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砼施工規範

2021-03-04 03:59:27 字數 4837 閱讀 2499

1.混凝土工程的冬期施工,要從施工期間的氣溫情況、工程特點和施工條件出發,在保證質量、加快進度、節約能源、降低成本的前提下,選擇適宜的冬期施工措施。

2.新澆築的混凝土如果遭凍,拌合水凍結成冰,水結成冰後的體積增加約9%,同時水泥的水化作用也停止進行。在恢復正溫養護以後,會使水泥漿體中的孔隙率比正常凝結的混凝土顯著增加,從而使混凝土的各項物理力學效能全面下降。如抗壓強度約損失50%,抗滲等級降低為零,混凝土與鋼筋的粘結力也有大幅度的降低。

因此遭受過凍害的混凝土不僅力學強度降低,而且耐久性能嚴重劣化。如在施工時增加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強度等級,雖然抗壓強度可以相應增加,但耐久性仍得不到改善。因此從保證混凝土工程全面質量出發,在冬期施工中必須防止混凝土在硬化初期遭受凍害,並盡早獲得強度。

3.混凝土的溫度降至0℃前,其抗壓強度不得低於抗凍臨界強度。

抗凍臨界強度規定如下:

矽酸鹽水泥或普通矽酸鹽水泥配製的混凝土,為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30%;

礦渣矽酸鹽水泥配製的混凝土,為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40%,但c10及c1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低於5.0n/mm2。

如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時,應按提高後的強度等級確定。

4.冬期施工的混凝土,為了縮短養護時間,一般應選用矽酸鹽水泥或普通矽酸鹽水泥,用蒸汽直接養護混凝土時,應選用礦渣矽酸鹽水泥。水泥的強度等級不宜低於42.5,每立方公尺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於300kg,水灰比不應大於0.

60並加入早強劑。

5.為了減少凍害,應將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低至最低限度。辦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入減水劑,優先選用高效減水劑。

6.為了防止鋼筋鏽蝕,在鋼筋混凝土中,氯鹽摻量不得超過水泥重量的1%(按無水狀態計算)。摻氯鹽的混凝土必須振搗密實,且不宜採用蒸汽養護。

在下列情況下,不得在鋼筋混凝土中摻用氯鹽:

(1)在高濕度空氣環境中使用的結構(排出大量蒸汽的車間、澡堂、洗衣房和經常處於空氣相對濕度大於80%%的房間以及有頂蓋的鋼筋混凝土蓄水池等);

(2)處於水位公升降部位的結構;

(3)露天結構或經常受水淋的結構;

(4)有鍍鋅鋼材或鋁鐵相接觸部位的結構,以及有外露鋼筋預埋件而無防護措施的結構;

(5)與含有酸、鹼或硫酸鹽等侵蝕性介質相接觸的結構;

(6)使用過程中經常處於環境溫度為60℃以上的結構;

(7)使用冷拉鋼筋或冷拔低碳鋼絲的結構;

(8)薄壁結構、中或重級工作制吊車梁、屋架、落錘或鍛錘基礎等結構;

(9)電解車間和直接靠近直流電源的結構;

(10)直接靠近高壓電源(發電站、變電所)的結構;

(11)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素混凝土中氯鹽摻量不得大於水泥重量的3%。

7.摻有尿素的混凝土,在自然乾燥過程中,會在表面析出白色結晶物,影響美觀。因此尿素摻量不得超過水泥重的4%。摻有尿素的混凝土在封閉環境中會散發出刺鼻臭味,影響人體健康,因此不能用於整體現澆的剪力牆結構或樓蓋結構。

8.整體澆築的結構,採用蒸汽加熱養護時,混凝土的公升溫和降溫速度,不得超過表22-27的規定。

混凝土的公升溫降溫速度表22-27

注:1.表面係數係指結構冷卻的表面積(m2)與結構全部體積(m3)的比值;

2.厚大體積的混凝土,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9.用蒸汽直接加熱養護混凝土時,當採用普通矽酸鹽水泥時,混凝土的溫度不超過80℃,當採用礦渣矽酸鹽水泥時,可提高到85℃。

