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七年級上冊古文複習

2021-03-04 09:43:21 字數 4634 閱讀 1227

一、《詠雪》

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講**義。

翻譯:乙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舉行家庭聚會,跟的人講解詩文。

2.俄而雪,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翻譯:不久,雪下得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麼呢?」

3.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可擬。」

翻譯:他哥哥的兒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可以相比。」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翻譯:他哥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

5.公大笑樂。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

6.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翻譯:(道韞)就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二、《陳太丘與友期》

1.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

翻譯:陳太丘和朋友約定同行,約定在正午時分,正午的時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陳太丘便捨棄友人獨自了。

2.去後至。翻譯:陳太丘離開以後,他的朋友才來到。

3.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翻譯: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當時年僅七歲,正在家門外玩耍。

4.客問元方:「尊君在:通「否」 )翻譯:違約的客人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家不在?」

5.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翻譯:陳元方回答說:「父親等待您很長時間而您卻沒有來到,已經了。」

6.友人便怒曰:「非人!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譯:客人便發怒說道:「不是人!和人家約定同行,卻捨棄人家而離去。」

7.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翻譯:陳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在正午時分見面,中午了您卻沒有到,這就是沒有信用;對著小孩子的面罵他的父親,這就是沒有禮貌。」

8.友人慚,下車之。翻譯:客人感到慚愧不安,忙下車前來元方表示好感。

9.元方入門,不。翻譯:元方徑直走入家門,根本不那失信無禮的人。

《世說新語》閱讀訓練

1、《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的代表作,是( 南朝宋 )(朝代)人( 劉義慶 )(填姓名)組織編寫的。

2、解釋下列加框詞語的意思。

⑴雪驟( 不久,一會兒) ⑵撒鹽空中( 差不多可以相比) ⑶陳太丘與友期行,(約定的時間是中午) ⑷太丘( 不再等候就走了) ⑸尊君在( 通「否」) ⑹與人期行,相而去( 丟下,捨棄)⑺(中午 ) ⑻(沒有禮貌 ) ⑼下車(拉元方) ⑽寒雪日( 家庭聚會 ) ⑾( 子侄輩 )

3、《詠雪》中兩個比喻哪個更好?( 答:「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鹽」一喻僅有物象而無意蘊,所以說不好。)

4、《陳太丘與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什麼不同? (答:「君」是有禮貌地稱呼對方,猶今之「您」。

「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5、「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麼?你還能說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好比喻嗎?

(答:◆用「撒鹽空中」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形似是基礎,因而用「撒鹽」喻好。

◆用「柳絮因風起」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而「撒鹽」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蘊。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

「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可用來喻「飛雪」的喻體還有如:鵝毛、蒲公英子等。

另外詠雪名句如:韓愈《春雪》「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夏樹作飛花」;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

6、《陳太丘與友期》中,「友人慚,下車引之」,而「元方入門不顧」,怎樣理解元方的行為?

(答:◆元方以客「無禮」、「無信」為核心進行責備,可見他懂禮識義。對粗俗的客「入門不顧」又體現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可以理解為元方並非「無禮」。乙個失信於人、不知自責且對子罵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見一斑,對這樣的人就應該斷然拒之於千里之外。◆可以理解為元方確實有失禮儀。

天下人誰無過,知錯能改仍不失為有識之人,怎麼能因人的一時之錯便徹底否定乙個人呢?)

7、這個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誰?文章是怎樣刻畫主要人物的? (答: 元方,語言和行為 )

8、從故事主人的言談中可知,做人要(答:守信用、講禮貌。)

10、當友人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時,元方是如何對答反駁的?(答:「君與家君期日中,……則是無禮。」)

11、友人「下車引之」的用意是什麼?(答:意識到自己錯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12、「元方入門不顧」以表示(答:對友人不守信,說話不禮貌的行為表示**和蔑視

13、這件事究竟是誰的不是?你能不能簡單地複述一下前因後果?

(答:是友人的不對;友人跟陳太丘相約出行,友人遲到,陳太丘就先走了,友人後來到了,就怒罵陳太丘不等他,陳元方對此進行了駁斥,友人感到很慚愧。)

14.用一句話概括這兩則故事的大意。

答:(1)《詠雪》:(無奕女詠雪的佳句博得謝太傅的讚賞

(2)《陳太丘與友期》:(元方將父親的友人駁斥得理屈詞窮

15.試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動。(1)友人慚,下車引之。( 慚愧 )(2)元方入門不顧。( 輕視 )

16.《陳太丘與友期》主要寫的是哪兩個人?分別歸納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徵。(答:元方——聰明、勇敢、識禮、有節。友人——無信、無義、無禮,但能接受批評

17.你從《陳太丘與友期》中得到什麼啟示。(答:做人要明禮、守信;為人要不卑不亢,敢於實事求是地對待問題等

18.「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義」這一句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極精煉地交代了時間(答: 寒雪日 )、地點( 內集 )人物( 謝太傅與兒女 )事件( 講**義 )等要素。

19.《詠雪》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氣氛?

(答:融洽、歡快、輕鬆(可任選其一)

三、《論語》十二章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乙個有德的君子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譯文】孔子說:「幹不義的事得到了財富和地位,對我來說,就如同浮雲一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鑑,改掉自己的缺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譯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嘆說:「時光的流逝就像這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孔子說:「一**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乙個男子漢,他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已記得牢固,就與切身有關的問題提出疑問並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1、第一章:第一句講學習方法。第二句將學習樂趣。

第三句講為人態度,屬於個人修養範圍。不斷溫習,(知識)方能牢固,學習之樂;志同道合的人遠道而來,切磋促進,人生之樂;自求長進,不怨他人,提高修養。

第二章:討論思想品德修養。朱熹認為,重在為學。「傳」指受之於師,「習」則熟之於己,而「忠」「信」為「傳習」之本。由此可見古代治學之人非常重視思德修養。

第三章:講的是不同年齡階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第四章:討論學習方法,說明了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

第五章:討論正確的學習方法,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認為二者不可偏廢,學習與思考想結合,方能所得。

第六章:討論思想道德修養,顏回清平樂道的高尚品質。

第七章:講正確的學習態度。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鑑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類似的毛病。要虛心求教,取長補短,彌補不足。

第八章:講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應樂在其中,不羨慕、不貧圖不義之財。第九章:講的是要學習別人好的地方,借鑑別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點。

第十章:告訴我們時光飛快流逝,我們要學會珍惜時間。

第十一章:用國家的帥將與乙個人的志向做對比,說明立下大的志向,對於乙個人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複習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複習資料.txt大人物的悲哀在於他們需要不停地做出選擇 而小人物的悲哀在於他們從來沒有選擇的機會。男人因滄桑而成熟,女人因成熟而滄桑。男人有了煙,有了酒,也就有了故事 女人有了錢,有了資色,也就有了悲劇。七年級上冊地理複習資料 1.地球緯線的最大周長是赤道,長約4萬km。地球的表...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複習大全

一 論語十則 一 知識點梳理 一 相關識記 1 積累文中幾個成語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溫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師 不恥下問 2 試歸納文中有關談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例句 學習態度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複習

六年級上地理複習提綱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1 地球的形狀 兩極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運用生活中的自然現象說明地球是球形 1 海邊看到遠處帆船駛來,總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 月食現象。2 利用經緯網定位。參照 地理填充圖冊 第7頁,第5題。要會判斷a b兩點的經緯度。3 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