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及其製造方法

2021-03-04 09:35:59 字數 3461 閱讀 1560

兩個鈦合金連線件構成。其中,鈦合金連線件與碳纖維臂桿之間採用膠接與螺釘連線這種混合連線的方式粘連到一起。在設計製造過程中主要考慮了臂杆的力學效能、走線方法設計、等電位設計、碳纖維杆與鈦合金連線件的連線工藝設計、精度控制等方面的內容。

所設計製造的碳纖維臂桿具備了很好的力學效能、等電位為幾十毫歐、碳纖維複合材料同鈦合金連線件的連線部分有很高的強度,可以很好的滿足對碳纖維臂桿的各項要求。

申請號:201310324953.9 公開號:**103386692a 申請人:北京郵電大學

發明人:宋荊洲;孫漢旭;賈慶軒;張憶非;陳鋼;劉勇

一種利用過硫酸鉀/硝酸銀體系對

碳纖維表面改性的方法

一種利用過硫酸鉀/硝酸銀體系對碳纖維表面改性的方法,本發明涉及碳纖維表面改性方法。本發明要解決現有碳纖維的表面氧化方法存在材料力學效能損失較大,操作繁瑣,不易實施的問題。方法:

①碳纖維表面環氧塗層的去除;②配置過硫酸鉀/硝酸銀體系;③過硫酸鉀/硝酸銀體系氧化碳纖維;④清洗和乾燥,即得到利用過硫酸鉀/硝酸銀體系表面改性的碳纖維。本發明利用過硫酸鉀/硝酸銀體系表面改性的碳纖維力學效能損失小,操作簡單,易實施。本發明用於利用過硫酸鉀/硝酸銀體系對碳纖維表面改性。

申請號:201310428701.0 公開號:**103450501a 申請人:哈爾濱工業大學

發明人:孟令輝;于佳立;周紅霞;馬麗春;張春華;戚美微

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提供確保了輕量、薄壁且高剛性、並

且再加工性及再迴圈性優良且表面平滑性良好的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一種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及其製造方法,該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含有至少2 片碳纖維織物和熱塑性樹脂,所述至少2 片碳纖維織物分別由解開碳纖維束而得的開鬆纖維絲構

紗筒安裝在紗架的支承桿上,該紗架還包括用於防止各紗筒上退繞的碳纖維紗發生扭轉摺疊的紗線穩定機構,用於將各紗筒上退繞的碳纖維紗按規定距離平行排列的導紗分紗機構,用於將各紗筒上退繞的碳纖維紗進行加熱擴寬的加熱擴紗機構,以及用於將捲繞在各紗筒上的碳纖維紗進行牽引退繞的羅拉牽引機構。本發明不僅能有效避免從紗筒上退繞的碳纖維紗發生扭轉、摺疊事故,而且使碳纖維紗能排列整齊、變寬變薄地進入編織機構進行編織,提高了織物質量和生產效率。

申請號:201310212132.6 公開號:**103266413a 申請人:常州市潤源經編機械****發明人:王佔洪;李健;肖葉;束璽

一種碳纖維等離子體接枝氧化石墨烯的

表面改性的方法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碳纖維等離子體接枝氧化石墨烯的表面改性的方法,首先將碳纖維材料置於等離子氛圍中,其中等離子體產生裝置的功率為100~1 000 w ,處理時間為10~900 s ;將經過等離子體處理後的碳纖維材料在40~60 ℃下真空乾燥至恒重;其次將氧化石墨烯加入丙酮溶液中,超聲處理10~50 min ,得氧化石墨烯濃度為0.02~1 g/l 的氧化石墨烯丙酮接枝液;最後將碳纖維材料加入氧化石墨烯丙酮接枝液中,將混合液公升溫至50~100 ℃,恆溫反應9~12 h ,洗滌並乾燥得到接枝好的碳纖維材料。本發明採用氧化石墨烯作為碳纖維的表面接枝材料,將碳纖維通過等離子體表面改性,在纖維表面引入大量極性基團,使碳纖維更好的接枝氧化石墨烯,而後再接枝氧化石墨烯,形成高效能的複合材料。

申請號:201310269829.7 公開號:**103321035a 申請人:西北工業大學

發明人:鄧超;蔣建軍;方良超;史景文;王俊彪

一種新的機械人碳纖維臂桿

設計製造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的機械人碳纖維臂桿設計製造方法。該碳纖維臂桿由一根碳纖維杆、

專利文摘第2期- 79 -

碳纖維/碳奈米管/雙馬來醯亞胺樹脂混雜

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屬於奈米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碳纖維/碳奈米管/雙馬來醯亞胺樹脂混雜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本發明將純化的碳奈米管和乾燥的碳纖維經過表面羧基化、醯氯化後,再在其上