電熱養護混凝土的溫度,應符合表22-28的規定。

電熱養護混凝土的最高允許溫度(℃) 表22-28

10.模板和保溫層,應在混凝土冷卻到5℃後方可拆除。當混凝土與外界溫差大於20℃時,拆模後的混凝土表面,應臨時覆蓋,使其緩慢冷卻。

11.未完全冷卻的混凝土有較高的脆性,所以結構在冷卻前不得遭受衝擊荷載或動力荷載的作用。

12.冬期施工期間,施工單位應與氣象部門保持密切聯絡,隨時掌握天氣預報和寒潮、大風警報,以便及時採取防護措施。

1.混凝土原材料加熱應優先採用加熱水的方法,當加熱水仍不能滿足要求時,再對骨料進行加熱。水、骨料加熱的溫度一般不得超過表22-29的規定。

若達到規定溫度後仍不能滿足要求時,水的加熱溫度可提高到100℃,但水泥不得與80℃以上熱水直接接觸。投料時應先投入骨料和水,最後才投入水泥。

拌合水及骨料最高溫度表22-29

2.水和骨料可根據工地具體情況選擇加熱方法,但骨料不得在鋼板上灼炒。水泥應儲存在暖棚內,不得直接加熱。

3.骨料必須清潔,不得含有冰雪和凍塊,以及易凍裂的物質。在摻有含鉀、鈉離子的外加劑時,不得使用活性骨料或混有活性材料的骨料。

4.拌製摻外加劑的混凝土時,如外加劑為粉劑,可按要求摻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時投入。如外加劑為液體,使用時應先配製成規定濃度溶液,然後根據使用要求,用規定濃度溶液再配製成施工溶液。

各溶液要分別置於有明顯標誌的容器內,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劑溶液應一次配成。

5.嚴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帶入的水分及外加劑溶液中的水分均應從拌合水中扣除。

6.拌製摻有外加劑的混凝土時,攪拌時間應取常溫攪拌時間的1.5倍。

7.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機溫度不宜低於10℃,入模溫度不得低於5℃。

8.混凝土拌合物的理論溫度,可按下式計算:

t0=[0.9(mcetce+msatsa+mgtg)+4.2tw(mw-wsamsa-wgmg)

+c1(wsamsatsa+wgmgtg)-c2(wmmsa+wgmg)」

÷[4.2mw+0.9(mce+msa+mg)] (22-10)

式中t0——混凝土拌合物溫度(℃);

mw、mce、msa、mg——水、水泥、砂、石的用量(kg);

tw、tce、tsa、tg——水、水泥、砂、石的溫度(℃);

wsa、wg——砂、石的含水率(%);

c1、c2——水的比熱容[kj/(kg·k)]及冰的溶解熱(kj/kg)。

當骨料溫度>0℃時,c1=4.2,c2=0;

≤0℃時,c1=2.1,c2=335。

9.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機溫度,可按下式計算:

t1=t0-0.16(t0-ti) (22-11)

式中 t1——混凝土拌合物出機溫度(℃);

ti——攪拌機棚內溫度(℃)。

1.冬期施工運輸混凝土拌合物,應使熱量損失儘量減少,可採取下列措施:

(1)正確選擇放置攪拌機的地點,盡量縮短運距,選擇最佳的運輸路線;

(2)正確選擇運輸容器的形式、大小和保溫材料;

(3)儘量減少裝卸次數並合理組織裝入、運輸和卸出混凝土的工作。

2.混凝土在澆築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和汙垢,裝運拌合物的容器應有保溫措施。

3.混凝土拌合物經運輸到澆築時的溫度,可按下式計算:

t2=t1-(αtt+0.032n)(t1-ta) (22-12)

式中 t2——混凝土拌合物經運輸到澆築時溫度(℃);

tt——混凝土拌合物自運輸到澆築時的時間(h);

n——混凝土拌合物轉運次數;

ta——混凝土拌合物運輸時環境溫度(℃);

α——溫度損失係數(h-1):

當用混凝土攪拌車輸送時,α=0.25;

當用開敞式大型自卸汽車時,α=0.20;

當用開敞式小型自卸汽車時,α=0.30;

當用封閉式自卸汽車時,α=0.1;

