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如何確定報考志願

2021-03-11 10:01:31 字數 3951 閱讀 8998

● 確定自己是否適合繼續學習本科時的專業,而後決定是否有跨專業報考的必要。

● 確認即將報考的專業是冷門專業、熱門專業還是新興專業。

● 確認跨專業的性質,是屬於理科轉工科、理工科轉文科還是剛好相反。

● 確定報考的學校,即報考本校還是報考外校。

● 確認自己選擇報考的學校屬於小型院校、大型綜合學校還是研究院所。

第一步確認是否有必要跨專業

考本專業容易,跨專業往往比較難。

曾經是xx學員的小孫,現在在讀研究生二年級,本科時學習的是計算機專業,因為自己對計算機並不感興趣,加上學校老師水平也確實有限,所以三年過去,小孫覺得自己在計算機學科上並沒有學到什麼東西。

為了多一些選擇,小孫考察了幾個外專業,包括企業管理、會計學、法律碩士,但最後小孫還是決定報考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研究生。

因為他自己覺得,雖然沒從本科的計算機專業學到多少實際操作的技能,但畢竟已經受了三年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科基礎也不差,再加上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與實踐,應該能使自己的專業能力有很大提高。

後來的事實證明,小孫不僅在專業上選擇了正確的道路,也給自己當時考研複習省卻了不少的力氣。

現在他回頭看看那時本科班上報考了外專業的同學,無一例外的在考研上失敗了,就暗自慶幸自己當初選擇的明智。

跨專業報考的風險大,就在於專業課的複習。特別是在對所報考專業僅限於一知半解,甚至完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跨專業報考是要冒較大風險的。

在教育部把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由 5 科變為 4 科,專業課由 2 門改為 1 門後,專業課的難度一般來說是加大了。

因為很多高校都把原來 2 門,甚至 3 門考試內容融合在 1 套卷子中,這使很多跨專業報考的研友甚至不知道某一道題是出自哪一門課程,想答對更是無從談起。

所以說,考本專業容易,考外專業難。即使對本專業知識掌握得不甚理想,難度也比對外專業的專業課沒有基礎要小得多。

第二步確定報考冷門、熱門還是新興專業

考冷門專業一般非常輕鬆,熱門專業確實很難擠進去,新興專業的難度與熱度往往居於前兩者之間。

2006 年,全國報考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總人數為 35510 人,位居報考總人數第三,僅次於工商管理學碩士專業和法律碩士專業。

2007 年,報考北京一所著名高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總人數為 2000 餘人,但除去保送名額,該專業只招收 40 人,錄取比例高達 50 比 1 。

這就是熱門專業,它們的特點是切合時代熱點,社會需求強勁,所以就業前景被人看好。例如建築、會計學、**、新聞、計算機、生物工程都屬於這一類熱門專業。

但這類專業的特點就是報考人數非常多,因此競爭激烈,錄取比例遠高出研究生錄取平均比例,可以達到 10 比 1 以上。

選擇報考熱門專業的研友,一般是出於就業的考慮,而選擇報考冷門專業的研友,往往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靜心的研究生活。

由於冷門專業的發展一般比較完備,知識積澱也較深厚,考試難度小,競爭不激烈,所以非常適合想做研究工作的研友報考。

另有一類專業是新興專業,這類專業興起不久,未來社會對其有較多的需求。比如前些年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就屬於新興專業,但短短幾年後卻已跨入熱門專業的行列。

新興專業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剛興起不久,報考人數一般不多,競爭也遠小於熱門專業,所以已經成為了很多研友的選擇。

第三步確認是理科轉工科、理工科轉文科還是相反

由於學科性質,理科轉工科、理工科轉文科往往難度較小。反之難度則大。

小李在本科時學的是應用數學,這種專業如果在名校就應該出國深造了,但小李就讀的只是一般高校,而且學這種專業的找工作比較困難,他就只好選擇考研。

"幸好學的是應用數學專業,這種專業想轉絕大多數工科或文科專業都並不費力氣,像經濟或計算機這種專業的導師更是喜歡數學出身的學生。" 小李說。

權衡之後,他選擇了報考**財經大學經濟系的計量經濟學專業,並且由於自己的應用數學專業背景,在複試時很受導師青睞。

理科轉為工科,或理工科轉為文科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因為前者的學科往往是後者的理論基礎,有了紮實的理論基礎,在研究生學習階段才能夠有比較大的突破。

但相反的,如果沒有極高的天賦,基本不會有人選擇從文科轉為理工科,或是從工科轉為理科。因為其不僅脫離就業,難度也相當大。

第四步確定報考本校還是報考外校

報本校資訊往往比較暢通,也容易考取,而外校則相反,資訊閉塞,考取難度大。

如果決定報考外校,那麼一定要做好調查,報考的學校一定要比本校在各方面高出至少乙個檔次。因為只要是外校,就意味著並不好考。

即使是清華大學畢業,報考一所二流學校的本專業也未必考取,原因就在於任何一所學校都有其潛在的出題、錄取規則。再好的學科基礎都可能在所報考學校的專業課題目上折戟沉沙,再好的面試技巧都可能在複試中被拒以千里。

