接地向環境排放超過其自淨能力的物質或能量,從而使環境的質量降低,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生態系統和財產造成不利影響的現象。具體包括:水汙染、大氣汙染、雜訊汙染、放射性汙染等。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汙染也在增加,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環境汙染問題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個國家的共同課題之一。

環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場所,絕大多數的人是關心環境的。關心環境的同時也會關心環境保護問題。

環保工作的主題就是環保政策的主題,它是指在一段時期內環保工作和環保政策應該秉持的主導思想。既充分體現科學發展主題要求、又具有鮮明的環境保護含義。當前環保政策的主題應該是「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即環保工作要突破在經濟發展之外從事環境管理的狀況,深刻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和實施過程之中,高舉生態文明的大旗,爭當建設生態文明的引領者、主力軍和主陣地。

主要理由是:

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是科學發展在環境保護領域的具體體現。科學發展在資源、環境、生態等領域的具體反映就是「全面協調可持續」。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提高生態文明水平」,這是反映科學發展精神的直接命題。

「十二五」規劃指出,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所以把提高生態文明水平作為環保政策主題是必然的。

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是環境保護地位在黨的執政理念體系中不斷上公升的體現。過去,黨的能力體現主要來自於物質文明的發展,主要是看執政黨能否改善人民生活。後來,黨的執政理念體系中又先後增加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發展的要求,主要看黨是否改善了人們的精神境界和提高了人民的政治權利。

現在,黨進一步把生態文明也納入到執政理念體系中來,主要是看執政黨是否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的目標,這個程序深刻地反映出黨日益走向成熟。

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反映了環境保護的主要目的和重點方向。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本質是改善人類對於資源、生態、環境等自然要素的態度和行為,這正是環境保護的直接目的。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就要找出一切對於自然不友好的行為而改正之,這正是環境保護工作的使命。

3、對於燃燒秸稈的態度

多數人認為燃燒秸稈會汙染環境,並且燃燒秸稈本身就是一種浪費。下面我們看下燃燒秸稈的危害:

秸稈通常指小麥、水稻、玉公尺、薯類、油料、棉花、甘蔗和其它農作物在收穫籽實後的剩餘部分。這些農作物的秸稈普遍被遺棄堆積在田間地頭,相對潮濕,引燃時不能完全燃燒,會產生大量對眼睛、呼吸道有強烈刺激性的煙霧,其中含有大量的粉塵、液滴以及其它汙染物,這些煙霧隨風擴散,對環境、人及其它動物產生嚴重的危害。

1、健康威脅。

野外焚燒秸稈,導致空氣中總懸浮顆粒數量明顯公升高,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據測定,秸稈焚燒產生的煙霧中含有大量的co等有毒的化學物質和懸浮顆粒,這些物質被人體吸入或接觸後將會造成傷害。特別是在小春收穫期間,遇到冷空氣下降,空氣對流慢時,加之秸稈焚燒區域、時段均相對集中,在短時期內大量煙霧很難散盡,嚴重影響了空氣質素,使人們的呼吸道、眼科疾病發病率和**率明顯提高,對中老年和兒童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影響最大,嚴重時會造**畜窒息。

燃燒秸稈的過程中會產生多種有毒化學物質,除了可吸入顆粒物,還包括一定量的多環芳烴、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也僅對人民的身體健康構成直接威脅。

2、財產隱患。

野外集中焚燒秸稈時,加速空氣的對流,增加風速,容易改變風向,還會產生飄浮於空中的「火團」,人為難於控制,容易竄至院落和田間,引發房屋、農作物的火災,造**、畜**,農作物、財產損失。

3.交通隱患。

野外焚燒秸稈,形成滾滾濃煙,增加了空氣中的粉塵。煙霧對陽光具有一定的吸收和散射能力,減少了太陽光的輻射強度,使大氣變得渾濁,大大降低了空氣能見度,嚴重時影響到民航、鐵路、高速公路的正常運營,對交通構成潛在威脅。

4、社會隱患。

野外集中焚燒秸稈,人人深受其害。在農村,因焚燒秸稈引發的火災,造成鄰里矛盾;在城市,市民生活規律被打亂,不能進行休閒鍛鍊,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社會矛盾,給社會和諧帶來了壓力。

5、破壞生態平衡

土壤的每個組分都有自身的理化性質,相互間處於相對穩定或變化狀態。小範圍內,土壤中的有機物質、養分、水熱資源處於一種平衡,秸稈焚燒破壞了這種平衡。

(1)燒死微生物。

焚燒秸稈時產生的溫度高達 700℃,大量有益微生物被燒死、破壞了「土肥相融」,使腐殖質與礦質土粒緊密結合形成的有機無機復合膠體解體,把「活土」變成了「死土」。

(2)燒毀有機物。

使秸稈中的炭、氮、木質纖維、樹脂等有機物質燃燒殆盡,只剩下一點灰分和無機元素,失去由秸稈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帶來的種種益處。

(3)燃油殘留物汙染土壤。

機收後的秸稈,一般不能直接點火燃燒,很多農戶均向秸稈添灑燃油後才進行焚燒,燃油中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直接或間接遺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汙染。

6、浪費生物資源

我國是乙個農業大國,有著豐富的生物質能(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生物質內部的能量)資源。農作物秸稈是農業生產系統中一項寶貴的生物資源,也是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物質基礎。專家表示,如果將1畝麥類秸稈直接還田,相當於增施55公斤有機質,15公斤碳銨、3公斤過磷酸鈣、7.

5公斤硫酸鉀。如果將秸稈焚燒處理,其中碳損失80%以上,氮損失70%,磷、鉀損失30%,且剩餘的約25%的磷均轉化為緩效態或固定態,難以發揮肥料效用。

關於環境保護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學院班級姓名學號實踐主題美麗中國,綠色先行實踐時間 美麗中國,綠色先行摘要 我國是農業大國,隨著經濟和科技的不斷進步,農村活動中科技成分的含量越來越多,農村生活汙染 工業汙染和農村面源汙染交叉,且相當嚴重.加之城市工業汙染 生活汙染向農村轉移,加重了農村的汙染。另外,農村還存在水土...

鎮農村環境治理情況調查報告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程序中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農村環境治理作為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關係到新農村建設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為進一步改善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提公升農村整體面貌,近期,我們深入石堆鎮2個行政村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摸底,重點是對農...

關於農村環境汙染與保護的實踐調查報

院系 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班級 10級漢本一班 姓名 賈營學號 10021070208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 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黨和 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伴隨著 基本國策 伴隨著新的世紀正邁著希望的腳步,作為地球村的重要成員,草木蔥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家園。地球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