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政經知識點彙總

2021-05-31 13:30:16 字數 4506 閱讀 5047

考研《大綱》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劃分為七章內容,第一章是導論,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的學科總體介紹,主要介紹和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和發展、研究物件、研究任務等內容。第二章為社會經濟制度與經濟執行的一般原理,主要論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和一般原理,這是研究資本主義經濟關係和社會主義經濟關係的基本前提,主要包括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社會經濟的兩種基本形態、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三方面內容。第三章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及其發展階段,包括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特徵、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程序;第四章為資本的執行,包括資本執行的一般原理、壟斷階段的資本執行、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向國際範圍的擴充套件等內容。

這兩者都屬於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經濟執行的原理,是對資本主義經濟經濟制度和經濟執行方式的揭示。第五章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與經濟制度(包括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個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第六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經濟執行(包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執行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調控體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保障體系)都揭示和反映的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經濟執行的原理。第七章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關係則以當今席捲世界的全球化浪潮為主線,闡述了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物質條件和現實基礎、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兩種社會制度的並存與發展、以及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我國應有的態度等內容。

現將知識點**如下:

1、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物質資料生產,是指人們以一定方式結合起來,改造自然,創造物質資料的過程。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物質資料生產包括生產(直接生產過程)、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

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包含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過程和人與人之間發生的相互關係的過程,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個方面。

2、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物件

有一幅廣告幽默畫,畫的是幾個行人在看一家飯店外貼的告示,上寫:「快進來吃飯吧,否則你我都得挨餓。」這幅廣告畫的寓意有

a.生產者和消費者是相互依存的b.生產和消費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動的出發點d.商品交換活動背後隱藏著人與人的關係

e.生產關係本質上是人與人之間的物質利益關係「abde」(2023年多選題第17題)

生產力的基本構成要素是勞動力、勞動物件和勞動資料。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科技的作用是通過生產力三要素為中介實現的。任何社會生產關係總和中包括直接生產過程中的生產關係、分配關係、交換關係和消費關係。

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乙個社會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該社會的經濟基礎。

生產力是生產的物質內容,生產關係是生產的社會形式。兩者辯證統一構成社會生產方式。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的發展必然要求調整和變革生產關係。

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當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狀況時,能夠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係不適應生產力的狀況時,能夠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物件是社會生產關係,確切地說是生產關係總和。它是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和矛盾運動中來考察社會生產關係的。

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係包括研究作為生產關係本質的經濟制度和作為生產關係具體形式的經濟體制。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任務是揭示經濟規律

經濟規律是經濟執行過程中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絡和發展趨勢。經濟規律具有客觀性。經濟規律起作用是有一定經濟條件的,只要經濟條件具備,經濟規律必然起作用,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一點與自然規律的客觀性是一樣的。

經濟規律分三類:一是在一切社會都起作用的經濟規律,如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相互關係的規律;二是在幾個社會共同起作用的規律,如價值規律;三是在某個社會特有的經濟規律,如資本主義社會的剩餘價值規律。

4、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一般規律

佔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乙個社會形態的經濟制度。經濟制度的基礎是所有制關係。經濟制度和所有制是生產力的社會形式,生產力是它們的物質基礎。

當乙個社會經濟制度所能容納的生產力全部發揮出來以前是絕不會退出歷史舞台的,而隨著生產力不斷突破經濟制度的限制又造成一切經濟制度的歷史暫時性。這是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一般規律。人類社會經濟制度迄今為止已經經歷了原始社會經濟制度、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這種人類經濟制度發展的一般規律並不排斥國度的特殊性。

5、社會經濟的兩種基本形態

自然經濟是一種生產者自己生產滿足自己需要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商品經濟是一種通過交換為滿足社會需要而生產的經濟形態。商品經濟分為簡單商品經濟和發達商品經濟兩個階段。

簡單商品經濟與個體小生產相聯絡,生產目的是為了通過交換取得自己所需要的消費品和再生產所需要的生產資料。發達的商品經濟是建立在發達社會分工和機器大工業基礎上的生產目的是為了追求價值增值。發達商品經濟又可分為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

發達商品經濟條件下不僅勞動產品成了商品,而且勞動力也成為商品。勞動力成為商品推動了社會一切勞動產品都採取了商品這一社會形式。

6、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價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的屬性能夠滿足人的需要。使用價值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的一般人類勞動。

價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質屬性,是乙個歷史範疇。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與價值是商品的內在矛盾,這一矛盾只能通過交換才能解決。

