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制度設計階段性測驗05任務

2021-03-04 00:03:15 字數 5495 閱讀 8513

一、辨析題

1. 實行單軌制責任會計核算模式時,其所使用的會計憑證、會計賬薄以及會計核算程式的設計應同時滿足財務會計與責任會計對會計資訊的需求。

答: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理由:因為單軌制會計核算模式是借助財務會計核算體系進行責任會計核算,使責任會計核算與財務會計核算合二為一,通過設定一套賬簿同時進行責任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核算。在這種核算模式下,企業必須根據對各責任中心進行考核的需要,增設內部核算賬戶,或在正常的財務會計賬戶下,按對各責任中心的考核內容增設二級或**明細分類賬戶。

它能夠避免雙軌制會計核算下成本計算工作的重複。因此實行單軌制責任會計核算模式時,其所使用的會計憑證、會計賬薄以及會計核算程式的設計應同時滿足財務會計與責任會計對會計資訊的需求。

2. 會計資訊化下編制報表要資料真實、計算正確、內容完整與手續齊備,賬證、賬表、表表之間勾稽嚴密,所屬單位報表資料應輸入計算機進行彙總,並將本單位報表、所屬單位報表和彙總表一併報出,列印書面報表裝訂即可,無需再由分管賬務的領導、會計主管簽名蓋章。

答: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

理由:早期會計資訊化被稱為會計電算化或計算機會計。會計技術和資訊化技術相結合的功能延伸真正促成了會計資訊化的產生。

會計資訊化要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規範與約束,因此需要建立與完善會計資訊化法規制度體系。比如:

《會計法》第十三條規定,使用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體及其生成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也必須符合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財政部門要求企業所使用的會計核算軟體應具備符合《資訊科技會計核算軟體資料介面》。

為了加強會計檔案管理,確保會計檔案的安全,《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制度》規定:

(一)單位應根據帳簿資料準確編制或由機器正確生成會計報表,報**式由會計主管部門統一設計或認可。

(二)報表的編制要求做到資料真實,計算正確,內容完整,手續齊備,做到帳證,帳表,表表之間勾稽嚴密,有所屬單位的應將所屬單位的報表資料輸入機器進行彙總,並將本單位報表、所屬單位報表和彙總表一併報出,書面報表必須由分管帳務的領導,會計主管和製表人簽名蓋章。

(三)單位的會計檔案包括儲存在磁碟(硬碟和軟盤)上的會計檔案和以書面形式存放的會計作主會計帳簿和會計報表。儲存在磁碟上的會計檔案必須按規定及時列印輸出書面形式,末列印之前不得抹去。由機器列印輸出的會計檔案發生缺損時,必須補充列印,並由操作使用人員在列印輸出的頁面上繁體字或蓋章註明,由系統管理員簽字蓋章認可。

磁碟形式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必須在兩年以上,其中會計科目和總由資料(包括年度和月度彙總資料)必須永久儲存,明細帳、記帳憑證及其他資料資料在兩年後可根據需要決定存毀。

(四)必須經常對硬碟上的會計資料建立軟盤備份。備份是通過對硬碟的會計資料建立軟盤副本來實現資訊儲存的,每月備份不得少於一次。不得直接對硬碟上的會計資料和作為正式檔案的備份軟盤上的會計資料進行任何非法操作,如要對磁碟會計資料進行加工,必須使用備份羅盤的副本,不得刪除硬碟和軟盤的資料。

恢復系統資料必須使用最新的正式備份。

(五)必須妥善保管好會計資料的備份軟盤,備份軟盤應貼上寫保護標籤並用印章或封條簽封,或由專人保管。備份軟盤應裝在保護封套和包裝盒中,存放在安全,潔淨,防熱,防潮,防磁的場所,並定期進行轉儲。硬碟和正式備份軟盤不得隨便知心亂放和外借。

(六)會計資料的備份軟盤及自行開發原程式的備份分別在三個地點以上,應根據資料量和硬碟空間的大小情況,每隔一定時期(如半年或一年以上)清理一次硬碟,刪除硬碟上以前年度的會計資料,以利於提高機器的利用率和執行速度,沒有做過備份的硬碟資料不得清理刪除(三個存放地點分別為機房、檔案室、財務室)。

(七)磁碟會計檔案的管理工作,包括資料備份,資料恢復和清理硬碟等,由系統管理員專職執行並對磁碟會計檔案的安全的正確負責。

因此會計資訊化下列印書面報表必須由分管賬務的領導、會計主管和製表人簽名蓋章。

二、論述題

1. w公司下設a、b、c三個銷售部,共同銷售本公司生產的同一種產品,公司將其分別確認為利潤中心,產品的銷售地區不受限制,銷售人員的工資水平由各銷售部自行決定,公司會計核算採用單軌制模式。a、b、c三個銷售部均發生如下業務:

