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翔TPM之裝置自主保全管理

2021-03-04 09:30:34 字數 5020 閱讀 4063

綜上所述,日常點檢就是在裝置生產的全過程中,對於可能發生故障或者損壞的部位進行檢查,以防止裝置劣化。

實現裝置的最佳狀態

初期清掃的第二個目標是實現裝置的最佳狀態,需要做好以下兩項工作:

劣化的復原。在裝置開始劣化時,要對其進行復原工作。

基本條件整備。在裝置的基本條件不達標時,管理者要通過初期清掃活動進行改善,使其重新達標,保持正常、完好,實現最佳狀態。

改革人的意識

初期清掃的第三個目標是改革人的意識。企業領導的意識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思想和路線。只有領導樹立正確的觀念,才能帶領員工進行正常的工作。

【案例】

學會利用合理化建議

某企業將鼓勵員工提出合理化建議列入了工作目標,各部門都帶領員工向領導表了決心,決定由工會負責檢查。實際上,公會並不在乎各部門一年之中的過程,只是在11月份發乙個紅標頭檔案,要求各部門上報一年來收到的合理化建議,並按照標準化模式,用***演示出來。展示內容包括其採取的合理化建議、目標、達成的效果等。

最終,領導選出最佳的一項予以表彰。

這是很多企業的習慣做法,但這種做法的效果值得商榷。因為真正的合理化建議應當發自員工的內心,使員工們形成一種時刻改善的意識。人們常把改善理解為糾正錯誤的做法,其實不然,改善的本意是持續地越做越好,日新日高,不在於做好的幅度有多大,而在於永遠不會退回原來的狀態,這才是改善的精髓。

2.初期清掃的要點

在進行初期清掃之前,企業首先要制訂清掃、加油基準的要點,尤其要注意對裝置的加油事項,因為保持裝置的潤滑是使其不產生故障的重要保障。初期清掃的重點部位包括裝置主體、附屬裝置、裝置的潤滑狀態、裝置外觀、與裝置有關的管道等。

表1 清掃檢查臨時基準表

表1是乙個清掃檢查的臨時基準書。在推行tpm活動時,可能原有的點檢表已經不足以支撐管理者對裝置的全面保護,此時就要顛覆原有的制度流程,重新思考,編制清掃的臨時檢查基準書,確定檢查的部位、方法、工具、週期等。

【案例】

50年前的點檢表

湖北有一家礦廠,在挖地下礦時需要用到公升降機,工人們需要乘坐它下到地下一兩百公尺的深處。公升降機由一台減速機來啟動,這台減速機是礦山的核心裝置。

有一天,廠長請來一位專家考察工作。這位專家發現,與減速機隔著一道玻璃的前方是一間控制室,牆上寫著崗位說明,其中是操作平台,由電腦控制每一口井的深度。其他裝置還有:

電梯的每個口設有攝像頭監視;呼叫系統,地下的工作人員通過它告訴裝置操作者把公升降機停在何處。

專家進一步考察後發現,儘管裝置齊全,但這家礦廠在裝置管理上存在兩大問題:

第一,工廠實行四班三運轉的值班制度,每班有三個工人,然而,對於如何操作裝置、如何檢修裝置,每個班次的工作人員缺乏統一的標準,牆上貼有各種獎狀,但是卻沒有關鍵的操作機器sop,存在隱患。

第二,專家發現,在工作人員所用的點檢表中,有乙個重要的軸沒有包含在內。管理者解釋道,他們所用的點檢表是建廠之初制定的,當時裝置中還沒有這個軸承。也就是說,在過去的五十年中,機器裝置多次更新換代,而他們所用的點檢表一貫不變,這必然會造成點檢手段與物件無法匹配,難以起到應有的效果。

3.建立發現與解決問題機制

在清掃階段,裝置管理者要想真正掌握裝置的狀況,必須做到兩點:一是在問題出現的第一時間及時發現,二是對於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

發現現場問題的渠道

發現現場問題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三種:

交**記錄。交**記錄以及記錄以後的逐級確認實際上是乙個責任轉移的過程,能夠反映企業生產的整體狀況,管理者不能把交**記錄當成一種形式,而是應當予以足夠的重視。例如,相關工作人員在認為裝置的某一部位可能出現故障時,不能只在量表上打乙個叉,還要在交**記錄表上記錄打叉的原因。