所以同樣是不好考,就必須確認目標學校比本校高出的檔次足以讓自己去冒這個風險。

但如果選擇本校就輕鬆得多,畢竟在這個學校上了4年的學,有比較大的交往圈子,即使報考本校的其它專業也可以輕鬆地找到老鄉幫忙獲取相關資訊。

第五步確定目標學校的性質,小型院校、綜合性高校還是科研院所

一般來講,小型院校往往有乙個主幹專業全國領先,但也缺乏多元的學科和校園文化;科研院所主要是研究性質,一般沒有本科培養;而綜合性學校學科豐富,又有文化底蘊。

這三類高校一般沒有難考或容易考的區別,她們各自都有自己的出題與錄取規則,抓住這種規則,名校就不一定比小型院校難考。

關鍵在於自己喜歡什麼樣的校園文化,如果原來見多識廣,現在想找個安靜的學習、科研環境,那麼就可以選擇報考科研院所。如果剛從小型院校出來,想接觸形形色色的同學、參加多樣的校園活動,那麼報考大型綜合學校就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凱程教育張老師整理了幾個節約時間的準則:一是要早做決定,趁早備考;二是要有計畫,按計畫前進;三是要跟時間賽跑,爭分奪秒。總之,考研是一場「時間戰」,誰懂得抓緊時間,利用好時間,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1.制定詳細周密的學習計畫。

這裡所說的計畫,不僅僅包括總的複習計畫,還應該包括月計畫、周計畫,甚至是日計畫。努力做到這一點是十分困難的,但卻是非常必要的。我們要把學習計畫精確到每一天,這樣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時間。

當然,總複習計畫是從備考的第一天就應該指定的;月計畫可以在每一輪複習開始之前,制定未來三個月的學習計畫。以此類推,具體到周計畫就是要在每個月的月初安排一月四周的學習程序。那麼,具體到每一天,可以在每週的星期一安排好周一到周五的學習內容,或者是在每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學習計畫。

並且,要在每一天睡覺之前檢查一下是否完成當日的學習任務,時時刻刻督促自己按時完成計畫。

方法一:規劃進度。分別制定總計畫、月計畫、周計畫、日計畫學習時間表,並把它們貼在最顯眼的地方,時刻提醒自己按計畫進行。

方法二:互相監督。和身邊的同學一起安排計畫複習,互相監督,共同進步。

方法三:定期考核。定期對自己複習情況進行考察,靈活運用筆試、背誦等多種形式。

2.分配好各門課程的複習時間。

一天的時間是有限的,同學們應該按照一定的規律安排每天的學習,使時間得到最佳利用。一般來說上午的頭腦清醒、狀態良好,有利於背誦記憶。除去午休時間,下午的時間相對會少一些,並且下午人的精神狀態會相對低落。

晚上相對安靜的外部環境和較好的大腦記憶狀態,將更有利於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據科學證明,晚上特別是九點左右是乙個人記憶力最好的時刻,演員們往往利用這段時間來記憶台詞。因此,只要掌握了一天當中每個時段的自然規律,再結合個人的生活學習習慣分配好時間,就能讓每一分每一秒都得到最佳利用。

方法一:按習慣分配。根據個人生活學習習慣,把專業課和公共課分別安排在一天的不同時段。

比如:把英語複習安排在上午,練習聽力、培養語感,做英語試題;把政治安排在下午,政治的掌握相對來說利用的時間較少;把專業課安排在晚上,利用最佳時間來理解和記憶。

方法二:按學習進度分配。考生可以根據個人成績安排學習,把複習時間向比較欠缺的科目上傾斜,有計畫地重點複習某一課程。

方法三:交叉分配。在各門課程學習之間可以相互穿插別的科目的學習,因為長時間接受一種知識資訊,容易使大腦產生疲勞。另外,也可以把一周每一天的同一時段安排不同的學習內容。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就業主體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競爭日漸激烈的情況下,我們想要不在考研大軍中變成分母,我們需要:早開始+好計畫+正確的複習思路+好的輔導班(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2017考研開始準備複習啦,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加油!

考研如何確定報考志願

確定自己是否適合繼續學習本科時的專業,而後決定是否有跨專業報考的必要。確認即將報考的專業是冷門專業 熱門專業還是新興專業。確認跨專業的性質,是屬於理科轉工科 理工科轉文科還是剛好相反。確定報考的學校,即報考本校還是報考外校。確認自己選擇報考的學校屬於小型院校 大型綜合學校還是研究院所。第一步確認是否...

高考如何報考志願

考生和家長另一場 考試 填報高考志願四大技巧 2013年06月28日 06 01 25 人民網 1.25k 字型大小 大中小 列印 糾錯 6月26日,我市2013高考志願正式開始填報。如何填好高考志願?這無疑是考生和家長面臨的另一場 考試 結合往年的典型案例,本報梳理了高考志願填報的四大技巧。技巧1...

考研報考流程

200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網上報名流程圖 注 建議公網使用者登入教育網使用者登陸訪問速度會有差異 免費註冊,請牢記註冊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每個註冊帳戶只能進行一次網上報名,即對應乙個報名號,請不要多次註冊,重複填報。並且註冊使用者直接與報名號對應,是查詢報名號的唯一方法,在後期的調劑系統中可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