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材料效能標準

2021-03-04 09:35:58 字數 4312 閱讀 1414

1.1. 紅外線分光光度測定法和/或熱分析

對**的材料/部件進行紅外和/或熱分析。在首次檢驗中建立的紅外光譜和溫譜圖須視為參考標準,須將其製成檔案存放在指定材料實驗室內。當在相同環境下進行檢測時,所有樣品須產生與參考標準相符的紅外光譜和溫譜圖。

1.2. 調節和試驗條件

本規範涉及的所有檢驗值都是在人工受控環境下的檢驗結果,首先,將待測材料置於相對濕度為23±2℃和50±5%的受控環境下至少24小時。然後將其置於相同環境下進行檢驗,除非另有說明。

1.3. 成品部件要求

除以下最低要求外,產品組合必須在運輸、安裝、使用和服務中能夠經受正常處理磨損,不得出現損毀、破裂或永久變形。對特定取樣區域的要求,會在工程圖紙中重點說明。

1.4. 外觀

所有外露材料的外觀特性必須符合相關系統工程部門的要求。

1.5. 環境檢測

該組合部件在檢測後,不得出現可視、明顯的外觀損壞,如:

- 褶皺

- 變形

- 浮泡

- 分層

- 將影響正常功能或導致負面視覺效果的擴充套件、萎縮或翹曲。

此外,在檢測中出現的任何外觀損壞須立即上報。

檢測方法:採用nvh或安裝在乙個實際或模擬支援底座上的、核准的替代元件,使用核准的儲存方法。該元件須符合規定的環境迴圈要求。

以最低環境標準為基礎的自動程式檢測迴圈。須符合材料工程部門的事先協定。斜坡速度1至5℃每分鐘(資料表實際記錄的斜坡速度)。

1.5.1. 適用於內部部件

- 5小時-35±2℃環境

- 30分鐘23±2℃,50%r.h環境

- 5小時80±2℃環境

- 30分鐘23±2℃,50%r.h環境

- 2小時50±2℃,95±5%r.h環境

- 30分鐘23±2℃,50%r.h環境

- 5小時-35±2℃環境

- 30分鐘23±2℃,50%r.h環境

- 5小時80±2℃環境

1.5.2. 適用於發動機/車身底板部件

- 5小時-35±2℃環境

- 48小時38±2℃,95%r.h環境

- 48小時150±2℃環境

- 5小時-35±2℃環境

- 48小時38±2℃,95%r.h環境

- 48小時150±2℃環境

1.5.3. 長期受熱

對事先未受熱元件進行檢測

1.5.3.1. 適用於內部部件

7天80±2℃環境

1.5.3.2. 適用於發動機/車身底板部件

7天150±2℃環境

1.6. 物理特性

1.6.1. 抗張強度

從成品部件平坦區域取下樣品。在測試初始階段,檢測皮帶間距25公釐/分鐘的測試速度為100mm。

1.6.1.1. 原始值(n/cm2) 10 -150

從工程圖紙中引用特定數值。

1.6.1.2. 濕度老化後的變化 –30%,最大值

(48小時38±2℃,95±2%r.h.環境;1小時室溫環境下)

1.6.1.3. 濕度老化後的變化 –15%,最大值

(14天38±2℃環境;1小時室溫環境下)

1.6.1.4. 浸水後的變化,-30%,最大值

(在室溫下浸泡在蒸餾水內48小時)

1.6.2. 擠壓與恢復

(僅適用於填密材料)

(sae j1352 或類似)

在載入15kg後,原始厚度的70%不該出現擠壓變形。

在移開負載後,至少65%的擠壓距離應該恢復原樣。

1.6.3. 壓縮變形最大值12%

(僅適用於泡沫材料)

(iso 1856, 方法 a/astm d 3574,檢測d)

1.6.4. 撕裂強度 (n/cm, 分鐘) 50

(astm d 3574,檢測f,適用於泡沫材料)

將從產品部件平坦區域取出標本。

1.6.5. 拉伸強度(僅適用於碾壓板)

(fltm bn 151-05,30分鐘浸泡)

割取長250mm的樣品幾份。每一受檢樣品都需浸泡在第3.8節列出的一種液體當中。樣品必須能夠達到下列要求之一:

- 拉伸強度值達到9n/50mm,分鐘

- 覆蓋材料的附著力須超過織物的粘結強度

1.7. 絕緣體對各檢驗試劑的反應效能

(astm d 8960)

成品部件或代替物浸泡在下列各檢驗試劑4個階段過程中,不該溶解,出現膠粘性,或出現分層。

檢驗試劑:

(1) 脫離子水

(2) 3%鹽溶液

(3) 美國材料實驗協會(astm)d 471, 1號油

(4) 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運輸部制動液,或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運輸部5.1

(5) 硫酸(蒸餾水稀釋,按重量計算10%)

(6) 耐貯藏冷卻劑wss-m97b44-d(蒸餾水稀釋,按重量計算50%)

