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之日本觀後感

2021-03-04 09:38:02 字數 3337 閱讀 1148

日本,乙個只有彈丸之地、曾經蒙昧落後的小國,為何可以將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的中國欺壓半個世紀之久呢?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看了大國崛起之後,我多少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因為每個日本人身上都有體現屬於他們本民族的東西,那就是日本這個民族的「靈魂」—民族精神。以下幾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一)不斷學習,不斷嘗試,不斷創新;(二)繼承優良的文化傳統,巨集揚民族精神;(三)注重教育,培養人才;(四)追求至善、精益求精。

(一)不斷學習,不斷嘗試,不斷創新。日本重視科技教育、善於學習創新,注重對人才的培養。日本人強烈的學習慾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比如說,在美國將軍佩里用武力迫使日本開啟自己國門期間的一天夜裡,兩個日本青年偷偷地爬上了美國黑船,用手比劃著告訴佩理將軍:他們想要隨船到美國去,看看美國究竟為什麼強大。這樣做在當時的日本按律是要殺頭的。

他們的舉動讓佩理非常驚訝,佩理在日記中寫道:「這兩個日本人的求學精神令我感動,如果日本人都像他們一樣,日本一定會變得和美國一樣強大。」

這兩個渴望了解世界的青年人雖然最終還是被送下了船。但隨著國門的開啟,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關注起外面的世界。14年後,乙個名叫澀澤榮一的年輕人獲得了一次前往歐洲的機會,在2023年參加了法國巴黎萬國博覽會,並在周邊各國都訪問參觀,頗受啟發,帶回給國家全新的思想,並在之後為日本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日本從建國以來就是乙個善於學習的民族,從唐朝開始,日本就開始到中國來學習儒學,醫學,佛學,茶道等等,吸收了中國的大量文化成果,從而走上了以中國為師,仿效中國發展的道路。在2023年,當時美國海軍將軍佩理強迫日本開港通商,他對前來交涉的日本使者說,你們最好不要抵抗,因為一旦開戰,結局只有乙個,那就是美國必勝。儘管當時日本國內對選擇開國還是開戰有過爭論,但最後還是做了很實際的考慮,他們以歡迎的態度接受了佩理的要求。

因為日本意識到閉關鎖國只能導致國家日益衰落,只有敞開國門,吸收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走上強國之路。而今,日本已然乙個世界強國,但它的學習和創新的精神卻從未停止過,它的國民支柱企業三菱公司,豐田公司,松下公司等,都是從美國等西方國家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然後再不斷地嘗試和創新,現在都成為享譽世界的跨國公司。

(二)繼承優良的文化傳統,巨集揚民族精神。日本人具有武士道精神,有很強的民族凝聚力。他們敢於拼搏,勇於創新,善於堅持,樂於學習。

日本在發展時都有很有領導能力和號召力的人物。在明治維新時期,大久保利通和木戶孝允對國家的經濟、政治、教育、軍事等方面進行革新,成為推進改革的骨幹,對日本的發展有帶領作用。澀澤榮一放棄政治上的**改而從商,成為19世紀80年代最著名的企業家,對日本經濟的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

記錄片中有這樣一段解說詞 「西服流行的時候,和服被當作最華麗的禮服,酒吧多起來的時候,茶室依然是人們的精神淨地,西洋歌劇開始唱響,能劇和歌舞伎在走向極致,當油畫開始絢麗奪目時,日本的浮世繪也成為世界繪畫的一大流派。」邱吉爾說過:我寧願失去乙個倫敦也不願失去乙個莎士比亞。

可見,乙個民族的文化就是乙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是主宰乙個民族的指揮棒,是乙個民族的象徵!日本在開啟國門以後,曾經一度照搬西方模式,甚至讓國民與西方人士通婚來改良自己民族的血統,但由於社會矛盾的爆發讓他們意識到民族文化不能丟棄,他們就把他們的優良傳統文化載入憲法,讓它流傳下來,成為國民精神的支柱。

(三)注重教育,培養人才。日本的教育注重素質。他們的教育課程由學科、道德和特別活動(包括班級活動、學生會活動、小組活動及學校集會)三部分構成。

在初中的教學科目中有必修棵和選修棵兩種。日本將教育的發展方向定為:讓孩子擁有「生存能力」和「輕鬆寬裕 」。

其主旨是培養年輕一代適應社會的能力,並強調了教育必須滿足社會需求。在此,教育的重點要從以往的傳授知識轉移到培養能力上去。在日本,乙個只有十歲小男孩能滔滔不絕地說出地球上主要自然資源分布的比例資料、汽車尾氣的基本成分以及有害氣體的化學成分。