實現產品銷售收入;結轉產品銷售成本;發生工資費用;分攤公司總部的管理費用。相關會計科目及所屬明細科目均應能夠提供分別反映三個銷售部經營業績的資料。試分析指出該利潤中心的貢獻毛益、營業利潤的計算公式,並說明公式中所需資料的**。

答:(1)

①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a銷售部

—b銷售部

—c銷售部

②借:主營業務成本 —a銷售部

—b銷售部

—c銷售部

貸:庫存商品

③借:營業費用 —a銷售部

—b銷售部

—c銷售部

貸:應付工資

④借:管理費用 —a銷售部

—b銷售部

—c銷售部

貸:管理費用一總部

(2)①貢獻毛益=主營業務收入一主營業務成本一營業費用

②營業利潤:貢獻毛益一應負擔的管理費用

③資料**為:分別從「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四個賬戶中的「a銷售部」、「b銷售部」、「c銷售部」明細賬取得。

2. 青島啤酒股份****內部轉移**按成本(包括稅金)加上小額利潤制定,由財務部門和銷售部門共同計算。試分析這屬於哪一種內部結算**,並分析其優缺點。

答:1、試分析這屬於哪一種內部結算**?

是以選定的成本作為定價基礎,加上一定比例的內部利潤作為內部轉移**,屬於成本加成定價法。成本定價法是以內部結算物件的成本作為內部結算**。考慮到企業成本核算包括了實際成本核算與計畫成本核算,因此,成本具有多種定義,如完全成本、標準成本、變動成本、實際成本等,故以不同成本概念為基礎制定的內部轉移**對存貨估價決策、業績評價等將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1、實際成本法。以內部結算物件承擔的實際耗費作為內部轉移**。由於各責任中心都有楊本核算系統,具務完整的實際成本資料,成本資料容易取得,但其不足在於容易導致實際成本責任轉嫁,從而模糊了責任中心的責任劃分。

2、標準成本法。以內部結算物件的標準成本作為內部轉移**。標準成本資料容易取得,並且避免了相互間成本責任的轉嫁問題,同時提高了核算工作效率。

3、變動成本法。以內部結算物件的變動成本作為內部轉移**。變動成本正確反映責任單位成本節約或超支情況,有利於企業和責任單位做出短期決策,但由於它不包括固定成本,因此是一種不完全的定價方式。

4、變動成本加上固定成本法。以內部結算物件變動成本及其直接相關的固定成本作為內部轉移**。這種方法有利於落實責任,便於做出正確的短期決策。

2、分析其優缺點。

以完全成本為基礎制定轉移**的優點在於:

(1)獲取完全成本資訊的代價極低。因為完全成本資訊是根據財務報告的要求計算的,可直接從會計記錄中獲取。

(2)能夠合理地計量到某些間接費用。因為如果轉移的產品需要開發、設計工作,則其成本會包含於間接費用中,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完全成本能夠合理地計量到這些費用。

(3)計算方法簡便易行,資料容易取得。

(4)根據完全成本定價,能夠保證企業所耗費的全部成本得到補償,並在正常情況下能獲得一定的利潤。

(5)有利於保持**的穩定。

以完全成本為基礎的轉移**存在的缺陷主要有:

(1)對賣方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勵作用。因為以完全成本作為轉移**,一方面,會使賣方得不到任何利潤;另一方面,賣方的成本全部轉移給買方,客觀上使賣方經理缺乏降低成本的動力和壓力。

(2)買方則需要承擔不受它控制而有其他部門造成的工作效率上的責任。因為對於買方而言,製造部門的成本無論高低都將全額轉移給它。

(3)完全成本加成法忽視了產品需求彈性的變化。不同的產品在同一時期,同一產品在不同時期(產品生命週期不同階段),同一產品在不同的市場,其需求彈性都不相同。 因此產品**在完全成本的基礎上,加上一固定的加成比例,不能適應迅速變化的市場要求, 缺乏應有的競爭能力。

(4)以完全成本作為定價基礎缺乏靈活性, 在有些情況下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

(5)不利於企業降低產品成本。

所以如果不克服以上缺陷,採用以完全成本為內部轉移**,對買賣雙方業績進行評價,就會出現偏差。通常情況下,該方法主要作為企業內部各成本中心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的計價、結算依據。儘管以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得出的完全成本作為轉移**缺乏經濟上的合理性,但在實踐中它們還是被廣泛運用。