7、交換價值與價值的關係

交換價值是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係或比例。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內容,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

8、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

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是人類生活得以實現的永恆的自然必然性。具體勞動具有質的差別。具體勞動雖然創造使用價值,但不是使用價值的惟一源泉。具體勞動與自然物質共同構成使用價值的源泉。

抽象勞動創造商品的價值,它是商品生產社會中特有的範疇。抽象勞動作為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沒有質的差別,只有量的差別。

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不是指兩種勞動,也不是指兩次勞動,而是指同一勞動的兩個不同方面。具體勞動生產商品使用價值,抽象勞動生產商品價值。勞動二重性學說是馬克思創立的,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

9、商品價值量

商品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耗費的時間。商品價值不是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複雜勞動是倍加的簡單勞動。在私有制商品經濟中,這個換算是通過交換、通過商品生產者背後的社會過程自發形成的。

10、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係

勞動生產率是指單位勞動時間裡所生產的商品數量或單位商品耗費的勞動時間。商品中所包含的價值量的大小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無論勞動生產率怎樣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勞動時間內生產的價值總量是不變的。

但是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時間裡生產的商品件數增加,而因為價值總量不變,單個商品中所包含的價值量就會下降。反之,就上公升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當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時會使

a.單位商品的價值量降低b.商品的使用價值量增加

c.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d.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提高「ab」(2023年多選題第21題)。

11、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是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它決定了商品經濟的一切矛盾,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的矛盾,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二重性之間的矛盾,商品與貨幣之間的矛盾都是由這一基本矛盾決定的。它貫穿於簡單商品經濟產生和發展的全過程。

它決定著商品生產者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和命運。這一矛盾只有通過交換才能解決。

12、價值形式的發展與貨幣的起源

貨幣是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而產生的,是價值形式即交換價值發展的結果。價值形式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簡單的偶然的價值形式,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貨幣形式。

貨幣出現後,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就發展為商品和貨幣的外部對立。這種矛盾的外化,一方面促進了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商品經濟中危機產生的可能性。

貨幣的本質:貨幣是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貨幣的本質是

a.商品交換的媒介物b.商品價值的一般等價物

c.商品的等價物d.商品相對價值形成「b」(2023年單選題第5題)。

13、貨幣的職能

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其他職能由此產生

價值尺度是指用貨幣來表現和衡量一切商品價值的職能在市場上,一台膝上型電腦的標價是12000元,此時執行價值尺度職能的貨幣是

a.實在的貨幣b.信用貨幣c.觀念上的貨幣d.現金「c」(2023年單選題第5題)。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無需現實的貨幣,只需觀念的或想象的貨幣。

流通手段是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的職能。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必須是現實的貨幣,而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紙幣是貨幣的符號,它代表金屬貨幣執行貨幣流通手段職能。

貯藏手段指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社會財富被貯藏起來。執行貯藏手段的貨幣不能是想象的或觀念形態的貨幣,也不能是不足值的貨幣或僅僅是價值符號的紙幣,而必須是足值的貨幣即具有實在價值的金銀。

支付手段是指在賒購賒銷即延期支付方式買賣商品時,貨幣用於清償債務的職能以及用來支付租金、利息、稅金和工資的職能。

世界貨幣是指貨幣越出國內市場,在國際市場上充當一般等價物發揮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社會財富代表的作用,它是貨幣上述各種職能在世界範圍的延伸和運用。

14、貨幣流通規律

2019考研政治法律基礎知識點彙總

一 思想道德素養 一 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 1 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2 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 3 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 4 明確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5 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 二 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1 愛國主義的內涵 2 愛國主義的傳統 3 愛國主義的價值 4 新...

政治筆記考研政治知識點總結

終極筆記 一 馬哲 一 唯物論 2個核心 2大原理 2個核心 物質 意識 2大原理 唯物主義一元論 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 物質和意識辯證關係原理 二 辯證法 2個核心 3大規律 4對範疇 2個核心 聯絡 發展 3大規律 質變量變律 否定之否定 對立統一律 4對範疇 現象與本質 必然與偶然 原因與結果 ...

2019考研政治知識點 誠信

考研考生在複習考研政治這門學科時,會發現 誠信 這一知識點出現的頻率較高,特別在考研政治思修與法基這門課程中。為了方便考生複習,下面我們來總結下考研政治大綱中關於 誠信 所鏈結的相關知識點的具體內容 第一,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之一。這一知識點涵蓋於考研政治毛中特課程的第八章。考生在複習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