這樣,管理者在裝置出現故障時,才能追根溯源,發現原因。

裝置與環境的點檢表。裝置與環境的點檢表包括兩種:一種是由裝置操作者填寫的自檢表,另一種是管理者巡視車間時所用的點檢表,稱為巡視點檢表。

兩份點檢表有一定的差異。相較而言,巡視點檢表更加專業,因為管理者更能看到一些深層次的問題,而裝置操作者主要通過自檢表發現那些比較明顯的問題,例如螺絲的鬆動、某個部位的磨損等。

問題源的整理歸納。在製造企業中,幾乎每天都會有裝置出現問題,有些問題可以當場解決,有些問題則需要從長計議,還有些問題儘管當時解決了,但實際上並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導致裝置帶病作業,最終再次出現故障。因此,管理者要重視對問題源的整理歸納,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裝置故障通常可分為三種情形:一是所謂的小問題,即裝置操作者當場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如螺絲鬆動,只需要上緊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停機,就要把它記在當班記錄中,包括停機的原因、停機時間、解決的問題等。

二是當班人員發現但沒有能力解決的故障,這時當班人員需要向專業維修人員求助,可能需要跨班次解決,具體情形也要記錄在交**記錄中。三是需要跨幾個班次甚至幾天才能解決的故障,這種故障需要較大的維修動作,管理者要將其列入問題源。

針對這些故障,管理者要追本溯源,發現問題點,引入pdca管理系統。對於不能立即解決的問題,相關負責人要上交給可以解決的上級領導,從班組、帶班長或工段長、車間主任直至廠長,不能讓問題懸而不決。

解決現場問題的方法

建立流程化管理方式。有些企業儘管制定了許多流程,甚至每個部門都制定了流程,卻不意味著實現了流程化管理,它們中的一部分還停留在職能化管理的層次。

所謂流程化管理,是指在公司的整體工作流程中,每個部門或崗位的工作可能會流到其他部門或崗位,需要由他人接著負責。此時,儘管責任出現了轉移,但要負最終責任的應當是最初負責的部門或崗位的工作人員。例如,車間裝置出現故障後,車間主任發現了問題源,向裝置部申請備件;裝置部稱沒有備件,提交給採購部;採購部稱該備件不在計畫之內,需要請領導批示;領導回應將在例會上批示。

如此下來,責任一再轉移,時間一拖再拖,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從表面上看來,似乎誰都沒有責任,但真正應當承擔責任的是車間主任,因為作為問題的提出者,他應當在流程的任何環節都要跟進,直到問題得到解決。

問題票的使用。管理者要學會使用問題票。每乙個問題都要有相應的問題票,其內容包括問題的5w1h——這是誰的問題,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在什麼地方出現的,發生的程度如何,等等。

問題票要隨著流程逐級流轉,使生產現場的任何問題都處於有效掌控之中,得到及時的解決。

pdca的例會管理。管理者在工作結束後要及時組織例會,通過pdca管理,整理企業在上一階段出現的所有問題源,檢查問題的解決程度、解決效果,對於沒有解決的問題,要分析相應的原因,問題源是什麼,由誰最終負責,要一追到底,不遺留任何問題,才能建立完整的解決現場問題的機制。

二、裝置自主維護

1.為什麼裝置要自主維護

製造業的裝置經常出現問題。一項量化分析顯示:在裝置出現故障的原因中,緊固工作不到位佔40%~50%,潤滑不良佔13%~20%,磨損老化佔10%,精度劣化佔10%,設計缺陷佔8%,操作不當佔5%,損壞維修佔3%,其他原因佔5%。

如圖1所示:

圖1 某企業裝置故障原因量化分析

這是一家企業裝置的統計資料,不同企業的比例因實際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從上述原因中可以看出,在裝置進入正常執行階段的過程中,對它們的日常保養十分重要。因此,管理者要領導員工加強對裝置的自主保全管理。

2.如何進行裝置自主維護

企業如何才能通過自主維護管理使裝置達到理想狀態呢?