引入具有特徵結構的二元胺或多元胺,則碳奈米管和碳纖維表面上接有大量的二元胺或多元胺,再將接有此胺基的碳奈米管與雙馬來醯亞胺樹脂進行加成反應,以得到含有碳奈米管的雙馬來醯亞胺樹脂線性嵌段聚合物作為基體和碳纖維按一定方式復合,最後形成以共價鍵相連的多維混雜複合材料結構。此發明利用碳奈米管的強度和韌性強韌化雙馬來醯亞胺,提高與碳纖維基面的粘結強度,從而提高碳纖維/碳奈米管/雙馬來醯亞胺樹脂多維混雜複合材料的整體效能,拓寬碳纖維、碳奈米管和雙馬來醯亞胺樹脂的應用。

申請號:201010105610.x 公開號:**101787128a 申請人:同濟大學發明人:邱軍;王宗明

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合拉擠的抽油杆及拉擠成型方法

一種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合拉擠的抽油杆的拉擠成型方法,是將碳纖維絲和超高強度玻璃纖維按抽油杆成分配製配方:碳纖維+玻璃纖維∶基體樹脂=100∶60~75∶25~40,碳纖維∶碳纖維+玻璃纖維=15~60∶100的比例復合配製,基體樹脂∶固化劑∶脫模劑=100∶0.5~10∶0.

5~10的比例配製,玻璃纖維與碳纖維按比例排布在放絲架上,兩纖維按比例通過集絲板進入浸膠槽,從浸膠槽出來進入加熱固化模具,從加熱固化模具出來進入後固化爐,用牽引機拉出,經鋸床鋸為813~11 328 mm 長的抽油杆杆體,兩端裝配上金屬接頭即成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合拉擠的抽油杆。

申請號:200410024164.4 公開號:

**1584279申請人: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工程機械總廠發明人:顧雪林; 常德友; 朱立峰; 姜延峰; 崔昌瑞; 劉曉峰; 李峰

(以上化專)

成,並且所述熱塑性樹脂以固化的狀態含浸於所述至少2 片碳纖維織物內,由此,所述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整體一體化。

申請號:201280034464.3 公開號:**103648763a 申請人:井上株式會社發明人:大藪淳

碳纖維絲製程方法

本發明為有關碳纖維絲製程方法,屬於紡織機械類,本發明為有關一種碳纖維絲製程方法,主要包括複數個氧化爐爐體,該些氧化爐爐體包含有第一氧化爐爐體及第二氧化爐爐體,當碳纖維絲由第一入口進入第一氧化爐爐體內後,此碳纖維絲連續反向彎繞於該些第一氧化爐爐體兩側的第一滾筒上,並由第一出口延伸出,再由第二入口進入第二氧化爐爐體內,並連續反向彎繞於該些第二氧化爐爐體兩側的第二滾筒上,再由第二出口延伸出,藉此完成碳纖維絲的製程方法,另外於第一氧化爐爐體及該第二氧化爐爐體之間設有一公升降平台,進而方便處理斷絲問題,並因通過此種碳纖維絲的製程行徑方法,而達到質量佳、操作方便、且增加人員的安全性等實用進步性。

申請號:201110346478.6 公開號:**102534867a 申請人:上海聯川自動化科技****發明人:江金濤

碳纖維束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碳纖維束,其是在碳纖維束上附著有含有氨基的改性聚烯烴樹脂的碳纖維束,上述含有氨基的改性聚烯烴樹脂的附著量為質量分數0.2%~5.0%。

可以通過使質量分數0.2%~5.0%的含有氨基的改性聚烯烴樹脂附著於碳纖維束的表面來製造該碳纖維束。

本發明可以提供碳纖維束及其製造方法,所述碳纖維束可以表現與聚烯烴系樹脂、特別是聚丙烯樹脂的良好的介面粘接性,且對聚烯烴系樹脂的強化有用。

申請號:201080039839.6 公開號:**102597360a 申請人:三菱麗陽株式會社

發明人:杉浦直樹;岩下亨;石居利之;大西陸夫

高科技纖維與應用

- 80 -

第40卷

FT0004碳纖維增強抗氧化複合材料研究進展

二十世紀 年代起,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開始應用於軍用飛機戰鬥機上的 的用量只有總結構材料重量的 但在 上已經佔到 而在 中則上公升到 應用場合也由 的次承力結構向主承力結構過渡。由美國宇航局開發的具有旋翼垂直起飛的飛機 主翼 機體 尾部 發動機艙和旋翼等都採用了 製作,用量高達 左右。碳纖維目前已經成...

建築結構加固碳纖維複合材料

建築結構補強材料 碳纖維複合材料 一 碳纖維複合材料概念 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複合材料大家族中,纖維增強材料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自玻璃纖維與有機樹脂復合的玻璃鋼問世以來,碳纖維 陶瓷纖維以及硼纖維增強的複合材料相繼研製成功,效能不斷得到改進,使複合材料領域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別具...

貼上碳纖維布材料及施工方法

產品主要包括碳纖維布,碳纖維板,芳綸纖維布,碳纖維配套樹脂及結構膠較等系列材料。公司自主研發經營的建築結構加固系列產品,經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驗證明,產品品質及效能完全符合國家及行業質量標準。已廣泛應用於工業建築,民用建築,學校加固改造,路橋,隧道,水利,海岸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等專案的加固改造工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