他在列出人類破壞自然環境的種種劣行之後,力圖尋找各種環保措施,而中國的小孩卻沒有這樣的能力。實行九年義務教育,日本達到了100%的小學教育和100%的初中教育;大學毛入學率為40.3%,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數佔總人口的比例高達48%,識字率近100%。

(四)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戰後最負盛名的首相,他說日本民族具有一種止於至善的專業精神。除非不做,做什麼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於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歷經明治維新和戰後經濟奇蹟,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之主因。

德魯克對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歲時被榮聘為東京大學研究日本藝術文化的教授,引以為傲。他認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處,便是那種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專業精神。

無論做什麼,皆力求最好,心無旁騖,精益求精。此種精神之背後是異常謙遜的學習態度,永遠不懈吸取他人長處之開放胸懷。盛田昭夫說:

"日本企業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取得飛躍進步,奧妙就在於企業經營者始終認為日本在一切領域中都落後於他人,從而產生一種緊迫感。他們情願以歐美各國的學生自居,堅持交學費,學習經營手法,吸引新技術。"在日本,人們始終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產率的提高,即使是對螺絲刀這樣簡單的工具也毫不例外。

從設計到加工,無不精心考慮,仔細研究。

俗話說,事物總有兩面性,明治維新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明治維新給日本帶來了迅速的飛躍,使日本在明治維新百年之際,日本仍是世界經濟強國之一。但是經濟發展帶來的軍國主義的膨脹卻給世界人民帶來了不小的災難。

所以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的發展要以人為本,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國富民強並且還能造福子孫後代。俗話說,事物總有兩面性,明治維新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從日本反觀中。,在中國的古代,有許多世界輝煌的文化及科技產品,綜合國力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我們自認為是**大國,接受著世界各國的朝拜,當然日本也不例外。在中國的眼裡,他是個不起眼的鄰居。

可是後來,日本能迅速認識到幕府體制的僵化,並且能大力推進改革,轉變政體為君主立憲制。當我們的統治者還在紫禁城做著**上國的美夢,不屑於西方的高新科技時,甚至我們的慈禧太后還認為火車是會發出巨聲的怪物,竟用馬來拉動火車;而日本則大力引進西方科技和人才。當我們的統治者還會用大筆軍費來建設自己豪華的行宮時;日本則在大力發展他們的軍事。

當我們的人民沉迷於鴉片,整日無所事事時;日本的人民則在努力的吸取知識…這一系列的行為大概和兩國不同的文化習慣有關,中國自古以來在世界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對自己的定義,我們有世界最先進的思想文化和經濟科技水平,我們是強國,雖然在末期曾有不少人提出向西方學習,但是因為統治階級的無能軟弱,最後無疾而終。而日本,是個善於學習的民族。過去,看到強大的中國,便向中國學習,以中國為師,後來看到了西方列強的強大,便捨棄了中國,轉向西方列強,以西方為師。

這種善於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得到了迅速的崛起。

當今世界,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水平,經濟發展水平等,所以我們要吸取過去100多年屈辱的經驗。要做到大膽的創新,善於學習,努力進取,尤其是我們這一發展的新一代,更要努力完善自身,以便日後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但是在發展中還要銘記:

要和平的求發展。

對於日本我們要學習他們先進的地方,學習他們優秀的地方,可是我們還要尊重我們國家的客觀實際,學以至用啊,落實了才是真的啊。日本人能做出來的我們中國人一樣能成功,而且做的更好。民族的復興等待著。

看了大國崛起之日本觀後感

看了大國崛起之日本,感觸頗多,為日本這樣乙個小島民族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強國而驚嘆!日本是僅僅乙個國土面積只有27萬平方公里的彈丸島國,之所以稱之為大國,是因為其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僅次於美國而享譽世界。日本與中國一樣,在19世紀中葉以前也經歷了閉關鎖國,我認為日本之所以能夠崛起,至少有以下原因 一 首...

大國崛起日本觀後感

對於日本,或許很多熱血的中國青年都會想起中國被其欺壓 的那段不堪回首歷史,為何幅員遼闊 物產豐富 人民勤勞智慧型的中國會被乙個只有彈丸之地 曾經蒙昧落後的日本欺壓半個世紀之久呢?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看了大國崛起之後,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大國崛起 描述了自15世紀開始500年的時間裡,葡萄牙 西班牙...

《大國崛起》觀後感

大國崛起 是中國 電視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國的強國歷史為題材並且跨國攝製的大型電視專題紀錄片,解讀了15世紀以來世界性大國崛起的歷史,其興盛背後的原因。通過電視展現大國引領世界文明的輝煌過程,以及世界大國風雲激盪的歷史畫卷,整部紀錄片揭示了大國崛起之路上在於改革和發展這一基本規律。了 大國崛起 後,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