圖2 企業如何進行自主維護管理

自主維護的著眼點

故障浪費。即裝置因功能或效能的降低或滅失,生產效率降低,從而產生浪費。

準備調整浪費。即在從生產a產品調整到b產品的準備時間中產生的浪費。

空轉暫停浪費。即為了檢查、調整裝置的某個部位,需要空轉裝置而不產生產品所產生的浪費。

速度浪費。即由於裝置的運轉速度降低而造成的浪費。

工程不良浪費。即由於工程存在的缺陷而造成的浪費。

初期效率浪費。即在裝置的使用初期,由於裝置的設計不良或操作者操作不良而產生的初期磨損等浪費。

自主維護的改善方法

如圖2所示,自主維護管理的著眼點與改善方法並非一一對應,而是相互交叉。常見的改善方法包括剷除微缺陷、追求最佳狀態、劣化的復原、調整的調節化、提高技能、分析技法等。

自主維護的展開程式

初期清掃。把裝置的自主維護管理與初期清掃結合起來,了解汙染部位的所在,把它們清掃乾淨,暴露出問題。

找到問題的發生源和困難部位,制定對策。例如,裝置頻繁出現漏油現象,通過分析發現,問題的發生源是裝置中間的石棉墊損壞,制定的對策是更換石棉墊。

制訂基準書。在發現困難部位後,要制定能保證員工及時發現問題的基準書。

總點檢教育。管理者要教育裝置部門與現場製造、操作部門了解裝置需要點檢的部位、頻次與方法。

自主點檢。員工接受教育後需轉變觀念,能夠自主使用點檢表維護裝置。

工程品質保證。要保證裝置、產品的品質。

3.基本條件的完善

基本條件的完善來自於兩個方面:

一是與自然劣化作鬥爭,即通過設計研發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

二是避免強制劣化,強制劣化包括使用不當、環境惡化等造成裝置迅速喪失功能和效能。

4.裝置故障的改善

裝置故障改善的五大策略

老化的復原。針對裝置的老化,管理者要採取措施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到原有的狀態,包括理想指標、品質要求、精度等級等。

遵守使用條件。不同裝置的使用條件不同,裝置操作者在放置、使用裝置時要遵守這些條件。

環境條件達標。裝置的正常運轉對粉塵、壓力、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都有要求,為了改善裝置故障,必須首先使環境條件達標。

防止人的失誤。要防止人為的失誤,做到對裝置的防呆化改善。

改進裝置弱點。每件裝置都有弱點,例如,有的裝置精密但不便於維修,有的裝置靈巧但彈性不夠,管理者要針對裝置的軟肋,逐一解決,不斷改善。

裝置改善的要點

改善裝置故障的要點有以下幾點:螺絲、螺帽的對準記錄,指示量器具的使用範圍標示,流體的流向標示,閥門、旋塞類的開關標示,加油口及應加油類別的標示,油麵器或加油器的使用範圍、點檢順序的標示等。總而言之,裝置改善的著眼點要放在細微之處,切忌好大喜功。

三、裝置自主管理七個階梯

1.自主管理的七個步驟

裝置自主管理的展開要經過七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第一步,初期清掃。在這一階段,管理者要找到裝置的汙染點,改善汙染環境。同時,可將故障點設為在點檢表中需要檢查的點。

第二步,故障根源對策。對裝置產生的故障,管理者要透過表面現象發現問題的根源,並提出相應的對策。例如,有位管理者發現傳送帶經常發生磨損現象,一開始他只是及時更換,後來經過細緻分析,發現真正原因是軸與軸之間的平行度不夠,從而提出對策,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

李庚軍崗位競聘稿

競聘演講稿 各位領導 各位同事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非常榮幸地在這裡參加水電開發公司的崗位競聘活動,這是公司近年來開展的第一次崗位競聘活動,對我個人而言也是第一次參加這項活動,我十分珍惜這次的競聘機會。無論競聘結果如何,我認為能夠參與競聘的整個過程其本身就意義重大,我希望能通過這次的競聘鍛鍊,在競爭中...

高三年級體育教學工作計畫李翔

高三第一學期體育教學 工作計畫 一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高中體育教學訓練,學生知道科學鍛鍊的基本原理,能夠按計畫進行體育鍛煉,大部分同學都能夠按興趣選一至兩個專案進行鍛鍊,而且掌握了所選項目的基本技術,有部分同學已達到較高的水平。二 本學年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一兩種我國傳統養生保健方法,了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