當用手推車時,α=0.500

4.考慮模板和鋼筋的吸熱影響,混凝土澆築成型完成時的溫度,可按下式計算:

(22-13)

式中 t3——考慮模板和鋼筋吸熱影響,混凝土成型完成時的溫度(℃);

cc、cf、cs——混凝土、模板、鋼筋的比熱容[kj/(kg·k)]:

混凝土取1kj/(kg·k);

鋼材取0.48kj/(kg·k);

mc——每立方公尺混凝土重量(kg);

mf、ms——與每立方公尺混凝土相接觸的模板、鋼筋重量(kg);

tf、ts——模板、鋼筋的溫度,未預熱者可採用當時的環境氣溫(℃)。

【例】設每立方公尺混凝土中的材料用量為:水150kg,水泥300kg,砂600kg,石1350kg。材料溫度為:

水70℃,水泥5℃,砂40℃,石-3℃。砂含水率5%,石含水率2%。攪拌棚內溫度為5℃。

混凝土拌合物用人力手推車運輸,倒運共2次,運輸和成型共歷時0.5h,當時氣溫-5℃。與每立方公尺混凝土相接觸的鋼模板和鋼筋共重450kg,並未預熱。

試計算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的溫度。

【解】混凝土拌合物的理論溫度:

t0=[0.9(300×5+600×40-1350×5)+4.2×70

×(150-0.05×600-0.02×1350)+4.2×0.05

×600×40-2.1×0.02×1350×3-330×0.02×1350]

÷[4.2×150+0.9(300+600+1350)]

=15.1℃

混凝土從攪拌機中傾出時的溫度:

t1=15.1-0.16(15.1-5)=13.5℃

混凝土經運輸成型後的溫度:

t2=13.5-(0.5×0.5+0.032×2)(13.5+5)=7.7℃

混凝土因鋼模板和鋼筋吸熱後的溫度:

t3=(2400×1×7.7-450×0.48×5)÷(2400×1+450×0.48)

=6.6℃

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的溫度為6.6℃。

5.冬期不得在強凍脹性地基土上澆築混凝土,在弱凍脹性地基土上澆築時,基土應進行保溫,以免遭凍。

6.用人工加熱養護的整體式結構,其澆築程式及施工縫的設定,應能防止產生較大的溫度應力,如混凝土的加熱溫度超過40℃時,可採取以下措施:

(1)支承在已澆築完畢的厚大結構上的梁,應用鋼板製成的墊板將梁與厚大結構隔開,使梁在加熱和冷卻時可以自由伸縮;

(2)如梁不能按(1)所述方法進行澆築,而在設計中又未考慮到附加溫度應力時,則梁的混凝土澆築與加熱應分段進行,段之間的間隔長度不應小於1/8梁的跨度,也不得小於0.7m。間斷處應在已澆築的混凝土冷卻至15℃以下時,才可用混凝土填實並加熱養護;

砼冬季施工措施

按國家標準規定,根據當地多年氣溫資料,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五天穩定低於5 時,即進入冬期施工,根據多年施工經驗和公司內部要求,日最低溫度低於 3 時,也要按冬期施工規定進行。冬期施工措施的目的 由於冬期施工的自然氣溫已降低到5 以下,從整個施工過程的各個環節,都要採取相應的保溫防凍 防風 防失水等措施...

砼冬季施工方案

新建鐵路滬漢蓉通道合肥至武漢段局界至黃陂 不含 站前工程whzq 1標 紅安梁場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 中交集團武合鐵路紅安梁場專案經理部 二 0 0 六年十一月 中交集團紅安梁場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 工程名稱 新建鐵路滬漢蓉通道合肥至武漢 局界至黃陂 不含 站前工程whzq 1標紅安梁場 編制單位 ...

冬季施工砼防凍措施

炎汝高速公路第25合同段 冬季砼施工措施計畫 按照炎汝司監字 2012 155號檔案要求,同時結合我專案部砼剩餘工程及施工結構情況,為確保冬季砼施工質量及結構安全要求 確保砼施工保溫養護 拆模及砼外觀 預應力張拉控制與壓漿的質量要求,我部編制今冬砼施工措施如下 一 組織保證措施 工程部 質檢部及試驗...