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安全核查及部位標示制度

2021-03-14 03:17:56 字數 1513 閱讀 5354

手術安全核查及部位識別標示制度(修訂)

為了確保手術患者的醫療安全、生命安全,防止手術過程中患者及手術部位出現識別差錯,根據《衛生部患者十大安全目標》、《手術過程管理規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經治醫生在術前要明確手術切口位置、手術方式及手術目的。

2、手術患者在離開病區到手術室前,經治醫生必須對患者手術部位進行體表標示,並與患者或家屬共同確認及核對。標示符號統一定為「﹢」。

3、手術室工作人員到病區接患者時必須檢視手術患者是否有標示,若無標示,禁止將患者接到手術室。

4、手術安全核查是由具有執業資質的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和手術室**三方(以下簡稱三方),分別在麻醉實施前、手術開始前和患者離開手術室前,共同對患者身份和手術部位等內容進行核查的工作。

5、本制度適用於各級各類手術,其他有創操作可參照執行。

6、手術患者均應配戴標示有患者身份識別資訊的標識以便核查。

7、手術安全核查由手術醫師或麻醉醫師主持,三方共同執行並逐項填寫《手術安全核查表》。

8、實施手術安全核查的內容及流程。

第一步、麻醉實施前:由手術醫師負責。三方按《手術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對患者身份(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手術方式、知情同意情況、手術部位與標識、麻醉安全檢查、**是否完整、術野**準備、靜脈通道建立情況、患者過敏史、抗菌藥物皮試結果、術前備血情況、假體、體內植入物、影像學資料等內容。

第二步、手術開始前:由麻醉醫師負責。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別、年齡)、手術方式、手術部位與標識,並確認風險預警等內容。

手術物品準備情況的核查由手術室**執行並向手術醫師和麻醉醫師報告。

第三步、患者離開手術室前:由器械**負責。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別、年齡)、實際手術方式,術中用藥、輸血的核查,清點手術用物,確認手術標本,檢查**完整性、動靜脈通路、引流管,確認患者去向等內容。

三方確認後分別在《手術安全核查表》上簽名。

9、手術安全核查必須按照上述步驟依次進行,每一步核查無誤後方可進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寫**。

10、術中用藥、輸血的核查:由麻醉醫師或手術醫師根據情況需要下達醫囑並做好相應記錄,由手術室**與麻醉醫師共同核查。

11、住院患者《手術安全核查表》應歸入病歷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術安全核查表》由手術室負責裝訂,定期交病案室統一管理。

12、手術科室、麻醉科與手術室的負責人是本科室實施手術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責任人。

13、醫務部負責此項工作督導檢查。

14、處罰規定:

(1)中心手術室:早晨安排第一台手術的科室,手術醫師(術者或一助)、麻醉醫師、手術室**必須在10:40之前進入手術室,若發生一例遲到現象,處罰責任人員100元。

連台手術醫師必須在病人被接入手術室時即刻到達,未按時到達影響手術者按遲到處理。

(2)手術安全核查:麻醉醫師未組織手術安全核查的,給予500元的經濟處罰。安全核查三方人員未按照流程執行的,每位責任人員處罰1000元。

(3)手術標識:發現一例未執行手術標示的病例,手術室有權停止手術,造成的一切後果由科室承擔,同時責任醫師處罰1000元。

手術部位標識工作流程圖

手術安全核查流程

手術部位識別標示制度及流程

五華縣中醫醫院手術部位識別標示制度 為了確保手術患者的醫療安全,防止手術過程中患者及手術部位出現識別差錯。特制定本制度。一 涉及有雙側 多重結構 手指 腳趾 病灶部位 多平面部位 脊柱 的手術時,對手術側或部位應做標記。二 臨床醫生在醫療活動中要嚴格執行 術前討論制度 及 手術過程管理規範 三 經治...

手術部位識別標示制度及流程

為了確保手術患者的醫療安全,防止手術過程中患者及手術部位出現識別差錯。特制定本制度。一 涉及有雙側 多重結構 手指 腳趾 病灶部位 多平面部位 脊柱 的手術時,對手術側或部位應做標記。二 臨床醫生在醫療活動中要嚴格執行 術前討論制度 及 手術過程管理規範 三 經治醫生在術前要明確手術切口位置 手術方...

手術部位識別標示制度

手術部位標識規定 為了確保手術患者的醫療安全,防止手術過程中患者及手術部位出現識別差錯導致,根據衛生部 手術安全核查制度 患者安全目標 等相關檔案制定本規定。一 臨床醫師在醫療活動中要嚴格執行 術前討論制度 及 圍手術期管理辦法 二 手術醫師在術前要明白手術切口位置 手術方式及手術目的。三 患者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