(7) 傳動液wsa-m2c295-a

(8) 風擋玻璃清洗器溶媒50%甲醇或乙醇

(9) 動力方向盤流體wsa-m2c295-a

或最新投放市場的類似液體

1.8. 隔潮材料 % 最大值 30

(1) 從待測部件擷取一塊200x200mm樣品,並將切割邊密封,如利用塗臘密封。

(2) 測量樣品(200x200mm)的重量,應接近0.1g。

(3) 將樣品懸掛於38±2℃和95±2℃r.h環境下24小時。

(4) 置於室溫環境下1小時。然後測量樣品重量是否仍然接近0.1g,確定增加的重量占原重量的百分比。

1.9. 低溫韌性

(鋁箔/僅適用布基層壓板)

將套管置於-35℃環境下5小時,箔片不出現破裂或分層,然後將其包裹在直徑是套管最小直徑的兩倍的心軸上,或使用直徑為12.7mm的心軸(對於扁平箔片)。受測樣品的長度應為300mm。

1.10. 隔音性能

本規範並沒有對隔音性能進行規定,但是,各部件的隔音性能須進行規定,並在工程圖紙中明確效能要求。

1.10.1. 機載降噪(僅適用於隔音板)

(sae j1400)

降噪效能須符合工程圖紙的要求。

1.10.2. 吸音(僅適用於吸音系統)

(美國材料實驗協會c 384/美國材料實驗協會e 1050)

吸音效能須符合工程圖紙的要求。

1.10.3. 減振(僅適用於減振器)

(美國材料實驗協會e 756/sae j1637)

減振效能須符合工程圖紙的要求.

1.11. 隔熱性能

當在最高機車使用溫度環境下對被保護部件/材料檢測時,被測表面不得達到最高使用溫度。

1.11.1. 導熱性,最大(w/m/度 k)

(美國材料實驗協會c 518,c177)

導熱性能須符合工程圖紙的要求

1.11.2. 隔熱性

(僅適用於隔熱器)

當在最高機車使用溫度環境下對被隔熱材料檢測時,隔熱材料不得出現褶皺、彎曲、灼痕、發光、冒煙、稜削、分層、發出刺鼻氣味或出現放熱反應。

1.11.3. 底板隔熱性能,最大值底板系統表面60℃

(內部隔音和隔熱系統)

(sae j1361,2小時)

根據福特隔熱研究小組進行的底板隔熱製圖研究,在最高底板溫度下進行檢測(不得插入其他材料)。

對其他材料的隔熱性能檢測均符合工程圖紙的要求。

1.11.4. 熱套管隔熱性能

(sae j2302)

1.12. 氣味, 最大值(僅適用於內部部件) 最大值等級2

(fltm ro 131-01)

1.13. 成霧

(僅適用於內部部件)

(sae j1756, 3小時,100℃環境,21℃冷卻板,測後環境調節1和16小時)

霧號, 分鐘

形成透明薄膜,產生液滴或晶體,引起退貨。

1.14. 防霉效能

在98±2%相對濕度和38±2℃環境的人工高濕度試驗室下放置7天,受測材料不得出現可視發霉現象和/或發出刺鼻氣味。

1.15. 可燃性

(sae j369/iso 3795)

1.15.1. 燃燒速率,最大值 100公釐/分鐘

適用於發動機/車身底板部件

1.15.2. 燃燒速率 se 10秒種

1.15.3. 燃燒速率 (受測樣品溫度150℃) se 20秒種

在燃燒後,火焰在規定的時間內撲滅,並不得再次出現火光或陰燃現象。

1.16. 可燃性不可燃

(vde 8471, 部件2/ice 695 部件2.1, 熱金屬線:750℃)

僅適用於發動機/車身底板部件。

1.17. 耐腐蝕性分鐘等級4

(sae j1389)

1.18. 附加要求

工程圖紙、工程部件規範和/或效能規範中須對材料和/或製造部件進行明確規定。工程圖紙須對所有重要部件的上述性質進行明確的規定。

隔音材料對比標準

理論上說來,任何一種材料 物質 都不同程度的具有減震 隔音 吸音的能力,哪怕是一張紙 一塊布。汽車隔音降噪網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常見隔音材料給大家做分析和對比,從而幫助汽車隔音愛好者正確選擇合適的材料來進行隔音施工。從前面的論述我們可以清楚,阻隔噪音傳播的有效途徑主要是 密封 止震 隔音 吸音。在減震...

隔音材料對比

理論上說來,任何一種材料 物質 都不同程度的具有減震 隔音 吸音的能力,哪怕是一張紙 一塊布。汽車隔音降噪網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常見隔音材料給大家做分析和對比,從而幫助汽車隔音愛好者正確選擇合適的材料來進行隔音施工。從前面的論述我們可以清楚,阻隔噪音傳播的有效途徑主要是 密封 止震 隔音 吸音。在減震...

KTV最好的隔音材料

廣州滌音ktv隔音處理是擁有乙個良好聲場環境的首要環節,其次是ktv包房與包房之間的隔聲。但是家庭隔音裝修卻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乙個環節。由於ktv夜間營業場所,所以除了要讓包房與包房之間互不干擾 互不影響以外,和外界的聲音隔斷也非常重要,這個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實際的施工當中卻做的往往不夠。1 k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