用標準成本取代完全成本,來彌補完全成本的缺陷。因為標準成本可以減少低效率問題,有利於明確經濟責任,便於正確評價各責任單位的業績。但是,它仍然無法真正解決實際完全成本導致的目標不一致的問題。

因為即使是採用標準成本,仍然存在將賣方的固定成本作為買方的變動成本處理的問題,由此決定了它仍不能很好地解決目標一致性的問題。另外,如果賣方生產能力有剩餘,可以按變動成本轉移;若賣方無閒置生產能力,則應以市價為其轉移**。

以變動成本為轉移**存在以下問題:

(1)以變動成本為轉移**會使買方過分有利。

(2)這種方法只能用於成本中心,因為如果責任中心只計算變動成本,就不能用投資利潤率、剩餘收益和經濟增加值對該中心進行業績評價。

(3)如果無限制地將乙個責任中心的變動成本轉移給另乙個責任中心,將不利於激勵成本中心經理控制成本。

以實際成本為基礎的加成**,制定轉移**的優點在於:能保證提供商品的一方能夠通過商品的提供獲得一定的利潤,可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但實際成本加成**也存在缺陷,會將提供商品一方的浪費轉嫁給買方,削弱了雙方降低成本的責任感,導致責任中心經濟利益的不合理分配。

同時,加成的利潤率的確定很容易摻雜一定程度的主觀隨意性,而加成利潤率的偏高與偏低均會影響對雙方業績的正確評價。

三、作品題

1. 資訊科技推動著手工會計模式向會計資訊化發展,原先的手工會計模式及其與內部控制的組合也被推至會計資訊化模式及其與內部控制的組合,請結合工作實踐和所學知識,簡述手工會計模式與會計資訊化模式下的會計制度設計的主要聯絡與區別。(不少於)

答:在會計核算處理過程中,賬簿組織和記賬程式相互結合的技術組織方式,稱為賬務處理程式或者會計核算形式。賬簿組織是指會計憑證和賬簿的種類、格式及其相互關係;記賬程式是指從審核、整理原始憑證開始,到填製記賬憑證、登記各種賬簿以及編制會計報表為止的一系列順序和方法。

傳統手工會計核算形式主要有: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式、記賬憑證彙總表(或科目彙總表)賬務處理程式、彙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式、日記總賬賬務處理程式、多欄式日記賬賬務處理程式等。企業可以根據自身規模大小和業務量大小選擇適當的賬務處理程式。

傳統手工會計核算形式缺點集中體現在:處理環節多,處理內容分散;處理流程重複,資料核對工作複雜;處理周期長,資訊傳遞、反饋慢,財務報告的時效性差。

隨著現代資訊科技在會計工作中的運用,電算化會計是否還有必要完全照搬手工會計下的會計核算形式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手工會計條件下,不同會計核算形式的劃分並不是會計資料處理本身所要求的,而是手工處理手段的侷限性所致。

現代資訊科技的引入,使上述這些具體會計核算形式的客觀限制條件不復存在。賬簿組織不再是賬務處理程式的核心,會計核算形式從程式設計角度考慮也只需要採用一種就可滿足資料處理的需要。20世紀80年代,我國資訊科技飛速發展並應用到會計領域,會計電算化開始了實驗試點和研究階段,傳統的手工會計模式不斷向會計電算化模式轉化。

它實現了資料處理的自動化,使傳統的手工會計資訊系統發展演變為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會計電算化是會計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僅是會計發展的需要,而且是經濟和科技對會計工作提出的要求,會計電算化已經成為會計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比較會計電算化與手工會計,明確其相同與不同之處以及會計電算化發展中應注意的問題,對提高會計工作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

會計制度設計階段性測驗03任務

一 辨析題 1.分批法是以產品的品種為成本計算物件的,歸集生產成本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它適用於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的企業,比如發電 採掘 造紙等企業,也可以適用小型水泥廠,制磚廠或輔助生產的蒸汽車間等。答 這題是錯誤的。理由 分批法 是以產品批別或者訂單物件作為成本計算物件歸集生產費用,計算...

會計制度設計答案05任務

電大2012春會計制度設計05任務答案 9.企業編制全面預算主要以財務部門為主 答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全面預算是以戰略目標為出發點,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全體員工參與,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全部內容的預算體系。全面預算是由企業不同部門的當事人共同組織執行的,是乙個綜合性的管理系統,不能將財務計畫視為全面...

會計制度設計05任務作品題

2 遵守共同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會計法規是進行會計工作的法律依據,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是指導會計工作的規範。會計法規不能因為約束物件所使用的操作工具或操作手段的改變而改變,所以手工會計模式核算和會計資訊化模式核算同樣要遵守相關的會計制度。3 遵守共同的基本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無論資訊科技如何變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